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马原课本重点.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50915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课本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马原课本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马原课本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P2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科学。P16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P18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P28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犯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P 30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

2、,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P31 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的科学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P31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的世界主观映像。P32 马克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客观实在性的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

3、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P35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和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P 36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P40.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客观性)P46.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P51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辩证否定观

4、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联系的环节;第四,否定的实质是扬弃。P67.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的、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P69.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和理性不可或缺。P84.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

5、的。 ,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P95.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区别:唯心主义(英雄)唯物主义(社会物质,人民群众)唯心史观主要缺陷:之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P96 试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和过程,包括各

6、种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主要指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3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及其 5 点表现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依赖与社会存在的前提下,有着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P96.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成为社会

7、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P98 社会 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并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方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生产方式概念在不同场合还用以指:人们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生产力的利用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中间环节;人们利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进行生产以及生产规模的大小;生产关系。P 106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合P108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相应的

8、制度、组织、和设施。上层建筑是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组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来以生产、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任何上层建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能直接或间接的从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得到说明。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

9、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P123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的正反作用【具有双面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科学是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及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活动。技术:广义: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利用、改造世界的一切手段和方法。狭义:专指生产技术,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操作手段、程序与方法。科学技术在社会

10、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促进人们生 活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P145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实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是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且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P15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马克思劳动价,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价值论奠定了基础值。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P158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资料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式,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