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28939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5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与相关政策(一)体苗小学的基本情况体苗小学位于武昌洪山区洪山体育馆附近,是繁华街区(洪山广场)背后“贫民区”的一部分。小学周围的建筑大多比较低矮破败,里面住着来自各地的农民工家庭,以小学为中心形成了农民工及其子女的聚居区。据介绍,体苗小学始建于 1999 年,是由私人创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专门招收附近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小学目前总共有 400 多人,分一至六年级,配备了仅有的几个老师。体苗小学夹在城市的角落,活动空间相当狭小,生存环境极为恶劣。一条小路通向小学破烂的大门,在门口是一个漆黑污浊的存煤仓库,然后曲折上坡来到体苗幼儿园(虽然都以“体苗”冠

2、名,但幼儿园的条件明显强于小学) ,再走一段就到了体苗小学。小学的隐蔽性反映了其不为人知的特点。小学仅仅就是一排低矮陈旧的小房子,学生的教室、老师的办公室、公共厕所连在了一起。房子前面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泥土坪,上面长满了野草,还有几颗东倒西歪的树木。在那里,每个人都会受到大批蚊子的“热烈欢迎” 。再往前就是一堵山墙,墙的上面是杂草丛生的山坡。站在院子里的小学生只有高高地仰起头才能看见蔚蓝的天空和漂浮的白云。面对教室,我们可以发现教室的门基本上都是修补过的,要么就是留下了大窟窿。窗户的玻璃早已破碎,后来加上去的油纸也已经风化了。外墙上的电源好多都没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很多电线已经老化脱落,这无

3、疑会对孩子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进入教室里面,情况一样糟糕。教室很小且不说,里面还阴暗潮湿,四壁都有表皮脱落。桌子、凳子基本上没有完好无损的,要么缺胳膊少腿,要么坑坑洼洼。教室里的电灯有的也坏了,仅有的一个电扇好像就是转不起来。选好某个角度,小学生恰好可以望见教室后面那几栋瑰丽堂皇的高楼大厦,而高楼大厦里面的人不一定知道在他们下面的这个农民工子弟学校。事实的确是这样的。体苗小学靠的是私人资本在维持运行,政府在这方面没有给予扶持,从而导致其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教学水平也比较差。但是,住在体苗附近的农民工大多愿意把他们的子女送入体苗读书,因为那里费用要低一些,孩子回家也方便。这就造成了农民工子女的受

4、教育问题:一方面,他们没有条件到各方面占优的公立学校去读书,只好进入农民工子弟学校;令一方面,因农民工子弟学校条件比较差而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据说,体苗小学还未取得政府颁发的办学许可证,很多人怀疑其为非法办学,乃是一所“黑校” 。而体苗小学的校长则表示体苗的存在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它为一大批农民工解决了孩子读书的难题,并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理解体苗,帮助体苗渡过难关。所有这些都是城市农民工子弟学校共同面临的实际困难。鉴于体苗是一所容纳城市弱势群体农民工子女的私立学校,资料显示有越来越多的人和组织在关注它的生存和发展。一直以来,有很多热心人同情并资助体苗小学及其学生,尤其是武昌各大高校的大学

5、生们,他们对体苗更是倍加关注。近来,每当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期间,大学生们总会抽出宝贵的学习时间到各个农民工子弟学校去,或者义务支教,或者调查研究,或者慰问演出等等。体苗小学是众多农民工子弟学校中的一个,理所应当地受到了大学生的注意,而这将有力地促进了体苗的发展。我们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地就选在了体苗,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二)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现状2006 年 4 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农民工约有 2 亿人,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 2000 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 9.3%,近 100 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有学者认为,这 100 万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

6、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于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亟待引起各方重视和尽快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的现状:1.国家虽然强调“全民教育” ,法律上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享有同等受教育权利,而现实中大量的农民工子女被拒之公办学校之外,部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的权利依然的不到保障,国务院妇女儿童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的抽样调查显示,流动儿童中一直未上学的占 6.85%,失学的占 2.45%。2.部分流入地政府对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问题的意义还缺乏应有的认识职责不明确,管理不到位,尚未形成有关部门分工合作,共

7、同解决这一问题的机制。相当一部分城市没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纳入本区域事业发展规划中,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一些地方尚未建立专项经费,经费投入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3.一些城市虽然指定了一批专门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公办学校,但指定学校招生数量仍不能满足需求,一些进入非指定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需交“借读费” ,增加了农民工的经济负担。4.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数据统计不完善,16 岁以下儿童的管理和人口统计工作尚属空白,教育部门难以了解和监控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增加了制定教育规划的难度。5.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学期中间转学,中途回家情况发生频繁,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教材教学内容

8、难易程度与进度不一样,造成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接受教育中存在一定难度。6.大部分社会力量举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差,条件简陋,办公地点偏,交通不便;校舍大多为改建或搭建的,光线不良,室内拥挤;缺乏必要的体育器材和教学设备;安全隐患大;不能开足,开齐课程方案规定的课程;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低,来源复杂,不具备教学经验。7.城市有些公办学校在接受农民工子女教育时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方面不同等对待,向农民工子女加收借读费等其它费用。普通农民工仍属于低收入阶层,尽管他们遵循着“存款最大化、生活费用最小化”的原则,也只能勉强承受甚至仍无力承受子女在城市读书所需的费用.8.农民工被视为城

9、市“边缘人” ,他们的子女也受到歧视,如农民工子女不能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不能参加“三好学生”评选,甚至不能参加体育比赛等。农民工子女在其同学中也会受到低人一筹的待遇,这使得农民工子女有相类的自卑感、孤独感、被剥夺感、被隔离感,他们的内心变得十分敏感。(三)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方面。但探寻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需要从制度的层面进行:教育制度、社会体制是造成城市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最重要因素。1.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出现,与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

10、度密切相关。户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它的形成虽然有着特殊的历史缘由,甚至也有着特定的历史价值与意义,但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与作用不可低估。户籍制度最突出的弊端在于它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把中国公民分成标志鲜明的两大类别,也将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割裂开来,让城乡儿童在不同的制度架构中获取不均等的教育资源。农村青少年要摆脱农民的身份,唯一的途径是通过教育,进入城市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改变农村户口。因此,户籍像一道强有力的闸门,维护着二元社会结构。改革开放后,伴随农村适龄儿童不断向城市流动,原有僵化的城乡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遭受巨大冲击。为了维护这种僵化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即使政府确立

11、了“流入地政府为主”和“公办学校为主”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上学的“两为主”方针,不少城市公办学校仍以种种理由拒收或少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有的地方政府则采取指定部分学校招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而其他学校特别是教学质量好的重点学校则不允许招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有的接受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公办学校则将这些孩子单独分班,与当地学生分班学习。这是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一种“隔离”和歧视的做法,它严重阻碍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并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2.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过度分权,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是一种过于分权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把普及义务教育所需的资

12、金交由地方负责筹措与分配,实际上等于默许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差异对义务教育的不利影响和制约。其结果,只能使义务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总存在着一定甚至是比较悬殊的差距。那么在这样一种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下,不可避免地使义务教育陷入非均衡发展状态中。我国义务教育普及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严重城乡差异,实际上正是现行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实施的必然结果。城乡教育差异的悬殊,一方面必然会诱使农村适龄儿童流入城市接受较为优质的教育,从而对城市义务教育产生巨大的需求效应;另一方面,在义务教育过度分权的背景下,一个地方的学生越多,地方政府的财政

13、压力就越大。以 2004 年为例,当年全国城镇小学生预算内经费 1508.28 元,城镇初中 1632.41 元。照此计算,像北京、武汉等大城市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支付的经费将是一个巨大的数目。这样一来,尽管中央政府反复强调流入地政府要制订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减免有关费用,做到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但一些学校和地方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入学仍持排斥态度。目前不少地方均抱怨财政困难,难以接收更多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有的则认为由流入地政府单独承担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费用不合理,提出应让其原籍政府承担或分担部分教育费用。有的甚至认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

14、教育,就相当于择校读书。从较为落后的乡村转到相对发达的城市接受教育,就是一种择校,择校就意味着他们对当地政府提供公共教育的放弃。由此推论,流入地政府不仅可以不承担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投入,而且可以对其收取较高的学费或借读费。3.农民工子弟学校遭受不公平的对待。从目前来看,民办中小学及民工子弟学校承担了相当数量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公办学校及政府的财政压力,分担了政府的责任。但是,从实践来看,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及民工子弟学校存在明显的不平等性。尤其是政府的财政投入主要是公办学校,几乎顾及不到民办学校及民工子弟学校。有的甚至认为民办学校或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争生源

15、、争教师,损害了公办学校的利益,对这些学校采取不同程度的限制、排挤甚至打击和取缔。当然,为了给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提供安全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相应的规范是必须的,对一些违规办学实行取缔也是必要的。但这种规范应当是在积极鼓励和支持的前提下进行,而政府现行的规范恰恰是在缺乏支持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且一律都是按城市学校的标准来规范的。对于绝大多数民工子弟学校来说,往往很难达到这个标准,这样,这些民工子弟学校便归入“不合法”的范围。民工子弟学校就在这种“自生自灭”的状态下生存着。 “自生自灭”的状态制约了这类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而无法进一步发展又加大了其达标的难度。这就在相当程度

16、上制约了民办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增加了公办学校的压力,减少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四)国家在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的相关政策早在 1996 年原国家教委就制定印发了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办法(试行) ,在部分省、市进行试点。1998 年 3 月,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发布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 ,强调流入地人民政府应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创造条件,提供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但是,此时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进城上学仍采取限制政策,要求“流动儿童少年常住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外流。凡常住户籍所在地有监护条件的,应在常住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

17、育;住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的,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 。该办法还允许招收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收取“借读费” 。2001 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重申:要重视解决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基本上确定了农民工子女教育“两为主”的方针,出“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取多种形式,法保障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国家对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逐渐从“限制”转向“支持” 。2003 年 9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 。该意见把占流动儿童少年绝大多数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单独提出并突出强调,

18、将政策焦点对准农民工子女,定由流入地人民政府负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收的学校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2004 年 3 月 25 日,财政部决定,今后在城市中小学就学的农民工子女,负担的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它费用。除收取每证最高不超过 5 元的暂住证工本费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工本费外,其它面向进城就业农民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并清退向农民违规收取的款项。将进城就业农民的治安管理经费纳入正常财政预算支出范围,严禁向进城就业农民或农民工所在单位收取治安联防费。开展农民工培训和技能鉴定,不得强制培训、强行收费。 200

19、6 年 6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二.调研的目的与意义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普及性与民主化,人人都应该享受教育,也应该接收教育。此次调研的目的就在于进一步了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受教育的现状,并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状况,引起社会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办法,让中国的教育真正的成为“全民教育” ,让中国的社会真正和谐起来。具体而言,这次调研的目的和意

20、义主要有:1.唤起社会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子女绝大部分处于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在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基础教育,它不仅是奠定青少年一代国民素质的重要基础,也是奠定广大青少年接收更高一级教育的根基。所以,义务教育具有很强的普及化和民主化等特点。它要求全社会不论贵贱等级,不管肤色和种族,不分流动人口还是常住人口,所有适龄儿童都有权进入学校接收公平、公正的教育。对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必须,必须逐步消除因地区间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差别和公民家庭之间经济状况的而造成的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象,为公民的自我发展提供平等的条件。

21、此次调研的最大目的就是在于唤起人们对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促进教育公平和全民教育的实现。2.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有利于促进国家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科学与技术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所以,我们国家当前必须大力发展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信息经济。这就必须要有大批素质高的人才做支撑。英国经济学家哈比森说:“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人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 ”显而易见,这里的人可能仅仅包括城市的孩子,农民工子女也是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提高他们的素质,让他们成为我们国家未

22、来的有用之才。3.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城市农民工子女由于离开家乡,离开户籍所在地,所以流出地政府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大为削弱。而流入地政府由于城市农民工没有当地的户籍,他们也就没有保障这些孩子义务教育的义务。所以,流动儿童很大程度上处于无管理的状态,成为城市中的边缘人口。这些孩子由于教育上的不公平待遇,在素质与能力上将与城市子女有较大的差距。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下逐利意识的加强,市场竞争的逼迫,特别是其社会群体的道德不确定性,加之转轨时社会控制相对乏力,这些农民工子女踏入社会之后,由于农村和城市的新旧价值观都失去信仰,变成无价值遵循的人,从而成为社

23、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根源,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谐。所以,我们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有助于提高农民工子女的素质,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4.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届四种全会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何谓“和谐社会”?它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社会各阶层能互相融洽平等共处,形成良性、公正、合理的互动结构。对于城市来说,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要让外来务工者融入城市,建立一套社会资源共享的制度,形成和谐良好的发展环境。由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其子女的家庭教育已经落后于城市孩子。如果国家和社会不对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加以重视,任其自由发展,农民工子女甚至第三代都很难

24、融入城市,显而易见,这样一批几亿人的生活在城市却不能融入城市的劳力大军的存在,很难说我们的社会是和谐的。所以关注农民工的教育问题,也就成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三.研究对象与方法本次调查的时间跨度为 2007 年 7 月 15 日7 月 19 日,主要在武汉市武昌区体苗小学及其附近的农民工聚居地展开,选取的对象为符合相关特征的体苗小学的学生和老师、农民工家长。抽取体苗小学在校学生中的 200 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 128 人,占 64%,女生 72 人,占 36%;抽取体苗小学的 10 位老师进行实地访谈,其中高中以上学历的老师有 3 个,占 30%,高中或以下学历的老师有 7

25、 个,占 70%;抽取小学周边的农民工家庭 60 个进行上门走访,其中父母双方都在城市的家庭有 45 个,占 75%,父母一方在城市的家庭有 15 个,占 25%。在调研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查询法、案例分析法、数理测算法等。四.结果与分析(一)农民工子女(注:接受本次调查的农民工子女有 200 人)1.调查问卷关于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问卷调查(学生篇)你好!我们是武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现在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研活动。以下是我们制作的调查问卷,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我们热切希望得到你的支持与配合,谢谢!年龄 性别 家长职业 家长文化程度

26、家庭收入 居住面积 是否租房父母1.你在这上学多久了?A. 1 年或以下 B.2 年 C.3 年 D.4 年或以上2.你转过几次学?A. 没有 B.1 次 C.2 次 D.3 次或以上3.你能适应这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吗?A. 能适应 B.比较适应 C.不太适应 D.不适应,想回家乡4.你的学习情况怎样?A. 优秀 B.良好 C.一般 D.不太好5.你对所在学校满意吗?A. 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6.你对学校的老师满意吗?A. 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7.家长希望你的学业达到什么程度?A. 小学毕业 B.初中毕业 C.高中毕业 D.大学毕业8.你希望自己的学业能达到什么程度?A. 小学毕业

27、 B.初中毕业 C.高中毕业 D.大学毕业9.你认为上学是为了什么?A. 长知识以改变命运 B.做官 C.找个好工作赚钱 D.被逼的10.你感觉你们家交学费困难吗?A. 很困难 B.不困难 C.还可以11.你是否为学习用品发愁?A. 从不发愁 B.经常发愁 C.有时发愁12.你的父母文化程度如何?A. 小学以下 B.小学 C.初中 D.初中以上13.你的父母支持你上学吗?A. 支持 B.不支持 C.一般14.你的父母关心你的学习吗?A. 非常关心 B.从不关心 C.有时关心15.你的父母能辅导你学习吗?A. 能 B.不能16.你的父母不能辅导你学习的原因是?A. 没有时间 B.没有知识 C.他

28、们不重视你的学习17.放学回家后你一般做什么?A. 学习 B.干活 C.玩 18.你认为回到家里对你学习的最大阻碍是什么?A. 家里太吵,学不下去 B.没有地方学习 C.要帮父母干活19.你的父母经常和学校联系吗?A. 经常联系 B.从来不联系 C.偶尔联系20.学校的老师来过你们家吗?A. 来过 B.没来过21.学校或家的附近有网吧吗?A. 有 B.没有22.你们平时上网吗?A. 经常上网 B.从不上网 C.偶尔上网23.你们上网一般干什么?A. 聊天 B.看电影 C.玩游戏 D.学习 24.你在学校有几个好朋友?A. 1 个 B.23 个 C.4 个以上25.你一般想和什么样的同学交朋友?

29、A. 学习好的 B.住在我家附近的 C.老乡 D.对我好的 26.你认为你们学校跟重点学校有差别吗?A. 有,很大 B.没有 C.有一点27.城里人对你们怎么样?A. 友好 B.不友好 C.一般28.你对城里的同学是怎么看的?A. 羡慕 B.嫉妒 C.讨厌 D.没看法 29.你喜欢留在城市吗?A. 喜欢 B.不喜欢 C.无所谓 30.你觉得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吗?A. 能,只要我努力了 B.不能,不管我是否努力了 C.不知道2.数据分析68 岁 48 个 24%810 岁 70 个 35%年龄812 岁 82 个 41%男生 128 个 64%性别女生 72 个 36%无工作 6 个 3%家长职业

30、父清洁工搬运工装修工118 个 59%送递员司机店员56 个 28%其他 20 个 10%无工作 12 个 6%清洁工搬运工装修工88 个 44%送递员司机店员72 个 36%母其他 28 个 14%无文化 124 个 31%小学 152 个 38%初中 100 个 25%家长文化程度高中以上 24 个 6%500 元以下 42 个 21%500 元1000 元 64 个 32%1000 元1500 元 48 个 24%家庭月收入1500 元以上 46 个 23%15 平米以下 34 个 17%15 平米20 平米 62 个 31%20 平米25 平米 68 个 34%居住面积25 平米以上

31、36 个 18%是 190 个 95%是否租房否 10 个 5%(1)上学时间35%28%23%14%一 年 或 以 下两 年三 年四 年 或 以 上根据统计,体苗小学的小学生大多刚来武汉不久,最近一两年来的占了绝大多数,具体情况如图所示。其中一年以下的达 35%,两年的有 28%,三年的占 23%,四年以上的只有 14%。由此可见,进入体苗的农民工子女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这反映了每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正在不断增加,从而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民工潮。另外,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农民工子女都有转学的经历,有的还不止一次,转学 3、4 次的现象也存在。这就表明,随父母而动的农民工子女转学比较频繁,生活不稳定,始

32、终处于漂泊状态。环境的不断改变会导致一种不适应性,这种不适应性是农民工子女学习情况不佳、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2)适应程度18%27%36%19%0%20%40%60%80%100%1不适应,想回家乡不太适应比较适应能适应如上所述,外来民工的子女常常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他们时时有回乡的想法。根据我们对体苗小学在校学生的调查,只有 18%的农民工子女能够适应城市的生活,27%的人勉强适应,而不太适应和根本不适应的人分别占了 36%和 19%。能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当然很好,关键是那些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农民工子弟,他们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3)学习情况18% 23%34%25%0%5%10%1

33、5%20%25%30%35%优 秀 良 好 一 般 不 太 好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农民工子女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学习成绩跟不上,有三分之一多的人成绩一般,良好和优秀的学生分别只占 23%和 18%。这显然不太正常,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差距,而应该是比较均匀的。我们应当看到,学习差的农民工子弟太多了而学习好的太少了。所以, “外来”的农民工子女还没有充分融入城市,他们在学习上落后了。(4)对学校的满意度20%48%32%0% 10% 20% 30% 40% 50% 60%满意一般不满意众所周知,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条件比较差,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农

34、民工子女对所在学校的满意度不高,直接表示不满意的有近三分之一,感觉很一般的达48%,而感到满意的只有 20%。这就证明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环境不够理想,现有的条件不能满足他们的基本要求。还有,学生对学校老师的评价也不高,很多人不满意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方法,认为在学校里学不到有用的东西。这就提示我们,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状况亟待改变。(5)家长期望家 长 期 望9%44% 15%32%小 学 初 中 高 中 大 学据调查,9%的农民工家长认为子女小学毕业即可;希望子女初中毕业的家长占大多数,达44%;希望他们高中毕业的有 15%;希望他们拿到大学文凭的占 32%。农民工家长自身的受教育情况和人生

35、经历决定了他们对子女上学的态度。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农民工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好愿望(32%支持子女上大学) ,但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们更希望子女能够早日为自己分担生活的重担(44%要求子女初中就毕业) 。(6)自我定位自 我 定 位6%30%18%46%小 学 初 中 高 中 大 学对于城里的农民工子女来说,他们也拥有自己的求学梦。农民工子女的自我定位和家长的期望有所不同。数据显示,近一半(46%)的农民工子女都抱有上大学的理想,还有 18%的人想要上高中,认为初中毕业就行的人下降到了 30%,只有极少数人(6%)认为读完小学就够了。这些数据表明,农民工子弟对将来的学业更为理想化,对自

36、己的前途更加有信心;农民工子女与家长的想法不完全一样,反映了两代人之间的追求冲突。(7)上学目的求 学 目 的长 知 识44%做 官16%赚 钱35%被 逼5%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子女的上学目的各不一样。在此次调查中发现,44%的农民工子女认为上学是为了长知识,35%为了赚钱,16%为了做官,5%被逼上学。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农民工子女的求学动机存在某种程度的偏差。长知识、增才干是人们读书理所应当的出发点,而农民工子女中以往后赚大钱、做大官为追求目标的人所占的比例超过一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8)学费问题31%20%49%0%10%20%30%40%50%很 困 难 不 困 难 还 可

37、以学 费 问 题上学难是农村孩子的一大困境,城市农民工子女同样面临这样的难题。调查结果表明,有三成多的城市农民工子女反映家庭交学费很困难,近一半的人认为父母基本上有能力上交学费,只有 20%的人表示家里在学费方面没有困难。这就表明,农民工家庭经济收入的缺乏,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学费问题比较严重、部分孩子被迫辍学的后果。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还发现,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用品不足,许多孩子在为学习用品发愁。这同样是农民工不良经济状况的反映,也是农民工子女学习分心、成绩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9)农民工文化程度农 民 工 文 化 水 平小 学 以 下 , 31%小 学 , 38%初 中 , 25%初 中 以 上

38、, 6%依据我们的调查,城市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而这也是广大农民实际情况的体现。小学文化的农民工占了最大的比重,达 38%;其次是小学以下文化水平的,占 31%;初中文化水平的有 25%;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农民工最少,只有 6%。以上的数据反映了农民工学历较低,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很少的状况,这当然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和对子女的教育。(10)父母对子女学习的支持度48%17%35%0%10%20%30%40%50%支 持 不 支 持 一 般支 持 度农民工对子女学习的支持度受种种因素的制约,而农民工自身的经济状况和文化水准会在这方面表现出来。调查发现,比较支持孩子上学的家长接近一半(48%

39、) ,有 35%的家长一般性地支持孩子上学,另有 17%的家长不支持孩子到学校学习。我们尤其应该注意那 17%不被支持上学的农民工子女,要设法保证他们接受正常的早期启蒙教育。另外,调查结果还表明,农民工家长对子女的学习关心不够。上学的孩子如果得不到父母的关心、鼓舞,他们的内心会是孤独、无助的,而这必然影响其成绩。(11)父母为何不能辅导子女学习47% 39% 14%0% 20% 40% 60% 80% 100%没 有 时 间 没 有 知 识 不 重 视 学 习调查表明,大部分的农民工没有能力辅导子女的学习,当子女在学习上遇到麻烦时不能给予他们有效的帮助。关于父母不能辅导自己学习的原因,孩子们的

40、回答各不相同。将近一半(47%)的农民工子女反映父母没有时间给自己辅导功课,快四成(39%)的人认为父母不能给予辅导的原因是没有相应的知识,还有 14%的人则表示父母根本不重视他们学习的好坏。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的,农民工不能辅导子女的功课是一个明摆着的严峻事实。(12)孩子回家后干什么29%24%47%学 习干 活玩根据我们的调查,城市农民工子女回家后主要做三件事,学习的占 29%,干活的占 24%,最多的是玩,达到 47%。不可否认,孩子具有爱玩的天性,但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玩上面而忽视自己学习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还有,近四分之一的农民工子女回家后要帮父母干活,在这一点上他们无疑与城市的孩子存在

41、较大差别。另据调查,孩子们普遍反映家里的学习环境不太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要干家务活、没有地方学习、家里面太吵等都是农民工子女无法安心学习的原因。(13)父母与学校的联系9%41%50%0% 10% 20% 30% 40% 50%经 常 联 系从 不 联 系偶 尔 联 系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农民工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看自己的孩子,因而在与学校的联系方面他们显得更加不积极。如图所示,经常跟学校联系的家长只占 9%,50%的家长会偶尔联系校方,而 41%的家长平时根本不与学校取得联系。这就使“孩子家长学校”的纽带发生断裂,这十分不利于三方信息的沟通。再有,学校的老师也

42、不怎么联系农民工家庭,这就造成了校方与学生家庭之间的冷漠,从而影响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和身心健康。(14)上网情况57%22%21%经 常 上 网从 不 上 网偶 尔 上 网分析:从以上两个图表调查农民工子女的上网情况可以看出,83%的农民工子弟小学附近有网吧,只有 17%的学校附近没有;同时有 57%的学生选择经常上网,21%的学生选择偶尔上网,只有 22%的学生选择从不上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周边环境不是特别的良好,网吧过多,同时也反映了现在学生上网呈现出一个低龄化的趋势,并且有超过一般的学生83%17%0%10%20%30%40%50%60%70%80%90%有 没 有系

43、列 1选择经常上网,也说明了现在上网现象的普遍。19% 22%46%9% 4%0%5%10%15%20%25%30%35%40%45%50%聊 天 看 电 影 玩 游 戏 学 习 其 他系 列 1分析:该表反映了学生一般情况下上网的目的,有高达 46%的学生选择了玩游戏,19%的学生选择聊天,还有 22%的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看电影,只有 9%的学生上网的目的是学习。网络作为现代主要的信息连通和查询的工具,其主要用途本应该是作为增长知识和增长见识的工具,但是很多同学可能由于年龄、自制力不强等原因,却本末倒置,把其使用网络主要目的用来娱乐。怎样保障网络作为现代高新技术的被正确使用,是我们国家和社

44、会在以后引导学生健康成才方面所要做的重点工作。(15)在校人际关系43%35%22%0% 10% 20% 30% 40% 50%1个23个4个 以 上系 列 1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广大农民工子女的人际关系调查方面,不到四分之一的同学选择了他们有四个以上的好朋友,约 35%的学生选择他们有 23 个左右的好朋友,而有 43%的同学选择他们只有一个好朋友。这反映出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面临了人际交往面过窄、性格偏向孤僻等问题。广大农民工子女不远千里随父母流动到城市读书,人生地不熟,过窄的交往面对他们的成长会更加不利,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13%33%10%44% 学 习 好 的在 我 家 附

45、 近 的老 乡对 我 好 的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被调查的 100 个学生中,把对自己好作为第一择友标准占 44%,还有 33%的学生选择了住在我家附近的,只有不到 25%的学生选择成绩好的和老乡。可见,广大农民工子女在平时的交友过程中,情感和距离的因素是影响他们的最重要因素,而成绩和同乡等外因并没有占很大的比重,同乡等传统上会作为影响交友时比较大的因素这次只占很很少比重,反映了广大农民工子女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比以前有了较大的起色。(16)学习环境有 , 很 大 没 有有 一 点S159%9%32%0%10%20%30%40%50%60%系 列 1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在被问到他们所在的农民工

46、子弟小学跟重点中学有多大差别时,虽然这些孩子的年龄普遍较小,但是他们都深知这两种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巨大差距。有 59%的学生选择了有差别,并且很大,32%的学生选择了有一点差别,只有 9%的学生选择了没有差别。在调查的过程中,选择没有差别的学生几乎都是低年级的学生,年级越高的学生越多的认为有差别,并且认为差别很大。当前,农民工子弟小学由于主要是社会和私人力量办学,在教学硬件设施和老师的配置上与城市中的公立中学特别是公立的重点中学差别很大,这涉及到公民教育公平权的保护等重大问题。如何提高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办学质量也是我们国家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17%47% 36%0%5%10%15%20%25%3

47、0%35%40%45%50%友 好 不 友 好 一 般系 列 1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在被问到城市人对他们的态度时,高达 47%的学生选择了不友好,36%的学生选择了一般,只有 17%学生选择了友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在城市遭遇的现实。由于是从农村来到城市,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不高,所从事的职业也是和脏、累、苦等字眼联系在一起的体力活,所以在城市,他们普遍被所谓的“城里人”所歧视。这种歧视一方面利于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融入城市,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实现。33%31%15%21%羡 慕嫉 妒讨 厌没 看 法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在被问到他们对城里同

48、学的看法时,31%的学生选择了嫉妒,15%的学生选择了讨厌,33%的学生选择了羡慕,还有 21%的学生选择了没有看法。这反映了广大随父母流动到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与城市孩子的交往方面还有较大的隔阂,也反映出城市孩子在家庭条件等方面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之间的巨大差距,两类不同身份孩子之间的隔阂将会成为我们这个社会未来的一个巨大隐患。63%15% 22%0%10%20%30%40%50%60%70%喜 欢 不 喜 欢 无 所 谓系 列 1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在被问到对待城市的态度是,63%的农民工子女选择了喜欢留在城市,只有 15%的农民工子女选择不喜欢。近些年来,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的不断

49、扩大,繁荣发达的城市对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分析:从上图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对未来感到非常迷茫,62%的同学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否能够实现,还有 7%人认为自己即使努力了,理想也不会实现,只有 31%的同学对自己的未来采取较为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努力,理想就会实现。这突出反映了心理问题成为广大农民工子女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二)农民工家长(注:此次接受调研者为居住在体苗小学附近的 60 名农民工)31%7%62%62%能 。 只 要 我 努 力 了不 能 , 不 管 我 是 否 努力不 知 道1.访谈提纲访谈提纲(家长篇)(1).您的月收入有多少?(2).您进城务工的工龄是?(3).您对子女的关心达到什么程度?(4).您与子女的沟通情况怎样? (5).您愿意子女学到什么程度?(6).您对子女现在的成长环境是怎么看的?(7).您希望子女以后从事的工作是什么?2.数据分析(1)农民工月收入统计饼状图5%30%45%20%300元 以 下300500元500800元800元 以 上分析:从图一可以看出在接受调研的农民工之中,收入在 3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