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现患率资料汇编.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医院感染现患率资料汇编.zip医院感染现患率资料汇编.zip
展开 医院感染现患率资料汇编医院感染现患率资料汇编
  • 医院感染现患率资料汇编
    • 2015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doc--点击预览
    • 医院感染现患率.doc--点击预览
    • 医院感染现患率范例.doc--点击预览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doc--点击预览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2016.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2015 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报告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学检查情况,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准确评价,并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院感科于 11 月 12 日,组织我院的院感监控医生、监控护士、院感专职人员和部分抽调人员组成 5 个调查小组,采用普查方法对 11 月 11 日 0 点到 24 点时段内所有在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调查时间和对象 2015 年 11 月 12 日进行,调查我院 11 月 11 日 0 点至 24 点期间本部各科在院病人,包括 12 日当天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1.2 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和临床科室感染管理监控医师、监控护士及部分抽调人员组成。调查前一天对参加调查人员进行了培训和学习,内容包括:“现患率概念、 调查方法解读、表格填写说明及分组分工情况”等。在调查过程中,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1.3 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 2001 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诊断。所有在调查时仍为医院感染状态的患者,均计入医院感染。社区感染患者为入院时已经存在的感染或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患者,以及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发生在入院 48h 以内的患者。如有诊断疑问,小组讨论后确定。1.4 质量控制 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对调查整个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调查前 7 天利用院周会进行《关于开展 2015 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通知》的宣读,并将通知及人员抽调情况发至科主任,要求临床科室完善住院病人与感染性诊断相关的各项检查,要求科室提前做好排班,保证相关人员按时参加培训和调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有效。调查时,5 个调查小组的组长由院感专职人员或副主任职称以上人员担任,对每个病区的调查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以保证信息采集的正确性。调查结束后,收集并复核调查表。1.5 资料处理 对 876 份个案调查表相关信息按要求进行统计归类。2 结果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应调查在院患者 878 人,实际调查 876 人,实查率 99.78%,符合不低于 96%的要求。2.2 医院感染现患率 本次调查共监测到医院感染12人次,医院感染现患率1.37%;感染12例次,医院感染例次率1.37%;与2014年我院现患率1.69%相比,呈下降趋势。以下为科室汇总统计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见表1、图1)。2表1 2015年现患率调查医院感染汇总表图 1 各科医院感染现患率32.2.1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本次现患率调查共发生医院感染 12 例次,居第 1 位的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感染 7例次,占 48.15%;其次为泌尿道感染 4 例次,占 14.82%;胃肠道感染 3 例次,占 11.11%。具体数据详见汇总表 2 和图示 2表2 2015年现患率调查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汇总感染部位 例数 构成比(%)下呼吸道 7 58.3上呼吸道 2 16.7表浅切口 1 8.3器官腔隙 2 16.7合计 12 100图 2 医院感染构成比图4图 3 2014-2015 医院感染现患率构成比对比2.2.2 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构成比2015 年现患率调查共检出病原体 5 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2 株,占 40%;铜绿假单胞菌 1 株,占 20%,肺炎克雷伯杆菌 1 株,占 20%,头葡萄球菌 1 株,占 20%。具体见汇总详见表 3。表 3 2015 年现患率调查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构成比病原体 菌株(株) 下呼吸道 表浅切口 构成比%金黄色葡萄球菌 2 1 1 40铜绿假单胞菌 1 1 20肺炎克雷伯杆菌 1 1 20头葡萄球菌 1 1 20合计 5 4 1 1002.3 各科室社区感染现患率2015 年现患率调查社区感染病人 128 人次,社区感染患病率 14.61%;社区感染128 例次,社区感染例次率 14.61%。各科室社区感染现患率居前五位的分别是呼吸科76.67%,感染科 58.97%,肾脏介入科 25%,普外科 23.81,消化血液科 23.53%。 (此处没有细化二级分科)具体汇总详见表 45表4 2015年现患率调查全院各标准科室社区感染汇总表科室 应查人数 实查人数 社区感染人数 社区感染 率 社区感染 例次数 社区感染 例次率一病区 51 51 3 5.88 3 5.88二病区 57 57 0 0 0 0三病区 65 63 15 23.81 15 23.81四病区 83 83 1 1.2 1 1.2五病区 58 58 9 15.52 9 15.52六病区 27 27 6 22.22 6 22.22七病区 39 39 23 58.97 23 58.97八病区 34 34 1 2.94 1 2.94九病区 114 114 2 1.75 2 1.75十病区 43 43 5 11.63 5 11.63十一病区 40 40 6 15 6 15十二病区 34 34 8 23.53 8 23.53十五病区 30 30 23 76.67 23 76.67十六病区 52 52 8 15.38 8 15.38十七病区 60 60 6 10 6 10十八病区 59 59 4 6.78 4 6.78十九病区 32 32 8 25 8 25合计 878 876 128 14.61 128 14.61图4 2015年现患率调查科室社区感染率62.3.1 各科室社区感染部位构成比(未做)2.3.2 社区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构成比(未做)2.4 医院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本次现患率调查共监测手术患者 167 人,发生手术部位感染 3 人次,手术部位感染率 1.80%,其中,I 类手术切口患者 81 人,手术部位感染 1 人次,感染率 1.23%;II 类手术切口患者 72 人,手术部位感染 2 人次,感染率 2.78%;III 类手术切口患者 10 人,手术部位感染 0 人次,感染率 0;Ⅳ类手术切口患者 4 人,手术部位感染 0 人次,感染率0。(暂无历年对比数据)图 5 2015 年手术部位感染率2.5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在参加现患率调查的 876 名调查对象中,使用抗菌药物者 281 人,抗菌药物使用率32.08 %。其中预防用药 115 人,占 40.93%;治疗用药 149 人,占 53.02%;预防+治疗用药 17 人,占 6.05%;一联用药 190 人,占 67.62%;二联用药 86 人,占 30.60%;三联用药 5 人,占 1.78%;无四联及以上用药;149 人治疗用药与 17 人治疗+预防用药中,30 人送细菌培养,标本送检率 18.07%;送检的细菌培养共检测出病原体 7 株,阳性率23.33%。本次调查共监测 I 类手术病人 81 人,使用抗菌药物 34 人,抗菌药物使用率41.98%,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27 人,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33.3%。2.6 调查结果汇总、对比情况表 5 我院 2014—2015 年现患率调查主要结果对比汇总表7图 6 我院 2014—2015 年现患率调查主要结果对比图示本次调查结果通过对比显示,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我院 2014 年现患率相比呈现下将趋势;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降低,病原学送检率有提升(数据?) ,2015 标本送检阳性率不高,有关说明我院的送检标本质量期待进一步提高,标本采集、运送、分离、细菌培养技术等环节期待进一步完善。 对照相关指标参考值: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0.5% 、医院感染现患率≤10%、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需进一步控制。3.本次调查存在问题部分主管医生未及时完善相关检查,病原学送检率低,送检阳性率也低,部分同志对院感诊断标准掌握不透,个案调查表部分填写不全如编号不全、漏填诊断及社区感染部位,字迹不清等现象。院感科将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病例诊断标准和填表方法的培训和审核,以提高医生对院内感染病人的诊断报告水平与填表质量,保证现患率调查的真实、有效。Xcf2015.11.18类别年份医院感染现患率%社区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送检率%送检标本阳性率%2014 年 1.69 12.17 37.23 2.43? 83.332015 年 1.37 14.61 32.08 18.07 23.33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100%确定 时 段或 时 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 数同期 住院 患者 总 数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项 目时 间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100%确定 时 段或 时 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 数同期 住院 患者 总 数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项 目时 间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富顺群康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个案调查表 2一、一般情况科室: 床号: 病例号 :姓名: 性别: 男 女 年龄: (岁 月 天 )临床诊断:(1) (2) (3)二、医院感染情况医院感染: 存在 不存在医院感染部位:呼吸道(上、下) 消化道 泌尿道 皮肤软组织 血液手术切口(A 表浅切口 B 深部切口 C 器官或腔隙) 其他(注明部位)医院感染诊断: 病原体: 是否多重耐药菌(1) (1) 是 否 未知(2) (2) 是 否 未知三、主要经血传播疾病情况HBsAg 阳性: 是 否 未查 未回抗-HCV 阳性: 是 否 未查 未回抗-HIV 阳性: 是 否 未查 未回四、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 是 否目的: 治疗用药 预防用药 治疗+预防联用: 一联 二联 三联 四联及以上治疗用药前后送细菌培养: 是 否五、手术相关情况手术: 是 否手术前曾应用抗菌药物:是 否 手术切口等级:Ⅰ Ⅱ Ⅲ Ⅳ 无Ⅰ级切口围手术期用药:是 否麻醉方式: 全麻 硬膜外 腰麻 其他六、高危因素:侵袭性操作:应用动静脉插管:是 否 胃肠道置管:是 否应用泌尿道插管:是 否 引流管: 是 否静脉输液:是 否 异物植入:是 否 气管切开:是 否易患因素:糖尿病 冠心病 肝硬化 低蛋白血症 哮踹 长期卧床 高龄 >75 岁 激素免疫抑制剂 昏迷 WBC计数<1、5X10/L 抗菌药物大量应用 营养不良 其他调查者: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填写说明1、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即指病人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2、病人编号:由各医院负责调查实施人员决定。3、科室:写入其科室名:内科、外科。 诊断:指病人当前诊断。4、医院感染:a、 “存在”指:调查日新发生的医院感染;过去发生的医院感染,在调查日仍未痊愈。b`“不存在”指:调查日没有发生的新的医院感染;过去发生的医院感染,在调查日已经痊愈。5、医院感染部位:各科室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填写。汇总时归类如下:呼吸系统: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胸膜腔感染。泌尿系统:如肾脏、肾脏周围组织、输尿管、膀胱、尿道等感染。消化系统和腹部:感染性腹泻、胃肠道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毒性肝炎、腹(盆)腔内组织感染(包括:胆囊、胆道、肝、脾、胰腺、膈下、盆腔、其他组织或腔隙等部位的感染、腹膜炎)、腹水感染。手术部位: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器官(或腔隙)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颅内脓肿、椎管内感染。血液系统:血管相关性感染、菌血症(败血症) 、输血相关感染。皮肤和软组织:皮肤软组织(包括:皮肤感染、软组织感染、褥疮感染、乳腺脓肿或乳腺炎) 。其它:包括心血管系统感染、骨、关节感染、生殖器感染、口腔感染以及以上未包括的感染。6、病原体:指医院感染部位的病原体。一个感染部位若为混合感染则有多个病原体。7、HbsAg 阳性: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查阳性患者。8、抗-HCV 阳性:指抗 -HCV 检查阳性患者。10、抗-HIV 阳性:指抗-HIV 检查阳性并经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确认的患者。11、静脉输液:指调查日是否使用了静脉输液。不包括静脉推注药物。12、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是指调查日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调查日之前的不计。不包括抗菌药物的雾化吸入、抗病毒药物(如无环鸟苷、病毒唑等) ;不包括眼科(抗菌药物滴眼) 、耳鼻喉科(耳鼻的滴药)等局部用药。13、抗菌药物使用目的:单纯用于治疗者归为治疗用药,单纯用于预防者归为预防用药,若两者兼有则归入预防+治疗。不能确定者可询问病室主管医生。14、抗菌药物联用:指该调查日中使用了几种抗生素。15、细菌培养:凡治疗用药者(包括预防+治疗用药者)均必须注明是否送细菌培养(做细菌培养和未做细菌培养的和等于治疗用药和预防+治疗用药的和,如治疗用药 20 人,预防+治疗用药 5人,那么做细菌培养和未做细菌培养的和为 25 人) 。预防用药和未用抗生药物者不必填写。16、手术前应用抗生素包括各种情况下应用,只要应用抗生素即选择“有” ,否则选“否” 。17、手术切口等级由手术科室依病人具体情况填写。18、围手术期用药根据各手术科室Ⅰ级切口病例具体情况填写。19、应用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指该调查日中是否应用了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一、一般情况科室: 床号: 病例号姓名: 性别: 男 女 年 龄: (岁 月 天 )基础疾病诊断:(1) (2) (3) 过去 24 小时内是否有≥3 次的腹泻: 是 否二、医院感染情况医院感染: 存在 不存在序号 感染部位 感染日期 病原体 药敏结果(1) 敏感/耐药(2) 敏感/耐药(3) 敏感/耐药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 是 否目的: 治疗用药 预防用药 治疗+预防联用: 一联 二联 三联 四联及以上治疗用药已送细菌培养: 是 否四、手术相关情况手术: 是 否手术前曾应用抗菌药物: 是 否手术切口等级: Ⅰ Ⅱ Ⅲ Ⅳ 无外科围手术期用药: 是 否五、侵袭性操作相关情况动静脉插管: 是 否泌尿道插管: 是 否呼 吸 机: 是 否调查者: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填写说明1. 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即指病人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2. 病例号:由各医院负责调查实施人员决定。3. 科室:呼吸科、消化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肾病内科、血液科、传染科、神经内科、中医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烧伤科、肿瘤科、妇科、产科、儿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综合 ICU 等。4. 诊断:指病人当前诊断。5. 医院感染:1) “存在”指:调查日新发生的医院感染;过去发生的医院感染,在调查日仍未痊愈。2) “不存在”指:调查日没有发生的新的医院感染;过去发生的医院感染,在调查日已经痊愈。6. 医院感染部位:各医院可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填写。汇总时归类如下:1) 呼吸系统: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胸膜腔感染。2) 泌尿系统:如肾脏、肾脏周围组织、输尿管、膀胱、尿道等感染。3) 消化系统和腹部:感染性腹泻、胃肠道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毒性肝炎、腹(盆)腔内组织感染(包括:胆囊、胆道、肝、脾、胰腺、膈下、盆腔、其他组织或腔隙等部位的感染、腹膜炎) 、腹水感染。4) 手术部位: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器官(或腔隙)感染。5) 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颅内脓肿、椎管内感染。6) 血液系统:血管相关性感染、菌血症(败血症) 、输血相关感染。7) 皮肤和软组织:皮肤软组织(包括:皮肤感染、软组织感染、褥疮感染、乳腺脓肿或乳腺炎、脐炎、新生儿脓疱病) 、烧伤部位(烧伤感染) 。8) 其它:包括心血管系统感染、骨、关节感染、生殖器感染、口腔感染以及以上未包括的感染。7. 病原体:指医院感染部位的病原体。一个感染部位若为混合感染则有多个病原体。8. 药敏结果:感染部位病原体的药敏试验结果的填写,包括敏感及耐药。9.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是指调查日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调查日之前的不计。不包括抗结核治疗药物、抗菌药物的雾化吸入、抗病毒药物(如无环鸟苷、病毒唑等) ;不包括眼科(抗菌药物滴眼) 、耳鼻喉科(耳鼻的滴药) 、烧伤科(烧伤部位抗菌药物覆盖)等局部用药。10. 抗菌药物使用目的:单纯用于治疗者归为治疗用药,单纯用于预防者归为预防用药,若两者兼有则归入预防+治疗。不能确定者可询问病室主管医生。11. 抗菌药物联用:指该调查日中使用了几种抗生素。12. 治疗用药已细菌培养:凡治疗用药者(包括预防+治疗用药者)均必须注明是否送细菌培养(做细菌培养和未做细菌培养的和等于治疗用药和预防+治疗用药的和,如治疗用药 20 人,预防+治疗用药 5 人,那么做细菌培养和未做细菌培养的和为 25 人) 。预防用药和未用抗生药物者不必填写。13. 手术前应用抗生素包括各种情况下应用,只要应用抗生素即选择“有” ,否则选“否” 。14. 外科围术期用药:当手术切口等级为Ⅰ、Ⅱ时必须填写;为其他等级时则无需填写。15. 围手术期用药根据各手术科室Ⅰ级切口病例具体情况填写。16. 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呼吸机等侵袭性操作:指该调查日中是否应用了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呼吸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