1、漏“漏”常见的字义有:物体由孔或缝透过,如漏风、漏电;泄露;脱逃或无意放过,如疏漏、遗漏;古代计时器,如水漏、沙漏。但在有些书中, “漏”有时和“骗” “诱”同义。先看以下的例子:(1)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我见阿嫂瞧得我包裹紧,先疑忌了,因此特地说 些风话,漏你下手。 ”(2)水浒传第三十八回:“他却几时有一大锭银解了?兄长吃他赚漏了这个银去。 ”(3)水浒传第六十五回:“你这厮漏我下船, 缚 住双手,撺下江心。 ”(4)水浒传第七十九回:“我漏你到这里,正要活捉你。你性命只在顷刻。 ”其中例(1) (3) (4)中的“漏” ,即是“诱骗” “欺骗”的意思。例(2)中的“赚漏”是同义连文的用法
2、, “漏”和“赚”同义,即是“骗取”的意思。再以其他的例子证之。(5)明陆采明珠记第二十五出:“好了,吃我漏了 进 来,只在此间煎茶等候。 ”(6)喻世明言新桥市韩五买春情:“却恨吴山偶然撞在他手里,圈套都安排停当,漏将入来,不由你不落水。 ”上述两例中的“漏”如用常见字义解释,会使句意不通。通过和上面(1)(4)例的比对,可以知道,在这两句中“漏”也是“诱骗” “欺骗”的意思。京根据说文解字 “京”的本义是“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查询汉典,它的基本字义有:国都,如京城、京华;大,盛;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京族;姓。同时, “京”还有两个不太常
3、见的用法,一是通“鲸” ,如“乘钜鳞,骑京鱼 汉书扬雄传上 ”;二是“悲痛的 ”,如“忧心京京诗小雅 正月 ”。那么,在古代诗文中, “京”是否还有其他的用法呢?我们先来看几个句子:(1( 王安石闵旱:“ 平时 沟洫今多废,下户京囷久已空。 ”(2( 元王祯谷匣:“ 取制异 囷京,初凭梓匠成。 ”(3( 贾谊新书匈奴:“善厨处,大囷京。 ”上面三例中, “京”的意义显然不是前面我们所列举出来的。但可以看出“京囷” “囷京”指的都是一种事物,由“京”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并对照三个例子,我们猜测“京囷” “囷京”可能是人工建造的一种贮藏、放置某种东西的房子或仓廪。是否是这个意思,再寻找些句
4、例以求论证:(4)管子轻重丁:“ 今者夷吾过市,有新成者囷京者二家。 ”尹知章注:“大囷曰京。 ”又:“ 行令半岁 ,万民闻之,舍其作业而为囷京以藏菽粟五谷者过半。 ”(5)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黄氏诸倩见 建家京下方石,即弄之。 ”集解引徐广曰:“京者, 仓廪之属也。 ”(6)元王祯农书卷十六:“京,仓之方者也 今取其方而高大之义,以名仓曰京,则其象也。 ”由例(5)知, “京”就是“仓廪” ;由例(6)知,方形的粮仓叫“京” ,是“取其方而高大之义”而来;至于(1)(4)例中的“囷” ,通过查询即知它是古代的一种圆形谷仓,和“京”连用,“京囷”指的就是粮仓。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明确地解释(1
5、)-(3)这几个句子了。惜“惜”的常见意义有“爱惜” “惋惜” “怜惜”这几种。读周紫芝小重山有一句:“休惜醉,醉后有人扶。 ”诗中的“惜”字若用常见意思解释,就使句意不通。又李白感兴:“不惜他人开,但恐生是非。 ”其中的“惜”不能以常见意义来套用。很显然, “惜”字有其另外的含义。再看看其他的例子:张先菩萨蛮:“惜恐镜 中春,不如花草新。 ”张先玉联环:“惜恐红 云易散,丛丛看遍。 ”杜安世巫山一段云:“惜恐尘埃染,惊疑紫府来。 ”上述三例中都有“惜”字,且都不是常见的意义。再细看一下,三句中都是“惜”和“恐”连用,属于古诗文中的连文用法。根据连文用法,我们知道在这里“惜”和“恐”的意义相同,应该是“恐怕” “担心”的意思。又崔国辅香风词:“坐惜玉楼春欲尽,红棉粉絮挹状啼。 ”在万首绝句中“坐惜”作“作恐” 。由此可见, “惜”即和“恐”的意义相同。根据以上句例和分析,可知“惜”有“恐怕” “担心”的意思。由此就可以正确地解释前面所举周紫芝小重山和李白感兴中“惜”的含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