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l《列子》中的寓言.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15569 上传时间:2019-1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l《列子》中的寓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l《列子》中的寓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l《列子》中的寓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l《列子》中的寓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詹何钓鱼 原文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蓧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詹何曰:“曾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纤缴,乘风振之,连双鸧于云际,用心专,动手均也。臣因其事,放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惟鱼之念,投纶沉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钩饵,犹尘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将亦奚事哉?“楚王曰:“善。”译文 詹何用单股的蚕丝做钓鱼的丝绳,用芒刺做钩,用细竹做钓竿,用剖开的米粒做为钓饵,在有百仞深的深渊中、湍急的河流里钓到的鱼可以装满一

2、辆车,钓丝还不断,钓钩没有被扯直,钓竿没有被拉弯。楚国的国王听说了这件事觉得很惊异,就把他叫来问他原因。詹何说:“听我曾经当过大夫的父亲说过,古代善射的人射箭啊,曾经用拉力很小的弓、纤细的丝绳,顺着风一射,一箭连射两只黄鹂鸟,(因为)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原因啊。我按照他的这种做法,模仿着学习钓鱼,五年才完全弄懂其中的道理。现在我在河边持竿钓鱼时,心中不思虑杂事,只想鱼,丢线沉钩,手上用力均匀,外物没有能扰乱(我的心神)。鱼看见我的钓饵,就像尘埃或聚集的泡沫一样,吞食它不会怀疑的。所以我能以弱制强,以轻御重啊。大王您治理国家如果可以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应付了,还能有什么对付不了的吗?”楚

3、王说:“说的好。” 1 字词解释 1.纶:钓鱼的丝绳。2.芒:谷头端细长而尖锐的刺。3.荆蓧(dio):楚国产的细竹。4.剖粒:剖开的米粒。5.引:牵引,这里指钓上。6.汩流:湍急的河流。7.先大夫:这里指已经逝去的父亲。8.蒲且子:古代善射者。9.弋(y):射箭。10.弱弓纤缴:拉力很小的弓,纤细的丝绳。缴,射鸟时系在箭上的丝绳。11.连双鸧(cng):一箭连射两只黄鹂鸟。12.放:通“仿”。13.聚沫:聚拢的泡沫。道理 1.科学的方法是通向成功的阶梯。2.方法是智慧和经验的结晶。3.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4.解决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5.方法必须符合客观规律。6.方法必须不断革新与改

4、进,才能有更好的成效。7.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掌握新的方法。善于吸收前者的经验,顺应自然之势,是获得成功的一条捷径。歧路亡羊 原文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弟子孟孙阳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

5、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杨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以为孰是孰非?”心都子嘿然而出。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哀哉!” 1-2 解释 1.歧路:岔路;亡:丢失,失去。字面意义是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现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一个固定目标就会迷失方向,

6、无所适从。1.杨子:对杨朱的尊称。2.杨朱,战国时哲学家。3.歧路:岔路;小道。4.亡:丢失。5.获:获得,得到。6.党:朋友,有交情的人。7.竖:小童,小听差,这里指的是杨子的仆人。8.岐:岔开的。9.奚:怎么。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译文 杨子的邻居家丢失了一只羊。这位邻居已经率领了他的家属亲友等人去追寻,又来请求杨子的童仆帮忙去追寻。杨子问道:“哎,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呢?”邻居回答说:“岔路太多了。”追羊的人回来后,杨子问邻居:“找到羊了吗?”邻居回答说:“没有追到,还是让它跑掉了。”杨子问:“为什么会让它跑掉呢?”邻居回答说:“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它到底从哪

7、条路上跑了,所以只好回来了。”杨子听了,心里难过,改变了脸色,很长时间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他的学生觉得奇怪,问他说:“羊是不值钱的牲口,又不是您自己的,而您却不说不笑,为什么呢?”杨子不回答,学生不知道杨子到底是什么意思。杨子的学生孟孙阳从杨子那里出来,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心都子。有一天,心都子和孟孙阳一同去谒见杨子,心都子问杨子说:“从前有兄弟三人,在齐国和鲁国一带求学,向同一位老师学习,把关于仁义的道理都学通了才回家。他们的父亲问他们说:仁义的道理是怎样的呢?老大说:仁义使我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把名声放在生命之后。老二说:仁义使我为了名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老三说:仁义使我的生命和名声都能够保

8、全。这三兄弟的回答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而同出自儒家,您认为他们三兄弟到底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杨子回答说:“有一个人住在河边上,他熟知水性,敢于泅渡,以划船摆渡为生,摆渡的赢利,可供一百口人生活。自带粮食向他学泅渡的人成群结队,这些人中溺水而死的几乎达到半数,他们本来是学泅水的,而不是来学溺死的,而获利与受害这样截然相反,你认为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心都子听了杨子的话,默默地同孟孙阳一起走了出来。出来后,孟孙阳责备心都子说:“为什么你向老师提问这样迂回,老师又回答得这样怪僻呢,我越听越糊了。”心都子说:“大道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学的东西不是从根本上不

9、相同,从根本上不一致,但结果却有这样大的差异。只有归到相同的根本上,回到一致的本质上,才会没有得失的感觉,而不迷失方向。你长期在老师的门下,是老师的大弟子,学习老师的学说,却不懂得老师说的譬喻的寓意,可悲呀!” 3 道理 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用法偏正式;作谓语;比喻事理复杂多变。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有的人在学习、工作或社会生活中迷失了正确方向。造父学御 造父之师曰泰豆氏。造父之始从习御也,执礼甚卑,泰豆三年不告。造父执礼愈谨,乃告之曰:“古诗言: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汝先观吾趣。趣如吾,然后六辔可持,六马可御。”造父曰:“唯命所从。”泰豆乃立木为涂1,

10、仅可容足;计步而置,履之而行。趣步往还,无跌失也。造父学之,三日尽其巧。泰豆叹曰:“子何其敏也!得之捷乎!凡所御者,亦如此也。曩汝之行2,得之于足,应之于心。推于御也,齐辑乎辔衔之际,而急缓乎唇吻之和,正度乎胸肊之中3,而执节乎掌握之间。内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矩,取道致远而气力有余。诚得其术也,得之于衔,应之于辔;得之于辔,应之于手;得之于手,应之于心。则不以目视,不以策驱,心闲体正,六辔不乱,而二十四蹄所投无差;回旋进退,莫不中节。然后舆轮之外可使无余辙,马蹄之外可使无余地;未尝觉山谷之崄4,原隰之夷5,视之一也。吾术穷矣,汝其识之。”【注释】1涂:通“途”。 2

11、曩(nng):以往。 3肊:同“臆”。 4崄:同“险”。5隰(x):低矮湿地。【译文】造父的师傅名叫泰豆先生。造父开始跟着他学习驾御(马车)的时候,行礼很谦恭,泰豆三年没有教(任何东西)。造父礼节上更加恭敬小心,于是(泰豆)跟他说:“古诗有言:擅长制造良弓的人,必须先做簸箕;擅长冶炼的人,必须先做皮革处理。你先(注意)观看我快走的姿势。快走的姿势像我一样了,然后才可以掌握住六根缰绳,驾御好六匹马(的马车)。”造父说:“完全遵照您的教导办。”泰豆便栽上一根根木桩当路,每根木桩的面积仅够放上一只脚,木桩之间的距离是按一步路一根放置的。人踩在木桩上行走,快步往返,决不会失足跌倒。造父跟着老师学,三天

12、时间就掌握了全部技巧。泰豆感慨道:“你怎么那样灵敏?掌握得这样快啊!凡是驾车的人,也是像这样的。前时你走路,得力于足下,足下又是顺应心的指挥。把这个道理推广到驾车上来,就是通过协调马缰绳、马嚼子使车子走得平稳,控制调和马口使车走得或快或慢,正确的驾车法则在你心中,控制御马的节奏则由你的手来掌握。你内心懂得了驾车的法则,对外你又能适应马的脾气,因之能做到进退笔直,旋转合乎圆规曲尺的要求,跑的路远可是力气依然用不完,这样才可以说真正掌握到驾车的技术。控制住马嚼子,顺应着缰绳;掌握马缰绳,是顺应着手的操纵;手的操纵,是听从心的指挥。那就可以不用眼睛看,不用马鞭子赶;心里悠闲自得,身体坐得端端正正,而

13、六根缰绳一点不乱,二十四只马蹄跨出去没有丝毫差错;倒车转弯,或进或退,没有不合拍的。这样,车道的大小仅能容车轮就够了,马蹄踏的宽度之外,不必有多余的地盘;从来不会觉得山谷的崎岖危险,原野的宽阔平坦,在我看来,它们都一样。我的技术全部说完了,你好好记住它!”寓意 这则寓言特别强调了训练基本功的重要,基本功扎实,提高就快。鲍氏之子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14、且蚊蚋(ru,吸血昆虫)囋(zn,叮咬)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译文 齐国姓田的(权臣)在厅堂设宴祭神,一起吃饭的有上千人,宴席上有敬献鱼和大雁的。田氏看了,于是感叹道:“老天对民众很厚道啊!生长五谷,孕育鱼和鸟,用它们来给民众享用。”所有食客高声附和。一个年龄十二岁姓鲍的小孩,在幕僚中排列在次等的位置,进言道:“不是您说的那样。天地万物和我们人类并存,只是种类不同而已。种类没有什么贵贱之分,只是因为大小、智慧和力量不同而互相制约,依次互相吞食,并不是为了给谁吃而生存的。人类获取可以吃的东西并吃它,难道是天为了让人吃而孕育它们吗?况且蚊虫叮咬人

15、的皮肤,虎狼吃肉,也不是为了蚊虫而孕育出人、为了虎狼而孕育有肉的生物。”注释 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食:宴饮。以:用来 。为:给。迭:更迭。交替地,轮流地。预于次:参与在末座。 预,参与。次,末座。祖:古代祭祀的名称。原指出行时祭祀路神,在这里只是祭祀(天地鬼神)之义。和:应和。表示同意。坐:通“座”,坐席,座位。响:回响,回声。且:而且 徒:只。类:种类;物类。 和:应和。表示同意。 蚊蚋囋肤:蚊蚋咬人的皮肤。蚋,生活在水中,能吸食人畜的血、类似蚊的一种昆虫。 并:并且。 智力:智慧和力量。 岂本为人生之 本:本来,原本。 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囋:叮咬。九方皋相马 秦

16、穆公谓伯乐曰 1:“子之年长矣,子姓 2 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3。天下之马 4,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 5。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 6 者,有九方皋 7,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 8 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 9 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 10。”使人往取之,牡而骊 11。穆公不说 12,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 13!子所使求马者,色物 14、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 15 曰:“一至于此乎 16!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17。若皋之所

17、观,天机 18 也。得其精而忘 19 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20。”马至,果天下之马也。注释秦穆公: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名任好,五霸之一。伯乐,姓孙,名阳。古代著名相马专家。子姓:您的家族。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一般的好马可以从形体外表、筋肉骨架上观察出来。形,指形体。容,指状貌。“形容筋骨相”是名词性并列短语作动词“相”的状语。天下之马:天下最好的马(即千里马)。绝尘弭辙:绝尘:脚不沾尘土,不着地。弭,m,消除,停止。弭辙,没有足迹。辙,此指蹄印。不沾尘土,不留下足迹,形容马奔跑得很快。与共:一起。担纆(m)薪菜挑担打柴

18、。 纆,绳索,用于捆物。担纆,挑担子运送货物。 菜,通采。薪菜,打柴草。九方皋:人名,复姓九方,或作九方歅,九方堙。见:使动,使谒见。反:通“返”,返回。牝(pn):雌性的鸟兽。与“牡”相对。牡(m):雄性的鸟兽。骊(l),纯黑色的马。说:同 “悦”,高兴。 败矣:坏了、糟了。 色物:毛色。物,杂色牛。喟(ku)然:叹气的样子。太息,长叹。然,的样子。一至于此乎:竟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一,副词,竟然。是,这。乃,正是,就是。千万句:比我强千万倍还不止的原因。 天机:天赋之灵性。忘:忽视,忽略。 乃有贵乎马者也:包含着比相马本身价值更高的道理。译文 秦穆公召见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家族中有谁

19、能够继承您寻找千里马呢?”伯乐回答道:“对于一般的良马,可以从其外表上、筋骨上观察得出来。而那天下难得的千里马,好像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像这样的马奔跑起来,让人看不到飞扬的尘土,寻不着它奔跑的足蹄印儿。我的孩子们都是才能低下的人,对于好马的特征,我可以告诉他们,对于千里马的特征,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仅凭自己相马的经验来判断,他们是无法掌握的。不过,在过去同我一起挑过菜、担过柴的人当中,有一个名叫九方皋的人,他的相马技术不在我之下,请大王召见他吧。”于是秦穆公便召见了九方皋,叫他到各地去寻找千里马。九方皋到各处寻找了三个月后,回来报告说:“我已经在沙丘找到好马了。”秦穆公问:“那是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那是一匹黄色的母马。”于是秦穆公派人去取,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这时候秦穆公很不高兴,就把伯乐叫来,对他说:“坏了!您推荐的人连马的毛色与公母都分辨不出来,又怎么能认识出千里马呢?”伯乐这时长叹一声说道:“九方皋相马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他真是高出我千万倍。像九方皋看到的是马的天赋和内在素质。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九方皋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视察他所需要视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九方皋相马的价值,远远高于千里马的价值!”把马从沙丘取回来后,果然是名不虚传的、天下少有的千里马。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