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核心点一 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因此荒漠化并不仅仅是出现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也有发生和发展。这种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在我国的分布对应关系如图所示:,荒漠化不同于沙漠化,沙漠化是沙质荒漠化的简称。沙漠化形成的营力作用主要是风力作用,主要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人为活动和干旱的影响,导致原有绿地逐渐演化成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核心点二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干旱的成因 干
2、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它的形成主要是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位置;二是地形。具体如下图所示:,2自然环境的经度差异(如下图所示):,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由东向西,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由400 mm降至50 mm以下,由此引起自然景观和放牧牲畜的变化,经度地带性极为明显。,思维拓展 西北地区东西部自然景观的差异导致农牧业生产特点的差异,比较如下表:,核心点三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自然因素为这一过程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则大大加剧加速了这一过程的发展。事实上,在荒漠
3、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这两方面可以看作荒漠化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并由此产生了导致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它们的关系可表示为如下图所示:,在不同的地区造成荒漠化的原因不同:,思维拓展 荒漠化的自然背景: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本身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如下图所示:,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多年持续干旱,导致地表植被受损,植被受损后又引发一系列的反应。植被
4、减少后,植被蒸腾减弱,致使空气湿度减小,降水减少,地面失去水的润泽,而蒸发因失去植被覆盖而得到加强,地面变得干燥;植被减少后,对雨后的地面径流失去阻滞作用,导致径流加强,下渗减弱,地面变得干燥。这样就会加剧荒漠化进程。,核心点四 荒漠化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如下表所示。,(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如下表所示。,(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如图。,(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如图。,例题: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 沙漠的名称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此地区及周围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
5、,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人为原因是: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图中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ABCD)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D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 E水资源污染严重,例题: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2)图中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过垦、过牧,植被遭破坏;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制定合理的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营造“三北”防护林。 (3) 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6、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例题: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4)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由温带草原逐步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体现了陆地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由于降水自东向西减少而形成。 (5)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风力作用 。 (6)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或人为因素)主要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例题: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8)虽然经过治理,个别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从总体上看,特别是旱作地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 (9)从左图中看出,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地表径流
7、少。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较少,降水集中多暴雨。 (10)试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我国荒漠化主要分布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日照强,温差大,风力大;高原面积大,高山环绕盆地,沙漠、戈壁广布;河流稀疏短小以内流河为主;草原和荒漠为主要自然景观。,例题:读“我国沙尘暴分布地区及出现次数图”,回答下列问题。,(2)简要分析沙尘暴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沙漠戈壁广布;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大部分地区少于200毫米)气候干旱;植被以
8、草原、荒漠为主;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人文地理环境:人口稀少,少数民族集中 ;交通不便; 以畜牧业为主,经济比较落后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核心点一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热带雨林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光合作用的简单化学反应式: 6CO26H2O光能叶绿素C6H12O66O2 热带雨林具有强大的吐旧纳新的作用,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若雨林遭到破坏后,雨林中所积累的大量碳元素就会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其后果可想而知。,2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
9、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森林在自然界中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又重新返回大气中,形成云雨。热带雨林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亚马孙流域降水量的大约50%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所产生的。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足见其对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影响的重要。可把雨林的这种作用简单的用如下图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雨林蒸腾蒸发产生的水汽不仅是雨林地区成云致雨的水汽源地,而且也影响着其他地区,甚至全球大气的水汽含量,可谓是“云雨的故乡”。若雨林被毁势必造成全球降水的变化。,3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1)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
10、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 (2)由于不合理的开发,使得雨林不断消减。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许多将来对人类可能具有重要价值的物种,在还没有被人类充分研究之前就已灭绝,有些物种甚至还未被发现就已永远消失了。这对人类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现代自然保护的伦理学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这种尊重是一种道义承诺。自然界并不是只作为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而存在。所有物种都有天赋的生存权利。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地球的生命长河中,人类只是一个后来者,其他许多生物没有人类可以照样生存,而人类离开其他生物则无法维持生命。,方法技巧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可归纳为七个字:“水气净美无(物)
11、尘沙”。对应的意思是: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净净化空气;美美化环境;物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尘吸烟除尘;沙防风固沙。另外还可用图所示。,核心点二 雨林的生态环境脆弱性 1雨林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背景条件 (1)群落生产力高。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生长旺盛,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这是群落生产力高的表现。 (2)生物循环旺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有机物残体(枯枝落叶)又会被微生物分解,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
12、为生物循环。在强大的生命活动推动下,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循环旺盛。过程如图所示:,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二是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2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表现 雨林生态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土壤贫瘠和养分集聚在植物体内两个方面。地上植被是雨林系统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位,而地上部分也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人类通过焚烧和砍伐活动可将大片浓密的原始雨林顷刻化为乌有。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被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方法技巧 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影响:地上植
13、被是雨林系统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位,而迁移农业毁坏的恰恰正是雨林的这一部分。因此,迁移农业不仅仅是对雨林植被的直接破坏,而且对雨林的土地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雨林下的土壤在刚刚焚烧开荒之时,肥力较高,随着种植作物的次数增加,土壤的肥力不断降低。弃耕之后,受雨林脆弱环境的影响,土壤中的养分很难聚集,肥力很难恢复。次生林恢复后肥力恢复依然缓慢,并且肥力达不到原先水平。若超出了土地自动更新的周期,土壤的恢复会更加困难。,核心点三 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导致雨林被毁的原因分析 需要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导致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背景因素。这主要包括: 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
14、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热带雨林被毁,从根本上看不只是发展中国家的原因,也有发达国家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在亚马孙地区又具体表现为: 为获得更多的粮食,进行过度的迁移农业活动; 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进行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进行商业性伐木,用木材出口换取外汇,以偿还债务;,开辟大型农牧场,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得经济收益。可用下图表示。,2亚马孙开发计划对热带雨林的影响 亚马孙
15、开发计划主要包括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等内容。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如图所示。,随着横贯亚马孙公路的铺设,大量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随之出现,伐木公司的运输更为方便,沿线新建了城镇居民点,河川沿岸也建起了造纸厂、炼铝厂等。,(2)移民亚马孙平原 巴西向亚马孙平原移民的地区主要是东北地区,促成迁移的因素如图所示。,亚马孙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被毁的关系非常密切。人口增多导致雨林被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人口增多后,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等生活资料,必然会增加迁移农业的频度和规模,砍伐面积增加,并且影响雨林的恢复;二是为增长的人口提供土地和就业
16、机会,积极进行采矿、修路、建工厂,城镇建设导致大面积的雨林被毁。,(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巴西政府的这种做法对雨林的毁灭而言,如同雪上加霜,愈演愈烈,陷于恶性循环之中。政府为了偿还巨额外债,必然加快雨林的砍伐,为加快开发必然欠下更多的外债,使背上的经济和财政包袱越来越重。而发达国家之所以能投巨资参与亚马孙雨林的开发,纯粹是从本国利益考虑。一方面他们对硬木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出于自身的生态利益考虑,坚持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于是他们提供巨额投资来开发亚马孙等地区的雨林。,(4)跨国企业在亚马孙雨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这些牧场规模大,土地被废弃后,便很难再恢复森林植被,其灾
17、难性的后果不是原始的迁移农业所能比拟的。 思维拓展 亚马孙流域雨林能够保存的原因分析 从历史因素看,南美洲的亚马孙流域开发较晚。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亚马孙地区周围的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二是受殖民经济的影响,人口、城市、工业等主要集中在狭窄的大西洋沿岸地带。 从自然因素看,亚马孙地区则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 从社会经济因素看,生活在浓密雨林中的印第安人,一方面因为他们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迁移农业为生,另一方面是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土地需求膨胀;实行人口均衡发展政策,向亚马孙地区移民,
18、加快对西部广大疆土的开发;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往内陆高原上新建的巴西利亚,促进了对西部广大地区的开发。,核心点四 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保护的理由 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对热带雨林必须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2保护面临的难题 现在雨林保护的最大难题是全球利益、长远利益与地区利益、短期利益的协调,即在开发的同时又能保护雨林环境不被破坏。 3保护的有利条件 当地政府和人民已认识到低经济效益与高环境代价的开发是不可取的;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以后,亚马孙地区诸国确立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4
19、保护雨林的措施 从所采取的措施看,始终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力求取得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两者的协调。保护的措施具体为: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思维拓展 毁林与全球气候变暖 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引起气候变暖的原因,除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原因。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根据自1958年以来对大
20、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直接监测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增加,而且呈越来越快的趋势。其主要原因一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是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例题: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巴西北部为什么人口很少:北部是茂密的雨林,开发历史较晚;北部是湿热的亚马孙平原,不适合人类居住。,(2)简述亚马孙热带雨林保存较完整的原因:亚马孙流域周围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不高,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 生活在其中的印地安人生产方式落后,人口少,对自然索取不多。 (3)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
21、本原因是: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直接原因是: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场和牧场等。,3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方网2009年7月25日消息:在世界各国正在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免遭破坏的今天,一向被视为仍保留着原始森林风貌的巴西亚马孙河谷的热带雨林正遭受着严重破坏。 亚马孙雨林绵延数千英里,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之肺”。亚马孙雨林总面积的85在巴西境内,其面积比西欧还大。亚马孙雨林是地球半数动植物的家园。 材料二 据英国卫报2009年3月12日报道,英国科学家近日通过研究证实,即便是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但由
22、此引起的哪怕微小幅度的气温上升也会给亚马孙热带雨林带来毁灭性灾难。 (1)简述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的原因。 (2)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人们滥伐森林可能造成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 (4)气温上升为什么会给亚马孙热带雨林带来毁灭性灾难?,(1)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过度的焚耕开垦、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伐木、采矿、公路建设等。 (3)生物多样性正以惊人的速度丧失,森林的减少将使亚马孙 流域气温升高、降雨减少、沙漠化进程加剧、土地干涸以至不适于耕作。 (4)因为气温上升将导致森林蒸发活动加快,从而导致树木水量不足。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种情况最终会
23、导致大量树木死亡。,上图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统计图,(1)写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l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填写简称),其他生态环境问题,下图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统计图,(2)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 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降水少,气候干旱,下图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统计图,(3)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 自然原因是什么?,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南起秦岭,北面以长城为界与内蒙古高原相接,包括山西、陕西、宁夏的大部分和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南的一部分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自然原因:人为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24、,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夏季降水多,多暴雨;植被稀疏等 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修挡土坝;建梯田;矿区开展复垦工作; 生物措施:植树造林;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农业技术措施:合理的耕作制度;合理放牧,保护草场; 小流域综合治理(保塬、护坡、固沟),打坝淤地,“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包括广东、江西、福建、湖南等省。,红壤性状:红壤是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呈酸性,较贫瘠。,“红色荒漠”是在湿润环境下,由于人们乱砍滥伐、开山取石、毁林开荒等行为,导致植被破坏,
25、由流水侵蚀形成的土地退化。,红色荒漠,治理红漠化的措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恢复植被,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开展多种经营,控制人口增长,通过营造薪炭林,发展小水电,开发农村沼气等,解决能源不足问题,防止乱砍滥伐现象。,你了解湿地吗?,湿地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米的海域地带等.,湿地的生态作用-“地球之肾”,湿地的作用,湿地的美称,、产生粮食、药材、工 业原料、农副产品,“资源的宝库”,、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生命的摇篮”,、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净化水中污染物质,“天然水库”,、调
26、节气候,美化环境,“地球之肾”,、众多鸟类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当前湿地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退耕还湖、退耕还沼泽;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防止水污染等,读三江平原的材料,回答问题.,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平均海拔50-60米,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土质黏重,冻土发育;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这里形成了集中连片的沼泽,面积达110多万公顷.,(1)据以上材料,分析沼泽地的成因.(6分),读三江平原的材料,回答问题.,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
27、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平均海拔50-60米,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土质黏重,冻土发育;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这里形成了集中连片的沼泽,面积达110多万公顷.,(1)据以上材料,分析沼泽地的成因.(6分),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读三江平原的材料,回答问题.,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平均海拔50-60米,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土质黏重,冻土发育;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这里形成了集
28、中连片的沼泽,面积达110多万公顷.,(2) 沼泽地在生态上具有哪些主要功能.(4分),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在以前,沼泽往往被人们看作“荒地”。农业利用上需要经过一定的治理:通常修建纵横交错的河道,使其形成交织的水网,与塘、井、水库等形成河网水系,同时还要修筑台田。经过50多年的开垦,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变成著名的“北大仓”。,(4)修筑河道与台田的措施在减灾中有哪些作用?(6分),河道在雨季时可集水、输水,起到防洪的作用;旱季时则可作灌溉水源;台地地势高,起到防涝的作用;,沼泽面积减少,其生态功能减弱;蒸发加大,土壤盐碱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4)该区域在由“荒”变“粮仓”的过程中
29、也造成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近几年,人们逐渐停止了三江平原的农垦。试分析农垦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及防治措施?,防治措施:退耕还沼泽;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东方P29,沙尘暴,沙尘暴,北京的街头,沙尘暴,内蒙古,早上8时,沙尘笼罩下的悉尼,沙尘暴,伊拉克,(1)沙尘暴发生的季节、典型地区? (2)沙尘暴主要的危害? (3)沙尘暴产生的主要原因? (4)防治沙尘暴主要措施?,(1)沙尘暴发生的季节、典型地区?(2)沙尘暴主要的危害?,冬末春初; 我国西北、华北地区、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使森林和植被遭到破坏,掩埋农田; 沙漠化程度加剧; 引起大气污染; 影响交通,(3)沙尘暴产生的主要原因?(4)防治沙尘暴主要措施?,干旱,降水集中且变率大; 植被少,有丰富的沙源; 大风 ; 不稳定的大气状况(如冷锋影响);,控制人口增长,减轻对土地的压力;退耕还林还草,恢愎植被;建立防护林带;,抛沙子的手,1)云南、贵州、广西(6分)(2)遥感(2分) 3)坡度越大,土层厚度越薄,有机层厚度越薄(6分) 4)自然原因: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地形坡度大,土层薄;石灰岩广布。 人为原因:陡坡开荒,严重破坏了坡面植被。(破坏植被)(8分) (5)封山育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修建水土保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