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仓市畜牧兽医学会 2015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我市畜牧兽医学会在市农委和市科协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全体理事和会员的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生态畜牧业的战略,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畜牧兽医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具体工作汇报如下。一、 组织建设情况1、 会员发展原则:根据学会章程要求,只要是爱岗敬业、专业知识水平高、实际工作能力强就可以加入本学会。2、 目前会员数量:119 人,分布于各乡镇动防站、温氏、各大养殖场、太仓市畜牧兽医站和相关机关。学会成员中
2、高级职称有 8 人,中级职称 41 人,初级职称 70 人。3、 组织机构:学会设立“理事会” ,理事长 1 人,钱建华,荣誉理事长 1 人,周雪源,秘书长 1 人,陈倍技,副秘书长1 人,吴雪琴,理事 16 人,分别为吴建华、汪一峰、叶明、毛裕新、印永康、陆永兴、陈菊明、朱剑德、许惠中、沈力、陈立勤、石利民、陈福生、郑志高、金忠林、金华忠。二、 关心会员 ,服务会员,增强学会的凝聚力(一) 、主动关心会员身体健康 每年我们都会组织会员到医院进行体检。该活动使会员深切体会到学会对他们的关怀,并积极全身心的投入到畜牧兽医工作中。(二) 、每年一次理事会。理事们会在理事会上把这一年的工作内容、成绩
3、和碰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并把来年的计划做一个安排,让我市的畜牧业在一个大格局中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三) 、主动关心会员的技能和学术的提高 1、 学会每年都会组织会员出去集中培训,会员先后到苏州兽医站、动监所,南京疫控中心、动监所、江苏农牧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进行分批、分次、集中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会员畜牧兽医技能。2、 我们将老师请进来,让老师到我们这儿来讲课,让会员在不出家门的情况下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更新他们的知识,并接触到新的技术。3、 我们带着课题,组织部分会员出去,到大型养殖场、到兄弟单位,去考察、交流,学习别人的好的技术和管理。交流回来后再将我们的会员集中
4、起来进行集中培训,让大家工作技能共同提高。4、 让一部分会员有机会走出去进行学术交流,接触外面的新的技术,并和他们进行切磋。回来后再带动大家一同提高。5、 我们又组织了动防系统的第三批新老员工“传帮带”活动,从思想上、业务上和作风上让我们老会员带领新会员,帮助我们新会员尽快进入工作岗位角色,并学会做人、做事。6、 我们每年还会组织年轻的会员进行各种形式的技术大比武,例如采血大比武、防疫综合技能大比武以及应急演练等。三、 技术推广 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协同兽医站,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生态畜牧业的战略,充分发挥学会优势,全面履行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全市畜牧业生态健康发展。学会一直坚持把科普当成第一要务,
5、动员会员积极投入,深入乡镇,认真开展基层农技推广,把科技送下乡。例如选择肉鸡生产养殖户 200 户,作为“科技入户”技术指导服务对象,落实“科技入户”指导员 17 名,做好技术指导与养殖对接工作。及时对肉鸡养殖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同时我们还购买了大量养殖专业书籍、禽流感防空技术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规范、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等书籍、宣传画等发到乡镇及各大养殖场。我们的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规范养殖,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1、做好畜牧生产统计工作,及时正确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截止 5 月底,我市存栏生猪 17.98 万头,其中母猪 1.86 万头,奶牛 6499 头,羊 3
6、.79 万头,家禽 409.31 万羽,兔 2.65 万只;生猪出栏 9.97 万头,羊出栏 1.87 万头,家禽出栏 519.12 万羽。至 5 月份,畜禽生产形势生猪存栏比去年同期减少 0.85%,出栏减少 10.12%,家禽出栏比去年同期减少 14.4%。奶牛、羊受市场价格等因素驱动有了较大发展,奶牛饲养场 16 家,饲养量较去年增长 4.5%,羊增长 24.3%,特别是规模化养羊,近年来建立了一批规模化羊场,出栏 30 头以上羊场达 50 家,其中有城厢东林、璜泾新发两个较大型的养羊生产基地。2、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通过自学及集中培训的方式,促进技术知识的更
7、新。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培训,进一步提高服务畜牧兽医工作的技能,取得较好效果。二是做好 2015 年度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启动工作,选择肉鸡生产养殖户 120 户,作为“科技入户”技术指导服务对象,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落实“科技入户”指导员 12 名,每名对应 10 名养鸡户,做好技术指导与养殖对接工作。及时对肉鸡养殖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三是积极推进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工作以及完成一家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场的到期复检工作。3、畜禽养殖坚持“适度规模,规范养殖,种养结合,生态平衡”的工作思路,朝着“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畜禽养殖发展,生猪年出栏 500 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 65 家,产品自给率
8、达 60%以上。肉鸡生产主要由省级龙头企业太仓广东温氏公司生产,生猪、肉鸡、奶牛、羊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91.28%、99.50%、100%和 85%。4、在我市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特别是畜禽养殖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我站上半年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督促规模养殖场做到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干粪作为有机肥回田利用,逐步建立污水处理设施,通过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等流程,进入人工湿地,生物净化塘等生态净化和消纳吸收,达标排放,以及建立沼气发酵、沼渣沼液作为种植业的良好有机肥料,达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实现畜牧业、种植业的生态平衡。5、上半年配合上级部门做
9、好了针对涉农资金的项目清理整顿工作。对太湖水中央及省级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形成汇报材料向上级领导反映当前情况。6、我站根据省级部门下发的江苏省财政厅关于报送中央财政生猪调出大县省级统筹奖励资金使用方案的通知要求,经上级领导商议,拟定了最终使用方案,报送省级审批。具体方案为:安排 65 万元用于 2015 年育肥猪、能繁母猪保险补贴的县级配套。安排 60 万元用于我市规模化猪场猪舍提档升级。建设全市生猪养殖场互联网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饲养管理过程中用药、添加剂、饲料进行重点监管。安排 75 万元用于我市新建一座日处理量为 6 吨的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补助。7、进一步明确梅山猪保种工作任务。上半年
10、,在上级领导的督促下,农委与太仓市种猪场签订了梅山猪保种工作协议 ,进一步明确了主管部门、业务部门、保种实施单位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义务,确保梅山猪保种工作保质保量完成。8、 太仓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于 2004 年正式发布实施,到目前为止已有十余年,现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我站负责对本办法的重新修订从业务上、专业层面上提出相关意见、建议,供上级部门参考。我站畜牧工作将坚持紧紧围绕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畜牧业这一中心任务,推广母猪智能化群养系统等一系列新技术,用先进养殖装备武装畜牧业,用现代科技引领畜牧业,进而推进我市开展好各项畜牧工作。二、科学防控,确保动物防疫目标按期完成随着我市地区发展的加
11、快和农业人口结构的变化,规模化养殖场在规范化、合法化、程序化生产经营方面不断提质升档,我市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也在努力适应发展,首先是坚持为养殖户服务,保障疫苗供应、集中消毒、完善生产过程动物体健康管理、同时做好防疫监管,为出场动物性产品做好“上游食品监管” ;二是为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动物流感、狂犬病、口蹄疫等人畜共患病的防疫组织宣传工作,并实时实地做好各项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监测工作。现将上半年具体工作内容总结如下:(一)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结果统计1、高致病性禽流感:鸡免疫 763.93 万羽次、鸭免疫45.56 万羽次、鹅免疫 1.45 万羽次,同期比较鸡的免疫数因存栏减少而降
12、低,鹅的免疫数随存栏上升而增加。温氏公司免疫量占比 95%以上。2、口蹄疫:猪免疫 22.46 万头次、牛免疫 0.63 万头次、羊免疫 2.64 万头次,本年度牛的免疫已全部使用三价苗,牛羊的免疫主要集中在三四月份。3、猪瘟:上半年合计免疫 22.69 万头次,月均免疫 4.54万头次、使用各类猪瘟疫苗 7 万头份。4、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上半年合计免疫 12.77 万头次,其中场户自购免疫 0.8 万头次,主要采购进口疫苗免疫种猪。5、小反刍兽疫:上半年合计免疫羊群 3.14 万头次,其中山羊 1.56 万头次、绵羊 1.58 万头次,使用疫苗 6.78 万头份。6、新城疫结果统计:上半
13、年合计免疫 650 万羽次,使用新城疫疫苗 774.8 万羽份,其中自购苗占 86%,主要为温氏公司采购使用。7、犬类免疫数量为 23656 头次。(二) 、上半年各重大动物疫病疫苗使用情况上半年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各类重大动物疫病疫苗使用总量为 280.25 万毫升、头份。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 Re-(6) 、Re-(6,7)使用总量为 155 万毫升。口蹄疫使用总量为71.05 万毫升,其中 206 猪口蹄疫疫苗使用 57 万毫升、占比 80%多,羊群的数量在上升,口蹄疫二价苗的使用量达到 7.2 万毫升,同比增加近一万毫升。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使用量分别为 24.6 万头份、23
14、.2 万头份。与猪瘟 22.69 万头次的免疫数量对照显示,猪场普遍存在自购疫苗的情况,而蓝耳病除了针对种猪的免疫有自购进口疫苗的情况存在,实际自购的猪场较少,而且也反映一些猪场存在蓝耳病免疫加强次数少、甚至不免疫情况的存在。羊群小反刍兽疫半年使用疫苗 6.4 万头份,与 3.14 万头次的免疫实际吻合,但是疫苗规格为 100 头份一瓶的情况是疫苗始终存在浪费的客观原因。有必要集中时间段、集中批次来做免疫。(三) 、实验室监测与统计分析工作至 6 月 1 日,我市上半年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采样监测工作基本完成,统计监测结果如下:1、家禽:检测禽流感 Re-6 共 526 份、合格率 98%,禽流感
15、 Re-7 共 220 份、合格率 96%,新城疫 219 份、合格率 90%。其中规模场禽流感 Re-6 检测 15 场次总合格率为 98%,散户 Re-6 检测 271 份总合格率 97%;规模场禽流感 Re-7 检测 5 场次总合格率为 98%,散户禽流感 Re-7 检测总合格率为 96%;规模场新城疫检测 5 场次总合格率为 88%,散户检测 134 份总合格率92%。2、家畜:猪瘟检测数量为 275 份、总合格率 96%,猪口蹄疫检测 275 份总合格率 84%(红庙以及塘桥猪场合格率低)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检测 275 份总合格率 97%。牛羊检测 A 型口蹄疫 90 份样品、免疫
16、合格率 88%,牛羊检测 O 型检测 233 份、免疫合格率 77%(主要是羊注射疫苗后免疫应急较大、肌肉注射率低造成羊的免疫抗体水平低) ,规模羊场小反刍兽疫总体合格率 89%、散养户总体合格率为 87%。另外,针对省春防检查行动小组检查文件要求以及市相关业务部门的检查结果中发现的在免疫程序统一以及应急方案、物资储备使用等方面存在的工作漏洞,我站针对性地就此项内容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整改工作。(四) 、应对 H7N9 流感情况及各项部署今年年初地区性 H7N9 疫情再次出现,人感染病例不断增加,H7N9 流感病毒的禽源性特点对动物 H7N9 流感防控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我动物疫病防疫部门依据
17、本地实际,全力动员、积极应对,现将工作情况统计如下:一方面为明确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保障各项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到位,并加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思想认识,要求时刻保持应急准备;另一方面按照上级部署、紧密开展各项防控措施,进行了大规模的疫情排查工作,在疫情期间坚持组织全市动物防疫人员监督指导各禽类养殖场所相关负责人进行消毒,确保措施到位;三是根据苏州市 2015 年冬春季节家禽 H7N9 流感监测方案要求,下发关于加强冬春季家禽 H7N9 流感监测工作的通知 (太动防办【2015】1 号) ,在 14 月对全市家禽养殖场做好 H7N9 流感监测,重点对温氏公司等家禽养殖单位安排并完成 80 多场次
18、、3150 份样品的采样监测,目前尚未发现阳性样品。另外对群众反应的各种禽类疾病、死亡等异常情况,市畜牧兽医站及各动物防疫站均做出了及时答复、处置,派出应急处置人员赶赴现场处理病死畜禽,做好无害化处理及现场消毒。三、严格把关,履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2015 年上半年,我所在市委市政府、市农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切实履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和畜产品质量监管职责,认真做好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现就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 、严把检疫关,切实履行检疫职能一是强化检疫监督工作规范化。落实检疫人员,落实职责,进一步完善产地检疫网络,产地检疫实行申报制、规程申报
19、记录、产地检疫申报率 100%,并严格按检疫规程,坚持登门、踏圈开展健康检查,严格执行农业部六条禁令,确保产地检疫“全天候、全覆盖、全过程”有序开展。屠宰检疫严格按照检疫程序操作,严格把好验证查物关、宰前宰后检疫关、无害化处理关以及检疫出证、资料记录整理关。最大限度地遏制病害生猪及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和消费市场,确保上市猪肉及产品质量安全。今年 1-5 月份,全市产地检疫生猪 9.6834 万头,家禽415.4619 万羽;屠宰检疫生猪 33.7629 万头,检出病猪 431 头,检出病害生猪及产品无害化处理率 100%。二是推进检疫监督工作信息化。组织专人赴连云港学习信息化工作,通过现场参观、交
20、流查找自身不足。2 月份,举办了检疫监督信息化工作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我市的检疫信息化工作。目前,我市已全面实施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停止手写出证,今年 1-5 月份,共计电子出证 18623 份。三是实行检疫监督工作痕迹化。贯彻落实上级文件要求,认真填写动物检疫记录及检疫处理通知单 ,并与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材料一一对应,整理归档。(二) 、多措并举,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1、加强投入品监管。以创建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场为抓手,积极开展饲料、兽药、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强责任制建设,监管责任落实到人,与饲料生产企业、兽药经营单位签订质量承诺书和企业生产经营责任书,全面贯彻实施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全
21、面整治和规范兽药市场秩序,严格准入管理,强化日常监管。与场主签订质量安全责任状,每场都指定一名动物防疫员为监管责任人,多次组织执法监督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加强养殖环节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建立日常巡查制度,15 月份,出动执法人员 250人次,不定期开展监管检查,各动物防疫站落实监督责任人,每月对规模养殖场监督管理不少于 2 次,规范投入品使用,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2、开展生猪“瘦肉精”的检测。一是开展产地检测。本地养殖生猪实行月检月报制度,1-5 月已检生猪 237 批次,尿样881 份,检测项目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针对进沪企业、屠宰企业增加沙丁醇的抽检,检测结果均
22、为阴性;二是加强屠宰环节检测,外来按同群生猪 10%以上比例抽检,确保做到批批检测。1-5 月检测 2433 批次,尿样 26463 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做好病死生猪无害化工作。为了有效预防生猪重大疫病,防止死猪产品流入百姓餐桌,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今年我们太仓继续严密监控死猪无害化处理,并及时汇总上报,今年上半年共上报10738 头死猪进行了无害化处理,生猪死亡率达 7.12%,其中782 头进行了深埋处理,9956 头放入沉尸井处理,所有这些死猪共涉及到 182 个规模养殖场。(三) 、加强机构建设,强化监督执法能力一是乡镇动防站增挂监督分所牌子。根据省农委“提素质强能
23、力”活动方案要求以及市编办下达的关于畜禽屠宰行业监督管理职责调整事项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市乡镇动防站增挂动物监督分所牌子,进一步理顺了组织机构,增强了执法队伍。二是做好职能转变的对接工作。根据大部制改革的要求,商务部门的屠宰质量监管工作职能将划入农委动监所。为做好即将到来的屠宰质量监管工作,市动监所进一步理清职能,落实责任,力求无缝对接。(四) 、积极建立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经过一年多的前期工作,目前,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体系服务外包的合同已经起草完毕,实施方案也根据实际建设规划做了调整。处理模式为生物降解方式,设备提供方确定为山东龙腾公司,设备单价为 187 万,目前已签约。收集模式经讨论,由
24、原来的建设收集点、养殖户移交的方案改为大型规模场自建冷库、养殖户配备冷柜、企业上门收集的方案。基建部分已于5 月开工建设,项目计划于 8 月底建设完成。尽管我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将进一步查找不足,再接再厉,争取把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下一步工作计划:1、进一步推进我市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建设。积极督促企业加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同时对项目建设质量开展监管。2、进一步规范畜禽屠宰检疫及质量监管工作。根据目前的工作职能,进一步整合资源,规范畜禽屠宰检疫及质量监管。下半年全站工作初步打算:1、积极引进、推广畜禽养殖新技术、新方式,提升规模养殖能力及水平。2、按照“推广规范、淘汰落后、取缔违法”的原则,继续开展畜牧业生态健康养殖,加大养殖环境污染治理力度。3、进一步推进我市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设并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