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危险的分类健康危险的分类健康危险的分类健康危险的分类学习目标掌握 GHS体系所涵盖的健康危险的种类。复习未经试验混合物的分类方法。熟悉评估物质和混合物潜在健康危险的分 类标准。应用上述标准对实例物质和混合物进行健 康危险分类。2GHS 第 3部分 健康危险各章包括: 定义 /一般考虑事项物质的分类标准混合物的分类标准危险公示判定逻辑和指导3健康危险种类3.1 急性毒性3.2 皮肤腐蚀 /刺激3.3 严重眼损伤 眼刺激3.4 呼吸或皮肤敏化作用3.5 生物细胞致突变性3.6 致癌性3.7 生殖毒性3.8 特定目标器官毒性 单次接触3.9 特定目标器官毒性 重复接触3.10 吸入危险45危险种
2、类 危险类别急性毒性 急性毒性:口服 急性毒性:皮肤 急性毒性:吸入 12345皮肤腐蚀 /刺激 1A1B1C23严重眼损伤 /眼刺激 12A2B呼吸或皮肤敏化作用 111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1A1B2致癌性 112生殖毒性 1A1B2哺乳期特定目标器官毒性 单次接触 123特定目标器官毒性 重复接触 12吸入危险 12健康危险健康危险分类标准健康危险分类标准主要建立在现行制度的 相关标准之上,在协商达成一致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这些标准。健康危险分类标准与物理危险分类标准不 同,物理危险分类标准建立在已经协调一致的联合国 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规章范本 ( TDG)的分类标准基础之上。总体来说
3、健康危险分类标准不如物理危险 分类标准更简单易懂。6健康危险分类标准(续)通常,物理危险标准具有进行分类的客观 标准(即,通过特定试验结果与标准结果 的对比得到具体的物理危险分类结果)。健康危险标准包括查阅科学文献,并进行专家判断,从而得到健康危险分类结果。7健康危险标准(续)许多物质和混合物已经根据联合国 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的物理危险、腐蚀性、急性毒性标准,以及范围更广的 GHS标准进行分类,这些分类结果将以清单形 式列出。物质 /混合物根据 GHS标准进行健康危险分类的结果清单可能是不相同的。8健康危险标准(续)国家或特殊地区清单 当国家或特殊地区清单中危险种类适用范围与 你所在地
4、区或装运货物的地区不同时,必须引 起注意。 (例如,按照积木式做法,某一国家决定不纳入第四类易燃液体,那么,第四类中的 物质或混合物将不会出现在清单中。)不同分类者进行分类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这些清单可以是强制性的,也可以是指导性的 。9健康危险标准(续)如何确定未经试验的混合物的危险性是一 个复杂的问题。只有少数的混合物已经经过试验并确定了 对健康的危险,然而实际上,多数情况下人类接触的都是混合物,而非纯物质。为了能够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对混合物 危险性进行适当预测是必要的。1 0混合物分层分类方法GHS1.32.3节 :对大多数危险种类来说,如果整个混合物有试验数 据,混合物的分类将始终
5、依据该数据进行(致癌性、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生殖毒性需作特殊考虑)如果混合物本身没有试验数据,那么就要考虑使用 每个具体章节中引用和解释的架桥原则,以弄清是 否可以运用其对混合物分类。1 1混合物分层分类方法此外,对于健康和环境危险而言,如果: (i) 混合物本身没有试验数据(i)现有信息不足以适用上述架桥原则那么,就用每章所述关于根据已知信息估计危险 的议定方法来对混合物分类。1 2架桥原则架桥原则是一种数据推断机制,用于根据 混合物所有成分各自的危险结果来确定未 经整体试验的混合物的危险性。架桥原则允许更广泛的应用现有数据进行 危险分类。每种健康危险,包括水生毒性,都会说明怎样应用架桥原则。
6、1 3架桥原则(续)如果没有对整体混合物本身进行试验,但对混合 物的单个成分和已试验过的类似混合物均已掌握 充分数据,则可以根据以下架桥原则应用这些数 据: 稀释产品批次高毒性混合物的浓度一种毒性类别内的内推法实质上类似的混合物烟雾剂1 4架桥原则 稀释 1如果已经试验的混合物用稀释剂进行稀释 ,稀释剂的毒性分类与原始成分中毒性最 低的相等或比它更低,而且该稀释剂不会 影响其它成分的毒性,那么经稀释的新混 合物可划为与原做过试验的混合物相等的类别。1.注意每个单独规则中的关键词。1 5架桥原则 稀释1 6已经试验混合物的信息: 第 2类( LC50: 1.97mg/l)第 4类( LD50:
7、1250mg/kg)第 4类( LD50: 310mg/kg) 吸入蒸汽皮肤口服急性毒性分类和试验数据已经试验混合物中各成分的信息:第 2类( LC50: 1.5mg/l)第 4类( LD50: 1100mg/kg)第 4类( LD50: 1950mg/kg)34成分 3 第 3类( LC50: 4mg/l)第 4类( LD50: 1250mg/kg)第 3类( LD50: 118mg/kg)40成分 2 第 4类( LC50: 11mg/l)第 4类( LD50: 1500mg/kg)第 5类( LD50: 2737mg/kg)26成分 1吸入蒸汽皮肤口服 急性毒性分类和试验数据Wt%成分架
8、桥原则 稀释1 7稀释剂信息: 第 5类( LC50: 19mg/l)第 3类( LD50: 9500mg/kg)第 5类( LD50: 2500mg/kg)稀释剂 吸入蒸汽皮肤口服 急性毒性分类和试验数据成分未经试验混合物的信息: 使用一种不影响其他成分毒性的稀释剂将已经试验混合物稀释 50%。50稀释剂 17成分 3 20成分 2 13成分 1 Wt%成分架 桥 原 则 稀 释3 .如果分 类 者没有 选择应 用架 桥 原 则 ,或者没有充分的数据来 应用架 桥 原 则 ,那 么 以成分信息 为 基 础 的混合物分 类应 被考 虑 。口服途径 4 .稀 释 原 则 可以 应 用。稀 释剂
9、的分 类 (第5 类 )与原已经试验 混合物毒性最低成分的毒性分 类 相等(成分 1 也是第 5 类 )1 8第 5类( LD50: 2500mg/kg)稀释剂 口服急性毒性分类和试验数据成分 第 4类( LD50: 1950mg/kg)34成分 3 第 3类( LD50: 118mg/kg)40成分 2第 5类( LD50: 2737mg/kg)26成分 1 口服急性毒性分类和试验数据Wt%成分架桥原则 稀释答案 :1.口服途径 分类:急性口服毒性;第 4类。2.皮肤接触途径 稀释架桥原则不能应用。3.吸入途径 分类:急性吸入毒性;第 2类。 基本原理分析 :1.因为未经试验混合物的急性毒性
10、试验数据未知,不能直接应用物 质标准进行分类;2.可以考虑应用架桥原则进行分类,因为对未经试验混合物的单个 成分和已经试验的类似混合物均已掌握充分数据1 9架桥原则 稀释皮肤接触途径 5.稀释原则不能应用。稀释剂的分类(第 3类)比原已经试验混合物毒性最低成分的毒性分类高(成分 1、 2和 3都是第 4类)6.应考虑根据成分数据对混合物分类。 2 0第 3类( LD50: 950mg/kg)稀释剂 皮肤急性毒性分类和试验数据成分 第 4类( LD50: 1100mg/kg)34成分 3 第 4类( LD50: 1250mg/kg)40成分 2第 4类( LD50: 1500mg/kg)26成分
11、 1 皮肤急性毒性分类和试验数据Wt%成分架桥原则 稀释吸入途径 7.稀释原则可以应用。稀释剂分类(第 5类 )比原已经试验混合物毒性最低成分的毒性分类低(成分 1是第 4类)2 1第 5类( LC50: 19mg/l)稀释剂 吸入蒸汽急性毒性分类和试验数据成分 第 2类( LC50: 1.5mg/l)34成分 3 第 3类( LC50: 4mg/l)40成分 2第 4类( LC50: 11mg/l)26成分 1 吸入蒸汽急性毒性分类和试验数据Wt%成分架桥原则 产品批次背景 1. 成分 A是一种某产品批次的包含同分异构体混合物的复杂物质。其中的正位异构体的特定目标器官毒性 单次接触作用结果有
12、文件记载。2. 据报道,由于饮料或食物受到污染,有人因为意外摄取含有成分 A的混合物而导致下肢瘫痪。2 2架桥原则 产品批次 1混合物已经试验过一个生产批次的毒性,可以认为实际上与同一制造商生产的或在其 控制下生产的同一商品的另一个未经试验的 产品批次的毒性相同,除非有理由认为,未 试验产品批次的毒性有显著变化。如果后一种情况发生,那么需要进行新的分类。 1.注意每个单独规则中的关键词。2 3架桥原则 产品批次3.经过很多年对包含不同浓度成分 A的混合物进行动物试验研究,结果发现,从统计上看,动物试验研究的结果与混 合物中成分 A的正位异构体的浓度直接相关。根据所有现有数据,确定成分 A的正位
13、异构体的浓度极限值,即任何混合物中含有大于等于 0.5%的成分 A的正位异构体必须分类为特定目标器官毒性 单次接触,第 1类。包含少于0.5%的成分 A的正位异构体的混合物则不分类为特定目标器官毒性 单次接触,第 1类。2 4架桥原则 产品批次未经试验混合物的信息:答案 :1. 第 1批:应用产品批次架桥原则,未经实验的第 1批混合物不需要分类。 2. 第 2批:应用产品批次架桥原则,未经实验的第 2批混合物分类为特定目标器官毒性 单次接触,第 1类。2 50.52第 2批 0.42第 1批 成分 A的正位异构体的含量 Wt%产品批次架桥原则 产品批次分析 :1.直接应用物质标准进行分类是不可
14、能的,因为不能提供每一批混合 物的特定目标器官毒性 单次接触试验数据。2.可以考虑应用架桥原则进行分类,因为对未经试验混合物的单 个成分和已经试验的类似混合物均已掌握充分数据。3.可以应用产品批次架桥原则是因为经过试验的产品批次的混合物实 际上与未经试验的相同商业产品的产品批次是等效的。当有理由认 为发生了影响产品批次毒性的明显变化(正位异构体浓度变化), 则需要进行新的分类(如第 2批)。2 6架桥原则 浓度 1如果一种已经试验的混合物划为第 1 类,而且新混合物中属于第 1 类的成分的浓度有所增加,那么新混合物应划为第 1类,无需进行附加试验。 1.注意每个单独规则中的关键词。2 7架桥原
15、则 浓度2 8已经试验混合物的信息: 第 2类( LD50: 85mg/kg)第 1类( LD50: 3mg/kg) 皮肤口服急性毒性分类和试验数据已经试验混合物中各个成分的信息:第 1类( LD50: 40mg/kg)第 2类( LD50: 6mg/kg)25成分 2 第 2类( LD50: 195mg/kg)第 1类( LD50: 1mg/kg)75成分 1 皮肤口服 急性毒性分类和试验数据Wt%成分未经试验混合物的信息:20成分 2 80成分 1 Wt%成分架桥原则 浓度答案 :1.口服途径 应用高毒性混合物浓度架桥原则,未经试验的混合物不需进行额外的试验就可确定为口服急性毒 性;第 1
16、类。2.皮肤接触途径 高毒性混合物浓度架桥原则不能应用分析 :1.因为未经试验混合物的急性毒性试验数据未知,不能直 接应用物质标准进行分类;2.可以考虑应用架桥原则进行分类,因为对未经试验混合物的单个成分和已经试验的类似混合物均已掌握充分数 据。 2 9架桥原则 浓度口服途径 3.高毒性混合物浓度架桥原则可以应用。已经试验混合物的 分类确定为第 1类,未经试验混合物中成分 1(第 1类)的浓度增长到 80%。3 0第 1类( LD50: 3mg/kg)口服急性毒性分类和试验数据 已经试验的混合物 第 2类( LD50: 6mg/kg)25成分 2 第 1类( LD50: 1mg/kg)75成分 1 口服急性毒性分类和试验数据Wt%成分20成分 2 80成分 1 Wt%成分 未经试验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