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论期末复习(一)字典辞书1.字典排列方法:音序排列法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注音字母顺序(词诠) 、平水韵 106韵(经籍籑诂)、部首笔画排列(说文解字、辞源、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 、编码排列法(四角号码) 。2.字典注音方法:直音法(用同音字注音) 、反切法(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3.字典分类:查字音字义(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中华大字典、新华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查词语典故(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经籍籑诂) 、查虚词及特殊词语(虚词:经传释词、词诠、助字辨略、
2、古代汉语虚词通释;诗词曲语辞汇释)(二)古今词义的异同1.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古今基本一致(鸡牛) 、古今差别大(该完备;应当、抢突过,撞;抢劫) 、古今同中有异(勉:勉励,鼓舞+规劝,劝解;给:供应给予;)2.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词义的扩大(菜:素菜、睡:坐着打瞌睡) 、词义的缩小(宫:房屋帝王宫殿、公共活动场所;瓦:陶土烧制的器物盖屋的瓦片) 、词义的转移(汤:开水食物加水煮成的汁液;荤:有辛味的蔬菜肉食)3.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古褒今贬(复辟:失位的君主复位反动势力卷土重来;爪牙:得力帮手党羽和帮凶) 、古贬今褒(锻炼:玩弄法律陷害别人通过实践使思想觉悟,工作能力提高) 、古中性
3、今褒(祥:吉凶的征兆、预兆吉祥) 、古中性今贬(谣言:民间的歌谣谚语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吹嘘:替人宣扬说大话) 4.古今词义轻重的差异:古轻今重(恨:遗憾,不满怨恨,仇恨;诛:责备杀) 、古重今轻(怨:怨恨,仇恨埋怨;感激:感动奋发感谢)5.古今名物制度不同:尺 、秋阳(夏阳) 、饭、馒头(包子面团)(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1.词的本义:词本来的意义,但不一定是原始的意义。抓本义求引申是一种以简驭繁的研究方法(理:治玉纹理条理,规律道理)2.辨别本义的依据:字形分析、古书的证据(书证)3.词的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4.词义的更替: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
4、。(区分词义的引申与更替)4.词义引申的方式:辐射式引申、链条式引申、综合式引申5.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由具体到抽象(道:路正当手段;踵:脚后跟继承) 、由个别到一般(市:市场城市,特:小公牛配偶)、由实词到虚词(以:用凭借来) 6.引申义与字形、读音的变化:不同的两个字在意义上可以发生关系,因为引申义距离较远,一般人已经不再意识到它是一个意义的引申,为了要求区别,就另造一个字来代表它。解(解散懈怠)懈 , 树(栽种树立)竖 (四)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同源词1.单、复对比的三种情况:换了完全不同的词(与参加,师军队)、加上词尾词头(虎老虎,杯杯子) 、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
5、(郑郑国,隧隧道)2.汉语大部分双音词都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证明: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形式,几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 (险、阻、隘)古人对于这一类同义词,常加以区分。 (婚:女方父亲姻:男方父亲;饥:谷物歉收馑:蔬菜歉收)3.偏义复词: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4.单纯复音词(一个词素):大多联绵词(双声:倜傥、忸怩;叠韵:徘徊、逍遥;双声兼叠韵:辗转;非双声叠韵:芙蓉、滂沱) 、叠音词(冥冥,斤斤)5.有些从词组变来的固定组合,如果拆开与整体的意义完全不同,那也应该认为是复合词。 (天下
6、、足下、将军、先生、君子、小人)6.注意点:不要把单音词连用看作合成词:卑鄙(地位低下、见识浅陋) ,果然(果真然而) ,颜色(脸色) ,虽然(虽然这样)7.说文解字、尔雅等主要以同义词来解释字义8.辨析同义词的方法:对比法(畏:多作及物 v,有敬服意;惧:多作不及物 v,如及物多使动) ;术语区分(古汉有些词用于泛指和特指,意义不同。禾:泛指谷类,特指粟;泛指时“禾”与“谷”是同义词) ;从行为方式、情态(负:背,担:挑) ;从性质、形状、位置(简:竹片,牍:木板;颈:前部,项:后部) 、从词义轻重程度 (盟:庄严,誓:一般) 、从词义的感情色彩(杀:普通杀死,戮:屠杀) 、从搭配关系(畏:
7、及物 v,恐:+长句,惧:不及物 v)9.同源词:意义和读音都相同或相近的词。(五)汉字的结构(参照书例)1.汉字结构的重要性: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联系。2.六书简述:始见书(周礼,书中没有说明六书的内容)汉代三家:班固(汉书) 、郑众(注 周礼) 、许慎(说文解字)采许名班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许氏义界 2.古人不是先定出六书的原则然后才造字的,六书只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加以客观分析所得出的结论。3.正确分析汉字结构:六书中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之法,不能产生新字。更科学地说:转注、假借与汉字的结构无关没有表音成分的
8、纯粹表意字(象形、指事、会意) ;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5.形声字: 形声字是由意符和声符组成。意符表示形声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声符表示形声字的声音。 (以贝为意符与财物有关:贿货资)意符相同不意味词义相同。据意符推求本义(过:走过;征:旅行;举:举起;叔:用手拾) 。分析意符的注意点:意符表示形声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和引申义、假借义无关;注意后起的形声字,它所谓的“意符”不一定表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日影) ;有些意符由于所表意义范畴关系密切,可互相通用。 (异体字)6.分析汉字结构基础性著作:说文解字:部首创立意符与部首:意符对声符而言,部首对所统属的各个字而言。由于形声字的意符同时又是形
9、体结构上的偏旁,所以原则上意符都可作为部首,但部首不一定都是形声字的意符。部首的演进:说文 540 部首是值得研究的,因为它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依照六书体系) ,而不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六书的体系) 。7.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隶书(楷书的前身)的产生是一次重大的改革,这种改革直接影响到汉字的构造,改变了篆书和篆书以前的古文字的面貌。(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参照书例)1.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在前的叫“古字” ,在后的叫“今字” 。2.古书收字举例:说文,广韵,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3.汉字增多原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产生新字各个时代逐渐衰亡的字
10、仍然保存在字典中 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4.古今字产生原因:一个字承担的义项过多,为了表达更清楚。5.古今字分类:古字加形符形成(竟境) 、古字改变形符形成(赴讣) 、古字略变形成(大太) 、由通假字变成(亡無;伯霸)6.正确认识对待古今字:了解古今字的关系,从而掌握古书的词义;承认文字发展的事实,不要厚古薄今和是古非今。7.异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意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一般情况下可以互相代替。8.分类:会意与形声字之差(泪:会意、涙:形声)、改换意义相近的意符(敕勅,绔袴)、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线缐,袴裤)、变换各成分的位置(鹅鸟我)、隶变或讹变而形成(春萅)俗字与
11、正字(冰氷;别別)9.不能认为是异体字:有些字,虽然意义相近,后代读音相同,但不能当做异体字;有些字,它们之间的关系交错复杂,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不能看作异体字;有些字通用是有条件的,更不能认为是异体字。10.繁简字:简化字和被简化的繁体字的合称。11.简体字分类:采用古体(云雲,网網) 、选用异体(無无,棄弃) 、选用古俗体(體体,陽阳) 、草书楷化(東东,門门) 、简省成分(習习,廣广) 、符号代替(趙赵,漢汉) 、同音代替(后後,里裡)12.注意点: 大多为一对一,少数一对多,重点记繁体有些简体字可从古书中找出根据,本字、异体字或通用字(舍捨:古今)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本义上毫不相干
12、或有区别,区分意义有别的繁简字 (后後,适適,征徵,余馀)(七)词类活用1.定义:在一定的语境中,有些词临时用作别的词,同时具有该词的语法功能。2.分类:名作动、形作动、形作名、动名形使动、形名意动、名作状(表比喻:蚕食魏;表待人态度:客待之;表示处所或工具:舜勤于民事而野死、车裂商君) 、动作状、数词作谓语(二三其德) 、为动用法。3.“岁” “月” “日”用作状语(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岁”“月” “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 “每年(岁岁) ”、 “每月(月月) ”、 “每日(日日) ”,表示行为的频繁或经常(良庖岁更刀,割也)“日”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表情况的逐渐发展, “一天天
13、地”(事日急) “日”用于句首主语前面,用来追溯过去, “往日”“当初” (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住其事)4.动作状与连动式:在词序上一样,意思上不一样。连动式一般表示一先一后的行为,不分主次。动作状是修饰动词谓语的,有主有次。5.形容词用如使动和意动,注意:衡量形容词用如动词和衡量名词用如动词,标准大致相似。同一个形容词在句中是使动还是意动用法,常常是靠上下文来分析。6.判定名形活用为动:名形放在作状语的副词后,活用为动名形放在作状语的介宾短语后,活用为动词名形放在代词宾语前,活用为动名后有介宾短语作补语,活用为动两个名词连用,不是并列或偏正关系,必有一个名活用为动名形放在“所”后,活用为动名在
14、“而” “以”两边,活用为动(八)判断句1.定义:是说明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属于什么,不属于什么的句子。 2.基本类型:主,谓+也;主+者,谓+也;主+者,谓;主,谓 3.特点:不用判断词“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4.主语的省略原因: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经在上文中出现,一般出现在对话中。5.古汉判断句谓语前常用副词“乃”加强肯定,副词“非”表否定。表判断肯定语气:即、维, “就是” 。 (吾翁即若翁。 我马维骐。 )6.表达功能:基本表达功能:表类型(滕,小国也) 、表等同(梁父即楚将项燕) ;活用:表复杂内容(夫战,勇气也) 、表原因、表比喻(曹公,豺虎也)7.主谓间加动词“为”:古
15、汉“为”涵义十分广泛,几乎可译成任何一个动词,虽然有时可译为“是” ,不是真正的系词。8.“是”: 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或谓复指前面已经叙述过的一件事,使意义更明确;古汉里这种用来复指的指示代词往往不用,仍然是判断句。形容词用法:魏其言是也(正确的) 。(八)叙述句1.定义: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为变化的句子。2.古汉双宾语句:一般的及物 v 也可带双宾,特别是动词“为” 。(给予义、告示义、对于义、称谓义)3.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否定代词作前置宾语、代词“之、实、是、斯”复指前置宾语(前置宾语是代词,一般只能用“之”复指) 、代词“是”作前置宾语、介词“以”的宾语可直接前
16、置。4.古汉行为数量表示法:一般把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三过其门而不入) 强调某一行为的数量,可以改变句法:把数词从动词前移到句尾,并在这个数词前用“者”字,让它同前面的词语隔开,这样, “者”字前的词语就充当了全句的主语,移到句尾的数词就上升为全句的谓语。 (鲁仲连辞让者三)(九)被动句1.被动句:主、谓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即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的句子。2.意念式特点:没有任何专门用来表示被动的词语,主语的被动性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还不是真正的被动句式。3.古汉被动句式:(1)有标志的被动句,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的被动性质(2)分类:于字句(动词后用介词“于(於)
17、”引进主动者) 、为字句(用介词“为”引进主动者):为+主动者+动为+动词 为+主动者 +(之)所(见)+动(不为人所容;为寇贼之所屠剥;为小吏所见侵夺)为所动(若属皆且为所虜) 、见字句(用助动词“见”表被动;特点:不能直接用“见”引进主动者,这与“于” “为”句不同。如果要引进主动者,需要“于”字句配合)、被字句(用“被”表被动;一开始“被”直接加在动词前表被动,汉末才出现由“被”引进主动者的句式)(十)否定句,否定词,疑问句1.定义 :表示否定的句子。否定句中必有否定词(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动词:无(可借作否定副词) ;代词:莫) 。2.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条件:宾语必须为代词必须有否
18、定副词“不” “毋” “未”或否定式无定代词“莫” 。 (“弗勿非无”不能适用:“弗勿”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 “非”是否定整个谓语的,“无”本身就是动词)3.“不弗”区别:“不”后动词既可是及物 v 又可是不及物 v;既可带宾语又可不带;“弗”后动词一般是及物动词,宾语一般不出现(翻译时才出现)(“不弗”都不能否定名词) “不”后名词用如动、形, “弗”后名词用如及物动词。4.毋勿: 用于祈使句,表禁止或劝阻,相当于“不要” “别” 。 (古书上“毋”常写作“無” )语法意义上, “毋不”相当, “勿弗”相当。 “毋”后的动词一般带宾语, “勿 ” 后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勿” 还可用于陈
19、述句。不再表示禁止,意同“不” 。5.未:(1)指事情还没有实现,相当于“没有” (2) “未、未尝”的区别: “未”着重在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什一,去关市之征, 今 兹未能,请轻之,以待 来年 )或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由也,升堂 矣 ,未入于室也)“未尝”则是简单地否定过去(2)有时表委婉的否定,而并非表示事情未实现,意同“不” 。6.否: 与应答词“然”相对,常用于单词句,相当于“不” “不是的”又用于 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表否定的一面。7. 非(古书上又写作 “匪” ): 表否定性判断,用于判断句里否定主谓的关系 “非”可译为“不是” ,但语法意义上完全不同:“不是”是系词+否定词“
20、不” ;“非”在上古汉语里不是系词,而是否定副词,否定的是整个谓语又用来否定行为或性质,表对某一事实的否定,往往具有撇开的作用(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表假设,等于说“若非”或“若无” (民非水火不生活) 。8.無(又作“无” ,异体字,今看作繁简字;通“毋” ):“有”的反面,否定名词及其词组(作“无” 的宾语)又作“无有” “不有” ,或用在否定词的后面表双重否定,或用在无主语的分句里“不、无 ”在语法上的分工:不,副词,否定动词形容词;无,动词,否定名词。 “不”后名词用如动、形, “无”后动、形用如名词用于祈使句,表禁止、不同意,意同“毋” 。9.莫: 否定性无定代词 ,译为“没有谁”
21、 “没有哪一种东西(事情)” “莫”前可以出现它所代替的名词,也可以不出现又可作否定副词,相当于“不”可用于祈使句,表禁止,相当于“勿” 。10.补充: 微:“(如果)没有” ,有些书把它归入连词罔:“不”“不要” “没有” ,即相当于古汉的“不” “弗” “毋” “未” 。11.疑问句:含有疑问词的句子。或者是疑问代词,或者是疑问语气词,或者二者兼用。(十二)代词(1)人称代词1.分类:1)一称:吾我予(余)朕(先秦)卬(诗经里) “吾”可作主、定,一般不作宾语,只作否定句前置宾语;“我予(余) ”使用宽泛,可作主、宾、定 2)二称:女(汝)尔若而乃“ 而乃”只作定语 3)三称:其之“其、之
22、”的区别:“其”只作定语, “之”只作宾语。 “其”略等于现汉“他的她的它的” ,而“之”略等于现汉“他她它” “其”的指代用法:解作“那” 、 “那样” ,此时是指示代词 活用:第三人称代词“之” “其” ,可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2.特点:三称不发达(其”所代替是名词加“之” ,只能和后面的成分合成一个词组作为整个句子的主或宾,而“其”本身不能作主语)补救办法:上古第三人称代词不做主语,后代用第三人称做主语的地方,古代或者用名词,或者省略。 3.古汉人称代词是单复数同形的。 “辈、曹、属、俦、侪”是名词,有实的词汇意义,如“吾属、吾辈” “尔曹、若属”相当于“我们这些人” “你们这一班
23、人” 。4.谦称代替第一人称,尊称代替第二人称。也可以用自称名代“我” ,称人以字代“你” 。谦称和尊称是名词(形容词用如名词) ,虽然可译为“我” “你” ,但不受在否定句中放在动词前面这个代词规律的制约。5.上古人称代词用得少的原因:古汉语常省略主语,而且三称代词不作主语 用谦称和尊称代替了人称代词。(2)指示代词1.近指:是(兼类词,除指示代词外,还可作形容词和判断动词;“是” “此”是同义词,常常可以互换;有时可作前置宾语) 、此、斯、兹2.远指:彼(“是” “此” “彼”可以指人,后来“彼”发展为带人称代词的性质,约等于“他,他们” 。但由于它仍有指示性,且表远指,常带着轻视意味,所
24、以古汉一般不用它表“他、他们” )3.夫:指示意味较轻,有时可不译,常用于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作定语,有时一个较复杂的结构被用作宾语, “夫”放在动词和宾语间,还是指示代词;作虚词时还可作语前首助词和叹词。4.之:等于“此、彼” ,一般译为“这”或“那” ;其:一般译为“那”。5.然、尔: 常用作谓语 然:略等于“这样、那样、这么、那么” ;单说“然”是应答之词,表示“是的” “正是这样”乃、若、尔:常用作副词,修饰动词谓语。既可作指示代词,也可以作第二人称代词。(3)辅助性代词1.“者”作为特别指示代词: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 、形容词组成“动、形者”的者字结构,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性词组,表
25、示“的人” 、 “的事物” ,在句中做主语、宾语、定语。与数词组成 “数词者”的者字结构,表示几种人、几件事、几样东西,译为“种(样) ”。2.“者”作为语气助词,主要用法:用在判断句 中的主语后面表示提顿,常用在“有+宾语+者”组成名词性词组作为下文的主语(“有”字的宾语只是概念上的主语) 。用于时间名词 “今” “昔”后面表提顿,有时省略或换成“也” 。用于假设复句或因果复句的假设或结果分句后表示停顿。3.区别:作为代词的“者”是不能省去的,作为语气词的“者”却可有可无。4.“所”的主要用法:与动词(或动词词组)组成“所”字结构,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事物” 。5.“所”字结
26、构:所动词所动词;所动词者;施事(之)所动词(其+所字词组:“其”代替一个名词+之) ;(施事(之)所动词名词所介词(从、以、为、与)动词“所”与介词组合,指称介词的对象,它们表示行为的处所、工具、手段方法、方式、原因以及与行为有关的人物等。所字用带有 形容词性的词语前,指代描述的对象。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所不足:人民;所有余:土地)6.“有所” “无所”是动宾词组,所字词组用作动词“有”“无”的宾语;“何所”是主谓倒装的疑问句式,所字词组用作主语, “何”字用作谓语,带有周遍性(“何所不容”就是“所不容(者)何” “无所不容”)7.“者”和“所”的区别:“所” 字结构多表示动作
27、的受事, “者”字结构多表示动作的施事。“所见”指代“见”的对象;“见者”指代行为的主动者。如果动词前用了“所” ,那么动词后的“者”字就指代行为对象,这时“所”起指示行为对象作用, “所者”这样的词组带有名词性。(4)疑问代词1.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疑问代词+(助动词)+动;疑问代词+介词(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孰”为疑问代词, “与”为介词,应为“与孰” )2.凝固结构: 何如,如何,若何,何若,奈何译为“怎么样” “怎样” “怎么办”如(奈、若)何,当中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译为“把(对)怎么样(怎么办) ”如(奈)之何:用在动词前表反问,译为“怎么” ;用在询问句的末尾,译为“怎么
28、样” 。3.谁孰何: 谁:指人 孰:常表选择,不表选择时相当于“谁” ;指人和事物 孰与: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何:指物,“什么” ;可作状语,表“为什么” “怎么” ,被修饰的不一定是及物动词,有时也可以是不及物 v 或形“谁” “何”都可作定语(“孰”不能),但“谁”后一般用“之” , “何”不用“之” 。 (是谁之过与;何城不克)4.安恶焉胡奚曷:只作宾语(动宾和介宾) 、状语(更常见)作宾语:安恶(指处所, “哪里” ;恶只用于“恶在” “恶乎” ) ;胡奚曷(相当于“何” , “什么” )作状语:安恶焉(表反问, “哪里” “怎么” ) ,胡奚曷(询问原因, “为什么” )“曷”
29、诗经中的特殊用法:相通于“盍” , “何不” (询问未来时间)(5)无定代词1.或:肯定性无定代词,只作主语;“或 ”前出现先行词, “或”指代其中的某些人或某个人;古汉里常常用两个以上的“或”前后相应,以表示列举, “或”既可指人又可指物。2.莫: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没有什么人或事物” , “莫” 所否定的可以有范围,也可以没有范围或不指出范围。(十三)语气词1.分类: 陈述语气(判断、叙述):“也” 、 “矣焉” 、疑问语气:“乎、诸、与(欤) 、邪(耶) 、哉” 。2.也:(1)煞句的“也”字:基本用法:用在判断句句尾帮助判断,表判断肯定语气;引申:用在因果句句尾说话人对所说事情的真
30、实情况表示深信不疑用于表示命令的句子句尾用于疑问句句尾(如果句中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 “也”似乎也带了疑问语气)这种“也”和“邪(耶) ”区别:“也”本身不表示疑问, “邪(耶) ”本身表示疑问;“也”虽然用在疑问句里,但仍然带有一点确定语气,所以“也”后容许再用疑问语气词。(2)句中的“也”字(表停顿跌宕语气):单句的主语后 复句中的第一个分句后,往往是时间副词后。3.矣:表已然、表将然、表可能;可用在叙述句、描写句、祈使句和疑问句句尾。语法意义与现汉的“了(啦) ”相当,大多可译为“了”。4.“矣、也”区别:“也” 用于句末时的基本用法是用于判断句中,表判断肯定语气;“矣”用于句末时的基
31、本用法是用于叙述句中,把事物发展的现阶段作为新情况告诉别人(已经或将要发生的新情况) 。“矣” 是动态语气词, “也”是静态语气词“矣” 不能位于句中, “也”可以位于句中,且表示停顿或顿宕。5.已:跟“矣”作用相似的句末语气词(汤之问棘也是已)6.焉: 做兼词: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用于叙述句句尾表停顿、加强语气;还可用于描写句中一般用于表比较,指代比较的对象)做语气词:“焉”的活用法,正常用法应该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承上启下作用7.“之、焉”之别:在和动词结合时, “之”用在及物 v 的后面, “焉”用在不及物 v 后面。 (非曰能之,愿学焉)8.乎: 表纯粹的疑问 适用对象:是非问句(吗) 、
32、选择问句(呢) 、特指问(呢,秦汉后才始用“乎” )与疑问代词、否定词,岂、宁配合,表反问(与疑问代词相呼应的“乎” ,呢;其他,吗)与“其(委婉语气) ”“无乃(恐怕是) ”“得无(该不会) ”配合,表委婉(吧) 表感叹 9.诸:“之乎”合音(句尾) ,处在句中时“乎”是介词,相当于“于” ,只表疑问、反问。10.与(欤):译作“吗” “呢”多表猜测,带探询性,要求对方加以证实 含疑问代词的句子或选择问里,疑问语气较强烈。11.邪(耶):语法作用同“与(欤) ”。12.哉: 表反问,常与疑问代词(呢) 、 “岂” (吗)配合;永远不表示纯粹的疑问。 “乎哉”连用表纯粹疑问,有时也表反问。那是“乎”所带的语法意义,而“哉”只是加强乎的语气表感叹(啊) “哉”和它前面的形容词也可以提到句首,构成倒装句,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 (如贤哉回也!)13.表反问的凝固结构:不亦乎(较委婉) 、何以为(“用做什么” ,中间可以插入名、动。 “为”本动词,由于处在句尾,虚化为语气词;“何”可换用“奚恶安焉” ;“以”可换用“用” ,又可省略) 、何之有(“有何”的倒装, “有什么” )14.语气词的连用:各自表达各自的语气,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