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馒头发霉了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食品、物品发霉的条件,认识霉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认识真菌。2了解防止食物、物品发霉的方法。3能提出科学探究的大致思路,能涉及对比实验,能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能善于与他人交换意见。4体会与人合作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意见,乐于用学到的只是改善生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合作交流中,认识物品发霉的原因。教学难点:在模仿操作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研究物体发霉条件的研究。教具、学具:教师准备:有关霉的资料、图片、视频等。学生准备:了解有关霉的相关知识及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讲述:(出示发霉的馒头)前一天,老师把吃剩的
2、馒头放在塑料袋中,可才一天的功夫,馒头就这样了。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提出问题:你有没有仔细的观察过馒头上生的霉?是什么形状?都有哪些颜色?想不想看看?2.学生分组观察馒头上生的霉。老师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发霉的馒头或煎饼,以供学生们分组观察。3.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教师观察指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允许学生用手摸、捏,用放大镜观察等。4.提出问题:你看见的霉是什么样的?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根据学生的观察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活动一:影响食物发霉的原因?预设 1.你看见的霉是什么样的?1.学生观察回答(1)馒头上的霉颜色不一样。(2)毛茸茸的。(3)捏上去有点滑或粘。2小
3、结馒头上的霉颜色不一样,毛茸茸的,捏上去有点滑或粘等等。预设 2.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品发霉?1.学生举例。炊饼、桔子、苹果、香蕉等2.教师给予肯定、表扬预设 3.影响食物发霉的原?1学生交流2小结:影响食物发霉的原因:温度、水分、空气。活动二:霉是什么?预设 4.很多物品都容易生霉,霉是什么呢?1.学生交流。学生阅读教材资料,或老师利用课件展示此内容。2.小结:霉属于真菌。真菌既不属于植物叶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预设 5.霉的种类有哪一些?1.学生交流2.小结:真菌的种类很多:霉菌、酵母、蘑菇等都属于真菌。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认识物品发霉的原因有了哪些方面的理解?让学生采取边画边说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2.教师总结概括。经过同学们的反复观察,我们发现物品发霉的原因有温度、水分、空气。还有防止事物发霉和物体发霉的办法。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进行科学研究主要目的就是更好的服务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哪些食物与物品发霉?物品发霉的原因有哪些?防止事物发霉和物体发霉的办法有哪些?2我们生活中见许多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青霉素、发酵的酵母菌等。3、课下通过多种方式了解防止事物发霉和物体发霉的办法,写一份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