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汉字见证源远流长 史书典籍历程 近代:衰微现在:再创新辉煌(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中华 古代:辉煌历程文化 原因:包容性文学艺术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科学技术博大精深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关系?是什么?革命时期:延安精神、长征精神随时代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新时期:雷锋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时代性)这些精神有共同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精神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怎么弘扬和培育?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精髓。中华文
2、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1) 、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3、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2)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
3、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4)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
4、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2) 、中华文化的区域性:(1)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3) 、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注意:中华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1、 (从特征上)中
5、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2、 (从地位上)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3、 (从关系上)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4、 (从意义上)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重点)(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2)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
6、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1、 (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重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爱国主义:(1) 、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特点:爱国主义是具体的(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3、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重点)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灵魂。(2)中华名族精神集中体现
7、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重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4)现实依据: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的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5)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4、如何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重点)1)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2)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4)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5)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