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第十课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教学目标】 1认知:(1)了解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到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2)理解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意义,认识到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认识人生目标的意义,使学生领悟到目标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意识,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3运用: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点】1.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2.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难点】人生
2、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应遵守历史发展规律。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1.人生发展不能没有目标【案例】哈佛精英的人生轨迹1970年,美国哈佛大学对当年毕业的天之骄子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1995年,即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这一批1970年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不懈努力,现在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
3、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另一些人不清楚或不是很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绝不认命!修鞋嫂自学成故宫葡语讲解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你经常 能碰到这样一个奇人她红 彤彤的脸庞,衣着朴素,发型 没作任何修饰 然而,就是 这样一位普通妇女,却是一名 优秀的葡萄牙语讲解员!这样
4、强烈的反差让每一位经 过她身边的游客都忍不住好奇地停下脚步 ,导读,案例,美国人说:“一个人,如果他从3岁就立志将来当总统,并且从不懈怠的朝这个目标去努力,那么,50年后他就是美国总统。” 他21岁,做生意失败;22岁时,角逐州议员落选;24岁时,做生意再次失败;26岁时,爱侣去世;27岁时,一度精神崩溃,曾想到自杀;34岁时,角逐联邦议员落选;36岁时,角逐联邦议员再次落选;45岁时,角逐联邦议员落选;47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49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再次落选;52岁时,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 这个伟大的人就是林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心中要始终有一个伟大的目标坚定信念,有了坚定的信
5、念,在艰巨的人生道路上,你永远也不会被打垮!,人生目标对于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人生目标可以使人明确前进的方向,可以更好地规划一个人的发展。 2.人生目标对人的发展具有鼓舞作用,它推动人们向着一个明确的方向不断地前进; 3.人生目标对人的发展有约束作用,它要求人们做应该做的事情,不做不应该做的事情。 4.人生目标对人的发展还有鞭策作用,它促使人们攻坚克难、锲而不舍地不断进取。,2.人的动机、目标与历史规律的关系,(1)人的动机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就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的总和。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统一的。 1.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 2.人的活动与社会结
6、构及其发展变化是统一的。 3.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 4.社会的解放与个人的解放是一致的。 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个体的发展是一致的,社会的发展规律通过个体的实践和发展体现,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发展,一是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二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又是作出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发展,社会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的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社会的发展,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文化大革命,1966年5月-197
7、6年10月,大批中央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诬陷和迫害。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公安、检察、司法等专政机关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关都被搞乱了。,粉碎“四人帮”。,所谓“四人帮”是指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所结成的帮派。1976年10月6日,粉碎“四人帮”。粉碎“四人帮”是历史性胜利,“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至此结束。,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人们活动的动机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实现。,以上案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人的动机正确了,就可以推动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反之,
8、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案例1,(2)人生目标应该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周恩来,周恩来早在中学读书时,就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和“志在四方”的人生目标,正是这一正确的人生目标,支配他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并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杰出贡献,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打工妹在人们的非议中开始的财富,案例2,唐洁17岁离开家乡,历经十多年打拼,在深圳有了一家年收入五百多万元的贸易公司。然而,2008年的时候,她突然放下这一切,一个人回到老家。,原来,家乡大片撂荒的土地让唐洁看到了商机,她想做的就是好好利用这些土地搞有机蔬果和生态养殖。,2011年,唐洁在家乡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现在,已经有五十多
9、家农户跟着她一起养殖土鸡。唐洁和当地以及周边的三十多家酒店、餐馆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养殖基地一年出栏三万多只土鸡,加上社员出栏的一万多只,合作社一年销售额达到四百多万元。,除了养殖土鸡,唐洁还有两千多亩地种了果树。核桃可以达到年产量400万斤,葡萄可以达到100万斤,枇杷可以达到120万斤,预计三年内要走深加工这条路。,这两个案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融,这样的目标不仅能实现,而且还会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个人实际的人生目标才是正确的,才能够走向人生成功。中职生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
10、求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对人生目标的不懈追求,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3.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促进个人成长、推动历史发展,有这样一个故事,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叫比塞尔。它在一个只有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儿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时间。可是在英国皇家学院的院士肯莱文1926年发现这个小村庄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据说,他们不是不愿意离开这个地方,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能走出来。开始,肯莱文雇了一个比塞人,让他带路,走了十天,大约800英里的路程,结果在第十一天又回到了原地。后来,肯莱文又雇了一个叫阿古特尔的青年,他告诉这个青年,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最亮的星星走,就能走出沙
11、漠,结果,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事实说明,没有确定的方向就不能走出沙漠。,二、实现人生目标必须符合历史规律,1.不是所有的人生目标都能实现,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在海岸以西 21 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她的船。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她,又被人开枪吓跑了。,游泳的故事:,游泳的故事:,15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
12、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故事寓意】这个故事讲的是目标要看得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从前有个叫朱泙漫的人,要学习杀龙的技术。他变卖了家产,带了一千两黄金拜支离益为师,经过三年的学习,学成归来。有人问他究竟学了什么?他就把杀龙的技术怎样按住龙的头、怎样踩住龙的尾、怎样从龙颈上开刀等,一一表演给大家看。大家问他,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他哑口
13、无言,这才大悟:原来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这种东西,他的本领白学了,学习杀龙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了。,“杀龙妙计”的寓言,结合寓言典故体现的道理,试着再列举事例说明不是所有人生目标都能实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较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邓小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2.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1)邓小平的这段话论述了什么问题?一是说明了社会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种新的社 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二是说明了社会历史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2)为什么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 制度
14、?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是什么?社会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思考,生产力:1.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资本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水平高低由生产工具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
15、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 会的低级阶段),(约几百万年),(约3000年),铁制工具,(约1163年),蒸汽机电力计算机 原子能空间技术,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发展状况的规律示意图,(约230年),石器,金属工具,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反作用,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意识形态,制度和设施,决定,反作用,生产力,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决定,反作用
16、,公有制,私有制,基本矛盾,经济基础,示意图,青年学生要了解社会的发展,遵循其中的规律,并确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3.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实现人生目标,徐向前案例,黄埔军校是国民党在1924年成立的一所培养军事政治人才的学校。在这所学校第一期的毕业生中,有这样两个人:一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徐向前,一个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陆军一级上将胡宗南。当年他们都很有志向有才华,在黄埔军校毕业之后,都曾被留校,都参加过北伐战争并担负过领导职务。,但是后来,一个参加了共产党,一个参加了国民党,一个为了推翻三座大山进行艰苦奋斗,一个为蒋家王朝卖命,其结果一个成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一个最
17、后败逃台湾。青年学生要了解社会的发展,遵循其中的规律,并确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胡宗南:为蒋家王朝奔波卖命最后败逃台湾.,青年学生要了解社会的发展,遵循其中的规律,并确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徐向前元帅,徐向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国民党败将 胡宗南,案例2,由于不同的人生目标,走上了截然相反的两条人生道路,这是为什么?,启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融,这样的目标不仅能实现,而且还会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发展。,打工仔案例,有一位贫困山区的有志青年进城打工。他给自己设立的人生目标是成为一名企业家,让自己的家乡富裕起来,他回到家乡,在党的惠农
18、政策的支持下,带领乡亲们,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无公害食品,为家乡致富作出贡献,他的人生目标和时代发展相一致,显示了重要的功用。 启示: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个人实际的人生目标才是正确的,才能够走向人生成功。,高尔基名言,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实现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思考:如何实现人生目标?,首先、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把握社会需求,把个人的人生目标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其次、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主客观条件。 结合课本132-133页案例分析。,再次、要制定详细计划,付诸实施。最后、要能坚守正确的人生目标。,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古往今来,人类对于人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思考,新时代的你是否思考过你的人生? 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小组活动:策划我的人生目标,1.我一生的目标,2.我中职阶段的目标,3.我一个月的目标,4.我一周的目标,正确的人生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同时在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发展不断校正;确立了人生目标就要不懈的努力实现目标。,课堂小结:,作业:,结合学习本课后的感受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写一篇短文带着目标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