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财经大学研 究 生 课程论文(平时作业)论文题目 基于聚类分析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课程名称 多元统计分析与 spss 软件应用 姓 名 xxxxxx 学 号 xxxxxxxxxx 专 业 会计学 年 级 2014 级 院 、 所 会计学院 日 期 2015.6.27 (以上内容由研究生本人填写)教师评阅意见:论文成绩95 90 85 80 7570 65 60 60 以下吉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院 制1基于聚类分析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逐渐提高,但各地区间的消费结构仍存在较大差别。文章选用 8 个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统计指标,采用欧式距离
2、平方和离差平方和法,对我国 31 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 2013 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聚类分析和比较研究。这不仅从总体上掌握了我国消费结构类型的地区分布,而且系统分析了我国各地区消费结构的特点及产生原因,为国家制定消费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关键词:消费结构;聚类分析;判别分析;政策建议;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并且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结构不合理现象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是,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及
3、原有经济基础的差异,使各地区的消费结构仍存在着明显差别。为了进一步改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必要考察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并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从宏观上把握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现状和不同地区消费水平的差异,为提高我国各地区消费水平和谐增长提供决策依据。二、消费结构的数据分析消费结构指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不同类型消费的比例及其相互之间的配合、替代、制约的关系。就其数量关系来看,消费结构是指在消费过程中不同商品或劳务消费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反映了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各类商品及劳务的需求结构,体现一国或各地区的经济
4、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状况。(一)数据来源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先利用 2013 年全国数据(如表 1 所示),对全国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聚类分析。分析采用选用了城镇居民食品、衣着、居住、家庭用品及服务设备、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它商品和服务八项指标,分别用来反映较高、中等、较低居民消费结构。2表 1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 (2013 年) 地 区 食 品 衣 着 居 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它商品和服务北 京 5936 1796 1290 1226 1389 2768 2655 833天 津 54
5、04 1363 1506 912 1273 1968 1741 634河 北 3250 1190 1143 628 971 1151 982 362山 西 3071 1162 1319 564 790 1096 1071 282内蒙古 3772 1857 1246 798 993 1557 1504 642辽 宁 4680 1339 1293 608 1018 1493 1284 609吉 林 3637 1419 1395 544 1120 1305 1028 465黑龙江 3397 1404 1027 548 979 923 957 395上 海 7344 1593 1913 1365 10
6、02 3499 3139 1136江 苏 4773 1298 1149 923 808 1722 1968 511浙 江 5504 1615 1486 829 985 3291 2295 579安 徽 4051 1080 1220 590 717 1013 1225 337福 建 4536 1172 1395 859 592 1994 1505 598江 西 3881 1053 935 762 550 1145 1067 346山 东 3954 1549 1280 885 885 1720 1333 407河 南 3272 1271 1004 685 876 1034 1048 377湖 北
7、4160 1210 999 759 695 954 1208 308湖 南 4174 1146 1075 798 785 1234 1208 408广 东 5225 1064 1814 1053 926 2980 2169 627广 西 4129 856 1021 755 538 1599 1111 343海 南 4507 582 1000 586 604 1549 962 296重 庆 4576 1503 1121 1043 983 1189 1352 377四 川 4392 1178 973 679 648 1416 1151 422贵 州 3756 1012 748 589 535 98
8、3 1146 279云 南 4461 1102 944 393 709 1587 799 208西 藏 4582 1086 690 357 352 1063 466 439陕 西 3989 1210 1018 684 863 1071 1430 440甘 肃 3359 1170 801 559 747 894 1025 335青 海 3549 1043 791 505 701 976 889 332宁 夏 3432 1261 1128 637 922 1364 1076 461新 疆 3386 1357 857 553 684 1199 856 437(二)聚类分析本文使用 spss21.0
9、软件作为统计分析工具,采用欧氏距离平方法对全国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聚类分析群集成员(表 2)、冰柱图(图 1)及树状图(图 2)。3表 2 聚类分析结果地区 类别 地区 类别 地区 类别北 京 1 安 徽 4 四 川 4天 津 2 福 建 2 贵 州 4河 北 3 江 西 4 云 南 4山 西 3 山 东 2 西 藏 4内蒙古 2 河 南 3 陕 西 4辽 宁 2 湖 北 4 甘 肃 3吉 林 3 湖 南 4 青 海 3黑龙江 3 广 东 1 宁 夏 3上 海 1 广 西 4 新 疆 3江 苏 2 海 南 4浙 江 1 重 庆 2图 14图 2从表2、图1和图2可
10、以看到,我国各类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相似性效果较好,且不同类型地区的消费结构有着各自的特点。第一类为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居民消费水平较高的地区。第一类中的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区的医疗保健支出、交通和通讯支出、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居住支出等方面都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综合来看,第一类地区经济较发达,各方5面的消费能力都较高。在此类中,北京的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在全国 个省份中名列前茅,北京的科研机构多,藏书量大,高等院校多,娱乐设施先进齐全,这些都是导致北京该项支出比例高的原因,不愧为我国教育文化交流的中心。纵观全国,各地区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比重近年来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这说明国家及
11、各地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均有显著提高,并已逐步落实到行为中,初见成效,这也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推进 科教兴国 战略。第二类为天津、辽宁、江苏等,作为第二类的城市天津和江苏有很多相似之处:第一,二者分别都靠近第一类城市北京和上海,他们可以看作是北京和上海的外延;第二,二者分别处于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经济发达;第三,二者是沿海城市,交通发达,为对外贸易提供极大的便利。第三类为其他省,市,自治区,经济落后地区,他们大多是欠发达的内陆城市,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发展水平都有限,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高,致使人们消费能力及消费欲望相比较其他类而言属最低水平。第四类为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区,作为第四类。这些
12、地区有着一定的资源和地理优势,但较之一二两类又明显不足,经济水平相对较弱,旅游等行业缺少明显优势,居民消费水平偏低。(三)指标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各类指标特征,对各类指标的均值、方差、标准差、偏差、峰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表 3。表 3 各类指标分析结果指标 特征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均值 6002.25 4527.86 3372.56 4189.27方差 885684.25 292314.143 27703.278 71682.818标准差 941.108 540.661 166.443 267.736偏度 1.457 0.103 -0.212 -0.003X1峰度 2.085 0.
13、216 0.479 -1.049均值 1517 1440.14 1253 1046.82方差 99476.667 49642.81 15600 33970.164标准差 315.399 222.807 124.9 184.31偏度 -1.484 1.062 -0.139 -1.859X2峰度 2.768 1.43 -0.749 3.75均值 1625.75 1284.29 1051.67 965.73方差 83402.917 17989.905 46883.75 20956.418X3标准差 288.796 134.126 216.527 144.7636偏度 -0.282 0.519 0.3
14、14 -0.531峰度 -3.363 -0.188 -1.024 0.997均值 1118.25 861.14 580.33 632方差 53472.917 18021.143 3243.5 21910.2标准差 231.242 134.243 56.952 148.021偏度 -0.442 -0.972 0.777 -0.896X4峰度 -0.84 2.126 -0.208 -0.142均值 1075.5 936 865.56 636方差 44741.667 43845.333 21478.778 19812.6标准差 211.522 209.393 146.556 140.757偏度 1.
15、855 -0.097 0.345 -0.413X5峰度 3.576 1.212 -0.774 0.499均值 3134.5 1663.29 1104.67 1237.64方差 105181.667 79021.238 27180 64401.055标准差 324.317 281.107 164.864 253.774偏度 -0.013 -0.504 0.308 0.481X6峰度 -2.393 -0.006 -1.1 -1.631均值 2564.5 1526.71 992.44 1070.27方差 189097 61433.238 6155.778 65566.018标准差 434.853 2
16、47.857 78.459 256.059偏度 0.883 1.055 -0.79 -1.35X7峰度 -0.566 0.268 -0.601 2.529均值 793.75 539.71 382.89 347.82方差 64199.583 12077.238 3931.361 5463.564标准差 253.376 109.896 62.701 73.916偏度 1.05 -0.744 -0.057 -0.331X8峰度 -0.056 -1.449 -0.983 -0.487从表 3 可以看出,第一类地区的均值是最大的,其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最高,处于领先地位。同时,第一类地区的方差和标准差相对较
17、高,说明其组内地区差距较大;第三类地区均值最小,其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最高,属于经济不发达。第三类地区方差和标准差相对较低,偏度和峰度也相对较小,组内各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差距较小,各指标相对集中,且异常值较少,特征更加明显。(四)判别分析我们已对 2013 年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进行聚类分析,将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 2013 年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为四类,考察的变量有城镇居民食品、衣着、居住、家庭用品及服务设备、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7文化娱乐服务、其它商品和服务。现从结果中选取四组样品(数据表 4 所示),另选4 个地区作为待判样品作判别分析,输出判别分析函数
18、系数表(表 5)和分析结果(表6)。表 4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 (2013 年)类别 序号 地 区 X1 X2 X3 X4 X5 X6 X7 X81 北 京 5936 1796 1290 1226 1389 2768 2655 8332 上 海 7344 1593 1913 1365 1002 3499 3139 1136第一类3 广 东 5225 1064 1814 1053 926 2980 2169 6274 天 津 5404 1363 1506 912 1273 1968 1741 6345 辽 宁 4680 1339 1293 608 1018 1493 1284
19、 6096 福 建 4536 1172 1395 859 592 1994 1505 598第二类7 重 庆 4576 1503 1121 1043 983 1189 1352 3778 河 北 3250 1190 1143 628 971 1151 982 3629 黑龙江 3397 1404 1027 548 979 923 957 39510 河 南 3272 1271 1004 685 876 1034 1048 377第三类11 甘 肃 3359 1170 801 559 747 894 1025 33512 江 西 3881 1053 935 762 550 1145 1067 3
20、4613 湖 北 4160 1210 999 759 695 954 1208 30814 湖 南 4174 1146 1075 798 785 1234 1208 40815 广 西 4129 856 1021 755 538 1599 1111 343第四类16 贵 州 3756 1012 748 589 535 983 1146 27917 浙 江 5504 1615 1486 829 985 3291 2295 57918 江 苏 4773 1298 1149 923 808 1722 1968 51119 吉 林 3637 1419 1395 544 1120 1305 1028 4
21、65待判样品20 安 徽 4051 1080 1220 590 717 1013 1225 337对样本进行判别分析,得到判别分析结果如表 5 所示。表 5 判别分析函数系数表type1 2 3 48食品 .197 .162 .115 .137衣着 .205 .170 .151 .177居住 -.236 -.155 -.078 -.10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86 .151 .090 .124医疗保健 .318 .232 .116 .145交通和通信 .143 .112 .066 .081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296 .188 .098 .125其它商品和服务 -.532 -.460 -.33
22、8 -.384(Constant) -1342.696 -786.675 -347.882 -514.465由表 5 可以得到以下分类判别函数:将待判样品数据代入四个函数中,每个样品对应的四个函数值进行比较,其中函数值最大的那个是第几个函数,则判该样品为第几类。计算后发现,浙江对应的四个函数中第一个大,所以被划分为第一类。江苏对应的四个函数中,第二个大,所以被划分为第二类。吉林对应的四个函数中第三个大,所以被划分为第三类。安徽对应的四个函数中,第四个大,所以被划分为第四类。表 6 判别分析结果类别 序号 地区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结果1 1 北京 5936 1796
23、 1290 1226 1389 2768 2655 833 12 2 上海 7344 1593 1913 1365 1002 3499 3139 1136 13 3 广东 5225 1064 1814 1053 926 2980 2169 627 14 4 天津 5404 1363 1506 912 1273 1968 1741 634 25 5 辽宁 4680 1339 1293 608 1018 1493 1284 609 26 6 福建 4536 1172 1395 859 592 1994 1505 598 27 7 重庆 4576 1503 1121 1043 983 1189 13
24、52 377 28 8 河北 3250 1190 1143 628 971 1151 982 362 3514.6-0.38X-.1257+0.8X6.145+0.2X.13-0.7X2+.13=Y4 7296985 .362 9-6-999 9 黑龙江 3397 1404 1027 548 979 923 957 395 310 10 河南 3272 1271 1004 685 876 1034 1048 377 311 11 甘肃 3359 1170 801 559 747 894 1025 335 312 12 江西 3881 1053 935 762 550 1145 1067 346
25、 413 13 湖北 4160 1210 999 759 695 954 1208 308 414 14 湖南 4174 1146 1075 798 785 1234 1208 408 415 15 广西 4129 856 1021 755 538 1599 1111 343 416 16 贵州 3756 1012 748 589 535 983 1146 279 4. 17 浙江 5504 1615 1486 829 985 3291 2295 579 1. 18 江苏 4773 1298 1149 923 808 1722 1968 511 2. 19 吉林 3637 1419 1395
26、544 1120 1305 1028 465 3. 20 安徽 4051 1080 1220 590 717 1013 1225 337 4有判别分析结果可知,浙江仍为第一类,属于沪宁杭地区,经济发达;它靠近第一类城市上海,他们可以看作是上海的外延;而且是沿海城市,交通发达,为对外贸易提供极大的便利。江苏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服务业和工业发达,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其消费能力相对较高,所以其居民消费结构被列入第二类,是合理的。吉林属于内陆城市,没有入海港,对外贸易不发达。其水路和陆路运输没有绝对优势,经济发展不高,居民消费属偏下水平,归属于第三类。安徽虽未内陆城市但是其地理位置较好
27、,旅游发达,居民消费能力比第三类地区略高一些。四、促进我国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政策建议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较高,消费结构也越合理。而且,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并最终决定着居民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但是,典型地区西藏又可见,除收入水平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如:价格水平、消费习惯、消费环境、消费心理预期等等,因而,政府也要继续出台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增加居民消费积极性,并引导居民消费结构向更健康、合理的方向演进,以期全面提高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鉴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扩大消费的基础。收入
28、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最直接、10最根本的因素,并最终决定着居民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因此,在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以提高消费者对国家经济走势的良好预期。同时,国家还需采取措施改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尽可能地缩小不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真正发挥大国经济的内部拉动作用,使经济发展走上需求投资拉动的良性发展的道路。2. 刺激消费需求,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当前,我国消费需求相对不足。这些年来,政府一直花大力气刺激我国的消费需求,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假日旅游消费、通讯及电子产品的消费、住房消费、居民汽车消费等极大的拉动了居民的消费需求。一方面,我们应该进一步巩固已有成果,另一方面还
29、须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如医疗保健、保险等。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往往住房紧张,因此,大力发展这些地区的房地产事业是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有效手段;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交通和通讯条件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应在交通和通讯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城市化建设,以促进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地提高。3. 引导文化消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引导人们自觉提高文化消费,特别是智力性、发展性消费的比重,加大消费中的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这本身就是人力资本投资。精神文化领域的扩大,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活动就会增多,消费者的人力资本积累也就提高了,进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从供给方面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0、4. 加快中西部发展,缩小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大多数经济基础差,发展相对滞后,因而必须加快这些地区的发展。政府应从资金、政策上相对倾斜扶持,为其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吸引各方参与西部大开发;各地区也应积极探索发展新思路,借鉴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可能缩小地区差距。五、结语本文应用聚类分析和判别的分析方法,对 2013 年我国 31 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我国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不同类型地区的居民消费结构的相似程度也不同,且有着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对
31、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各地区因地制宜地制定消费政策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决策借鉴。11参考文献1丁咏梅,周晓阳.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统计分析.市场研究,2004,(1):15-18.2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4-76.3余建英,何旭宏. 数据统计分析与 SPSS 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256-263.4李泓欣,丁孟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工业技术经济,2003,(5):54-55.5方征.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及对内需影响之分析.特区经济,2005,(11):19-21.6吴恒. 北京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优化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