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霍布森选择法则.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589527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霍布森选择法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霍布森选择法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霍布森选择法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霍布森选择法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霍布森选择法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1 霍布森选择法则没有选择的选择1630 年,英国剑桥有一个名叫霍布森的商人,他是做马匹生意的,他有一个承诺:凡是买或租我的马的,只要开个价,就可以在马圈中任意挑选,但必须是能牵出圈门的马,牵不出去的不行。很显然,这是一个圈套,因为他的马圈的门很小,大马、肥马、好马根本就出不去,只有那些小马、瘦马、赖马才出得去。这就是被研究决策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称为“霍布森选择”或“霍布森思维”的典故。霍布森选择其实就等于告诉顾客不能挑选,所以,在牛津词典里面,Hobsons choice 就被解释成了 no choice,意思是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在我们的身边,类似“霍布森选择”的现象很多,比如,有

2、些领导在对重大问题进行民主决策时,虽然口头上说愿意听取下属意见,但却总是自己拍板定调;有的管理者在给下属布置完工作后,总是指手画脚,对具体细节的处理方法横加干预;还有,现在的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霍布森选择”,在这种模式下,师生根本就没的选择。心理学家指出:好坏、优劣只有在对比选择中才能产生,不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选择,就不可能做出合理的判断。如果只有一种判断,还需要说“Yes”或“No”,这根本不能称其为判断。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的方案中进行选择,并能够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能称得上科学的决策。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扼杀创新。如果

3、陷入“霍布森选择”,就无法进行发展、创造性的工作和生活。别让自己陷入绝境有一匹很精良的马从草原经过,它发现整片草原都是绿油油的,鲜嫩的青草遍地。它非常兴奋,就一边吃一边向前走。它认为一直都会有肥美的青草吃,所以一路上就总是漫不经心的,一直也没填饱肚子。可是走着走着,它发现草越来越少,后来竟走到了沙漠边上。它眼望浩渺的沙漠,明知前路充满了风险,可就是不回头,还安慰自己说:“好马怎么能吃回头草?”最后饿死在茫茫的黄沙中。对于这匹马来说,其实它并没有陷入绝境,它完全可以找到一条更好的路走下去,可是因为它不能看清现实,太过于受一些价值观左右,致使自己陷入了毫无选择余地的霍布森选择之中。随着人生阅历的不

4、断丰富,人们也意识到了霍布森选择的危害,所以在采取措施的时候,就学会了变通,经常会考虑给自己多创造一些选择的机会。可是,有的时候,对于不善于作出决定的人来说,选择太多,也容易使他陷入困境,甚至是绝境。从前,有位读书人上京赶考,途遇到一个叉路口,正好一老翁走来,书生问哪条路是上京的路。老翁回答,如果是上京,两条路都可以,而且路程一样。说完话老翁就走了,但书生得到答案后却比以前更加烦恼,两条路都可以到,路程又一样,那到底要走哪条呢?这时书生真不知道怎么办了。其实很简单,随便走一条不就行了!你是否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要做一件事,往往知道几种方法,而且效果都差不多,但结果自己却陷入了对具体方法的选择

5、的苦恼之中。这是很可怕的事情,有一句话不是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吗?机会是不等人的,如果这么任由自己犹豫下去,恐怕什么好事都轮不到你了。虽然“远方的草总是更绿”,“天涯何处无芳草”,人生可供选择的机会很多,但是你别忘了还有“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的说法,也别忘了选择也是需要成本的。对一个人来说最浪费不起的就是时间成本。古人尚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作为一个又进化了几千年的现代人来说,恐怕不会不理解这个道理吧。所以在具体的事务中,你一定要懂得取舍。在茫茫大海上有一叶木舟,舟上有位军人,发现左边 5 米处,年迈的父母落水了,右边 5 米处自己的妻子孩子也落水了,他该怎么办?这就需要最优决策,你

6、不能犹豫,时间不等你,台风就要来,船上资源有限,他只能救一个!资源永远有限,时间不够用,可是有限的资源你如何选择呢?这和文化、心理有莫大关系,西方 1000 份调查问卷收上来,660 个首先要救孩子,330 个人要救老婆,剩下 10 个人要救老娘。同样的问题问中国的执行经理,1000 人中居然 770 个救老娘,220个救老婆,剩下 10 个救孩子,这就是文化的差异。做这种决策不容易,你会感到很痛苦,因为这时理智占上风。哈佛家训里有一道题:一个雨夜,一个人开着一辆只能再搭载一个人的车,经过车站,此时等车的有三个人,一个是他倾慕已久的姑娘,一个是医生,还有一个是受突发病痛折磨的老翁。请问,此时,

7、他该怎么办?答案曾经五花八门,但立刻能做出的决策是:此人把车钥匙给医生,让他开车带老翁去医院,他陪心爱的姑娘留下来一起等车。你看,很头痛的一个选择问题,只转换一下思维角度,就让人摆脱了陷入困境的危险。另外,只有十字路口才会让人徘徊,一条道不存在选择。同样,当你面临的选择空间很大时,确定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优先排序,及时果断地做出选择很重要。据说,布里丹岛上有一条驴,肚子饿得咕咕叫,就到野外去找草吃。它同时发现了两片草地,左边的草很茂盛,右边的草颜色更绿。它不知道该吃那一堆了,就在两堆草中间徘徊起来,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始终没有拿定主意。结果,驴子又饿又累,死在绿草地里。布里丹的驴子面对众多好草

8、死掉了,其原因就是没有及时确定选择的标准。善于决断是良好的思维品质,只有及时决策才能赢得时间。上世纪 80年代深圳人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改变了众多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决策要及时,机遇要抓住。”只有缩短思维时间,让思维速度跳出“布里丹选择”的误区,才能够把握机遇,提高创新思维的速度。 “霍布森选择 ”告诉我们,要想不陷入绝境,就要谨记下面的金玉良言* 给自己多留条路,别做没有选择的选择。* 面对的选择也不要太多,否则就要花费不必要的选择成本。* 面对太多选择时,一定要做优先排序。* 面对众多选择时,一定要善于决断,并且决策要及时。破釜沉舟就能克敌制胜吗有人针对霍布森选

9、择提出过这样的论调:“多个选择多条路,一点没错。但是破釜沉舟、绝地反击,也是一个不错的克敌制胜的方法。”这话不无道理,似乎还为霍布森选择增加了一点说服力。公元前 207 年 12 月,25 岁的项羽率领数万楚军渡过滔滔漳水,向北岸的秦军营地进发。来到巨鹿城下,楚军几乎陷入绝境,前面是如狼似虎的几十万秦军主力,后面是波涛汹涌的漳水。项羽知道楚军只有全力以赴,击败秦军,才能绝处逢生。他断然下令,凿沉所有船只,砸碎全部炊具,烧毁军营,每人只带三天的粮食,立即出发。这就是成语“破釜沉舟”来历。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孙子兵法说:“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置于死地而后生”。当时

10、项羽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得胜利。项羽采取破釜沉舟的战术,目的是为了激发将士们的斗志,因为当时的楚军已经无路可走,要么打败敌人,要么战死疆场,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项羽运用这种特殊的心理战术,终于以弱胜强,赢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但是,破釜沉舟、绝地反击真的就能攻无不克吗?会不会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嫌疑呢?还是以项羽的巨鹿之战为例。首先,项羽以 2 万楚军决战 30 万的秦军主力,不能说不是一种冒险的行为。其次,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更是险中之险。幸好项羽赢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如若不然,后果将不堪设想,恐怕楚军连逃生报信的人都没有了。在历史上,运用破釜沉舟失败的案例也不少见。三国演义

11、第九十五回记载,诸葛亮命马谡镇守街亭,马谡自恃熟读兵书,扎营山上。副将王平坚决不同意他的做法,可马谡却振振有词地说:“孙子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结果,魏兵杀至,山寨被围,里无粮草,外无救兵,山上还断了水,马谡束手无策。司马懿又施以火攻,蜀兵大乱。马谡只好突围下山,率残兵向西逃走。可见置之死地未必就能后生。所以,权衡利弊之下,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之时,还是不采用“破釜沉舟”而让自己陷入霍布森的没有选择的选择为好。多个选择就多条路,是经得住推敲的。不走死胡同,不钻牛角尖,多给自己留条后路,确实是一种人生智慧。创新思维,善于选择有个人被狗追咬,他扔一块石头

12、,就把狗打跑了,所以,下午就随身带了一块石头防身。可是,下午出来了两只狗,他又被咬,他只好带两块石头。接下来发生的事是:带了两块石头,来了三只狗,带三块石头,又来了四只狗这个人只好思考新的对付狗的办法,于是他把石头换成一根长长的打狗棒,问题马上就解决了。霍布森选择就是这样,它总是喜欢让人在唯一的答案中进行选择。霍布森选择只是一个低级的决策,其实质是假选择、形式主义的选择。这种选择就是对思维的限定,是一个陷阱,所以,要想避免坠入霍布森选择的陷阱,就要把石头换成打狗棒,要学会思维创新,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决策者要实现目标是离不开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思维创新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要把思维定位于新的

13、深度、广度,打开思维空间,让思维跳出“霍布森选择”的陷阱。在创新思维的过程中,还要善于选择,学会放弃。当你选择 51%的价值时,就要立刻放弃其余 49%的机会成本,全力把 51%变成 100%。另外,创新思维也不只局限于选择阶段,即便已经陷入霍布森选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创新让自己的路走得更好,并因此获得更多的选择。北京外交学院原副院长任小萍的职业生涯,可谓简单,基本上每一步都是组织安排。即便像这样没有自主权,任小萍却认为她仍然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因为她可以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做得比别人好。1968 年,任小萍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到北外学习。当时她是班里年纪最大、基础最差的学生,所以第一堂课就因为答不上问

14、题被罚站了一节课。可是毕业的时候,她却是全年级最好的学生。任小萍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英国大使馆做接线员。她仍然做得很出色。使馆里所有人的名字、电话、工作岗位甚至连家属名字,她都背得滚瓜烂熟,只要有电话进来,她都会想方设法地帮别人准确找到人。到后来,使馆人员有事外出时,都给她打电话,委托她代为处理一些事情,既包括公事,又有私事。没过多久,她就得到了大使的表扬,还被破格调去给英国某大报记者做翻译。她要服务的记者是个名气大、荣誉多、脾气也坏的老太太,前任翻译就是被她赶跑的。刚开始,这位大记者也瞧不起任小萍,一年后,老太太却对别人说:“我的翻译比你的好上十倍。”后来,任小萍因为工作出色再次被破例调往

15、美国驻华联络处,在那里,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她获得了外交部表彰。天无绝人之路。通过任小萍的例子,我们发现即便情况糟糕到必须面对霍布森选择时,也还是有的选择的,那就是干得出色些,而不是混一天算一天。在同样的岗位上,有的人勤恳敬业,对工作满怀热情,投入全部的智慧做好每一件小事。有的人则怨天尤人,整天这山望着那山高,而不愿意认真做好眼前的事。这也是一种选择。不过,付出与收获永远是成正比的,因为你的选择将决定你将来的再次被选择,所以还是选择前者为好。核心理念: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选择方案,这种选择实际上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应用要诀:懂得选择,学会放弃;善于决断,思维创新。应用领域: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企业经营、组织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