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笔记马克思全名:卡尔亨利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 年 5月 5日1883年 3月 14日),是德国政治哲学家及社会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犹太人。马克思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他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带头人。这篇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 1851年 12月至 1852年 3月撰写的一篇关于路易波拿巴政变的论文,载于 1852年在纽约出版的革命杂志第 1期,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8卷。 -据百度百科当时的背景是这样:法国大革命后 1799年 11月 9日,拿破仑一世发动政变,改行帝制
2、,实行军事独裁。1851 年 12月 2日,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废除共和,复辟帝制,号称拿破仑三世。马克思给自己这部著作冠以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一标题,含有极强的讽刺意味。马克思在后期为了向人们解释这场政变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惊醒人们防止走上相同的道路,他发表了这篇文章,共分 7部分。文章高度评价了法国二月革命的意义,表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法国革命将揭开新的篇章;文章揭示了路易波拿巴政变成功的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阐述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及评价历史人物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出每个社会按自己的时代要求创造出伟人来;分析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指出
3、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和社会生存条件将产生不同的社会意识;探讨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阐明经济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经济对政治有决定性影响的唯物主义观点;总结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动力的理论,并着重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这篇文章通过对法国二月革命到路易波拿巴政变的科学分析,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极为重要的原理,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科学论断,文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国家学说的理论及工农联盟的思想为无产阶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具有深远影响,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七个部分主要是由三个意义群组成:一、 序言;此部分相对独立。二、 中间部
4、分。中间五个章节组成第二部分,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政治历史全景画面,详细叙述和分析了事件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三、 结尾。第七部分作为一个结论则是对波拿巴政变成功原因及其社会后果的理论反思和总结。“正如波旁王朝是大地产的王朝,奥尔良王朝是金钱的王朝一样,波拿巴王朝是农民的王朝,即法国人民群众的王朝。”保守的小农们总是迷恋于拿破仑时代的美好时光。波拿巴向农民许诺要减轻赋税,保护小土地所有制,自封是农民的代表者。广大的农民在议会制共和国下受到盘剥,因此相信波拿巴将会给自己带来幸福,“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送还他们。”其中,马克思对于法国小农阶级的分析堪称“精辟”。“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
5、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他们进行生产的地盘,即小块土地,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分工,应用科学,因而也就没有多种多样的发展,没有各种不同的才能,没有丰富的社会关系。这样,法国国民的广大群众,便是由一些同名数简单相加形成的,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归根到底,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支配社会。”无疑,波拿巴是法国小农阶级的利益和幻想的唯一人物。没有经济的社会化联系,没有全国性的统一政治组织,一种自在状态
6、的阶级必须通过别人才能代表自己。在小农汪洋大海中社会化的唯一方法就是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综上,我们可以看到,波拿巴王朝代表着一个落后的庞大的农民阶级的权力机构,同时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不自觉的继承者,而且也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与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制度。因此,一个阶级、一个政党,它的历史进步性合法性首先不是建立在某种道德愿望上的,而是建立在对自己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能动把握上。革命的本质要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不是某个政党、阶级为了自身的解放而牺牲社会的利益。作为一个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党,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立足于建立一整套完善可行的、公正民主的经济政治参与制度,防止发展所可能导致的不良社会后果。这是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继阶级斗争之外给予我们的另一重要规律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