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东光二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题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 总第 25 课时主备人 备课时间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理解知识之间内在联系。能力目标:探究构建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与整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养成认真倾听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教学重点 构建概念图,理清知识主线,体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难点 交流展示概念图,完善概念图。课前准备(教具、预习等) ; 多媒体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就是动物的行为。(2)列
2、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3)描述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骼肌。关节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组成,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一组肌肉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只能牵引骨而不能推开骨,与骨相连的总是两组肌肉配合的。运动就是骨在肌肉的牵引下绕关节活动,要有多个系统参与。(4)举例动物的社会行为:社会行为的特征(三个)白蚁,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气味等。蝶蛾类昆虫可用性外激素通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存在,生物与环境才成为
3、统一的整体。区别动物的先性行为和学习行为:(5)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本能行为)。如蜜蜂采蜜、蚂蚁筑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学习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复备内容及讨论记录4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后天性)。如鲸的顶球、转圈和跳跃等表演。动物行为有攻击行为、防御行为、储食行为、繁殖行为和社群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新的行为获得途径 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 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而获得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
4、复杂环境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方式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发达,占全部行为的比例也越大行为方式 简单 复杂形成过程 基本生活条件的保证 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结果行为意义 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动物获得基本生存条件 更有助于动物改善生存条件举例 蜘蛛结网 老马识途动物行为的功能划分类型 特征 举例攻击行为 同类个体之间为了获取食物、配偶等而采取的进攻行为雄猴之间的斗争取食行为 寻找获得食物的行为 黑猩猩吃白蚁防御行为 避免受到攻击而采取的自我保护行为 乌贼喷墨汁繁殖行为 动物繁殖后代的行为 蜻蜓点水节律行为指动物在自然环境中随着地球、日、月的周期变化而形成的周期性变化的行为(或称生物钟)公鸡打鸣
5、(昼夜节律) 、蛙的冬眠、鸟类迁徙(季节节律) 、鱼类潮涨产卵(潮汐节律)社会行为 指同种动物集群活动,相互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具有组织性、分工性等特征蜜蜂中有蜂王、雄蜂、工蜂(6)动物行为的特点动物行为的特点:第一,无论哪一种动物的行为,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并包括了身体内部一系列生理活动的变化;第二,动物的各种行为都是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对动物的生存或种族的延续有重要作用;第三,每种动物行为的产生都是动物体内遗传因素、神经系统、激素、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等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7)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归纳如果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动物,不难发现它们的运动方式、行为方式虽然5多种多样
6、,但都是与它们的身体结构相适应的。我们先来看这部分知识的脉络。运动方式:蠕动 蚯蚓、游泳 鱼、飞行 鸟和昆虫、动 行走 人、奔跑 鹿、跳跃 袋鼠等物 运动系统组成的 生 原理:神经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支配骨骼肌收缩,牵动所附着运 理 的骨绕关节运动动 基 伸前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础 举例 屈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两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两臂垂直向上提重物: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决定行为获得途径动 学习行为:后天获得,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物 攻击行为:发生在同种个体之间,一般不出现你死我活的 防御行为:发生在不同种个体之间,如动物
7、的拟态行 行为方式 繁殖行为为 觅食行为和贮食行为社会行为:同种生物个体,由组织,个体间有明确分工甚至形成等级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生存二、练习1、请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资料一 老鼠和猫本是一对天敌,然而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大白猫却和一只小老鼠和睦相处,并且这只刚产崽的母猫还给小老鼠喂奶吃。资料二 蓬莱海洋极地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资料三 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的交配;工蚁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饲喂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1)从行
8、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中的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属于_先天性行为_,该行为是由母猫体内的_遗传物质_所决定的。(2)在资料二中,海豚的表演属于_学习_行为。动物的_学习_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_高等_,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3)由资料三判断,白蚁是具有_社会_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分工_、形成了一定的_组织_,它们是营_群体_生活的动物。2、如图是人体上臂的两组肌群协调活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1)图中 A 表示_肱二头_肌,B 表示_肱三头_肌。两块肌肉一般都是_交替_收缩和舒张的,因而可以很好地完成_屈肘_和_伸肘_动作。
9、(2)在甲图中,上臂处于_屈肘_状态,此时的 A 处于_收缩_状态,B 处于_舒张_状态。(3)在乙图中,由于_B_的收缩,牵引着上臂骨绕着_肘关节_运动,使_前臂_打开,此动作叫做_伸肘_。同时,A 处于_舒张_状态。3、为研究动物的行为,某同学进行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该同学的实验记录。图甲为“迷宫”示意图,图乙为实验中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柱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找到食物的时间第一次 267 秒第二次 193 秒第三次 90 秒(1)请在图乙中绘出小鼠第三次找到食物时间的柱形图。如图所示。(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_学习_行为,通常小鼠找到食物后会发出一种叫声,引来其他小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_信息_的作用。(3)在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_高等_,学习能力越强,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_遗传物质_决定的。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上本节练习1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