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复习题.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581387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 何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有哪些特点?答案: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通俗地说,是物理上分散而逻辑上集中的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使用计算机网络将地理位置分散而管理和控制又需要不同程度集中的多个逻辑单位连接起来,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数据库系统。因此,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看成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系统的有机结合。 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物理分布性,即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不是存储在一个站点上,而是分散存储在由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的多个站点上,而且这种分散存储对用户来说是感觉不到的。 逻辑整体性,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物理上是分散在各个站点中,但这些分散的数据逻辑上却构

2、成一个整体,它们被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所有用户共享,并由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它使得“分布”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站点自治性,也称为场地自治性,各站点上的数据由本地的 DBMS 管理,具有自治处理能力,完成本站点的应用,这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与多处理机系统的区别。另外,由以上三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还可以导出它的其它特点,即:数据分布透明性、集中与自治相结合的控制机制、存在适当的数据冗余度、事务管理的分布性。 二、 简述分布式数据库的模式结构和各层模式的概念。分布式数据库是多层的,国内分为四层: 全局外层:全局外模式,是全局应用的用户视图,所以也称全局试图。它为全局概念模式的子集

3、,表示全局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库部分。 全局概念层:全局概念模式、分片模式和分配模式 全局概念模式描述分布式数据库中全局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特性,与集中式数据库中的概念模式是集中式数据库的概念视图一样,全局概念模式是分布式数据库的全局概念视图。分片模式用于说明如何放置数据库的分片部分。分布式数据库可划分为许多逻辑片,定义片段、片段与概念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分配模式是根据选定的数据分布策略,定义各片段的物理存放站点。 局部概念层:局部概念模式是全局概念模式的子集。 局部内层:局部内模式 局部内模式是分布式数据库中关于物理数据库的描述,类同集中式数据库中的内模式,但其描述的内容不仅包含只局部于本站点的

4、数据的存储描述,还包括全局数据在本站点的存储描述。三、 简述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分布透明性,举例说明分布式数据库简单查询的各级分布透明性问题。分布式数据库中的分布透明性即分布独立性,指用户或用户程序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如同使用集中式数据库那样,不必关心全局数据的分布情况,包括全局数据的逻辑分片情况、逻辑片段的站点位置分配情况,以及各站点上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等。即全局数据的逻辑分片、片段的物理位置分配,各站点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等情况对用户和用户程序透明。 分布透明性包括三个层次:分片透明性,是分布透明性中的最高层;位置透明性,也称分配透明性,是分布透明性的中间层;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也称局部映像透明性,

5、即与各站点上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无关,是分布透明性的最底层。 四、 讨论分布式数据库更新应用中的各级分布透明性问题。分片透明性:应用程序如同数据库不是分布的那样来执行更新操作,编程人员不必知道被更新的属性是否是分片模式的定义中使用的属性。 位置透明性:应用程序员必须要知道分片情形,并将给出明确的处理。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更新应用,最后四个语句可以任何次序或并行执行。 本地映像透明性:应用程序员必须明确地处理片段的位置。若为更新应用,还必须考虑片段的复制问题五、 数据库设计中分片设计的基本目的是什么?何为水平分片?举例说明初级分片和导出分片的方法。分片设计的基本目的是产生一个对全局数据合适的划分方案。

6、使用这种方案得到的片段作为分布式数据库中数据的分配和存储单位时,不但能够减少应用中的操作量,而且能够对于应用具有最大可能的本地性,即使得各片段位于其使用最多的站点,或者说,使绝大多数应用所使用的数据位于该应用的原发站点。但是,不是所有的全局数据都必须进行分片,应考虑到有可能一个全局关系根本不需要分片。特别是,如果分片一个全局关系所能够获得的好处太小,不足以补偿因分片造成的开销,就不必须对该全局关系进行分片。 水平分片是对全局关系执行“选择”操作,把具有相同性质的元组进行分组,构成若干个不相交的子集。水平分片的方法可归为初级分片和导出分片两类。 初级分片:以关系自身的属性性质为基础,执行“选择”

7、操作,将该关系分片成若干个不相交的片段。 例如:S(S#,SNAME,AGE,SEX) Define fragment S1 as select * from s where sex = M Define fragment S2 as select * from s where sex = F 导出分片:全局关系的导出式水平分片不是以其自身的属性性质为基础,而是从另一个关系的属性性质或水平片段推导出来的。采用导出分片可使片段与片段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容易。 例如:设全局关系 SC(S#,C#,GRADE) S(S#,SNAME,AGE,SEX) 若要将 SC 划分为男生的各门课成绩和女生的各门

8、课成绩。这就不可能从 SC 本身的属性性质来执行选择,必须从关系 S 的属性性质或水平片段来导出。 define fragment SC 1 as select SCS#,C#,GRADE from SC,S where SCS#=S.S# and SEX=M define fragment SC2 as select SC.S#,C#,GRADE from SC,S where SC.S#=S.S# and SEX=F 如果 S 已经进行水平分片,分为 SF、和 SM,分别为男生全体和女生全体,则上述的片段定义可以基于片段 SF 和 SM 导出: define fragment SC 1 a

9、s select*from SC where S# in(select SF.S# from SF) define fragment SC2 as Select * from SC where S# in(select SM.S# from SM) 六、 水平分片正确性原则的三个条件是什么?请说明它们的意义。1)完整性条件。各片段定义中的限定语集合必须是完整的,即至少是它们允许值的集合。例如:SEX= M,F 季节=春,夏,秋,冬 2)可重构条件。如果限定语集合是完整的,则通过并操作总能重构全局关系。 3)不相交条件。如果限定语之间是互斥的,它们的片段必不相交。 其意义是确定一组合适的不相交的

10、,完整的限定语。七、 数据库的片段位置分配设计中,何为冗余分配?请简述其两种设计方法。在确定数据片段的位置分配时,冗余分配即要每个片段映射到一个或多个站点上。冗余分配的设计较为复杂,使用冗余分配,设计者必须决定每一片段复制的程度。复制的利益随着检索与更新间的比值而增加,因为数据维护的一致性需要将更新传播到所有副本。然而,系统可以允许临时不一致性,在这种情况下,复制变得更加有用。此外,复制增加了从故障中恢复的能力,这是因为同一数据的几个副本不大可能同时全部丢失或破坏,而且当某一故障损坏被经常访问的一些副本时,应用可以访问其他的副本。 冗余分配的两种设计方法: 1)“所有得益站点”法:首先确定非复

11、制问题的解,然后在全部站点中确定一组站点,给这组中的每一站点分配片段的一个副本,这样做所得到的好处要比为此而付出的费用合算。 2)“附加复制”法:首先确定非复制的问题的解,然后从最有益处起逐步附加复制的副本,此过程直到“附加复制”已无明显好处时结束。这种方法是典型的启迪式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考虑到随着冗余度的增加得益逐渐减少。一般,当一个片段只有两三个副本时,系统的得益在增加;但当副本数再增加时,系统的得益就不再明显增加。八、 举例说明数据片段分配的费用和得益估算方法。九、 请分析分布式查询策略优化的重要性(参照例 3.1 举例说明) 。为了实现这一查询,可以有六种可能的查询策略,如下所示:估算

12、结果列如下表所示十、考虑教学数据库中的全局关系 S(s#,sname,age, sex)和 SC(s#,c#,grade)被水平分片。S 的分片限定语为:sex=“M”和 sex=“F”,SC 的分片限定语为:c#20。若有查询问题:“查找至少有一门课程的成绩在 90 分以上的男学生姓名” ,它的关系代数表达式为: sname( sex=”M”grade90 ( S.s#=SC.s#(SSC) )请给出它的查询树。按等价变换准则进行变换,并给出变换的查询树。它的查询树如下图 a,按等价变换准则进行变换后,得出 b,c,d 图。十一、简述基于半连接算法的查询优化原理,举例讨论。答案二: 基本原理

13、 1. 通常有两次传输 2. 但是传输的数据量和传输整个关系相比,要远远少 3. 一般有:T 半card(R ) ,可减少站点间的数据传输量 5. 半连接的损失:传输B (S) =C0+C1* size (B)* val( BS) 6. 基本原理是在传到另一个站点做连接前,消除与连接无关的数据,减少做连接操作的数据量,从而减小传输代价十二、假定站点 1 上的关系 R 和站点 2 上的关系 S 在属性 R.A 和 S.B 上做关于 R.A=S.B的连接操作。请用半连接方法表示该连接操作,画出相应的示意图,给出代价估算分析。答案:当连接操作采用半连接方法表示时,有采用半连接方法表示连接操作示意图如

14、下图所示:因传输代价可用下式估算: T=C0+C1*X 则:十三、假定一个查询要进行关系 R1 和 R2 的连接,R 1 和 R2 的数据分布如图所示。设片段大小为 F11=50,F 12=50,F 21=100,F 22=200;数据通信代价由 C(x)=x 给出(即C0=0,C 1=1) ;每个站点上的本地连接代价由 J(x 1,x 2) =5*(x 1+ x2)给出,且每个站点上的并操作代价(x 1,x 2)=2*(x 1+ x2) 。请分别计算 FT(Q,S 1,R 1) 、FT(Q, S2,R 1) 、FT(Q,S 1,R 2) 、FT (Q,S 2,R 2) ,并据此,选择在基于直

15、接连接算法的查询优化中哪一个关系保持分片状态。站 点S1 S2R1 F11 F12关系 R2 F21 F22答案:当关系 R1 保持分片状态时,站点 S1 的完成时间 FR(Q,S1,R1)为: FT(Q,S1,R1)=200+2*(100+200)+5*(50+300)=2550,其中 200 是传送 F22 的通信代价,2*(100+200)是 F21 和 F22 的并操作代价, 5*(50+300)是 R2 和 F11 的连接操作代价。 同样地,FT(Q,S2,R1)=100+2*(100+200)+5*(50+300)=2450. 因此,查询的响应时间在 R1 保持分片状态时为 255

16、0。 同样计算 R2 保持分片状态时得到 FT(Q,S1,R2)=50+2*(50+50)+5*(100+100)=1250 FT(Q,S1,R2)=50+2*(50+50)+5*(100+200)=1750 因此,在 R2 保持分片状态时,查询的响应时间 1750。由于 R1 保持分片状态时的响应时间大于 R2 保持分片状态时的响应时间,所以应选择 R2 作为保持分片状态的关系。 十四、对于如下定义的两个事务:T1:read(x) T2:read(x)x=x+10 x=x-20write( x) write(x)read(y) read(y)y=y-15 y=y*2write( y) write(y)commit commit请给出各种可能的调度,并指出各自属于哪些类型的调度(串行调度、一致性调度、可串行化调度) 。十五、试举例说明分布式数据库在实际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