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爱国守法 崇德向善.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559304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8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国守法 崇德向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爱国守法 崇德向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爱国守法 崇德向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爱国守法 崇德向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爱国守法 崇德向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五(4)班 汤周琦,崇德向善,爱国守法,目录,爱国 守法 崇德向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八礼 四仪,1.爱国,爱国是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一定程度上是保证人的生存自由权利的需要。公民爱国,实际上就是爱自己国家的人民,捍卫公民自己的根本利益。,爱国者故事,爱国名言,爱国者故事,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 楚王汏而逐渐疏远屈原,而且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

2、屈原放逐. 屈原满怀愤怒,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死后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 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百姓的心中. 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爱国名言,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爱国如饥渴。班固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李白 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李希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陆游 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2.守法,守法是法的

3、实施的一种基本形式。立法者制定法的目的,就是要使法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施。如果法制定出来了,却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遵守和执行,那必将失去立法的目的,也失去了法的权威和尊严。正如我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所说;“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世未有无法之国而长治久安也。”,守法的故事,守法的故事,列宁守纪的故事 有一次列宁去克里姆林宫理发室理发。当时,这个理发室只有两个理发师,忙不过来,很多人都坐着排队,等候理发。列宁进去后,大家连忙让座,并且请列宁先理,可是列宁却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不过这样做是要不得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他说完后,就随手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最后一个位

4、置上。,3.崇德向善,崇尚修养道德、引导良俗善举。这其中,道德和善念都是与时俱进的,各个时代的内涵并不是一致的。,崇德向善的故事,崇德向善的名言,崇德向善的古诗,崇德向善的故事,农夫与斧头,说一个诚实善良的农夫,不小心把斧头掉进了河里,河神感念他的为人,不但帮他找回了斧头,同时也送了他金斧和银斧。贪婪的坏人听说了农夫的遭遇,也学着把斧头丢进河里,却一无所获,还赔了斧头。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个寓言故事,但是却向我们传递出一个道理:成熟善良的人有好报,而贪婪奸诈的人会一无所获。,崇德向善的名言,奋斗是一种乐趣,追求是一种动力,助人是一种储蓄,吃亏是一种积累,谦和是一种修养,宽容是一种境界,忍让是一着妙

5、棋,冷静是一副良药,美色是一口陷阱,嫉妒是一支毒箭,急躁是一种隐患,冲动是一个魔鬼,寡欲是一种享受,挫折是一种磨练,违心是一种欺骗,私欲是一条祸根。,崇德向善的古诗,【戒子弟】 何事纷争一角墙, 让他几尺也无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八礼,仪表之礼 仪式之礼 言谈之礼 待人之礼 行走之礼 观赏之礼 游览之礼 餐饮之礼,八礼的意思,八礼的故事,八礼的意思,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

6、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八礼的故事,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

7、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四仪,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希望人人都能 “爱国守法,崇德向善”!,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