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厦门市 2017-2018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厦门市 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质量检测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1.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以下实验中属于理想实验的是A.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B.伽利略的斜面实验C.用打点计时器测物体的加速度 D.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反应时间2.下列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速度、位移 B.路程、加速度 C.速率、力 D.时间、质量3.2017 年 9 月 21 日上
2、午 7:00,首趟时速 350 公里的G5 次“复兴号”动车组,从北京南站出发驶向上海虹桥站,京沪两地约 1100 公里的行程最快用时仅为 4 小时28 分,大大缩短了运行时间,该车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这进一步展示了我国在高铁技术方面领先全球。根据上面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7 年 9 月 21 日上午 7:00,指的是时间B.约 1100 公里指的是动车从北京到上海的位移大小C.时速 350 公里相当于每秒钟行驶约 97.2 米的路程D.研究动车组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轨迹,动车组不可视为质点4.某同学描绘出小车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的 v-t 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车在 3
3、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小车第 2s 内的加速度是第 1s 内的加速度的 2 倍C.小车 3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4m/sD.小车 3s 内的位移是 14m5.下列关于单位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长度单位m、时间单位 s、力的单位 NB.长度是基本物理量,其单位 m、cm、mm 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C.由可得到力的单位 1N=1kgm/sD.根据单位制运算,(v 指速度,R 指半径)的单位是m/s6.如图所示,在水平路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中,轻绳悬挂一质量为 m 的小球,悬线与竖直方向稳定偏离 角,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
4、一定向右加速运动B.小车一定向左加速运动C.小车的加速度为 gsin,方向水平向右D.小车的加速度为 gtan,方向水平向右7.杂技表演魅力无穷,给人美的视觉享受,两位同学在观看空中吊绳表演时,关于吊绳拉着演员在竖直方向运动时的物理问题展开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在向上匀速运动时,吊绳对演员的拉力大于演员的重力B.在向上加速运动时,吊绳对演员的拉力大于演员的重力C.在向上匀速运动时,吊绳对演员的拉力大于演员对吊绳的拉力D.在向上加速运动时,吊绳对演员的拉力大于演员对吊绳的拉力8.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光滑小球 A 被一轻质弹簧系住,弹簧另一端固定于水平天花板上,小球下方被一梯形斜面 B 托
5、起保持静止不动,弹簧恰好与梯形斜面平行,已知弹簧与天花板夹角为 30,重力加速度为g=10m/s,若突然向下撤去梯形斜面,则小球的瞬时加速度为A.OB.大小为 10m/s,方向竖直向下C.大小 5m/s,方向斜向右下方D.大小 5m/s,方向斜向右下方二、多项选择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得 0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9.如图所示,两段等长的轻质细线 L1 和 L2 串接着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 a、b,悬挂于 0 点。其中 L1 对 a 球的拉力大小为 T1,
6、L2 对 b 球的拉力大小为 T2。现对小球a 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力 F 缓慢拉动 a,在这过程中,几个力的变化情况是A.T 变小 B.F 变大C.T2 变小 D.T2 不变10.如图所示,有一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的底端,一个质量为 m 的物块从弹簧上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则物块从开始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A.物块加速度先不变,再减小,最后增大B.当物块接触挤压弹簧后,就开始做减速运动C.当 mgsin=kx 时(x 为弹簧压缩量),物块速度达到最大值D.物体下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 011.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7、,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可用来传送货物。已知转轮与皮带之间无相对滑动,转轮不转动时,一个物块从皮带顶端 A 点由静止释放做匀加速运动下滑到皮带底端 B 点所用的时间为 t,则A.当转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物块在传送带上可能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B.当转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物块从顶端由静止滑到底端所用时间一定小于 tC.当转轮逆时针匀速转动时,物块从顶端由静止滑到底端所用时间等于 tD.当转轮逆时针匀速转动时,物块从顶端由静止滑到底端所用时间可能大于 t12.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一时间(x-t)图像,其中过甲图像的 0 点做
8、的切线与 AB 平行,过 C 点的切线与 OA 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时间内,甲车的瞬时速度始终小于乙车的瞬时速度B.时间内,甲车的瞬时速度始终小于乙车的瞬时速度C.时刻之前甲车从后方追上乙车D.甲乙两车相遇前,时刻两车相距最远三、探究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每空 2 分,共 12 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用两把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结点拉到 0 点,并记录下读数=2.40N,方向沿 0P;读数=3.00N,方向沿 0P2。(1)请在图中根据所给的标度做出力、的力的图示;(2)用作图法求出、的合力 F=N(保留两位小数)。14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装置中,小车质量为 M,沙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 m,通过改变 m 来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大小,小车的加速度 a 可由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现保持小车质量 M 不变,逐渐增大沙桶和沙的总质量 m 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 a、F 值(F 为弹簧秤的示数)。(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先释放小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B.平衡摩擦力时纸带应穿过打点计时器C.应选用质量足够小的轻绳并减小滑轮的摩擦D.沙桶和沙的总质量要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下图为实验中打下的一条纸带,纸带中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
10、画出,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 50Hz,测量得到 AC=2.30cm,AE=7.20cm 则小车的加速度a=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以 a 为纵坐标,F 为横坐标,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倾斜直线,由图象可求得小车质量为 kg,图线未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四、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8 分)将一劲度系数 k=100N/m 的轻质橡皮筋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 0 点,在其下端 A 点用细线悬挂重为 8N的木块。在 A 点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
11、力 F,使橡皮筋与竖直方向成 37,并保持静止。(sin37=0.6,cos37=0.8)求:(1)所加外力 F 的大小;(2)此时橡皮筋的伸长量 x。16.(8 分)酒后驾车严重威胁公共交通安全。若将驾驶员从视觉感知前方危险到汽车开始制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将反应时间和制动时间内汽车行驶的总距离称为感知制动距离。科学研究发现,反应时间和感知制动距离在驾驶员饮酒前后会发生明显变化。一般人正常驾车的反应时间为=0.5s,在一次酒驾的测试中,志愿者少量饮酒之后驾车以=72km/h 的速度在试验场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做匀速运动,从发现制动信号到最终停下来,其整个感知制动距离为 s=53m。通过查阅志愿者
12、所驾车型资料,得知该汽车从=28m/s 制动减速到零所需时间为=3.5s,求:(1)该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加速度 a 的大小?(2)饮酒之后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是多少?17.(12 分)在研究摩擦力特点的实验中,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如下图甲所示,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 F,大小从 0 开始逐渐增大,分别用力传感器采集拉力 F 和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 f,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 f 随拉力 F 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木块质量m=0.5kg。(g=10m/s,sin37=0.6,cos37=0.8)求:(1)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2)木块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3)若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成 3
13、7角斜向右上方的恒定拉力 F=5N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如图丙所示。求0.5s 末木块的速度大小。18.(12 分)如图所示,倾角为 37、长度足够长的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B 两个小物块用轻绳相连,轻绳绕过位于斜面顶端的轻质滑轮,滑轮的摩擦都不计。物块 A 静止在斜面上,物块 B 距离地面的高度 H=13m。已知物块 A 的质量为 m=1.0kg,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0.5。(g=10m/s,sin37=0.6,cos37=0.8)求:(1)若物块 A 静止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零时,物块 B 的质量;(2)若物块 B 的质量 M=1.5kg,物块 A 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勻加
14、速运动,求经时间 t=2s 时物块 A 速度大小;(3)在(2)问情况中,t=2s 时剪断轻绳,从此刻开始,到物块 B 落地瞬间,物块 A 所通过的位移大小。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 4 分,选错得 0 分,答案需填涂在答题卡中。题号 12345678答案 BACDDDBC二、多项选择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选错得 0 分,答案需填涂在答题卡中。题号 9101112答案 BDA
15、CBCACD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2 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3.(1)每个力 1 分,共 2 分(2)F=3.904.60N(结果 1 分,体现作图法 1 分)14.(1)BC(全对 2 分,选对一个 1 分,有选错 0 分)(2)0.65(2 分)(3)0.5(2 分)木块垫太高、平衡摩擦过度或倾斜角过大,其他表述合理亦可得分(2 分)四、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8 分)解:(1)对 A 点受力分析的:(2 分)(2 分)(
16、2)对 A 点受力分析的:(2 分)(2 分)16.(8 分)解:(1)汽车的加速度大小:(1 分)(1 分)(2)(1 分)设物体的制动距离为 S1,则(1 分)(1 分)反应距离为(1 分)设志愿者反应时间为 t1(1 分)(1 分)17.(12 分)解:(1)由题图乙可知,木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2 分)(2)由题图乙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1 分)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可得:(1 分)将数据代入,解得:(1 分)(3)物体受重力 mg、支持力 FN、摩擦力 f 和拉力 F 作用受力图如图所示。将 F 沿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分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1(2 分)2(2 分)又3(1 分)联
17、立123 式并代入数据解得:(1 分)0.5s 末木块的速度大小(1 分)18.(12 分)解:(1)对 A 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1 分)对 B 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1 分)(1 分)(2)对 B 作受力分析(1 分)对 A 作受力分析(1 分)解得,方向沿斜面向上。(1 分)(1 分)(3)2s 内 B 下降的高度 h12s 后此过程中 B 的下落距离为 h2(1 分)2.0s 末,此过程中 B 的下落的时间 t2解得(1 分)设剪短绳子后,对 A 作受力分析A 到达斜面顶端所用时间为 t3该段时间 A 上滑的距离 s3(1 分)因故 A 会返回下滑时间 t4则下滑时对 A 作受力分析下滑的距离 s4(1 分)则从此刻开始,到物块 B 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