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建厚培重用洞天观学校仪电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各位领导到我校检查指导工作。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共有教师 57 人,学生 1036 人。近几年来,学校的仪电工作稳步推进,目前我校配备有标准实验室一间,仪器室 1 间,实验准备室 1 间,电脑教室 1 间, 电脑 40 台,多媒体教室 1 间,多功能报告厅 1 个,一至六年级共 20 个教学班,其中有 8 个教室配置了“班班通” ,剩下的 12个教室的“班班通 ”配备 正在筹划中。 “班班通” 均连接到了宽带网,能随时登录上网、演示课件、远程资源共享和进行视频节目的播放等,给我校带来了课堂教学革命,有效地推进了素质教育。为了
2、切实加强学校仪电的管理和使用,进一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应用水平,充分发挥课程资源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倾力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面针对我校近期仪电装备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总结汇报。一、科学实验室。为全面加强实验工作,学校对原有实验室进行了清理,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整、培训,对实验室加强了管理,使实验室工作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高层次、 创造新特色。几年来我校加大了仪器实验设施的投资力度,仪器设施专用教室按湖南省小学数学科学仪器配备标准配备。2009 年,学校就通过了合格学校验收。仪器室面积 平方米,仪器橱 个,共有仪器 种。仪
3、器按使用范围分为:计量、通用、专用、挂 图、模型、 标本、玻璃 仪器、药品及其他实验材料和工具。实验室面积 平方米,实验桌 个,大大满足了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为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创新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我们在狠抓实验室自身建设的同时,还着手于实验室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学习、宣 传实验室管理条例,并把这些制度装框分挂在各实验室,以便师生随时了解并严格执行。室内各项账册齐全, 账目清楚,有安全防盗措施。定期进行仪器的清理、报废申报,保证 所有可使用仪器完好率达 100%,演示分组实验开出率达100%。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仪器的使用,使教学 仪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组织、
4、人员、制度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确保了科学实验沿着创新,探求的轨迹良性运作。实验管理不断向规范化、精密化的层次发展:学校建立了实验教学领导小组,校长、教导主任任正副组长,他们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并将实验操作纳入教研系列,指定专人研究,实施。一学期来,各年级 都能按照实验计划执行,上好开足实验课,教师和学生均能记好实验记录。同时,在实验中,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让学生参与探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的学习、实验态度。 经过 努力, 师生的实验水平都有所提高。学校成立了科技活动兴趣小组,让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亲历实验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了学生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5、。再有,我们将多媒体教室与科学实验室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并认识一些实验反映不出来的相关知识,这样, 实验 ,亲历,网 络 ,三方面有机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为学生实践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发展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今年九月,我校任岳林老师参加科学创新大赛,喜获一等奖。二、“ 班班通”工程。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来临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教育也步入了教育信息化的快车道。“班班通”工程的建设与运用,使我校的传统教育模式飞速转变为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一)、硬件建设是基础。20 年,以上级配制、学校
6、出 资相结合的方式,配备了 8 个教学班的班班通设备,本次班班通工程,上级统筹资金近 万元,我校对电网线路改造投入资金 万元,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了“班班通” 工程所有最基本的硬件设施建设。(二)、工程管理是关键。扑面而来的教育信息化,给我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学校教育信息化成了时代的要求且刻不容缓。为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推进工程的顺利实施,学校组建了“班班通”工程领导小组,培训组织和技术服务队伍,所有教师共同参与,初步形成“ 细节管理求规范,信息教育创示范”的工作思路。1、加强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教 师个人的计算机水平直接制约着学校电化教学的水准,为此,我们通过各种培训来进一步提高教师现代
7、化教育技术素养和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网络、信息管理 员为技术骨干的信息技术管理与培训专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根据学校的电教计划采取分层培训、外出培训、校本研训等方式来克难攻关。学校利用周六、周日和各教研组活动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通过近两年的培训,已初步达到“老年教师 会用、中年教 师用好、青年教师 用精”、“班班通、人人会、堂堂用”的目 标。2、加强资源建设,丰富教学内容。硬件是躯体,软件是灵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以湖南省基础教室资源网的网络资源为基础,分学期收集教师自创优秀育资源,不断丰富学校教学资源库。3、加强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为建
8、立“ 班班通 ”高效的运行机制,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制定了洞天观学校“ 班班通”设备管理制度、与教师签订了“ 班班通 ”使用承诺书,以各种制度作引 领,约束、规范教学行为。(三)、工程运用是根本。“班班通”建成后,其利用率自然摆上了议事日程,我们提出了“三步走” 的战略: 语数外先行、品科美跟 进、科科用,堂堂用。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我 们采取了以下举措:1、班班通使用记录。每班配发使用记录表,由上课教师本人填写,记载好使用情况,包括节次、学科、教 师姓名、 执教内容。2、推门听课印证。学校行政对所包年级的任课教师进行推门听课,将听课 情况汇报至教导处,教导处再将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公布。学校建立考
9、核机制,对使用频率高,使用效果好的老师给予表扬、奖励,以切实 有效的提高老师们对班班通的使用热情。有效地落实了“班班通”的堂堂用。“班班通”工程的推行,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理念,使教师不再是知识拥有的权威者;丰富了学校的教育途径,使教育不再是一书一笔一张嘴;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不再是一书一本一黑板。信息教育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喜悦,与此同时也留给我们无限的思考: 运用水平参差不齐,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学科整合力度不够,理论高度有待提高。 实效发挥潜力无限,提高 质量有待探索。 三、计算机教室。“管理出效益”,我校总是把对计算机教室的管理工作放在首位,从制度、安全、使用、卫 生、人员等方面入
10、手,狠抓管理工作。从 计算机教室建设之初,我校制订了计算机教室管理职责、机房的维护和保养等对使用者和维护者进行约束和管理。从注意防盗出发,我校给计算机教室加装了防盗门窗;加强教育,提高了维护和使用计算机教室教师的安全防盗意识;又从用电安全考虑,对全校的用电线路进行了增容、换线等改造,以便更好、更安全地使用。为保证机器的完好率,做到损坏时有据可查。一方面,我校要求各班级给学生编号,进入网络教室学习的学生要对号入座,上课之前在教师的带领下先检查机器及相关设施是否完好,并做好记录;另一方面,我校还要求管理教师每星期五下午集中检查机器及相关设施是否完好,并做好记录。“电子设备的最大敌人就是灰尘”,但计
11、算机教室因为使用频率高而带来了大量的灰尘。为保证计算机教室的环境卫生,我校要求学生进入教室之前要拍打身上的灰尘;需要操作电脑的要洗手。同时,每周还安排专人对教室进行彻底的卫生清理。我校规定计算机教室专人专管,除全校性的学习活动外,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计算机教室,不得使用教室内的机器。但教育投资的目的在于能为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我校计算机教室现有机器 40 台,可以提供 5-6 年级每周一 节信息技术课的学习需要。明年我们还将对课程安排进行优化处理,将现在有冲突的科学课等安排在计算机室上课,争取每周在计算机教室开设 15 节课。由此可见,我校是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此外,今年 9 月全新的报
12、告厅开始启用,配备了一套高规格的多媒体设备,在报告厅的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将它作为大型公开课、竞赛课场地的可能性,所以中间的座椅都设置为可活动座椅,平时可用作会议场地,把椅子搬开,就能上课。在 10 月底,我 们 校就将报告厅作为竞赛场地,承担了县“ 巴陵杯” 教学竞赛 18 节综合科 竞赛课的任务,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及参赛教师的交口称赞。从报告厅启用以来,我们已先后在报告厅内进行了鹿角镇全镇教师师德培训、洞天观学校教师普通话培训、“中华经典诵读 ”比赛等活 动。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虽然我们在仪电的建设、教师的培训、 设备的使用等诸多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离上级的要求、教育的发展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将不断探索,强化研究,深入思考,切实发挥好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巨大作用,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