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多学生都很想知道“怎样才算真正读懂一篇课文”呢?我认为三年级学生要真正读懂一篇课文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联系课文上下理解词句(不懂的要查字典);了解文中的意思。它准备为四年级的“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作铺垫。三年级的学生从阅读的经验来说是属于起步阶段,作为一名教育者,我要提醒孩子们在阅读时注意以下几点:1、一字一句地读准字音。2、一句一句地读,联系上下文理解具体的词语在具体的环境中是什么意思。如小摄影师一课中,作者用“打量、吩咐、摆弄”三个词,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小摄影师在认真地给高尔基拍摄。 “打量”一词用得确切,表示小男孩在拍摄之前的动作。
2、“吩咐”一词用得十分贴切,说明小男孩显然就是一名专业的摄影师,从侧面又说明了高尔基虽然是名人,但是对少年儿童却是十分关心,没有一点架子,听从小摄影师的安排。 “摆弄”用得更加确切,说明了高尔基听从了吩咐,就理应任凭小男孩的指挥,也就是说不管小男孩准备多久,也会耐心地配合好小男孩照好相。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在字面上易理解的词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语言环境,读懂这些词在文章中表达的深刻含义。3、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结构复杂、难理解的句子进行训练,以便三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例如,在秋天的雨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的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3、。 ”较难理解。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知道这句话是比喻句,讲清作者把“枫叶”比作“ 邮票” 。然后,指导学生抓住“一片片”和“一枚枚”两个关键词语去理解,在此基础上再理解全句。这样 学生不但理解了句意,而且还知道了理解这类句子的方法。 4、反复朗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还要想想课文有什么特别之处,也便于今后在写作文时模仿练习。除此之外,还应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比如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学生刚上三年级,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
4、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如在教学槐乡的孩子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在课堂上指导三、四篇课文,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 。 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总之,三年级阅读教学,要加强词句段的训练,打好阅读基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加强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丰富的语言材料相脱节,所以我们鼓励学生大量地去阅览各种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