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65830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7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题 比的认识 1 课时 12-1 讲课人教学目标认知: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能力:能正确读写比。情感:感受比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与难点比的意义的理解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课前准备 表格、情境设计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1、谈话引入(1)出示 4 名同学的比赛情况,这里 4 名同学的比赛场数是一样的,都是各赛 8 场。二、情境延伸 感悟新知(1)如果小强和小林两人进行的四次练习的结果,每次比赛场数不同,获胜的场数也不同。那我们怎么比?(2) 、出示马拉松选手赛跑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数据,以及某人骑车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数据,由于比赛的场数相同,可

2、以直接比较获胜的场数。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小强或小林哪次练习的成绩最好。学生体会到比较谁的速度快,实际上就是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学生体会到比较哪个摊位的苹果便宜,实际上就是(3)分别提供了三个水果摊位出售苹果的价钱的情况。(4)出示图形分类的情境。三、结合情境 教学概念1、在以上情境的基础上,教师引出“比”的概念。再次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学生回顾前面情境中的有关数量关系,2、介绍比的读法和写法。四、拓展应用 加深体验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比?五、课堂总结 拓展延伸今天我们认识谁?它表示什么意思?课后继续找一找哪些地方还用到了比?比较总价与数量的比。学生用比的方式说一说、写一写。学生交

3、流。教后记课题 生活中的比 课时 12-2 讲课人教学认知:巩固求比值的方法。进一步理解了比的意义。能力: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目标情感: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教学重点与难点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课前准备 小黑板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一、谈话引入在日常生活和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两种(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关系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除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比较方法,比。二、讲授新课(一)教学补充例 1一面红旗,长 3 分米,宽 2 分米,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4、板书:32 23132 表示什么?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说成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长和宽的比是 3 比 2 表示什么?223 表示什么?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是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宽和长的比是 2 比 3 表示什么?3小结4练习有 5 个红球和 10 个白球,求红球是白球的几分之几,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求白球是红球的几倍,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二)教学例 2例 2一辆汽车,2 小时行驶 100 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求的是什么?谁除以谁?也就是谁和谁进行比较?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表示两个量的关系的方法是多样的。运用前一节课学过的比来表示两个量的关系。总结用比比表

5、示两个量关系的方法。认识比的各部分,理解比的概念。2汽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100 比 2 表示什么?3思考:单价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4小结通过刚才的例子可以看出,长是宽的几倍,有时也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几比几;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有时也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几比几(三)归纳总结: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四)练习1学校里有 10 棵杨树,7 棵柳树,杨树和柳树棵数的比是( ) ,柳树和杨树棵树的比是( )2小华用 2 分钟口算了 50 道题,小华口算的题量和所用时间的比是( ) 3学校食堂买 20 千克青菜,用了 10 元钱;买了 30 千克萝卜,用了 42 元钱;买萝卜和青菜数量的比是(

6、 ) ,青菜和萝卜单价的比是( ) (五)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说法变了,书写格式和名称也就变了例如: 3 比 2 记作:322 “”叫做比号,读作比(比号在两个数中间,注意与语文中的冒号区别)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板书:3提问:比的前项和后项能随便交换位置吗?为什么 ?4练习:求比值教师说明:求比值不写单位名称(六)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演示课件“比、除法、分数的异同” )1教师提问(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和除法到底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要用“相当于”这个词?能不能用“是”

7、?(3)在除法中,除数不能是零,那比的后项呢?2比的分数形式通过学习比与除法和分数各部分的关系,使学生认识知识间的联系。通过练习、总结,理清本节课所学知识。(1)教师:比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分数形式例如:板书:3 除以 2 可以写成 23 ,仍读作“2 比 3”(2)思考: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三、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区别呢?一、 课后作业:1、配制药水 9009 千克,如果按 1 克药粉加 8 千克水来计算,共需要千克药粉?2、21 捆秧苗分别播到两块地中,如果第一块地有 120 亩,第二块地有 160 亩,你认为秧苗应该怎样分配,两块地各

8、得多少包?(6 分)3、王师傅和徒弟一起干活,王师傅比徒弟多做了 40 个零件,己知两个人做的零件个数比是 10:9,两人一共做了多少个零件?教后记课题 比的应用 课时 12-3 讲课人教学目标认知:理解比的基本性质。能力: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情感: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课前准备 小黑板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一、复习两辆汽车,甲车 4 小时行驶 200 千米,乙车 3 小时行驶 180千米1甲车的速度可以说成( )和( )的比,是( )( ) ,比值是( ) 。2乙车的速度可以说成(

9、 )和( )的比,是( )( ) ,比值是( ) 3甲、乙两车所行路程的比是( ) 。4甲、乙两车所用时间的比是( ) 。5甲、乙两车所行速度的比是( ) 。二、求比值。1、讲解什么是比值;2、讲解求比值的方法。三、实践活动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生活中运用比很多。通过讲解求比值,使学生知道,比值不能带单位。并正却计算一个比的比值。如果是分数,一定要化成最简分数。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加强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这个实践活动很有趣,既巩固了比的认识,又引导学生发现身体上的一些“比”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比” 。由于测量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前进行测量,课上组织交流。二、 课后作

10、业。 同步练习三、 作业:1、甲、乙两种方砖,边长分别是 80 厘米、30 厘米.它们边长的比是( ):( );它们面积的比是( ):( ).2.一辆汽车 小时行驶 20 千米.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所用5时间的比是( ):( ),比值是( ).3.( ):( )= =( )6=6( )314.美术小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相等,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 ).5.一个比的前项是 0.6,后项是 3.6.这个比写作( ):( ),化简后是( ):( ).6.把一条长 5 分米的铁丝,平均分成 6 份.每份是( )分米,每份是全长的( ).7.把 3 克糖放到 100 克水中, 糖和水的比是(

11、 ),和糖水的比是( ).8.大卡车的载重量是 8 吨,是轻型货车 4 倍.大卡车与轻型货车的载重量的比是( ).9.下图中,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大圆的周长与小圆周长的比是( ).大圆的面积与小圆面积的比是( ).第 9 题 第 10 题10.如上图, 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 ABCD 面积的比是( 解。).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5 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教后记课题 比的化简 课时 12-4 讲课人教学目标认知:理解比的基本性质。能力: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情感: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

12、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课前准备 小黑板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商不变的性质 1谁能直接说出 6025 的商? 2你是怎么想的? 3根据是什么? (二)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根据是什么?内容是什么? 约分和通分:通过复习旧知识,为学习化简比做好准备。复习比的基本性质,(三)求比值 32 84 721 279 525 164 245 21二、讲授新课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联想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样的规律?(一)比的基本性质 1、出示 84 和 21 这两

13、个比。 2教师提问 这两个比有什么共同点吗? 这两个比有什么不同点吗? 你是怎么想的? (1)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 8484(84)(44)2121 (2)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分数基本性质) 8421教师板书: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 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2)教师强调:“同时”“相同”“0 除外”几个关键词 (二)化简比 1练习引入 学校有 8 个篮球,12 个排球,篮球和排球个数的比是多少?(1)篮球和排球的个数比是 812 (2)篮球和排球的个数比是 23 讨论:篮球和排球的个数比是写成 812 好,还是写成23 好? 2最简单的

14、整数比 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如 23 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3化简比 例 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1)1421(147)(217)23 为讲解化简你提供依据。通过讲解化简比,让学生知道化简比的必要性。总结化简比的方法,便于学生掌握。巩固比较,让学生正确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2) ( 18)( 18)34 (3)1.252(1.25100)(2100)12520058 1.252(1.254)(24)58(更好) 讨论:怎样把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小结化简比的方法 (1)都化成整数比 (2)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后项同时除以

15、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直到前、后项互质为止 (三)区别化简比和求比值 1练习 化简比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比值 :求出商。例如:25100 化简比的结果是 ,读作 1 比 4,求比值的结果是 ,读作四分之 三、巩固练习 (一)化简比 12:18 5/6:3/10 0.8:1.2 1.5 米:20 厘米(二)选择 11 千米20 千米( ) (1)120 (2)100020 (3)51 2做同一种零件,甲 2 小时做 7 个,乙 3 小时做 10 个,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 (1)2021 (2)2120 (3)710(三)思考题 六一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1.2 倍,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

16、男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女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怎样化简比? 5、课堂作业:同步练习教后记课题 化简比的练习 课时 12-5 讲课人教学目标认知: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能力: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求比值和化简很容易混淆,应让学生充分理解其涵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课前准备 小黑板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一、说一说1、说说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2、说说比的基本性质。(一)

17、求下列比的比值。 1620 2 0.5 4.56 50.35 (二)鞋厂生产的皮鞋,十月份生产双数与九月份生产双数的比是 54十月份生产了 2000 双,九月份生产了多少双?二、化简比出示化简比的三种类型:1、整数与整数的比(40360);2、小数与小数的比(0.70.8);3、分数与分数的比(2514),三、练一练第 1 题在连一连中,巩固化简比。第 2 题(1)和(2)两杯水一样甜, (3)和(4)两杯水一样甜第 3 题投球命中率的高低,其实就是比值大小的比较。进一步巩固化简比的方法。学生开展比赛,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1) , (2)两题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讨论完成(3)

18、题,然后在班级交流每组的情况,从而让学生明白判断投球命中率的高低要看比值的大小。这一活动也为以后学习正比例积累了经验。第 4 题关于化简比的练习。第 5 题在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和分析.。五、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活动不仅仅能巩固学生对比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测量技能。你知道吗介绍了古代的一种记时仪器,它利用了晷针与影子之间的关系。学生从中发现身高与影长的关系,了解一些天文知识。学生通过亲自测量实践,可以发现:在同一时刻,不同人的身高与影长的比可以看成是一样的;在不同时刻,由于太阳照射点的变化,一个人身高和影长的比一般是不一样的。测量时由于误差可能影响发现,教师要向学生解释说明。教后记课题 按比例分配

19、课时 12-6 讲课人教学目标认知: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课前准备 小黑板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一、导入:1、看题目:“比的应用” ,你想知道什么?2、小小调查员:前几天,我已经请同学们去作了课外调查,看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比的知识。下面,请汇报一下你调查到的信息。3、小结:通过调查,我们已经初步

20、感受到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就随一位小朋友:小明一起去看看,比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二、新课:1、配置奶茶: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来了一位客人。刚巧爸爸妈妈有事出去了。于是小明就做起了小主人,亲自招待这位王叔叔。师:请客人坐下后,一般要干什么?(泡茶)对,这是待客的基本礼仪。小明打算亲手配制一杯又香又浓的奶茶,招待王叔叔。(1 )奶茶中,奶和茶的比是 2:9。看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些什么?(2 )小明想要配制 220 毫升的奶茶,(a )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b)请你先独立计算一下,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4 )评价:(a )请你谈谈你对这些不同解法的看法?

21、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解法,为什么?(b)其实,这些方法都很好。不过,第(b)种解法是我们今天所学到的一种新方法。它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的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按比例分配” 。 (显示课题,齐读)2、 计算电费:(1 ) 刚才小明就按大家计算的结果给王叔叔配制了一份奶茶。王叔叔在小明家坐了一会儿,刚巧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张电费的清单。原来, “小明家和另外两户居民合用一个总电表。九月份共应付电费 60 元。 ”(显示)王叔叔想看小明这个小主人合不合格,就问小明:“你们家上个月交了多少元电费?”(a ) 你觉得小明家应付多少元电费?你是怎么想的?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比的了解。巩固列举生活中的例

22、子,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题型。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得出最公平合理的方案。(b) 你为什么不同意他的想法?(不公平)(2 ) 其实小明这个小主人,当得还是挺合格的。他告诉王叔叔,他们三户居民都装了分电表。上个月用电情况是这样的:(显示下表)住户 小明家 小芳家 小亮家分电表数(千瓦时) 44 36 40应付电费(元)(3) 同学们,你们能帮小明算一算吗?3、分配奖金:我们运动队的队员们每天都进行刻苦训练。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丰收的果实。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上,他们夺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23、下面是运动员的参赛项目个数和得分情况:(显示表格) 姓名邵家兵严觅蜜戴益宇瞿利威钱丽娜殷晓丹比赛项目(个) 2 2 2 2 2 2得分(分) 12 14 8 13 8 5学校决定共给这几位同学 1200 元的奖金。假如让你来分配,你将怎么分配这些奖金呢?(5 ) 小结:到底学校会怎么奖励运动员们,我们下午见分晓。不过,不管以怎样的形式奖励运动员,重要的不在于奖金的多少,而在于对他们平时的刻苦训练以及赛场上的奋力拼搏的一种肯定。三、课堂小结: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按比例分配” ,你有什么收获?总结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教后记课题 按比例分配的练习 1 课时 12-7 讲课人教学目标认知

24、: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能力: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学重点与难点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课前准备 小黑板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一、基本练习:(一)六 1 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 3:2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6

25、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二)学校有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 120 个,小足球和小篮球个数的比是 3 比 5。学校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各多少个?3 5=81203/8=45(个) 1205/8=75(个)把 250 按 2 比 3 分配,部分数各是多少2 3=52502/5=1002503/5=150 或 250100=150二、变式练习:1、被减数是 36,减数与差的比是 4 比 5,减数是多少?差是多少?加强基础练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通过解决最基本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解决此类问题方法的掌握。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按比例分配

26、应用题的题型和灵活的解题方法。4 5=9364/9=16 365/9=20 或 3616=202、有一种药水,按药液与水的比为 1 比 5000 配制而成。用这样的药液 0.5 千克,可配制这样的药水多少千克?1 5000=50010.51/5001=0.55001=2500.5(千克)三、作业:1. 沙、石共 36 吨,沙与石的比是 1:8,沙、石各是多少吨?2. 水泥、沙子和石子的比是 2:3:5。要搅拌 20 吨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是多少吨?3. 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 56,甲与乙的比是 4:3,甲、乙各是多少?4. 一个长方形周长是 88cm,长与宽的比是 4:7。长方

27、形的长、宽各是多少 cm?教后记课题 按比例分配的练习 2 课时 12-8 讲课人教学目标认知: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能力: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学重点与难点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课前准备 小黑板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一、基本训练:“男女职工人数比是 54”根据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二、按比例分配练习:(一)一个乡共有拖拉机 180 台,其中大型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台数的比是 27这两种拖拉机各有多少台?(二)建筑工人用 2 份水泥、 3 份沙子和 5 份石子配置

28、一种混凝土配置 6000 千克这种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千克?(三)一种药水是把药粉和水按照 1100 的比例配成的要配成这种药水 4040 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四)用 84 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 345 这个三角形三条边各是多少厘米?1还是按比例分配问题吗?2如果是四个数的连比你还会解答吗?三、判断一个长方形周长是 20 厘米,长与宽的比是 73 ,求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73 10 20 14(厘米) 20 6(厘米)【错,要分的不是 20 厘米】四、思考:平均分是不是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按照几比几分配的加强基础练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9、和巩固。通过解决最基本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解决此类问题方法的掌握。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题型和灵活的解题方法。五、课堂练习:同步练习六、作业1、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小明读一本 240 页的书,已读的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 3:2.小明还有多少页没有读?2、学校新购买了一批桌椅.一套桌椅的价钱是 90 元,其中椅子的价钱和桌子的价钱的比是 7:11,桌子和椅子的价钱分别是多少元?3、在学校的数学竞赛活动中,一共有 126 人获奖。其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人数比是 1:2:3.获得一、二等奖的各有多少人?4、长方形的游泳池的周长是 300 米,长和宽的比是 2:1,这个游泳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教后记课题 按比例分配的练习 3 课时 12-9 讲课人教学目标认知: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能力: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学重点与难点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课前准备 小黑板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