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秋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4课《寓言四则》ppt课件.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57790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秋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4课《寓言四则》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16秋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4课《寓言四则》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16秋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4课《寓言四则》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16秋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4课《寓言四则》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16秋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4课《寓言四则》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4.寓言四则,制作人:朱志威,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篇幅大都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写法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1.鲜明的教育性。 2.强烈的讽刺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4.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 5. 常用手法为:比喻、拟人、夸张等 6.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寓

2、言特点,寓言的特点,“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一、劝喻性,二、讽谏性,伊索,弗里吉亚人,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士顿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宙斯行为荒唐,贪财好色,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

3、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赫尔墨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是宙斯的儿子 . 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聪明狡猾,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宙斯,赫耳墨斯,赫拉,古希腊神话,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爱慕虚荣,3.这表现他怎样的性格?,2.实际上他心底的奢望是什么?,人们对

4、他会更尊重些.,他身为神的使者,又是商人的庇护神。,整体感知,4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想与地位最高的神一比高低,非常的自命不凡,自负。,整体感知,1.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品读课文,赫耳墨斯,雕像者,问宙斯像问赫拉像问自己像,一个银圆还要贵一点算饶头白送,更尊重,讽刺,算饶头白送,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宙斯和赫拉,显得很狂妄.,他父亲的雕像便宜得很,这是赫耳墨斯意料之中的事。他幸灾乐祸,认为这是活该,所以他笑了.,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5、爱慕虚荣 自命不凡者,对比手法,他看见宙斯的雕像, 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 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指着自己的雕像 问道:“这个值多少钱?”,2.根据人物特点补充人物的语言神态:,(第一次问,神态平静,问话简洁,语气平直;第二问是在得知最高神、自己的父亲宙斯的雕像竟然不值一个银元后幸灾乐祸地“笑”着问,听说赫拉的雕像“要贵些”时,大大出乎意料,语气急切(满有把握)。三问三答,赫耳墨斯的心理有起有伏、一波三折、耐人寻味。),不要自以为是,骄傲自大。 要谦虚,要有真才实学。,3.你认为赫耳墨斯是个怎样的人?从这则寓言

6、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怎样做才能受人尊重呢?,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本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三问三答,生动描述,变化统一,起伏跌宕,耐人寻味,告诉我们:爱慕虚荣、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其实最没有价值。,课文小结,构思精巧,采用三问三答。 主要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 对比手法的运用。 把神当作人来写。,写作特色,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这则寓言的故事部分主要写了哪些情节?,蚊子扬长避短战胜了狮子,后因骄傲自满被蜘蛛网粘住。,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蚊子战胜狮子的原因?,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蚊子:冲、咬,扬长避短,胜,狮子:抓,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原因?,蚊子

7、:吹、唱,骄傲自满,败,蜘蛛:粘,文章运用了什么手法?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塑造形象?,拟人,语言、动作、心理,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是否相同?,不同。 前:分析自我条件后信心百倍,吹起了进军号角。 后:炫耀自己的胜利, 骄傲了。,点明寓意,看偶然性往往有其必然性的原因,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蚊子“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为什么反会被“小小的蜘蛛消灭掉”,因为骄兵必败,这就是这则寓言的寓意。,取得一点成绩决不能骄傲自满。,读了这则寓言,你还懂得了哪些道理?,要战胜对方必须知己知彼,要善于以己之长攻敌所短;面对强手和困难,应毫不退缩,勇往直前。,蚊子和狮子,蚊子:冲、咬,扬长避短,胜,狮子:抓

8、,蚊子:吹、唱,骄傲自满,败,蜘蛛:粘,骄兵必败,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吕氏春秋(吕不韦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从井里打水洗涤,等到,译文: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洗涤,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打井,姓氏,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9、。,听到,译文: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这件事被宋君听见了。,谈论,代这件事,使听见,向、对,的人,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派,译文: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动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向,回答,的,劳动力,在,质疑:,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告诉人们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说话、念词不要产生歧义。,

10、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如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词语小结:,(1)古今异义 常一人居外 古义:停留 今义:住 丁氏对曰 古义:应答,答应 今义:正常,正确 子将安之? 古义: 今义:平安2)词性活用 我将东徙。东 :,哪里,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向东边 ),(3)一词多义,之:闻之于宋君 。 子将安之 ? 得一人之使。 闻:有闻而传之者 。 闻之于君 。 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以故东迁 。 于:闻之于宋君 。 非得一人于井中 。,代词 这件事,动词 去、到,助词 的,听到,使

11、听到,认为,因为,向,在,穿井得一人,丁氏穿井得 国人传言“穿井得一人” 丁氏告诉国君真相 总结上文,概括寓意,不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杞人忧天,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一说与郑顷公同时。庄子中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列子是道教经典之一,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其中很多故事都写得很生动,有较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杞 坠 寝 星宿 中伤 舍然 躇步 跐蹈,q zhu qn xi zhng sh ch c,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12、。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崩塌坠落,依托、依附,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于是,就,开导,使明白,聚积在一起的气体,你,(四肢)弯曲伸展,行动、活动,为什么,表假设,果真,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即使,打中,击中,地塌了怎么办。奈何,拿怎么办,聚积在一起的土块,四处,踩踏 。躇,踏。跐,踩。,放心的样子,杞国有一个人,担心天会坠落下来、地

13、会崩塌下去,自己没有地方依托,(因此)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又有一个人,看到这个人这样担心,又为这个人担忧,于是前去开导他,说:“天,是聚积在一起的气体罢了,没有什么地方没有气。你一屈一伸、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中活动,为什么担忧天会坠落呢?”那人说:“假如天果真是聚积在一起的气体,日月星辰不应当坠落了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只是聚积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打伤人。”那人说:“地塌了怎么办呢?”开导者说:“大地是聚积在一起的土块,四处都塞满了,没有地方没有土块。,你整天踩踏着它,整天在地上行走,为什么要担心它会崩塌呢?”那人放下心来十分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下心来非常高兴。,从现象到本质,揭示故事寓意。,“杞人忧天”: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本文寓意: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讽刺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古今异义 晓 古义:告知, 开导 今义:知道 若 古义:你 今义:如果 因 古义:于是就: 今义:原因 耳 古义:罢了 今义:耳朵,通假字 (1)身亡所寄(亡“通”无,没有) (2)其舍然大喜(舍通“释”,解除,消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