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届全国高考复习领航高考模拟试题(八)物理试题(解析版)(时间:60 分钟 满分:110 分)第卷( 选择题 共 48 分)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58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如图所示,用一轻绳将光滑小球(大小不能忽略) 系于竖直墙壁上的 O 点,现用一细杆压在轻绳上紧贴墙壁从 O 点缓慢下移,则 ( )A轻绳对小球的拉力保持不变B轻绳对小球的拉力逐渐增大C小球对墙壁的压力保持不变D小球对墙壁的压力逐渐减小2如图甲所示,小物块从足够长的光滑斜面
2、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下滑位移 x 时的速度为 v,其xv 2 图象如图乙所示,取 g10 m/s 2,则斜面倾角 为( )A30 B45C60 D753太阳系中几乎所有天体包括小行星都自转,自转导致星球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大小之间存在差异,有的两者的差异可以忽略,有的却不能忽略若有一个这样的星球,半径为 R,绕过两极且与赤道平面垂直的轴自转,测得其赤道上一物体的重力是两极上的 .则该星球的同步卫星离星球表面的78高度为( )A. R BR78C2R D2 R24如图所示,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甲,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的 O 点,另一个电量为q、质量为m 的点电荷乙从 A 点以初速度 v0
3、,沿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到 B 点时速度最小且为 v.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点电荷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A、B 间距离为 L,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O、B 间的距离为 kQqmgB从 A 到 B 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点电荷乙做的功为 WmgL mv mv212 20 12C从 A 到 B 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点电荷乙做的功为 WmgL mv2 mv12 12 20D从 A 到 B 的过程中,乙的电势能减小5如图所示,水平面 MN 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带电小球由 MN 上方的 A 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从 B 点进入电场,到达 C 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由此可知( )A从 B
4、 到 C,小球的动能减小B从 B 到 C,小球的电势能减小C从 A 到 B 与从 B 到 C 小球的运动时间一定相等D从 A 到 B 与从 B 到 C 小球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一定相等6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1R 22R,圆形金属线圈半径为 r1,线圈导线的电阻为 R,半径为 r2(r2r1)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图线与横、纵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 t0 和 B0,其余导线的电阻不计,闭合 S,至 t1 时刻,电路中的电流已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B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C线圈两端的电压为B0r2
5、1t0D线圈两端的电压为4B0r25t0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比较 、 三种射线,由 粒子组成的 射线,电离能力最弱、穿透能力最强B卢瑟福依据极少数 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绝大多数不偏转,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光照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D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8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单匝矩形线圈的转动周期为 8 s,转轴 O1O2 垂直于磁场方向,线圈电阻为R2 .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开始计时,如图所示,线圈转过 45时的感应电流为 1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 )A线圈消耗的电功率为 2 WB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2 AC任意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e2 sin t(V)24D任意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sin t(Wb)8 4第卷( 非选择题 共 62 分)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91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131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 47 分)9(6 分) 如图为“测量弹簧劲度系数”的实验装置图,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装有指针及挂钩,指针恰好指向一把竖直立起的毫米刻度尺现测得在挂钩上挂一定数量的钩码时指针在刻度尺上的读数如表:钩码数 n 0 1 2 3 4 5刻度尺读数 x
7、n(cm) 2.62 4.17 5.70 7.22 8.84 10.43已知所有钩码的质量可认为相同且为 m050 g,当地重力加速度 g9.8 m/s 2.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根据表格数据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_N/m.(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考虑到在没有挂钩码时弹簧自身有重力,测量的劲度系数与真实值相比较_( 填“偏大” “偏小”或“没有影响”)10(9 分) 为了测定电源电动势 E 的大小、内电阻 r 和定值电阻 R0 的阻值,某同学利用 DIS 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 S1,调节滑动变阻器 R 的滑动触头 P 向某一方向移动时,用电压传感器 1、电压传感器 2 和
8、电流传感器测得数据,并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机分别描绘了如图乙所示的 M、N 两条 UI图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中的 M、N 两条图线可知( )A图线 M 是根据电压传感器 1 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画得的B图线 M 是根据电压传感器 2 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画得的C图线 N 是根据电压传感器 1 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画得的D图线 N 是根据电压传感器 2 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画得的(2)图乙中两直线交点处电路中的工作状态是( )A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滑到了最左端B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C定值电阻 R0 上消耗的功率为 0.5 WD电源的效率达到最大值(3)根据图乙可以求得定值电阻 R0_ ,电
9、源电动势 E_ V,内电阻 r_ .11(14 分)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距 d8 cm,板长 L25 cm,接在直流电源上一个带电液滴以 v00.5 m/s 的初速度从板间的正中央水平射入,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运动到 P处时迅速将下板向上提起 cm,液滴刚好从金属板末端飞出,求:43(1)将下板向上提起后,液滴的加速度大小;(2)液滴从射入电场开始计时,匀速运动到 P 点所用的时间 (g 取 10 m/s2)12(18 分)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 A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45 ,A、B 两点的高度差h4 m,在 B 点左侧的水平面上有一左端固定的轻质弹簧
10、,自然伸长时弹簧右端到 B 点的距离 s3 m质量为 m1 kg 的物块从斜面顶点 A 由静止释放,物块进入水平面后向左运动压缩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x0.2 m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5,取 g10 m/s2,不计物块在 B 点的机械能损失求:(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2)物块最终停止位置到 B 点的距离;(3)物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总时间( 结果可用根式表示)(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2 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3物理选修 33(15 分)(1)(5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11、5 分每选错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A液体中悬浮的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B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同种物质要么是晶体,要么是非晶体,不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D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不变,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内能的增加量E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小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时,饱和汽的压强不变(2)(10 分 )如图所示,一连通器与贮有水银的瓶 M 用软管相连,连通器的两直管 A 和 B 竖直放置,两管粗细相同且上端封闭,直管 A 和 B 内充有水银,当气体的温度为 T0 时,水银面的高度差 h10 cm,两管空气柱长均为 h110 cm
12、,A 管中气体的压强 p120 cmHg.现使两管中的气体的温度都升高到 2.4T0,同时调节 M 的高度,使 B 管中的水银面的高度不变,求流入 A 管的水银柱的长度14物理选修 34(15 分)(1)(5 分 )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向传播,t 0 时的波的图象如图所示,质点 P 的平衡位置在 x8 m处该波的周期 T0.4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A该列波的传播速度为 20 m/sB在 01.2 s 内质点 P 经过的路程 24 mCt0.6 s 时质点 P 的速度方向沿
13、y 轴正方向Dt0.7 s 时质点 P 位于波谷E质点 P 的振动方程是 y10sin 5t(cm)(2)(10 分 )一湖面上有一伸向水面的混凝土观景台,图示是其截面图,观景台下表面恰好和水面相平,A 为观景台右侧面在湖底的投影,水深 h4 m在距观景台右侧面 x4 m 处有一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单色点光源 S,在该光源从距水面高 3 m 处向下移动到接近水面的过程中,观景台水下被照亮的最远距离为AC,最近距离为 AB,且 AB3 m 求:该单色光在水中的折射率;AC 的距离高考模拟试题 (八)1.解析:选 B.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于小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其合力为零,在细杆从 O 点缓
14、慢下移过程中,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轻绳对小球的拉力 F 逐渐增大,墙壁对小球的支持力 FN也逐渐增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墙壁的压力也逐渐增大,故选项 B 正确,A、C 、 D 错误2解析:选 A.由题图 xv 2图象可知小物块的加速度 a5 m/s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物块的加速度 a gsin ,所以 30,A 对,B、C 、D 错3解析:选 B.设物体质量为 m,星球质量为 M,星球的自转周期为 T,物体在星球两极时,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有 G mg,物体在星球赤道上随星球自转时,向心力由万有引力的一部分提供,mMR2G mg Fn,mg mg,则
15、Fn G m 2R,该星球的同步卫星的周期等于自转周期,设其mMR2 78 18 MmR2 (2T)离星球表面的高度为 h,则有 G m 2(Rh) ,联立得:hR.MmR h2 (2T)4解析:选 B.A 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直线运动,到 B 点时速度最小,所受库仑力等于摩擦力,由 mgk ,解得 O、B 间的距离为 r ,选项 A 正确从 A 到 B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电场力qQr2 kQqmg对点电荷乙做的功为 WmgL mv2 mv ,选项 B 不正确、C 正确从 A 到 B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12 12 20功,乙的电势能减小,选项 D 正确5解析:选 AD.根据带电小球在电
16、场中的运动轨迹可知,带电小球受到的合力竖直向上,电场力竖直向上,并且电场力大于重力,从 B 到 C,合外力对小球做负功,小球的动能减小,A 对电场力对小球做负功,小球的电势能增大,B 错全过程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 AB 的水平距离和 BC的水平距离大小关系不确定,所以两段的运动时间的大小关系也不确定,C 错C 点的速度恰好水平,可知两段的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一定相等D 对6解析:选 BD.由楞次定律知圆形金属线圈内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金属线圈相当于电源,电源内部的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则电容器的下极板带正电,上极板带负电,A 错,B 对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感应电动势为 E S
17、r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感应电流为 I ,所以线t Bt B0t0 2 ER R1 R2圈两端的电压 UI(R 1R 2) ,C 错,D 对4B0r25t07解析:选 BD.、 三种射线中,由 粒子组成的 射线,电离能力最强、穿透能力最弱, 射线穿透能力最强,A 错误;卢瑟福依据极少数 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绝大多数不偏转,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 正确;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照强度无关,因此增大光照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C 错误;天然放射现象使人类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D 正确8解析:选 AC.设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最大值为 Imax,则瞬时值 iI maxs
18、in ,有效值 I ,根据题Imax2意可知 45时,iI maxsin 451 A,则 Imax A,有效值 I1 A,B 错误;线圈消耗的电功率为2PI 2R2 W,A 正确;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eE max sin tI maxRsin t2 sin t(V),C 正确;由2T 2 4EmaxBS max max及 rad/s,可得 max Wb,任意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 cos t(Wb),4 82 82 4D 错误9解析:(1)方法一:利用 Fkx 解题,其中 F 是每次悬挂的钩码的重力,x 为每次弹簧长度与原长的差值,计算出 5 个数据再求平均值方法二:利用 Fk x,将六个数据分
19、成三组,其中 F 是每组数据中所悬挂钩码重力的差值、x 是每组数据中弹簧长度的差值(2)考虑到弹簧的自身重力 mg,不挂钩码时弹簧伸长 x0,有 mgkx 0,在悬挂 mg 的钩码时弹簧再伸长 x,则有 mgmgk (x0 x),可见此时仍有 mgkx ,故没有影响答案:(1)32( 或 31)(3 分) (2)没有影响(3 分)10解析:(1)由题图甲可以看出,电压传感器 1 测量的是路端电压、电压传感器 2 测量的是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故电压传感器 1 的示数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电压传感器 2 的示数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B、C 正确(2)在两图线的交点处,两电压传感器的示数相同,说明滑
20、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零,滑片移动到了最左端,A 正确;由两图线的斜率可得电源的内阻、定值电阻 R0的阻值分别为 1.0 、2.0 ,而内外电路的阻值越接近时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此时外电路的总阻值最小且最接近电源内阻,故 B 正确;由题图知此时 R0两端电压与通过的电流分别为 1.0 V、0.5 A,故其消耗的功率 PIU0.5 W,C 正确;电源的效率 ,随外电路总阻值的增大而增大,此时电源效率应是最小的,D 错误IUIE IRIR r 11 r/R(3)由图线 M、 N 的斜率可得电源内阻与定值电阻 R0的阻值,由图线 N 在纵轴上的截距可得电源电动势答案:(1)BC(2 分) (2)
21、ABC(2 分)(3)2.0(2 分) 1.5(2 分) 1.0(1 分)11解析:(1)带电液滴在板间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静电力,因为液滴做匀速运动,所以有qEmg 即 q mg 得 qUmgd (3 分)Ud当下板向上提后,d 减小,E 增大,静电力增大,故液滴向上偏转,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此时液滴所受的静电力 Fq (3 分)Ud mgdda g2 m/s 2.(2 分)F mgm mg( dd 1)m 15(2)因为液滴刚好从金属板的末端飞出,所以液滴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是 .液滴从 P 点开始在匀强电场d2中飞行的时间为 t1,则有 at ,解得 t1 0.2 s(3 分)d2 12 2
22、1 da而液滴从刚进入电场到出电场的时间 t2 0.5 s(2 分)Lv0所以液滴从射入开始计时,匀速运动到 P 点所用的时间tt 2t 10.3 s(1 分)答案:(1)2 m/s 2 (2)0.3 s12解析:(1)物块从开始位置到压缩弹簧至速度为 0 的过程,由功能关系可得: mghmg(sx)E p(3 分)解得最大弹性势能 Ep24 J(2 分)(2)设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总路程为 l,由功能关系有:mghmgl0(2 分)解得:l8 m(1 分)所以物块停止位置到 B 点距离为:l l2(sx)1.6 m3 m(2 分)即物块最终停止位置距 B 点 1.6 m
23、.(3)物块在光滑斜面上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ma(1 分)解得:agsin (1 分)设物块第一次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 t1,则 at (1 分)hsin 12 21解得:t 1 s(1 分)2510设物块从水平面返回斜面时的速度为 v,由动能定理可得:mgh2mg( sx) mv2(1 分)12解得:v4 m/s(1 分)所以,物块第二次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为:t22 s(1 分)vgsin 425物块在斜面上滑行总时间为:tt 1t 2 s(1 分)42 2105答案:(1)24 J (2)1.6 m (3) s42 210513解析:(1)液体中悬浮微粒越大,同时撞击微粒
24、的液体分子越多,越易保持平衡,布朗运动越不明显,选项 A 错误;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变大,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选项 B 正确;同种物质可以是晶体,也可以是非晶体,如水晶是晶体,加热熔化后再凝固就变成了石英玻璃,就是非晶体了,原因是空间结构被破坏了,形成了新的结构,选项 C 错误;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不变,温度升高,其体积变大,对外做功,但内能增加,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吸收的热量等于内能的增加量与气体对外做的功,选项 D 正确;饱和汽的压强仅与温度有关,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选项 E 正确(2)由题意可知,当温度为 T0时 B 管中气体的压强 pB130 cmHg(1 分)当温度为
25、 2.4T0时,B 管中气体体积不变,设其压强为 pB2,B 中气体状态变化为等容过程,由查理定律有: (2 分)pB1T0 pB22.4T0解得:p B272 cmHg(1 分)当温度为 T0时 A 管中气体的压强 pA120 cmHg,体积为 VA1h 1S设流入 A 管的水银柱的长度为 x,则温度为 2.4T0时,压强pA2 pB2(h x)g(62 x)cmHg(1 分)体积 VA2(h 1x)S(1 分)A 中气体状态变化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则 (2 分)pA1VA1T0 pA2VA22.4T0代入数据整理得:x 272x 1400(1 分)解得:x2 cm(1 分)答案:(1)B
26、DE (2)2 cm14解析:(1)由波的图象易知,8 m,由 v 20 m/s,选项 A 正确;s 4A1.2 m,选项 BT tT错误;沿波的传播方向, “上坡下,下坡上” ,故 t0 时质点 P 的运动方向沿 y 轴正方向,经过 0.6 s,相当于 T,再次回到平衡位置,速度方向沿 y 轴负方向,选项 C 错误;经过 0.7 s,相当于 T,质点 P 运动32 74到波谷位置,选项 D 正确;角速度 ,质点 P 的振动方程 y10sin t(cm)10sin t(cm)10sin 2T 2T5t(cm),选项 E 正确(2)如图所示,点光源 S 在距水面高 3 m 处发出的光在观景台右侧面与水面交接处折射到水里时,被照亮的距离为最近距离 AB,则:由于 n (1 分)sin isin r所以,水的折射率 n (4 分)x32 x2ABAB2 h2 43点光源 S 接近水面时,光在观景台右侧面与水面交接处折射到水里时,被照亮的距离为最远距离AC,此时,入射角为 90,折射角为临界角 C则:n (3 分)sin 90sin C AC2 h2AC 43解得:AC m(或 AC4.5 m)(2 分)127 7答案:(1)ADE (2) m43 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