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5.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729448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5.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5.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专题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1、在历史活动中,人民群众是剧作者,英雄人物是剧中人。 2、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3、人人创造历史。 4、舍英雄几无历史。 5、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想一想,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就是把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作为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通过研究人的活动、人的本质,人与社会的关系,揭示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法,社会历史过程是通过社会历史主体的活动来实现的,研究社会历史过程必须研究社会主体。从指导思想上来说,本章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既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也是分析社会主体问题的方法论原则。一、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二、人的本质是

2、社会关系的总和三、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社会主体研究法,一 人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一)“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社会是由现实的人构成的,社会发展过程是现实的人的活动过程。现实的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一定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的人。现实的人是处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从人类总体角度,有“历史中现实的人”、“当下现实的人”和“未来现实的人”。从个体的角度说,有不同社会关系中的人和不同成长阶段的人。现实的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内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内容由现实的人的能动的历史活动构成。,1.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是“现实的人”,(二)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历

3、史发展的基础现实的人的历史活动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包括以下四个内容:1. 生产维持自己生命所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资料2. 满足新的需要所进行的再生产3. 人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4. 人们的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也生产着他们的社会关系,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关系。,(三)人的生存状态是社会发展状况的尺度,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内容。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发展的程度,人的生存状态时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中心环节和最高目标。人的生存状态是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尺度。,(四)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是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中的一切生产生活活动都

4、与人息息相关,都是以人为主体展开的,人对社会的发展决定性作用,因此人是社会的主体并且人除了作为自然的人具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且社会性是根本性质。 人的社会属性是人作为集体活动的个体,或作为社会的一员而活动时所表现出的特性。,(五)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发展即是客观历史演进的过程有是人的价值实现的过程。社会发展的动力源自于人自身,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二、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产生 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和发展 人的本质的具体性、历史性,(一)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产生,人类要战胜恶劣的自然

5、环境,创造自然界不能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而要战胜自然界,创造物质生活资料,单靠个体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这种结成一定关系去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就是劳动。由此可知,正是由于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劳动。劳动是人的活动,但不是人的本质。决定劳动的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一产生就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人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说,人的本质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二)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存在发展,人类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行劳动,也就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们结成怎样的社会关系,人们就怎样劳动创造,人们也就怎样存在和发展。我们还

6、知道,人和动物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人的目的意识性。人的目的意识性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那么,人的目的意识性也就是由人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现代人和未来人的意识仍然是社会的产物,所以说,不仅劳动创造性,而且目的意识性,都是由于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具有的。由此可知,人类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形成而存在和发展的,每个人都是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和发展的,因此,人的本质就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三)人的本质的具体性、历史性,“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规定,不仅表示它的客观性,而且表示着它的变动性、历史性,就是说它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社会是具体的、历史

7、的,因此必须对人的社会关系做具体的历史考察。,三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历史唯物 主义,主张社会存在 决定社会意识,群众史观: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历史唯心 主义,主张社会意识 决定社会存在,英雄史观: 少数英雄人物 及其主观意志 创造历史,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梁启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 动力。毛泽东,观点大碰撞,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要是克娄巴特拉的 鼻子长得短一些,整

8、个世界的面貌都会改变。,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 的,而是决定于某种“绝对精神”,伟大 人物是“绝对精神的代理人”。,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 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英 雄 史 观 面 面 观,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的定义 人民群众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1)人民群众的定义从质上说,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指绝大多数人构成的人群。以劳动群众(包括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为主体的、占居民绝大多数、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A,B,C,D,区分:全体公民、人民群众、劳动群众、脑力劳动者。,群众是实践的主

9、体,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等 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1984年,建镇初期,只有5个小渔村6000多人口。放眼望去,除了一片矮屋就是荒滩。,目前是已集聚了28万常住人口,中心城区面积已扩大到16平方公里,GDP近90亿元的特大型城镇。,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谁创造了龙港近90亿元的社会财富?,200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9600亿斤,生产钢材37

10、117.02万吨 ,煤炭产量将超过20亿吨 ,汽车产量达到583万辆 ,看人间, 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 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谁是物质生产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想一想,第一任镇委书记 陈定模,谁愿意拿出3万元人民币,谁就可以进龙港镇建新屋,就可以有一个龙港镇户口。温州日报公告,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 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 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四千精神”:说尽千言万语

11、、踏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苍海纳百川,敢为天下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农民在造城运动中形成宝贵的“龙港精神”,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中国农民自费造城的样板”和“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精神:改革创新、求真务实、艰苦创业。,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哪里还能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鲁迅:,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陶渊明赏菊,作者是谁?他们从事艺术创作的源泉是什么?他们从事创作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从何而来?,想一想,感悟:,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精

12、神财富。,阿炳,原名华彦钧,阿炳是他的小名阿炳共留下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等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三首琵琶作品,其中二泉映月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听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资本主义 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自觉 的革命斗争,劳动人民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总之,历史 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 造者。正是人民群众的活动,而不是哪一个个人的活动, 体现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决定历史发

13、展 的方向和历史的结局。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 力量,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龙港镇当时在全国率先推出“三大改革”: 一是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解决了农民进城问题; 二是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解决了建城资金问题; 三是实行发展民营经济改革,解决小城镇的发展问题。,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有人说:没有陈定模就没有今天的龙港。 有人说:有了当初的龙港人才有今天的陈定模。 你怎么看?,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眼含热泪在包产合同书上按下18颗鲜红的手印,历史从此书写着新的一页。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开端的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就在这里起步了。虽有曲折,但20多

14、年的农村改革实践证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的经营管理体制的最重要的改革,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国的乡镇企业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都体现了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在我国解放战争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中,支前民工就有490多万,支前粮食就有40多万吨,从而有力的保证了战役的胜利。,支前民工运输伤员,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淮海战役中踊跃支前的民工小车队,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是有条件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这并不等于说,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可以不受社会历史

15、条件的限制。人民群众只能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在已有 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来创造历史。 历史唯物主义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充 分肯定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肯定无产 阶级领袖能够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人民群 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是群众观点的一个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人民创造历史的社会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精神条件,社 会 条 件,既为人名群众创造历史 奠定基础,又使其活动 受到制约,不断发展着的群众的 实践又能够不断地 突破这种限制,(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

16、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 众 观 点,群 众 路 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国农民自费造城的样板”和“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回顾龙港发展的30年,你觉得最宝贵的经验是什么?,龙港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的缩影和见证者,它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也是改革的动力和源泉。龙港之所以能取得持续快速的发展,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紧紧抓住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群众路线精神,制定和实施合乎民心、顺乎民意的目标、思路和举措,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 李晓敏 副教授,专家

17、观点,面对面与上访户约谈,龙港未来,我们在建设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龙港镇委书记 林万乐,他的观点对龙港的发展有什么意义?,林万乐的观点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党的群众观点,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基本内容,(2)党的群众路线,地位,基本内容,(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保证,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

18、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历史,创造了物质财富,创造了精神财富,是变革社会的决定 力量,要 求,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意 义,两个重要保证,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小结,(三)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1、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2、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3、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中国人民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根本改变自己国家的落后面貌,并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的先进之列。”1981年,邓小

19、平为邓小平文集写序言时说。,谁书写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传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1、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个人是指在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是社会的一个“分子”。按照对历史影响的大小,个人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2、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主要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历史人物及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3、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在阶级社会中,贯彻历史分析方法和坚持阶级分析方法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前者内在的包含了后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