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 骚,屈 原,视频欣赏:歌曲离骚,考考你,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诗人不只是为自己鸣不平,而且以博大的胸怀,对人民寄予了深厚的同情的语句是: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
2、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简介楚辞,屈原,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
3、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
4、的斗争。“骚”忧 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整 体 把 握 课 文,诵读课文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疏通文意借助课下的注解和学习细目,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在理解句意疏通文章的基础上,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第一小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第二小节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整 体 把 握 课 文,具体研习课文第 一小节,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
5、掩涕”是为什么?这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 ”两句启下。,、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小人投机(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君王昏庸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自己不愿同流合污(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圣之所厚),、面对这样的现实和不公正的对待,屈原报以怎样的态度?(用诗句回答) 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品质,坚持真理 (亦余心之所
6、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洁身自好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嫉恶如仇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忠贞不移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具体研习课文第 二小节,节选的这部分里第一节先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第二节接着却又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前后是否有矛盾? (小组讨论解决),具体研习课文第 二小节,第一节写的是诗人因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而遭小人诬陷,君王是非不分,疏远了他。虽遭多方沉重打击,但他心志弥坚,毫不退缩。第二节里写诗人打算全身而退,高洁自守,不再在政治活动中积极进取,谋求变革。远离政坛,并不意味着放弃操守,因此并不矛盾。,离骚的句式长
7、短不一,又多用对偶手法,呈现出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请具体说说下列诗句是如何构成对偶的。,欣 赏 品 味 诗 歌 语 言,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两个完整诗句的上、下句分别构成对偶,这种对偶形式也叫错综对。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 屈心而抑志兮,忍
8、尤而攘诟。 上下句内部各自构成对偶,上、下句之间也构成对偶。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欣 赏 品 味 诗 歌 语 言,离骚多用比兴手法,正如东汉王逸所说“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拓 展 延 伸,离骚中的香草美人,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两类意象:香草、美人。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有十八种之多,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的意象,离骚中的主人公的衣冠装饰是由香草缀成;楚辞中多次描写采集、互赠香草,还有大量的歌咏香草,以及有关自己种植、餐饮、喜爱香草的表白,也颇具有象征的意味。蕙、兰、桂、椒、芙蓉、荪、芷、荷、
9、杜衡、菊等等这些香草构成了一组意象群,被借用来表白屈原自己的高标独立,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品行,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善”“美”的人格。,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香草或比况当世贤德,或喻指古代贤人,随文见意.美人的意象,被认为是比喻君王,亦或是自喻,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的抱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国家强大,人民安乐。而他的美政思想,在他哪个那个时代。只有靠君臣遇合、知人善任才能实现。所以说“香草美人传统的本质就是以男女比喻君臣,以婚约比喻君臣遇合,这是作为一种政治关系的借喻”,探 究 阅
10、读,“离骚”者,犹罹犹也从文中看,屈原遭受了怎样的”忧愁“?,民生疾苦 君王荒唐没有准则 进谏不被采纳反被贬 时俗黑暗,小人诬陷 忧国忧民,一首诗是一个心灵活的雕塑,那么,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从外部、内部两个角度 来把握。),探 究 阅 读,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
11、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离骚理解性默写1.屈原在离骚中所描写的初服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诗中的原句写出来。上衣下衣帽子饰物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高余冠之岌岌兮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2.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写自己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而原因竟是自己太注意修身!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屈原同周围群小之间的尖锐冲突,也可以看到
12、君主不分贤愚忠奸的昏庸。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4、写自己与小人们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调和的,自己愿意为正道而死。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继而指斥那班奸佞小人违背规矩,追随邪曲,为了顺适人意,不惜歪曲真理的语句是: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6、诗中体现诗人要坚持美与善的理想和坚定信念,至死不渝的诗句是: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7表明诗人此时产生了退隐的思想是: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8、用对偶句反复强调自己高尚纯洁、光明磊落的品格是: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9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是: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在离骚中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爱国情怀,请按要求写出有关诗句: 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 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 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 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 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伏清白以殆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