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语文阅读题的阅读方法和技巧.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52786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阅读题的阅读方法和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的阅读方法和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的阅读方法和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的阅读方法和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的阅读方法和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语文阅读题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解题步骤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 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 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主要题型解题方法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 是什么,作者的 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

2、有很多的 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 优秀品质;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 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 细 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 喻理。三、理解句子的含义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

3、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 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 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六、联系上下问解释词语的意思:方法 1 顾名思义,采用扩充关

4、 键字的意思,然后 连接成一句 话方法 2 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方法 3 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七、选择正确的读音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 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 选择。八、选择恰当的字词1.仔细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2.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以 1 为依据作出选择 。九、标点符号的作用1.的作用 解释说明; 话题的转换; 表示话语的中断; 时间或声音的延续。2.的作用引文的省略; 列举的省略;说话断断续续 。3.“”的作用直接引用特殊含义强调意思 特定称谓十、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

5、上简短的修饰语。 (比较保险)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 作为题目。十一、文章的写作顺序 1.时间 先后顺序。 2.地点变换的顺序。3.事情发展的顺序。 4.按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的顺序。十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并列 一面一面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2.递进 不仅而且 不但还 连也3.选择 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 宁可也不4.转折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5.假设 如果就 假使便 要是那么6.条件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7.因果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答题技巧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 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

6、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 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 间某段的 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 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 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 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

7、的,有的也 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3.概括文章主旨。对于这种题 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 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 面描写。而人物描写 还可细分 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

8、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 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 者的兴趣。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 8 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 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

9、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 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 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 露, 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 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 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 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10、?”,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 “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 这需要我 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7.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11、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下面我 们来看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8.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 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 说 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 说明方法有分类别 、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 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

12、更具体,便于 读者理解相关内容。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 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 读者通过比较 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 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的 8 个步骤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 说,是落笔点 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 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 说,是

13、 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 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 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 恶、痛苦、 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3、概括文章主旨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

14、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 颂( 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什么作用?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 这一句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 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 带综合性的场 面描写。而人物描写 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 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

15、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 8 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 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 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 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 露, 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

16、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 读起来朗朗上口。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 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 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对于“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 时要注意答到 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 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这种

17、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 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7、比较阅读理解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下面我 们来看看说明文的 阅读理解。8、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 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 说 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 间顺序、 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

18、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 说明方法有分类别 、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 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 读者理解相关内容。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 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 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回答

19、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 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小学语文阅读 方法和技巧小学语文主要题型及其解题方法: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 地点)+人+ 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 是什么,作者的 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 什么道理; 你有什么启发?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

20、到中心句。写人的,主要是写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写景主要体现景的美丽可爱。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 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 细 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 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 喻理。三、理解句子的含义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

21、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3、文末:点明中心; 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答题公式(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 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 ,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 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照应开 头(议论文、 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 喻、 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

2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 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 +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 、反复: 强调了加强语 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 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 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 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 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

23、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五)一句话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阅读理解诗歌鉴赏答题公式1、人物形象答题公式(1)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身份)形象。 (2)分析内容。 (3)体现 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意象类答题公式(1)指出有哪些意象以及意象的特点(2)析:结合诗句分析意象特点(如有艺术手法要指出),再现画面(3)解:领会意象(意境)背后后意蕴(表达诗人什么情感)。3、景象类答题公式(1)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画面。

24、 (2)这幅画面是怎 样组合而成的?可从色彩、动静、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分析。 (3)概括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第一部分:词语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 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 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 换,要根据 题目及文章含 义看看具体能不能哦!)二、动词理解 XX 生动表现了人(事)物 XX 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三、一句话中某两三

25、个词的顺 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第二部分:句子一、句子分析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 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 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 联系上下文, 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修辞的分析:1 它本身的作用; 2 结合上下文,分析句

26、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3 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文,修辞的作用不同修辞的作用及答题格式:A 、比喻、拟人作用:生动形象;答题格式:把 XX 比作(把 XX 拟人化)XX,生 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B、排比作用: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 势, 强调了(事物)的 ,突出了(事物)的特点C、设问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 为“ 设置悬念,吸引 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 为“ 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D、对比作用:强调了突出了E、反复作用:强调了加强语气F、反

27、问作用:强调,加强语气等;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 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 的感情G、借代作用:用 XX 代 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 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H、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 为“ 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 记叙文、小 说);埋下伏笔(记 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 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

28、文、小说)三、仿写句子注意:字数大致相同;修辞手法相同;(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在概念和 现 象上互相有联系;第三部分:段、篇词语一、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 变化二、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 A、开篇点 题(照应文章标题)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C、引起下文 D、渲染气氛 E、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F、为情 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 A、承上启下的 过渡作用:总结上文, 总领下文。B、为情 节发展埋下伏笔,推 动情节发展3、结尾 A、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C、照应题目 D、照应开头 E、照应全文 F、

29、引人深思三、归纳文章的中心公式:写人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 赞扬了表达了记事 为主:这 篇文章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写景状物 :这 篇文章采用了手法,借助 描写, 赞扬 了抒发了 游记:这篇文章描写了表达了感情议论 文:这篇文章 论述了阐明了第四部分:写作方法、 记叙的要素的作用公式:时间 :以 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 记叙的过程更清楚。地点:以 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事件:以 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人物:以 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二、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例 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1)对比,作

30、用:XX 和 XX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 XX 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 远,含 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 XX 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 ,使文章主 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 发情感,突出主题三、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 态、正面、侧面描写作用:表现人物 XX 的特点,突出人物 XX 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烘托一中 XX 的气氛,表达一种 XX 的思想感情四、描写手法的作用 1、读出描写手法

31、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动作( 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心理(神 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3、公式:外貌:描写了的样 子,表 现了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心理: 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五、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 语句。2、公式:的景物描写,写出了 的景色(或环境),烘

32、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 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 为全文定下了 的感情基调。六、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1、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2、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七、巧设悬念 1、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关键词 )。2、,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八、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九、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2、公式: 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 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文章来源自网络,欢迎收藏及 转发到朋友圈,如涉及版 权问题 ,请及时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