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美丽的夏牧场案例.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74636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的夏牧场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美丽的夏牧场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美丽的夏牧场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美丽的夏牧场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美丽的夏牧场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案例名称:美丽的夏牧场教学案例所属课程:国家课程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美丽的夏牧场所属专业:音乐授课课时:一课时设计人:王青霞工作单位: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连镇镇逸夫小学联系电话:13482903269美丽的夏牧场教学案例连镇逸夫小学 王青霞教学内容分析:美丽的夏牧场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本单元主要学习草原歌曲,了解草原歌曲的特点。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起到了引领作用。这首歌以欢乐明快的旋律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美丽辽阔的草原画卷。歌曲运用民歌旋律发展中最简朴的手法,将第一、二乐句多次反复构成全曲,音域宽度只有六度,加上旋律多次重复,很适合小学高年级学唱。学情分析

2、:美丽的夏牧场一课旋律简单,难易适当。但六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已经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课堂也不再只满足于唱歌,音乐课应该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他们的体验感受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究创编能力。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于音乐课程目标是这样表述的: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进一步加强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我为本课设计了较为明确的、符合音乐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目标:1.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优美、自然的歌

3、声演唱歌曲,感受具有草原风格的作品。 2. 知识与技能:学习曲谱中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探究歌曲各种不同的演唱形式。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热爱草原、关注草原、保护草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优美、自然的歌声演唱歌曲美丽夏牧场 。教学难点:歌曲中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 3 2 3 4 3 的演唱;并能为歌曲设计不同的领唱、齐唱等演唱形式。教学方法:美丽的夏牧场歌词朗朗上口,引人遐想;旋律欢乐明快,多次反复。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读词学谱模仿视唱拓展实践的教学方法授课。教学过程:音乐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我的教学过

4、程是这样的: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在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都有辽阔的大草原。广阔的草地上,有肥美的牛羊,还有勤劳、善良的人们,他们非常热爱自己赖以生存的这片草原,听,他们正在歌唱这片草原呢!【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辽阔的草原背景,引发平原的孩子对草原的探究兴趣】播放含有草原风光图片的歌曲视频美丽的夏牧场,师生共同欣赏,生兴趣初起。二、初读歌词,学唱旋律。1欣赏歌曲。师:欣赏美丽的夏牧场,初步感受歌曲具有的哈萨克族民歌的特点:同学们,歌曲欣赏完了请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师生总结:看到了美丽的牧场、广阔的草原,

5、勤劳的牧民,听到了欢快的歌声。这首歌是哈萨克族的音乐。2学习歌词。师出示歌词,歌曲的美是旋律美和语言美的有机结合,请同学们自己把歌词读一读。然后教师引读,师生共同体验歌词:师:夏牧场真美啊,美在生:红梅朵朵开,绿水绕毡房。师:还美在生:远处是冰峰,近处是牛羊。师:美在生:河滩飘炊烟,风儿送茶香师:还美在生:围坐在花毡旁,阿肯在弹唱师生总结:那里不但景色优美,而且那儿的牧民们安居乐业,幸福的生活着! 【设计意图:通过听读、试读、引读,歌词的反复诵读,我们体会到了草原景色优美,人们生活甜美,歌词语言的韵律之美。】3、介绍阿肯。师:你知道阿肯是谁吗?出示阿肯图片。看,他们都是草原上的阿肯,他们手中拿

6、的是哈萨克族常用的乐器冬不拉。4范唱歌曲。师:请同学们看着歌词,听老师来唱这首歌,可以用你们的身体来感受歌曲。5学唱旋律。(1)师演奏,学生听伴奏,唱旋律。先用 la 哼唱,了解乐曲结构,初步感受歌曲情绪。(2)老师教唱旋律。找出相同的旋律,唱一唱。(3)学习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师:你觉得哪儿唱起来有困难?(解决难点: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 3 2 3 4 3 的唱法。)弹琴教唱。(4)学习骨干音。师:再次练习,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同时观察旋律中哪个音出现的最多,而且在出现在了结尾。是的,在歌曲中,以“6”音为主的旋律都给我们感觉比较优美,再加上中速的演唱速度,让歌曲更加的抒情。【设计意图

7、:通过范唱、哼唱、弹唱、反复教唱,循序渐进,感知歌曲,熟悉旋律,学会乐理知识,突破教学难点。】学生初步学习旋律, 感知歌曲。三、再品歌词,学唱歌曲。1、学唱歌曲。师:刚刚我们已经唱过这首歌曲的旋律,下面我们把歌词加上去,第一段老师弹一句,同学们们唱一句。第二段老师弹琴,请同学们直接唱出歌曲。2、分组学唱。分成小组,自由学唱,互相听评。3、学生视唱。小组汇报视唱,师生共同点评。4、感受最美旋律。(1)师:你能找出最能够表达哈萨克族人们赞美草原的乐句是哪一句旋律吗?师生总结:啊,这是哈萨克放牧的好地方。以此收尾,直接表达对夏牧场的赞美,使歌曲让人难忘(2)单独哼唱旋律。指导学生用非常连贯、流畅的声

8、音,单独哼唱“啊”,一口气下来,不换气的演唱这句歌词。(3)感情演唱旋律。再请同学有感情、充满对草原的赞美的演唱一下这个乐句“啊,这是哈萨克放牧的好地方” 。4、演唱歌曲。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教师脚踏琴伴奏,师生一起演唱,感受夏牧场之美。【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由小组探究完成,通过教唱歌曲、小组学唱互评、小组汇报视唱、感受最美旋律、师生合唱等环节,逐步学会歌曲,感受夏牧场之美,此起彼伏的歌声表达出师生对夏牧场的热爱和赞美,课堂氛围达到高潮。】 四、拓展活动,自由创编。1、小组探究,学生为这首歌曲设计其它的演唱形式。2、小组汇报,用不同的形式演唱,如领唱、齐唱、轮唱等。【设计意图: 在拓展创编活动中,

9、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创编能力、合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对草原的热切向往也油然而生。】五、音乐欣赏,品德渗透。师:刚刚我们学习了哈萨克族歌曲美丽的夏牧场,其实,还有很多草原歌曲美好动听,源远流长。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欣赏一首蒙古族草原歌曲天堂。师生共同欣赏并探讨:1、师:它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哈萨克族歌曲美丽的夏牧场有什么不同?生从速度、情绪等方面来比较,教师点拨。2、师:感受到了草原之景的美丽和草原之歌的动听,我们都深深的爱上了草原和草原歌曲。可是,近年来,草原沙化现象严重,牧场渐渐消失,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深思。学生深思并探究。六、课堂总结,再次回味。师:今天,我们走进了美丽

10、的草原,聆听了草原人民的歌声。草原人民用质朴的歌声表达了他们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草原美,草原的歌声更美!让我们再次唱起美丽的夏牧场,祝福草原人民永远幸福,也祝愿夏牧场永远美丽!在师生歌声中结束教学。七、评价设计:给每个学生发放答题卡,并请他们演唱,教师和小组长根据学生演唱的情况评价。1、答题卡:今天你学的歌曲是: ,你最喜欢的歌词是: 。这是一首 族的歌曲,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2、把你学会的歌曲唱给老师听。 评价标准:旋律、节奏、歌词正确,感情充沛,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标准。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误之处,现结合这节课做一下反思总结,以便于以后自己教学

11、业务水平的提高。 这首歌本身旋律优美、朗朗上口,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歌曲很简单,整体效果不错,教学目标达成。学生学会了歌曲,并对草原歌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歌声中表达了对草原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课堂也有很多的不足。乐理知识的讲授略显枯燥,没有引发全部学生的极大兴趣,不能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另外只注重整体的教学效果,没有注意到个体教学。新课改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在不断的课堂实践中,摸索、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加强音乐知识的教学,并且要顾虑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能真正的学会学懂。除此以外我本身也要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