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学生就业心理 课件.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059557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心理 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生就业心理 课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生就业心理 课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学生就业心理大学生自主创业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可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已逐渐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现在已经越来越明显,他们不再依赖家长、学校,而是主动发现、寻找机遇,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才能和技术,通过各种途径创立新的就业岗位。自主创业已成为一种新的就业模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大学生在就业前,逐渐加深对自我的了解,是一个人形成和培养心理上的健康活动方式和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个人自我的生活,是一个人社会生活中最首要的部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心目中的自我是怎样的,他的生活就是怎样的。个人的自我形象,决定着一个人整个的生活方式。人们都渴望了解自我,一个缺乏自我了解的人,就会

2、漫无目标,随波逐流。自我了解会给人们指导自己的生活方向确定坐标。自我了解不仅包括对自己现状的了解,还包括掌握自己可能的发展方向。人们的自我生活的关键在于更深入地把握自己,发掘、运用自己内在的人格魅力。理解大学生就业心理,把握未来方向,使就业更加轻松。大学生就业心理含义特征(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含义就业心理一般是指就业准备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是就业者将带入职业生活的、与职业活动成绩有直接关系的职业准备心理成分和心理活动。就业,就是参加职业活动。每一种职业都是社会的一项必要形式,是一种与从业者一定知识、技能、技巧和个人品质有密切关系的不停顿地进行着的生产活动。一个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职业活动

3、中度过的,职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精神上的主要寄托和经济地位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每一个大学生都很关心自己的未来职业。我国过去对大学毕业生一直由国家包下来统一分配工作,从 1993 年起,大学毕业生将不包分配,而采取由学校和用人单位以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式择优录用。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给大学生带来了两样东西:日益广阔的就业自由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如何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这对已经习惯于国家统一分配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必将引起一系列心理变化。大学生们对分配制度改革的心理状态很矛盾,呈现出职业准备心理的复杂性。一方面他们赞成改革,这使他们有了就业自主权;另一方面,他们对改革带来的就业竞争又

4、有着某种畏惧心理,总希望有个最后的依靠和屏障。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大学毕业生属于青年中期,其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尚未定型,存在着较大的可变性。第二,未来的分配方法尚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如何杜绝“走后门” 、“摘特权”现象,是许多没有“后门”可走的同学极为关注的问题。第三,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将发生更大的变化。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基层科研、生产第一线及比较偏远和艰苦的地方急需大学生,而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不再需要很多人。社会的各行各业犹如一座宝塔,塔顶只需少量砖石,而塔底则需万块基石。以上情况表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准备心理是一个多因素、多侧面的复杂动态过程。(二)大学生就业心

5、理的特征1紧迫感。一方面,大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和成就欲都比以前增强,想在专业课上发愤图强,或渴望在思想政治上有一个大的进步;另一方面,则是就业导致了内心的激烈冲突。例如,对未来职业的憧憬与自己努力不够而悔恨的冲突就是一种。大学生常常从对别人的认识中认识自己,心中都有一个做人的模式,如能以高标准对自己进行评价,就能形成具有自律作用的健康的自我,并能积极、恰当地认识自己的作用,对新生活的向往将使他们以一种紧张、兴奋的心态,生气勃勃地投入职业准备。而有的同学则从分配遭到失败的往届毕业生中认识自己,又不能奋起直追,也是,内疚痛悔、自责和失败情感笼罩了整个自我。大学生是需要紧迫感的,但紧迫不应该是压迫

6、,更不能被压垮。2责任感。 职业准备中的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格外关心,并把它们与自己的未来职业联系起来考虑,参与意识日益增长,显示出蓬勃生机和进取精神。但也应该看到。有部分同学对社会的要求多,而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想得少,对社会的抱怨多,而对自己投身其中去改变落后面貌缺乏责任心和勇气。3忧虑感职业淮备中的大学生,面临着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转折,担忧是难免的。他们担忧专业才能能否得以施展,担忧职业岗位条件是否理想,担优社会上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何去适应,担忧自己的身体和个性能否符合社会要求。个别同学甚至期望永远呆在学校里不毕业,说他一想到走向社会就害怕。4。心理水平的倒退现象。尽管大学生有正视

7、现实和走向社会的一定的心理淮备,但由于职业准备心理活动极为复杂,心理状态激荡不安,气质、性格上的弱点会充分暴露,出现心理水平的倒退现象。主要表现为集体观念淡化,性格暴躁偏狭,意志消沉,以不良手段发泄积怨、私愤等等。从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处于职业准备阶段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颇为复杂,这种心理状态将由大学生活带入职业生活之中,并对他们今后的职业活动成绩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大学生应该在学习期间注意优化自己的心理品质在职业准备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条件,迎接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活中的挑战和考验。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一)大学生职业准备心理成分大学生的职业准备状态是由复杂的心理成分构成的,包含以

8、下几个方面:1情绪或情感成分。情绪或情感成分,主要是由对待未来职业的态度所决定的情感体验。是积极向往,以兴奋、欢欣的心情迫不及待地准备一试身手,还是消极逃避,以沮丧、失望的心情被动地去应付未来职业,二者的情感体验是截然不同、泾渭分明的。另外,由于对待职业的兴趣和投身职业的动机不同,亦有不同的情绪或情感。2意志成分。首先是自我监督能力,这是大学生建立在自我评价基础之上的对自己行为举止的调控能力。个体能否经常而及时地调整控制行为是其意志品质的具体表现。其次是对完成职业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具体行为的控制能力。这两种能力都从各自一个侧面构成了大学生职业准备状态心理的意志成分。3定向成分。一个大学生是否具有

9、关于未来职业活动的特定和必备条件方面的知识和观念,是职业准备中职业定向的心理基础。例如,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活动特点和条件是不尽相同的,如果对此不甚了解,定向就难以实现。此外,是否了解某种职业活动对个性有哪些要求,也影响定向的科学性。4操作成分。首先是掌握职业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了解其操作性特征。其次是掌握该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及其分析、比较、综合和总结过程等。5.评价成分。这里的评价是自我评价、自我鉴定。例如自我评价自己的职业准备状态、适应能力等。在求职过程中,充分发挥强项和长处,挖掘和发展自身潜力,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将眼光放长远,不要只注重眼前利益。从自己最拿手的事业做起。一定会取得就业上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