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兽医针灸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答案阿是穴 即无固定名称,又无固定部位的穴位称为阿是穴,是动物发生疾病时体表的敏感点或痛点。艾灸 用点燃的艾绒熏灼动物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以治疗动物疾病的方法称为艾灸疗法。白针疗法 将圆利针或毫针刺入动物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以治疗动物疾病的方法称为白针疗法。刺手 针刺时持针的手称为刺手。火针疗法 是将特制的针具(火针针具)加热后刺入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经穴 位于经络循行路线上的穴位称为经穴。灸术 用点燃的艾绒或其他温热物体熏灼动物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灸术。留针 白针和火针在刺入穴位后,为加强刺激,应在穴位内停留一段时间,称为留针
2、。埋线疗法 平刺 针体与穴位部皮肤表面呈 10 到 15 度角刺入称为平刺。水针疗法 将某些药物注入穴位或患部痛点、肌肉起止点以防治疾病的方法。斜刺 进针时针体与动物体穴位表面呈大约 45 度角刺入的方法,称为斜刺。穴位 即针灸治病的刺激点,是机体气血出入聚集的地方。押手 针刺时,通常一手持针,另一手按压穴位以辅助进针,按压穴位的手称为押手。针刺角度 针刺时针体与动物体穴位部皮肤所形成的角度称为针刺角度针刺术 适用各种类型针具刺激动物体的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针刺术。针灸 包括针刺和灸术两种。针刺是用各种不同针具对动物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进行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灸术是用点燃的艾绒
3、或其他温热物体对动物体一定的穴位施以温热刺激以治疗动物疾病的方法。直刺 进针时,针体与动物体穴位部皮肤呈大约 90角刺入,称为直刺。二、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答案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部皮肤上,点燃后进行熏灼的方法称为( ) 。A直接灸 B温和灸 C间接灸 D温熨A马的巴山穴位于( ) 。A百会穴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点处 B百会穴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外 1/3 处C百会穴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内中 1/3 处D百会穴旁开 6cm 的肌沟中A马的巴山穴位于( ) 。A百会穴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点处 B百会穴与股骨第三转子连线的中点处C百会穴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处 D百会穴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外 1/3
4、 处A马的百会穴位于( ) 。A最后胸椎与第一腰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B鬐甲最高点前方,第三、四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C最后荐椎与第一尾椎棘突之间的凹陷中D腰荐十字部,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D马的鼻前(降温)穴位于( ) 。A两鼻孔下缘连线上,距鼻内翼内侧 1cm 处B两鼻孔下缘连线中点处 C两鼻孔内侧连线中点上方 3cm 处D鼻孔外侧缘下方,鼻翼软骨顶端处A马的膊尖穴位于( ) 。A肩胛骨前角与肩胛软骨结合处 B肩胛骨后角与肩胛软骨结合处C肩端,臂骨大结节外上缘的凹陷中D肩关节后缘,臂骨大结节后缘的凹陷中A马的膊栏穴位于( ) 。A肩胛骨前角与肩胛软骨结合处 B肩胛骨后角与肩胛软骨结合处
5、C肩端,臂骨大结节外上缘的凹陷中D肩关节后缘,臂骨大结节后缘的凹陷中 B马的承浆穴位于( )A上唇外面,旋毛正中点 B上唇内侧,正中线旁开 2 cmC下唇正中,距下唇边缘 3 cm 的凹陷中 D两鼻孔下缘连线中点C马的乘重穴位于( ) 。A桡骨近端外侧韧带结节下部,指总伸肌与指外侧伸肌起始部的凹陷中B前臂外侧上部,桡骨上、中 1/3 交界处,腕桡侧伸肌与指总伸肌之间的肌沟中C臂骨外髁与肘突之间的凹陷中D腕关节内侧下方约 6 cm 处的血管上A马的冲天穴位于( ) 。A抢风穴后上方 6cm 处 B抢风穴后下方 6cm 处C抢风穴正上方 10cm 处 D抢风穴前上方 6cm 处A马的大肠俞穴位于(
6、 ) 。A最后肋骨后缘,距背中线 12cm 的背最长肌和髂肋肌肌沟中B倒数第一肋间,距背中线 12cm 的背最长肌和髂肋肌肌沟中BC倒数第二肋间,距背中线 12cm 的背最长肌和髂肋肌肌沟中D倒数第三肋间,距背中线 12cm 的背最长肌和髂肋肌肌沟中马的大胯穴位于( ) 。A髋结节后下方的凹陷中 B髋关节后上方的凹陷中C髋关节前下缘,股骨大转子前下方 6cm 的凹陷中 D髋关节正下方的凹陷中C马的大椎穴位于( ) 。A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的凹陷中 B最后胸椎与第一腰椎棘突之间的凹陷中C最后胸椎与第一荐椎棘突之间的凹陷中D最后荐椎与第一尾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A马的带脉穴位于( ) 。A尾腹侧
7、,距尾根 6cm 处的血管上 B腕关节内侧下方 6cm 处的血管上C跗关节背侧稍偏外的血管上 D肘后 6cm 处的血管上D马的分水穴位于( ) 。A上唇外面,旋毛正中点 B上唇内侧,正中线旁开2cmC下唇正中,距下唇边缘 3cm 的凹陷中 D两鼻孔下缘连线中点A马的风门穴位于( ) 。A两耳根连线正中,寰枕关节背侧的凹陷中 B耳后 6cm,寰椎翼后缘的凹陷中C耳后 3cm,寰椎翼前缘的凹陷中D下颌关节后上方的凹陷中 C马的伏兔穴位于( ) 。A两耳根连线正中,寰枕关节背侧的凹陷中B耳后 6 cm,寰椎翼后缘的凹陷中C耳后 3 cm,寰椎翼前缘的凹陷中D下颌关节后上方的凹陷中B马的关元俞位于(
8、) 。A第一、二腰椎横突间,背最长肌和髂肋肌肌沟中 B最后肋骨后缘,背最长肌和髂肋肌肌沟中C倒数第一肋间,背最长肌和髂肋肌肌沟中D倒数第三肋间,背最长肌和髂肋肌肌沟中 B马的汗沟穴位于( ) 。A小胯穴正前方,股骨前缘的凹陷中 B与肛门水平线相交的股二头肌沟中C邪气穴下方 6cm 的股二头肌沟中 D股骨第三转子后下方的凹陷中C马的后缠腕穴位于( ) 。 BA后肢跗关节背侧稍偏内的血管 B后肢球节上方两侧,跖内、外侧沟末端的血管上C股内侧,大腿褶下 12cm 的血管上D后蹄背面正中,蹄缘上 1cm 处马的后海穴位于( ) 。A肛门上、尾根下的凹陷中 B尾腹侧面正中,距尾基部 6cm 的血管上C最
9、后荐椎与第一尾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D尾末端A马的后蹄头位于( ) 。A后蹄背面正中稍偏外,有毛无毛交界处 B后蹄背面正中稍偏内,有毛无毛交界处C前蹄背面正中,有毛无毛交界处D后蹄背面正中,有毛无毛交界处 D马的肩井穴位于( ) 。A肩端,臂骨大结节外上缘的凹陷中 B肩关节前下缘,臂骨大结节下缘的凹陷中C肩关节后缘,臂骨大结节后缘的凹陷中D肩关节后下方 15cm 最大的方孔中A马的肩外俞(髃)穴位于( ) 。A肩端,臂骨大结节外上缘的凹陷中 B肩关节前下缘,臂骨大结节下缘的凹陷中C肩关节后缘,臂骨大结节后缘的凹陷中 D肩关节后下方 15cm 最大的方孔中C马的肩俞(肩髃)穴位于( ) 。A肩关节前
10、下缘,臂骨大结节下缘的凹陷中B肩关节后缘,臂骨大结节后缘的凹陷中C肩关节后下方,三角肌后缘与臂三头肌长头、外侧头形成的凹陷中D前肢腋窝正中A马的睛明穴位于( ) 。A上眼眶下缘正中 B下眼睑正中C下眼睑泪骨上缘,两眼角连线的内、中 1/3 交界处D下眼睑肋骨上缘,两眼角连线的中、外 1/3 交界处C马的睛俞穴位于( ) 。A上眼眶下缘正中B下眼睑正中C下眼睑泪骨上缘,两眼角连线的内、中 1/3 交界处D下眼睑肋骨上缘,两眼角连线的中、外 1/3 交界处A马的开关穴位于( ) 。A上唇外侧面旋毛正中 B下唇正中,距下唇上缘 3 cm 处C口角后上方 2cm,口轮匝肌后缘 D口角后上方,咬肌前缘D
11、马的掠草穴位于( ) 。A膝盖骨下方稍偏外,膝中直韧带和膝外侧直韧带之间的凹陷中 B膝盖骨下方稍偏内,膝中直韧带和膝内侧直韧带之间的凹陷中 AC膝盖骨下缘正中点D膝盖骨上缘正中点马的命门穴位于( ) 。A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间的凹陷中B最后胸椎和第一腰椎棘突间的凹陷中C第二、三腰椎棘突间的凹陷中D第四、五腰椎棘突间的凹陷中C马的脾俞穴位于( ) 。A最后肋骨后缘,距背中线 12cm 的背最长肌和髂肋肌肌沟中 B倒数第一肋间,距背中线 12cm 的背最长肌和髂肋肌肌沟中 C倒数第二肋间,距背中线 12cm 的背最长肌和髂肋肌肌沟中 D倒数第三肋间,距背中线 12cm 的背最长肌和髂肋肌肌沟中D
12、马的鬐甲穴位于( )A最后胸椎与第一腰椎棘突间的凹陷中B鬐甲最高点前方,第三、四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C最后荐椎与第一尾椎棘突之间的凹陷中D腰荐十字部,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B马的前三里穴位于( ) 。A桡骨近端外侧韧带结节下部,指总伸肌与指外侧伸肌起始部的凹陷中B前臂外侧上部,桡骨上、中 1/3 交界处,腕桡侧伸肌与指总伸肌之间的肌沟中C臂骨外髁与肘突之间的凹陷中D腕关节内侧下方约 6cm 处的血管上 B马的前蹄头位于( ) 。A前蹄背面正中向外 2cm,有毛无毛交界处 B前蹄后面蹄球上方正中的凹陷处C前蹄背面正中,有毛无毛交界处 D前蹄底正中,蹄叉前面A马的抢风穴位于( ) 。A肩
13、关节前下缘,臂骨大结节下缘的凹陷中 B肩关节后缘,臂骨大结节后缘的凹陷中C肩关节后下方,三角肌后缘与臂三头肌长头、外侧头形成的凹陷中D前肢腋窝正中C马的三江穴位于( ) 。A口角后上方约 2 cm 处 B舌体腹侧面,舌系带两旁的血管上C内眼角下方约 3 cm 处的血管分叉处 D外眼角后方约 3 cm 处的血管上C马的肾堂穴位于( ) 。A后肢跗关节背侧稍偏内的血管B后肢球节上方两侧,跖内、外侧沟末端的血管上C股内侧,大腿褶下 12 cm 的血管上CD后蹄背面正中,蹄缘上 1 cm 处马的肾俞穴位于( ) 。A百会穴后方 6cm 的凹陷中 B百会穴前方 6cm 的凹陷中C百会穴旁开 6cm 的凹
14、陷中 D第一、二腰椎棘突旁开 6cm 的凹陷中C马的锁口穴位于( ) 。A上唇外侧面旋毛正中 B下唇正中,距下唇上缘 3cm 处C口角后上方 2cm,口轮匝肌后缘D口角后上方,咬肌前缘C马的太阳穴位于( ) 。A内眼角下方约 3cm 处的眼角静脉上 B内眼角下方约 4.5cm 处的眼角静脉上C外眼角后方约 3cm 处的面横静脉上 D外眼角后方约 4.5cm 处面横静脉上C马的天平(断血)穴的主穴位于( ) 。A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的凹陷中B最后胸椎与第一腰椎棘突之间的凹陷中C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之间的凹陷中D最后荐椎与第一尾椎棘突间的凹陷中B马的天宗穴位于( ) 。A抢风穴前上方 6
15、cm 的凹陷中 B抢风穴正上方约 10 cm 的凹陷中C抢风穴正下方 6 cm 的凹陷中 D抢风穴后上方 6 cm 的凹陷中B马的通关穴位于( ) 。A口角后上方约 2cm 处 B舌体腹侧面,舌系带两旁的血管上C内眼角下方约 3cm 处的血管分叉处 D外眼角后方约 3cm 处的血管上 B马的小胯穴位于( ) 。A股骨大转子正前方 4.5cm 的凹陷中B股骨大转子前下方 4.5cm 的凹陷中C股骨大转子直上方 4.5cm 的凹陷中D股骨第三转子后下方的凹陷中 D马的阳关穴位于( ) 。A最后胸椎与第一腰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B第四、五腰椎棘突间的凹陷中C第二、三腰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D第三、四腰椎棘突
16、间的凹陷中B马的腰中穴位于( ) 。A第一、二腰椎棘突之间旁开 6cm B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旁开 6cmC第三、四腰椎棘突之间旁开 6cm D第四、五腰椎棘突之间旁开 6cmB马的玉堂穴位于( ) 。A上唇内面,正中线两侧约 2cm 处的血管上B口内上腭第三棱上,正中线旁开 1.5cm 处C舌体腹侧面,舌系带两旁的血管上D上唇外面旋毛正中点B牛的安福穴位于( ) 。A第四、五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B第八、九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C第十、十一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D最后胸椎与第一腰椎棘突间的凹陷中C牛的安肾穴位于( ) 。A两鼻孔上缘连线中点 B第三、四腰椎棘突间的凹陷处C鼻镜上缘有毛无毛交界处 D第
17、二、三腰椎棘突间的凹陷处B牛的鼻中穴位于( ) 。A两鼻孔上缘连线中点 B两鼻孔下缘连线中点C鼻镜上缘有毛无毛交界处 D鼻镜正中处B牛的鼻中穴位于( ) 。A鼻唇镜上缘正中有毛无毛交界处 B两鼻孔下缘连线中点处C上唇内面,正中线两侧 2 cm 处 D下唇下缘正中有毛无毛交界处B牛的大转穴位于( ) 。A髋关节前上缘,股骨大转子前方臀肌下缘的凹陷中 B髋关节后下方,臀肌下缘的凹陷中C髋关节上缘,股骨大转子正上方 912cm 的凹陷中D髋关节前缘,股骨大转子前下方约 6cm 的凹陷中D牛的带脉穴位于( )A脐前 15cm,腹中线旁开 12 cm 处的血管上 B肚脐旁开 3 cm 处C肘后 10cm
18、 的胸外静脉上 D乳头基部外侧C牛的丹田穴位于( ) 。A最后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B第一、二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C第三、四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D第四、五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B牛的滴水穴位于( ) 。 BA前蹄叉前缘正中稍上方的凹陷中 B后蹄叉前缘正中稍上方的凹陷中C腕关节后面正中的凹陷中 D腕关节背外侧下缘的陷沟中牛的后海(交巢)穴位于( ) 。A背中线上,最后荐椎和第一尾椎棘突之间的凹陷中 B肛门上,尾根下的凹陷正中C肛门切迹旁开 68cm 的股二头肌和半腱肌肌沟中D尾根腹侧正中,距尾根 6cm 的尾中动脉上B牛的顺气穴位于( ) 。A口内上颚,两鼻腭管开口处 B舌腹侧面,舌系带两侧的
19、血管上C背中线上,第六、七胸椎棘突间凹陷中D倒数第三肋间,距背中线 14cm 处A牛的苏气穴位于( ) 。A第四、五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B第八、九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C第十、十一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D最后胸椎与第一腰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B牛的苏气穴位于( ) 。A第四、五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B第八、九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C第十、十一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D最后胸椎与第一腰椎棘突间的凹陷中B牛的天门穴位于( ) 。A两角根连线正中点后方 B两耳根连线正中点后方C两内眼角连线中点 D两外眼角连线中点B牛的通关(知甘)穴位于( ) 。A口内上颚,两鼻腭管开口处 B舌腹侧面,舌系带两侧的血管上C背中线上,第六、
20、七胸椎棘突间凹陷中 D倒数第三肋间,距背中线 14 cm 处B牛的阳明穴位于( ) 。A脐前 15cm,腹中线旁开 12cm 处的血管上B 肚脐旁开 3cm 处C乳头基部内侧 D乳头基部外侧D牛的涌泉穴位于( ) 。A前蹄叉前缘正中稍上方的凹陷中 B后蹄叉前缘正中稍上方的凹陷中C腕关节后面正中的凹陷中D腕关节背外侧下缘的陷沟中 A牛山根穴的主穴位于( ) 。 AA鼻唇镜上缘正中有毛无毛交界处 B两鼻孔下缘连线中点处C上唇内面,正中线两侧 2cm 处D下唇下缘正中有毛无毛交界处 骈指押手法用于( )的进针。A火针 B宽针 C较短的圆利针 D较长的毫针D平刺多适用于位于( )穴位的进针。 A肌肉丰
21、满处 B关节、骨骼周围 C肌肉较薄 D任何位置C犬的大椎穴位于( ) 。A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B最后胸椎与第一腰椎棘突间的凹陷中C寰枕关节背侧正中D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D犬的后根穴位于( ) 。A尺骨肘突与臂骨远端之间外侧的凹陷中 B尺骨肘突与臂骨远端之间内侧的凹陷中C跟骨与腓骨远端之间外侧的凹陷中D跟骨与腓骨远端之间内侧的凹陷中 C犬的后三里穴位于( ) 。A小腿内侧上 1/4 处的胫、腓骨间隙内B小腿内侧下 1/4 处的胫、腓骨间隙内C小腿外侧上 1/4 处的胫腓骨间隙内D小腿外侧下 1/4 处的胫、腓骨间隙内C犬的环跳穴位于( ) 。A股骨大转子下方 3cm 的
22、凹陷中 B股骨大转子上方 3cm 的凹陷中C股骨大转子前方,髋关节前缘的凹陷中 D股骨大转子后方,髋关节后缘的凹陷中C犬的肩井穴位于( ) 。A尺骨肘突与臂骨远端之间外侧的凹陷中B尺骨肘突与臂骨远端之间外侧的凹陷中C肩峰前下方,臂骨大结节下缘的凹陷中D肩峰后下方,臂骨大结节后上缘的凹陷中C犬的灵台穴位于( ) 。 A第一、二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B第三、四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C第六、七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D第八、九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C犬的命门穴位于( ) 。A第二、三腰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B最后胸椎与第一腰椎棘突间的凹陷中AC第四、五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D第四、五腰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犬的内关穴位于( )
23、 。A前臂内侧下 1/4 处的桡尺骨间隙中 B前臂内侧上 1/4 处的桡尺骨间隙中C肩井穴与肘俞连线的下 1/4 处 D肩井穴与肘俞连线的上 1/4 处A犬的脾俞穴位于( ) 。A最后肋骨后缘背最长肌与髂肋肌肌沟中 B倒数第一肋间背最长肌与髂肋肌肌沟中C倒数第二肋间背最长肌与髂肋肌肌沟中D倒数第三肋间背最长肌与髂肋肌肌沟中 C犬的前三里穴位于( ) 。A前臂外侧上 1/4 交界处的肌沟中 B前臂外侧上 1/3 交界处的肌沟中C前臂外侧下 1/4 交界处的肌沟中 D前臂外侧下 1/3 交界处的肌沟中A犬的山根穴位于( ) 。A鼻背正中有毛无毛交界处 B上唇唇沟上、中 1/3 交界处C两鼻孔上缘有
24、毛无毛交界处 D上唇唇沟中点处B犬的身柱穴位于( ) 。A第一、二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B第三、四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C第六、七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D第八、九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B犬的水沟(人中)穴位于( ) 。A鼻背正中有毛无毛交界处 B上唇唇沟上、中 1/3 交界处C两鼻孔上缘有毛无毛交界处 D上唇唇沟中点处B犬的陶道穴位于( ) 。A第一、二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B第三、四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C第六、七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D第八、九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A犬的外关穴位于( ) 。A前臂外侧上 1/4 交界处 B前臂外侧上 1/3 交界处 C前臂外侧下 1/4 交界处 D前臂外侧下 1/3 交界处A犬的
25、郗上穴位于( ) 。A肩外俞(髃)与肘俞连线的下 1/4 处B肩外俞(髃)髃肘俞连线的上 1/4 处C肩井穴与肘俞连线的下 1/4 处D肩井穴与肘俞连线的上 1/4 处A犬的悬枢穴位于( ) 。 BA第八、九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B最后胸椎和第一腰椎棘突间的凹陷中C第二、三腰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D最后腰椎和第一荐椎棘突间的凹陷中犬的翳风穴位于( ) 。A耳基部,下颌关节前上方的凹陷中 B耳基部,下颌关节直下方的凹陷中C耳基部,下颌关节后上方的凹陷中D耳基部,下颌关节后下方的凹陷中 D犬的中枢穴位于( ) 。A倒数第一肋间,背最长肌与髂肋肌肌沟中 B第六、七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C第十、十一胸椎棘突间的
26、凹陷中D倒数第四肋间,背最长肌与髂肋肌肌沟中 C选取患部周围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的取穴方法,称为( ) 。A局部取穴 B邻近取穴 C循经取穴 D按穴位的主治功能取穴(随症取穴)B选择病变部位周围穴位进行针刺的选穴方法称为( ) 。A循经选穴 B邻近选穴 C局部选穴 D对症选穴B血针疗法常用的针具包括( ) 。A圆利针和宽针 B三棱针和宽针 C三棱针和毫针 D眉刀针和圆利针B一般情况下,对动物实施针灸治疗时多采用( ) 。A强刺激 B弱刺激 C中刺激C有固定名称和位置但不在经络线上的穴位称为( ) 。A经穴 B阿是穴 C经外奇穴 D白针穴位C在皮肤松弛部位进针时,常用的押手法是( ) 。A夹持押手法
27、 B骈指押手法 C指切押手法 D舒张押手法D针刺时进针较浅,行针时捻转、提插幅度较小,会对动物产生一个( ) 。 A强刺激 B弱刺激 C中度刺激 D温和刺激B针刺头部肌肉较薄处穴位时,多采用( ) 。A平刺 B斜刺 C直刺A针体与穴位部皮肤呈约 45角进针时,称为( ) 。A平刺 B斜刺 C直刺B直刺多适用于( )处穴位的进针。A肌肉丰满处 B关节、骨骼周围 C肌肉较薄处 D任何位置A三、问答题问答题 答案进行针灸操作时可能会遇到哪些意外情况?如何处理?(1)弯针:指进针时发生针体弯曲的情况,多由病畜躁动不安、肌肉紧张、剧烈收缩或术者用力过猛、操作不当引起。发生弯针时,应在按压穴位以减轻动物紧
28、张程度的同时,顺弯曲方向将针拔出。(2)折针:原因同于弯针。折针时,如果断端尚露在皮肤外,可在按压穴位部皮肤的同时,用手或镊子、钳子将针拔出;如果断端完全没于肌肉内,则需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将针取出。(3)血针出血不止:多由针尖过大,用力过猛或动物躁动不安,误断静脉或刺破动脉所致。处理时,首先用消毒棉球或纱布压迫止血,严重者,用止血药、止血钳甚至烧烙或手术结扎止血。(4)针孔化脓:多由针具、穴位部或术者手指消毒不严格引起。按化脓创进行处理。(5)滞针:指进针过程中出现不能对针体进行捻转的情况,多由患畜肌肉过度紧张或强烈收缩引起。处理为让动物安静后,以手按压穴位部皮肤,反方向捻转的同时将针拔出。(6
29、)晕针:多由针刺过猛火行针过强所致。立即停止针刺,使患畜安静,如症状较重,可针分水、通关穴,或对症治疗。什么是火针疗法?火针疗法适用于治疗哪些病证?使用火针疗法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将特制的火针针具烧热后刺入穴位,以治疗动物疾病的方法,称为火针疗法。火针疗法主要用于各种风寒湿痹、慢性跛行、阳虚泄泻等慢性病的治疗。使用火针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虽然大部分火针穴位与白针穴位相同,但穴位下有大血管、神经干或位于关节囊处的穴位一般不得火针。(2)施针时,患畜应保定确实,针具应烧透,刺穴应准确、迅速。(3)火针对穴位组织的损伤较重,针后会留下较大的针孔,容易发生感染。因此,针后必须严格消毒并封闭针孔,保持
30、术部清洁,要防止雨淋、水浸和患畜啃咬。(4)火针对机体的刺激性较强,一般能持续 1 周以上,10 之后方可在同一穴位上重复施针,故针前应有全面的计划,每次选穴35 个,轮流交替进行。(5)选择针具应合适,避免进针过深。使用火针疗法时应注意什么?(1)穴位下有大血管、神经干或位于关节囊处的穴位一般不得火针;(2)施针时患畜保定应确实,针具应烧透,刺穴要迅速而准确;(3)火针对穴位组织的损伤较重,针后会留下较大的针孔,容易发生感染。因此,针后必须严格消毒,并封闭针孔,保持术部清洁,防止雨淋、水浸和患畜啃咬;(4)火针对畜体的刺激性较强,一般能持续 1 周以上,10 日之后方可在同一穴位重复施针,故
31、针前应有全面的计划,每次可选 3-5个穴位;(5)选择针具应合适,避免进针过深。为保障针灸的顺利进行,针灸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并检查针灸用具、适当保定动物、穴位部消毒、术者准备等方面。检查针灸用具 实施针灸术前,应根据针灸的目的和方法的不同,选择适当的针灸用具。例如,实施白针前,应根据施术动物的种类、体型大小及所选穴位的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圆利针或毫针;血针前应根据动物体型的大小及穴位所在处血管的粗细和拟定放血量的多少适合的宽针或三棱针;火针时因针要在加热后刺入穴位,进针深度难以掌握,更应根据动物及穴位处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针具。选择好的针具后,应对针具进行仔细检查,确定针具是
32、否有生锈、带钩、针柄松动或弯折现象。有上述现象者,不能使用。艾灸前应检查艾绒或艾卷是否有受潮现象,如果受潮,则因其不易点燃而不能使用;烧烙前应根据直接烧烙或间接烧烙方法的不同,选择使用刀状烙铁或方形烙铁等。(2) 保定动物 为便于操作和确保术者及动物的安全,应对动物进行适当的保定。马、牛宜站立保定于柱栏内,然后根据施针的部位和方法不同,采用适当的保定方法。若无柱栏可用绳索将头及后后肢固定好,再行施术。对性情温顺的猪施以针灸而又取穴不多时,可由饲养员帮助抚摸其耳根或腹部,使猪安静以便施针。犬、猫宜用网架保定。(3) 针具及穴位消毒 针刺前应注意消毒,以防针孔感染。消毒包括穴位消毒、针具消毒、术者
33、手指消毒等方面。选择好穴位剪毛后,先用 5%或 2%碘酒涂擦,再用 75%酒精棉脱碘,待干后即可施针;针具一般用 75%酒精棉擦拭消毒,必要时可用蒸气或煮沸消毒,或置 0.1 新洁尔灭液种浸泡消毒;术者手指洗净后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即可。(4) 术者准备 术者应根据临床检查的结果,确定针灸治疗方案,操作时态度认真、严谨。血针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如何掌握泻血量? 血针的注意事项包括:三棱针针尖较细、质脆,易于折断,因此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使用宽针时,针刃必须与血管平行,以防切断血管。血针的进针深度以刺破血管壁出血为度,过浅则刺不透血管,过深则会刺穿血管,形成血肿,或导致出血过多。针刺出血,一般都可自
34、行止血,或在达到一定出血量后通过轻轻压迫穴位或使患肢活动的方法止血。若血针后出血不止,可延长对穴位的压迫时间,必要时刻采用止血带、止血钳、止血药或烧烙止血法。(5) 施血针后,术部要保持清洁,避免水浸、雨淋,以防感染。血针泻血量的掌握泻血量的多少应根据患病动物的体质强弱,疾病的性质,施针时的季节气候、所刺穴位以及出血的颜色和粘稠度等灵活掌握。一般来说,膘肥体壮的动物,泻血量可大些;瘦弱体小的动物,泻血量应小些;而体质衰弱、怀孕以及泻痢日久、大失血的动物禁用血针。热证、实证,泻血量宜大;寒证、虚证,泻血量应小,甚至不用血针。春季、夏季天气炎热时放血宜多,秋季、冬季天气寒冷时放血应少或不放血;位于
35、粗大血管上的穴位可多放,位于较细血管上的穴位应少放,又些穴位如分水穴,破皮见血即可。放血时,当流出的血液由浓稠变为稀薄,由暗红变为鲜红时,即可停止放血。针灸疗法有哪些特点?(1)治疗范围广阔:多种动物的许多疾病都可能用针灸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其治疗范围非常广阔。(2)见效快:针灸治疗常可以在治疗后的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出现疗效,见效很快。(3)简便易学:针灸操作简单,易于学习掌握。(4)安全可靠:一般来说,只要按照针灸的要求操作,针灸非常安全,不容易出现意外事故。(5)无副作用:针灸是通过调整动物体自身的功能发挥治疗作用的,不同于药物治疗,没有任何毒副作用。(6)双向调节:针灸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其
36、调节方向取决于动物组织器官所处的机能状态。四、简答题简答题 答案常用的押手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情况?(1)指切押手法 多用于较短的毫针、圆利针的进针。宽针、三棱针的进针有时也用此法。(2)骈指押手法 多用于细长的毫针的进针。(3)舒张押手法 穴位部皮肤松弛,不易固定时多用此法。(4)夹持押手法 适用于头部或其它皮下肌肉较薄处穴位的平刺。施穿黄针时也多用此法。血针疗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三棱针针尖较细、质脆,易于折断,因此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2)使用宽针时,针刃必须与血管平行,以防切断血管。(3)血针的进针深度以刺破血管壁出血为度,过浅则刺不透血管壁,过深则会刺穿血管,形成血肿,或导致出
37、血过多。(4)针刺后若血针后出血不止,可延长对穴位的压迫时间,必要时可采用止血带、止血钳、止血药或烧烙止血法。(5)掌握好泻血量 泻血量的多少应根据患病动物的体质强弱,疾病的性质,施针时的季节气候、所刺穴位以及出血的颜色和粘稠度等灵活掌握。(6)施血针后,术部要保持清洁,避免水浸、雨淋,以防感染。针刺时常见的异常情况有哪些,如何处理?(1)弯针 术者不应用力拔针,须待动物安静后,再轻轻捻转针体,顺针弯曲的方向缓缓拔出。(2)滞针 应停针片刻,按揉局部,消除紧张,再行施针,或轻轻向相反方向捻转针体将针拔出。(3)折针 若针的断端露出皮肤外面时,应用左手迅速紧压断针周围皮肤肌肉,右手持镊子或钳子夹
38、住折断的针身用力拔出。若针体全部折于体内而无法拔出时,应采用手术方法取出。(4)血针出血不止 应压迫、钳夹或结扎止血。(5)针孔化脓 应清洁针孔,排尽脓汁,再涂碘酒。必要时,切开排脓。针灸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并检查针灸用具、适当保定动物、穴位部消毒、术者准备等方面。(一)检查针灸用具 实施针灸术前,应根据针灸的目的和方法的不同,选择适当的针灸用具。选择好针具后,应对针具进行仔细检查,确定针具是否有生锈、带钩、针柄松动或弯折现象。有上述现象者,不能使用。(二)保定动物 为便于操作和确保术者及动物的安全,应对动物进行适当的保定。(三)针具及穴位消毒 针刺前应注意消毒,以防针孔感染。
39、消毒包括穴位消毒、针具消毒、术者手指消毒等方面。(四)术者准备 术者应根据临床检查的结果,确定针灸治疗方案,操作时态度认真、严谨。五、写出下列穴位的位置马:分水、睛俞、大椎、脾俞、百会、抢风分水:上唇外面,旋毛正中。睛俞:上眼睑正中,额骨眶上突下缘。大椎:背中线上,第七颈椎和第一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脾俞:倒数第三肋间,距背中线约 12cm,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的肌沟中。百会:背中线上,最后腰椎和第一荐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即腰荐十字结合部的凹陷中。抢风:肩关节后下方约 15cm 处,臂三头肌长头和外侧头形成的方孔中。马:太阳、百会、掠草、肾堂、肩井、小胯、玉堂太阳:外眼角后方约 3cm 的面横静
40、脉上。百会: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间的凹陷处,即腰荐十字结合部的凹陷中。掠草:膝关节前下缘稍偏外,膝外侧直韧带和膝中直韧带之间的凹陷处。肾堂:大腿内侧,与膝关节水平线同高处的隐静脉上。肩井:肩端,臂骨大结节外上缘的凹陷中。小胯:股骨第三转子后下方约 3cm 的凹陷中。玉堂:口内,上颚硬腭第三腭褶,直线旁开 1.5cm 处。牛:睛明、邪气、膊尖、天平、尾尖、山根、抢风睛明:下眼睑上,两眼角连线的内、中 1/3 交界处。邪气:股骨大转子后上方 9cm 处,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之间的肌沟中。膊尖:肩胛骨与肩胛软骨前角结合处的凹陷中。天平:背中线上,第十三胸椎和第一腰椎棘突之间的凹陷中。尾尖:尾巴尖上。山
41、根:鼻镜背侧。主穴在鼻唇镜上缘正中,有毛无毛交界处;副穴在两鼻孔背角处。抢风:肩关节后下方,三角肌深部、小圆肌后缘、臂三头肌长头与外侧头形成的方孔中。牛:山根、顺气、天平、阳明、后海、涌泉山根:主穴在鼻唇镜上缘正中,有毛无毛交界处;副穴在两鼻孔背角处。顺气:口内,上颌硬腭前部,第一腭褶前,中线两侧的鼻腭管开口处。天平:背中线上,第十三胸椎和第一腰椎棘突之间的凹陷中。阳明:乳头基部外侧。后海:肛门与尾根之间的凹陷处正中。涌泉:前蹄叉前缘正中稍上方的凹陷中。犬:灵台、阳陵、后跟、后海、耳尖、脾俞灵台:背中线上,第六、七胸椎棘突之间的凹陷中。环跳:股骨大转子前方的凹陷中。阳陵:后肢膝关节外侧后方约
42、2cm 处的股二头肌肌间隙内。后跟:跟骨外侧,跟骨与胫骨远端之间的凹陷中。后海:尾根与肛门之间的凹陷中。耳尖:耳廓背面,靠近尖端的血管上。脾俞:倒数第二肋间,背最长肌与髂肋肌之间的肌沟中。犬:人中、悬枢、陶道、后三里、内关、后跟人中:上唇唇沟上 1/3 与中 1/3 交界处。悬枢:背中线上,最后胸椎和第一腰椎棘突之间的凹陷中。陶道:背中线上,第一、二胸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三里:小腿外侧上 1/4 处的胫腓骨间隙。内关:前肢内侧下 1/4 处的桡骨与尺骨间隙中。后跟:跟骨外侧,跟骨与胫骨远端之间的凹陷中。六、如何用针灸的方法治疗下列病症?马:面神经麻痹、五攒痛面神经麻痹1.电针 开关配抱腮,或
43、锁口透开关配抱腮或下关。2.白针 开关为主穴,锁口、抱腮为配穴。三穴可相互透刺。 3.火针 开关、抱腮为主穴,锁口、上关、下关、风门为配穴。五攒痛血针 蹄头为主穴,每蹄放血约 500ml;料伤加玉堂、通关穴,放血 200ml;前肢病重加胸堂,后肢病重加肾堂,每穴泻血 500ml;蹄头泻血量少者,加刺蹄门穴。牛:不孕症 1.电针 百会为主穴,后海、雁翅、关元俞为配穴;或两侧雁翅穴。2.氦氖激光照射 阴蒂、后海穴。3.白针 后海为主穴,百会、雁翅为配穴。犬:桡神经麻痹、腹泻桡神经麻痹1.白针 以抢风、前三里、郗上、外关为主穴,配肩井、肩外俞、肘俞、内关、曲池、阳池、六缝等穴。2.电针 抢风配阳池、外关、六缝等穴。 3.水针 抢风、前三里等穴,注射维生素 B1 或当归注射液。腹泻1.白针 以脾俞、后海、后三里为主穴,百会、胃俞、大肠俞、悬枢、中枢等为配穴。2.艾灸 天枢、中脘、脾俞、后三里等穴。3.水针 关元俞、后三里、后海、百会等穴,注射 10葡萄糖或具有有相应治疗作用的药物。 4.血针 尾尖为主穴,涌滴为配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