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从流传学角度分析余华《活着》.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45565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流传学角度分析余华《活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流传学角度分析余华《活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流传学角度分析余华《活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目录1、博尔赫斯对余华创作的影响(一)、活着大概第 2 页(二)、博尔赫斯与时间重复和循环第 2 页(三)、余华对博尔赫斯时间重复循环论新的创造第 3 页二、总结第 3 页2博尔赫斯对余华创作的影响 以活着为例1302 汉语言 201529210015 罗家宝 如果说哪位中国作家在国际上能得到广泛认同,那么余华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位。他获过的文学奖项就是重要的证明:1998 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2 年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4 年获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2008 年凭借作品兄弟;获得第一届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余华批判题材的文学作品尤其出色,写作充满洞察力和吸引力

2、,甚至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余华是当代中国先锋小说家的代表之一,在创作上无论是叙述方式还是思维方式都受到了西方作家的巨大影响。本文主要讨论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对余华小说活着的影响。主要根据比较文学中流传学个体对个体的影响研究,范属个别作家之间的影响。一、活着大概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一个让人悲怆的故事:在 20 世纪这个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美国时代周刊是这样评论这本小说的: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

3、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余华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2、 博尔赫斯与时间重复和循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可以说是对中国先锋派小说家影响最大的作家了。他特别推崇时间的重复和循环,就是过去、现在、将来先后承续、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这些理论对余华有很深的影响。余华是这样解读博尔赫斯时间重复与循环的叙述方式的:时间将来只是时间过去的表象。但如果反过来说,时间过去只是时间将来的表象,这也确实有可能存在的。我完全有理由认为,过去的经验是为将来的事物存在的,因为过去的经验只有通过对将来事物的指引才会出现新的意义

4、。这些观点在余华的活着中,都能很好的表现出来。在这部小说中,时间的重复和循环主要表现为叙事的重复和循环,命运的重复和循环。主人公富贵原本是一个生活富足的地主少爷,但是贪念赌博,最终输光家产,等他明白该担起丈夫和儿子责任的时候,却因战乱被抓了当壮丁,好不容易保存性命回到家,本以为从此以后可以过上安定生活,最后发现真正的悲剧才逐渐开始: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

5、,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书中富贵的每一个亲人都是一种重复和循环,每个人都不例外。每一次重复循环的最后都是死亡。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下他一个孤零零的老头和一头同样年迈的老黄牛相伴。小说通过这些出乎意料的死亡重复,更加彰显了活着的意义和难能可贵。3死亡的重复发生,不断循环,就像是预示着死亡就是结局。过去的死亡只不过是这一次死亡的预演而已,这一次的死亡就是上一次死亡的重演而已。这本小说就是由一个个死亡的故事窜连起来的。甚至都可以这么认为:这只不过只是一个故事,即死亡的故事,只不过重复循环了很多遍而已。3、 余华对博尔

6、赫斯时间重复循环论新的创造如果余华在活着中只是照搬博尔赫斯的东西,那自然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品。博尔赫斯对时间重复和循环的运用,旨在表示对世界的认识和对时间的思考。余华则是有不同的目的。研读活着的时侯,不难发现作者的感情是压抑的,是悲观的,是绝望的。主人公富贵面对生活现实对他的种种伤害时,竟无能无力。就好像冥冥中早已注定一样,书中的人物都在挣扎,有过抗争,但最后都是无能为力。最明显的就是富贵的儿子被迫为县长夫人献血过多而死,富贵准备不顾一切报复,但县长原来就是他曾经的战友春生,富贵究竟没有报复,甚至后来春生有难,富贵还祝愿春生不要有事这一切充满戏剧性,但就这样发生在富贵这个受尽苦难的男人身上。

7、余华就这样把重复发生的死亡事件镶嵌在日常琐碎的生活里,放大了“苦难”的广度和深度,使渺小而软弱的人物面对巨大的“苦难”形成的力量悬殊,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命运感。同时,也放大了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闪光的精神力量,从而使整部作品充满了艺术张力。余华他想表达什么呢?我认同张学军先生所说的:余华在表达人对于世界不确定性的一种认识和在劫难逃具有悲观色彩的宿命感。就如同他笔下的主人公一般,富贵逃不掉这些。或许在这样的大时代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收到了波及与伤害,谁都躲不掉。而富贵能做到的,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活着,丢掉绝望,带着微笑好好的活着。4、 总结慨而言之,博尔赫斯确实对余华的创作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而余华也通过学习吸收,得到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更难能可贵的。这启迪着我们要不断的阅读优秀文本和学习先进的理论,提高自己的品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