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边塞征战诗上课.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539478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塞征战诗上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边塞征战诗上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边塞征战诗上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边塞征战诗上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边塞征战诗上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余秋雨,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

2、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把握作品的时代特征,1、盛唐时:边塞诗多抒写为国征战者死而无悔的壮志豪情。基调壮丽,明快、昂扬向上,但不回避战争的

3、艰苦。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2、中晚唐诗:国势开始衰微,昂扬向上中多了几分悲壮、悲凉、感伤。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从军北征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3、宋朝时:外侮不断,国难当头,诗中多了报国无门的愤懑、悲凉、和惆怅。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 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把握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4、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 白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 纶 塞下曲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从军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王昌龄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

5、语报平安。岑参,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 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 南园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从 军 行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 白 塞下曲,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 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 松己亥岁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边塞征战诗的鉴赏方法,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

6、,我们在接触这类诗歌时,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第二 、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有的写建功立业的渴望,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的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第三,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边塞诗赏析要注意: 了解时代背景

7、; 体会思想感情; 感受艺术风格。,1、(2012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破讷沙:沙漠名。鹈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 诗。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答案: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步骤一) 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步骤二) 抒写了征

8、人慷慨悲壮的情怀。(步骤三),2、(新课标I)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题。(11分)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阅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阅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与白

9、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阅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尾联表达了作者以国事为重,竭力完成王命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为了国事

10、,即使思念家乡、亲人想和亲人团聚也只能梦中悄悄思念,把思乡放在了次要位置的复杂感情。诗歌尾联说“勤王”即使指尽力王事,也就是指要竭尽全力报效祖国,写出了作者不因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报效祖国的决心,而“私向梦中归”表达了诗人想念家乡,想和亲人团聚的情感,但在国事面前,诗人把轻重分的很清楚,表达了诗人即使思念家乡和亲人,但也会以国事为重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全诗的感情抒发在内容情感上起了点染和升华的作用,全面地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在结构上点明了诗歌主旨,升华了主题,言简义丰,言有尽意无穷。,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

11、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诗歌描绘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诗中用了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意象描写了“昨夜秋风”一到军城,诗人就深夜难眠,他乘着月光登上城楼,放眼远眺,“朔云”、“边月”、岷山,尽收眼底。边关的初秋之夜,阴云冷月,山野惨白,整个夜景都弥漫着一

12、股沉重的肃杀之气,给人一种无形的压抑感. 渲染了边境局势的紧张气氛,景中有情,显示出主将准确地掌握了时机和敌情,预示了战争的胜利。,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 西京:此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牙璋:玉制的兵符;凤阙

13、:汉代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称凤阙。龙城:又称龙庭,匈奴的名城,此借指敌人的重要都城。百夫长:率领一百名兵卒的下级军官。 问题1:这首诗的颈联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的?描写的内容是什么? 问题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问题1:这首诗的颈联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的?描写的内容是什么?,颈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来写的。表现了出征战士冒雪与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问题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宁愿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