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黄鹤楼送别【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说说“仰望”“远眺”“凝视”的区别。2.过程与方法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在叙事中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3.情感与价值通过文诗诵读,感受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句,联系课文描述的场景体会人物情感。【教学难点】感受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了解在叙事中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教学准备】制作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亲人、朋友因各种原因与我们暂时分别一段时间的情况。回想一下,你都送过谁?当时有什么感
2、受?师:是啊,不一样的送别,但萦绕在心头的离愁却是一样的。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送别有关的课文。师板书课题:黄鹤楼送别学生读题。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1.检查生字识、写。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由于本课中有三个上下结构的字,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这类字的规律:上下两部分组合,宽窄搭配。“幕”“暂”书写时上宽下窄;“孟”书写时上窄下宽。2.检查对词语的识读和理解。烟雾迷蒙 依依惜别 永世不绝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誉满天下3.感知课文内容。(1)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尽可能多地用到上面这些词语,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2)生试说主要内容。(3)师小结并出示主要内容:暮春三月
3、,长江边烟雾迷蒙,李白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他们依依惜别不忍分离,最后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吟出了脍炙人口的诗篇。(4)同学们,学贵有疑,你来读读主要内容,从这段话中你能提出哪些问题?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孟浩然要到哪儿去?“饯行”是什么意思?李白是在哪里给孟浩然饯行的?他们是怎样送别的?(核心问题)4.指生分段朗读课文。(1)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当作”读作 dng zu;“友谊”读作 yu y;“伫立”读作 zh l。)(2)其他同学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3)读后师生评价,交流反馈前三个问题。过渡:简单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那他们到底是怎样送别的呢?我们先来看看
4、这首古诗。三、出示古诗,初读感悟1. 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初读古诗。(1)指名读,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2)练习读,要求学生读熟练。(3)再指名读,要求学生读出古诗正确的节奏。(必要时老师做示范)过渡: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想真正了解这首诗,还是让我们走进文字、走进当时的情境中吧!四、品读第 1、2 自然段,初识惜别之情,理解前两句诗意1.默读第 1、2 自然段思考:他们分别时的情景是怎样的?画出有关的语句。2.出示重点句: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
5、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1)区别词语“仰望”和“远眺”的意思,引导学生做动作来理解。(2)读句子,说说你从句子中体会到什么。(3)抓住重点词语,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4)交流“藏”。用组词的方法:隐藏、埋藏。诗人在“藏”什么呢?好朋友分别时应该是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怎么不说话了呢?(生说)小结: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藏”字包含了多少深厚的情谊啊!谁能带着这份情感读读这段话?3.师引导:从第 1、2 自然段中,你还能体会到什么?(生:第 1 自然段描写了宜人的景色)(1)读到“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你还想到了哪些形容春天景色的词语?(2)春天的景色这么美,你能通过你的朗读体现出来
6、吗?(指名读第 1 自然段)4.指导朗读:在这个暮春三月、繁花似锦的日子里,老朋友就要分别了,也许以后再也见不着了,谁能读出这依依惜别之情呢?配乐指名有感情地朗读。5.出示古诗第 1、2 两句,学生结合课文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老师引导学生把诗意说得具体、详细。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一、品读第 3 自然段,深感惜别之情过渡:离别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搁在心里的话再也藏不住了,让我们来读读李白的话。(先出示李白的话)1.出示自读提示:(1)默读李白说的话,从话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在旁边空白处写下来。(2)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做上标记。(3)完成后小组内交流一下。2.学生根据自读提示进行自主学
7、习,师巡视个别指导。3.反馈交流。(1)从李白的话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鼓励不同的解读: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尊敬、不舍)(2)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品读“您”A.指生谈,其他同学补充。B.师指导:看看这个字,因为心上有你才称作“您”,说明李白对孟浩然很尊重。同学们,你们再来数一数,李白说的这段话中一共用了几个“您”?(6 个)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尊重至极的。C.指导朗读:读出对孟浩然的尊重之情。品读“老师”A.指生谈,其他同学补充。B.出示资料:孟浩然生于公元 689 年;李白生于公元 701 年。孟浩然仅仅比李白大十二岁,李白却称他为“老师”。俗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李白对孟浩
8、然的尊敬之情可见一斑。C.指导朗读:读出对孟浩然的尊敬之情。品读“孟夫子”。A.指生谈,其他同学补充。B.理解“夫子”:夫子是古代对有声望、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比如:孔子就可以称为孔夫子。C.指导朗读:读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4.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李白鄙视权贵,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为什么却对孟浩然如此敬仰呢?到底敬仰孟浩然的什么呢?(敬仰孟浩然的人品、诗篇)5.介绍资料。(1)生根据课前搜集的孟浩然的资料,全班交流。(2)师小结:我们搜集资料的途径有很多,可以询问父母,查阅图书,上网搜索等等,但作为五年级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会搜集资料,更重要的是学会整理资料。(3)课件出示孟浩然的资料
9、 1:A.孟浩然是个洁身自好的人, 一生不追求荣华富贵,淡泊名利,关心百姓疾苦,向往田园生活。 他耿直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世人所仰慕。王维、李白、杜甫都是他的好友。李白在赠孟浩然中称赞他:“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B.小结:所以李白说“您的人品(引读)令人敬仰”。(4)课件出示孟浩然的资料 2:A.孟浩然的诗朴实自然,意境明朗,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春晓就出自孟浩然之笔。B.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C.小结:孟浩然的诗句句优美,值得代代相传,所以说“您的诗篇(引读)誉满天下。”6.师:这样的孟浩然不仅是李白的良师,还是他的益友;不仅是他的兄长,更是
10、他的知己。今天,孟浩然就要与他分别,李白的心中多么不舍啊!这杯中盛的仅仅是满满的酒吗?还盛满了什么?(学生联系课文想象情境,交流:有敬仰、留恋、不舍、祝福)7.指导朗读。(1)这一切的一切都浸在这酒中。 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读一读。学生齐读“孟夫子就请您满饮此杯吧!”(2)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就是李白,请你们站起来,举起你的酒杯,一只手拿不够尊敬,两只手端起来。面对你深深敬仰的兄长和老师,你会深情地说(齐读)“孟夫子就请您满饮此杯吧!”8.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出示孟浩然说的话)(1)引读孟浩然的话。你又读懂了孟浩然的什么情感?(2)师:离别之际,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
11、天涯若比邻”,是想告诉李白什么?(3)朗读:读出孟浩然的宽慰和一片深情。9.分角色朗读:这边的同学是李白,那边的同学是孟浩然,走进诗人心灵深处,再次感受这份浓浓的离情别意吧。配乐分组朗读李白和孟浩然的对话。二、品读第 4、5 自然段,理解后两句的诗意1.配乐,师朗诵第 4 自然段。2. 从哪里可以看出李白对孟浩然的不舍?(1)理解:“伫立”是怎样的站立?(久久地站立,舍不得走)(2)你还从哪里体会到?“凝视”比“注视”多了些什么?3.轮读课文。师:看着友人登上了船,李白 生: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师:看着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李白 生: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师:看着白帆消失在蓝天的
12、尽头,李白 生: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4.(音乐声起)此时的李白,也许在想 , 也许在说 。 引导学生适时说话。5.出示古诗第 3、4 句,学生结合课文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老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把诗意说得具体、详细。6.师:这是李白和孟浩然最后一次相聚,此后孟浩然因病去世。这一别竟成永诀。滚滚长江东逝水,千年已是人去楼空,但黄鹤楼见证了一场千古绝唱。如果有一天你登上黄鹤楼,相信你一定会想起两个人(李白和孟浩然);你一定会想起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道(背诵古诗)。三、回归课题,体会写法1.师:课题中明明写送别,可文章中还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暮春三月,长江边上
13、的美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浏览课文后试说)2.师小结并板书:这就是借景抒情,作者借生机盎然的艳丽春景反衬送别友人时的哀伤及依依惜别的深情,我们在以后的习作中也可以尝试使用这种写作方法。【板书设计】25 黄鹤楼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叙事借景抒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依依惜别【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这篇课文以“文包诗”的形式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的创作情境。高万同老师说:“文包诗课文,是实际指导学生真实地从阅读中获取对于学习古诗有用的信息,寻找学习古诗的途径与方法。所以,指导阅读文包诗课文,要突出其实践意义和实用价值。”针对学情,依据年段特点,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品读
14、文本的基础上,借助文中语言,理解重点字词,让学生结合文中和诗句相对应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使文本语言得以内化,加以运用,真正读懂这首诗,拓宽、深化对古诗意境的领悟,提高古诗鉴赏能力。不足之处 对“文包诗”这类课文的教学把握还不够,它既不同于单纯的古诗教学,又不同于普通的课文教学,它要求在教学中做到诗和文不割裂,从文理解诗。可我在教学中比较重文,对文诗结合处理得还不够细腻。再教设计 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欣赏。以“情”为切入点,在课堂中创设情感氛围。背景音乐舒缓而宕荡,轻柔而忧伤。设置背景音乐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朗读的节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营造情感氛围,让学生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与诗人进行心与心的交谈,以此达到情感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