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市优质课一等奖《密度》.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95640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优质课一等奖《密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市优质课一等奖《密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市优质课一等奖《密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市优质课一等奖《密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密度教学设计邹平县台子中学 位光东【课程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三节。【设计理念】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学生不易理解质量和体积比值的物理含义。课堂教学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组织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由浅入深的理解密度概念。本节课重点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列表分析、画图像得出结论。让学生亲自经历实验探究,掌握方法、分析归纳后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探究,在参与实验探究活动中互相交流、团结合作。通过对密度的认

2、识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关心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悟科学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教材分析】密度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教材从识别自然界的各种物质谈起,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基础,通过实验探究引出密度的概念,并鼓励学生通过认识一些物质的密度,解释与密度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密度知识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学情分析】1认知水平 学生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对物质的属性质量有了初步的认识;从天平使用过程中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测量知识与方法;通过对前几章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2学龄特点 初中生的独立意识较强,情感因素对物理学习的影响较大;思维特点已经开始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3、但水平还较低,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最好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引入组织教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交流与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2在概念建立过程中,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辩证法思想。【重点、难点】重点: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物理意义的理解。难点:对密度物理意义的理解。【

4、教学方法】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主要采用启发和观察实验的教学方法。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化,突破重点、难点。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评价内容】1密度的物理意义。2密度的初步应用。【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多媒体与实物投影仪学生: 天平、大小不同体积已知的木块、铝块、水、烧杯、表格与坐标纸,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题引入脑筋急转弯:铁和棉花哪个重?利用学生经验引入新课教师提问,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一、提出问题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因学生很难分析到同种物质和不同物

5、质的区别,所以由浅入深,先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展示手里的棉花,提出问题观察、讨论二、形成假说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或成反比使学生大胆想象 不断引导 思考、回答三、设计实验(三种不同物质:铝块、木块、水)学生按照探究的一般程序自己设计方案、表格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进行分组,选择器材,讨论实验方案四、进行实验、收集数据练习天平的使用以及学会合作实验巡回指导 分组实验、填写表格展示数据表格积累素材,便于分析得结论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各组代表展示数据表格课题探究五、分析与论证讨论得出对于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请学生讨论根据数据有何发现。讨论回答不同物质的比值往往不相同的规律,证

6、实猜想。学生利用自己的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利用坐标纸,采用描点法做出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函数图象,通过图象分析得结论。提问还有没有其他组结论相同但处理数据的办法不同;为比较不同组的图像可以将几个图像重叠,投影观察。讨论,用透明胶片做出图象后边展示边讲解。六、评估与交流 请学生分析实验结论可靠吗?还有什么困惑?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误差分析。讨论回答引入密度密度定义的建立 针对实验得到的结论请大家讨论是否能找到新的辨别物质的方法。提出问题:总结出区别物质的办法,是什么?讨论得出可以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来辨别,物理上将之用密度来表示。密度知识的学习密度的物理意义、公式

7、 =m/V、单位及其换算遵循物理量的认识规律步骤来研究密度,重点在特性的建立。与学生共同认识新知理解、识记单位换算练习 进一步巩固密度的单位提出问题 练习你能读出水的密度并且说出含义吗? 李明认为根据密度公式一杯水喝去一半,质量减少一半,密度也减少一半,他说的对吗?为什么练习读法及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学会用密度公式解释实际问题课件展示提出问题用图像简单解释思考讨论讨论并回答展示不同物质及同种物质不同状态模型进一步解从微观角度解释密度展示物质模型并对密度做进一步解观察思考释密度 释课件展示一些固体、液体、气体密度。从密度表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会使用密度表的查询,找出一般规律展示密度表 读表讨论密度表中密度最大与最小的物质是什么?有比它们更大或更小的物质吗?拓展学生思维 提出问题展示宏观和微观物质的密度思考讨论古人眼中的密度 拓展学生知识,加深密度理解解释孟子中的记载听并思考慧眼识金 提高鉴别能力 播放视频 学生听解释铁比棉花重 检测对密度的理解提出问题 思考回答小结评估各小组进行本节课的评估与交流养成对学习的反思意识进行情感激励讨论发言板书设计密度一.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二.公式:=m/V三.单位:kg/m 3、g/cm 3单位换算:1g/cm 3= 1000kg/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