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习《金匮要略方论》的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757317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金匮要略方论》的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习《金匮要略方论》的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习金匮要略方论的心得体会班级:09 级中医(1)班姓名: 陈 娟学号:200902020156学习金匮要略方论的心得体会学习中医俩年了,这学期,接触到了金匮要略 。说“接触”不说“学习” ,是因为对于经典来说,触之皮毛不能算是学习,因此不敢妄称学习。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一部杂病专书。 金匮要略一统天下,涉及内科、妇科、预防科学等多个学科,阐述多种疾病的诊治规律,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奠基之作。书中各类病症都在释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病因病机、主要症状、辨证要点、治疗方法、方药、使用方法及调摄养生等。前后系统连贯,要旨一目了然。密切配合临床

2、,贴近临床实践,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它以脏腑为核心,以经络为纲要,以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以阴阳为说理工具,构成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在这种理论指导下,防治疾病,养生保健,成就了传统中医学的辉煌。清代名医费伯雄说:学医而不读灵 、 素 ,则不明经络,无以知致病之由;不读伤寒 、 金匮 ,则无以知立方之法,而无从施治。学习中医,当谨遵仲景遗训“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才能做到“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疗贫民之厄,中以保自长全,以养其生”。金匮要略集理、法、方、药为一体,是中医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的桥梁学科之一,为中基 、 中诊 、 中药 、 方剂提供了一个综合应用的平台。学好金匮至关重要,然而,几个

3、月的学习,我的感受综合成一句话却是:一词不解。下面是我学习金匮要略过程中的一点体会:首先,在学习金匮要略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自己中基 、 中诊 、 中药 、方剂各学科知识的欠缺,这些知识没学好,没学精,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对金匮要略的理解。 金匮要略文意古奥,基础知识都不懂,又怎么可能理解其中深意呢?因此,要想学好金匮要略 ,就要把基本功打好,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理解金匮要略 。其次,学习,应当熟读甚至背诵书中条文。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只有在熟读的基础上才能谈理解,才能谈交流,才能在老师的讲授中得到点启示。以我为例,从来没有预习的习惯,金匮对我来说完全陌生,条文也

4、极不熟悉,因此上课时经常不理解老师所讲内容,一堂课下来,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因此沮丧万分,甚至想将金匮束之高阁, 不予理睬。源于其重要性,不敢不理,只有硬着头皮看,暂时无法感受他的魅力。毕竟是经典,学起来难之又难。因此,学习金匮,一定要熟读条文,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应用时,才能有更多体会,才能更加得心应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豁然开朗,懂得了其中精义。再次,学习金匮要略 ,要加强自己的文学功底,尤其是国学功底。 金匮要略言简意赅,文义古奥,用意蕴含其中没有显露出来。因此,要读懂它,就要明白古人遣词造句的习惯,熟悉倒装,互文等写作手法,加强国学功底,这样才能准确理解仲景之意,不至于会错了意。最后一点,学习金匮要略 ,要学以致用,学习的过程中,联系实际,并将书中理论应用到生活中。例如朋友亲戚生病了,可以在细心谨慎的前提下,辩证施治。这样,既可以增加一点临床经验,也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你想,你看着自己用所学的知识治好了病,能不高兴吗?有了兴趣,有了成功的经验,就会更有动力,也更有信心继续学下去。金匮要略是千古经典书籍,其中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好好探究,它使得多少人拜倒在仲景脚下,又成就了多少名医。它引领了一代代的中医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沿着前人的路,努力将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