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冷战时期中苏关系恶化原因的探讨摘要:两党在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深,虽然彼此还没有开始公开论战,但是,双方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不点名地或者指桑骂槐地批评、攻击对方。至少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中苏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与此同时,苏联为了加重在意识形态争论上的砝码和为了适应自己内外政策的需要,单方面地中止了对华的军事和经济上的援助,撤走专家,撕毁合同,从而大大地恶化了两国关系。关键词:中苏关系 冷战时期 恶化正文: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起,根据“一边倒”原则而建立起来的中苏战略同盟关系,便一直是新中国国内建设及对外关系的主要基石。中苏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高度的一
2、致,在双边关系的具体层面,中国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及实施过程中,都以“斯大林模式”为蓝本,建立起了以国家对社会及其资源实行全面统制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了来自前苏联的援助。在新中国对外关系中,中苏同盟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全面孤立新中国的图谋,并在中国参与朝鲜战争以及处理台湾危机等重大事件的过程中,极大地加强了中国应付国际事变时的实力地位。然而,中苏同盟关系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历史与政治文化因素差异的重大挑战。进入 1958 年以后,中苏两党关系中潜在的紧张终于在长波电台问题和建立联合舰队问题分歧上暴
3、露出来,1959 年开始,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更加趋于恶化。两党在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深,虽然彼此还没有开始公开论战,但是,双方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不点名地或者指桑骂槐地批评、攻击对方。至少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中苏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与此同时,苏联为了加重在意识形态争论上的砝码和为了适应自己内外政策的需要,单方面地中止了对华的军事和经济上的援助,撤走专家,撕毁合同,从而大大地恶化了两国关系。在这种背景下,量过边境线上的小规模冲突不断,两国的边界问题又被重新提起。所有这些都表明,中苏正由以往的结盟一步步走向对立和反抗。纵观中苏关系历史,恶化原因有以下几点:1苏联的大党、大国主义及国
4、家利益冲突中苏关系包括中共和苏共、中国与苏联相互关系这样两个层面。战后,苏联在处理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时总是以社会主义老大哥自居,不断表现出其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的作风,这不仅损害了兄弟党和国家的利益,而且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正常关系的发展。尤其以波匈事件为甚,很好了暴露了这个问题。许多学者认为,苏联的大国作风损害了中国的利益,而中国则一直以来追求平等的原则,最终矛盾不可调和,导致了中苏关系的恶化。 2意识形态分歧意识形态在各国的外交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中苏之间,相同的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是中苏结盟的纽带。而五、六十年代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关于如何评价斯大林,怎样处理社会主
5、义国家与西方的关系,怎样估计革命与战争的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对中苏同盟的破裂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发展到后来,两个执政党之间的论战都上升到了马列主义的高度,是“你死我活”的境界。 3 中苏两国领导人个人因素领导人在国家外交中的作用往往是无形的,领导人的个性,风格,思想对国家政策的制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特别在那个时代,中苏俩国在这点上有共同之处。杨奎松在毛泽东苏联观变化原因剖析一文中认为,中苏两国领袖在革命理念上的歧异是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的根本原因。 “在中苏两党反目成仇,双方关系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根本改变的过程中,两国党的领袖的作用在某些方面具有决定性” 李丹慧认为,中苏最高领袖
6、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对各自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以及从本国立场出发对对方探索方式的认识,是确定这一时期中苏关系走向的决定性因素。 “当双方的探索和为此而制定的政策趋同,双方的基本利益一致,相互之间还以信任为主时,中苏关系就表现为亲密无间,或可以在求同存异中发展;而当双方的探索及政策发生背离,双方的基本利益背离,相互间猜忌、戒备胜过信 任时,中苏关系也即转为冷淡,乃至趋向分裂。 ” 4 冷战时期思维模式 40 多年的“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苏关系亦不例外。 “长波电台”、 “联合舰队” 、 “炮击金门”等事件其实并不足以导致双方最后的决裂,但是双方在同一个问题上的不同的看法和立场,显示了双方的不默契,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双方越来越容易争吵而且互不妥协,冷战思维在其中是有影响的,在那种国际环境下,双方都没有走出冷战思维的巢穴。总之,冷战时期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恶化,是许多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历史上的恩怨和现实的冲突;国家战略利益的矛盾和意识形态分歧;社会背景与个人因素等,它是冷战特殊时期下的牺牲产物。参考资料: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杨奎松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孔寒冰战后中苏关系研究的新材料和新视野中共党史研究 李丹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