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概自测题(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C.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D.中国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2.我国建国初期的社会性质是( )A. 新民主主义社会 B. 社会主义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 )A.社会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C.半殖共产主义体系民地半封建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4.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
2、剥夺地主阶级土地和财产5.1953 年到 1956 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对派残余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 )A.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 B.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C.发展生产的路线 D.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3、,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8.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 )A.个体经济 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9.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0. 1956 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4、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 )A新民主主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1.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 新民主主义性质 B.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C. 半社会主义性质 D. 社会主义性质1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三个步骤中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 新民主主义性质 B.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C. 半社会主义性质 D. 全社会主义性质13.新中国建立初期,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是( )A.以斗争为主 B.以团结为主 C.利用和限制 D.挤走和消灭14.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是实现了( )A.
5、农业合作化 B.全行业公私合营C.手工业合作制的建立 D.生产责任制15.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 ( )A.经销代销 B.和平赎买 C.统购包销 D.加工订货16.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A. 定息 B. 国家资本主义 C. 公私合营 D. 四马分肥17.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 )A.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B.消灭生活资料私有制C.消灭资本主义经济 D.消灭个体经济18.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指( )A.委托订货 B.统购统销 C.委托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19.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殊性问题是( )
6、A.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间题 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2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21.在中国大陆,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A. 新中国建立 B.全国大陆地区的解放统一C. 土地革命运动的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22. 社会主义改造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贡献最大的是对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社会主义工业
7、化道路2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工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 D.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正确的有( )A. 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B. 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 C. 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D. 是一个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的过度性社会 E. 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作用,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是(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B. 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D. 中国开始由资本主义
8、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E. 中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期3.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A.是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B.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 C.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 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 E.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4.构成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有( )A. 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 B.解放区的公营企业C. 接收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社会主义改造后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5.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义经济成分有( )A.国营经济 B.合作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个体经济 E.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6.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因素在
9、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处于( )A. 中间地位 B.被领导地位 C.领导地位 D.决定性地位7.1956 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象是( )A. 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官僚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8.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 )A.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逐步实现对私营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9.在实现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采取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是( )A. 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协作组10.20 世纪 50 年
10、代初,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有( )A. 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B.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C. 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D. 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E. 采取从互助组到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11.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 自愿互利 B. 典型示范 C. 国家帮助 D. 公私兼顾 E. 集体合作12.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11、D.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3.1954 年 12 月,中央提出的农业合作化时期的政策是( )A. 消灭富农 B.团结中农 C.依靠贫农 D.限制并改造富农14.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针( )A. 统筹兼顾 B.全面安排 C.积极领导 D.稳步前进15.建国初期,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是( )A. 公私合营 B.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C.初级形式 D.高级形式16.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属于资本主义的因素有(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民族资产阶级 C.合作社经济 D.国营经济17.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
12、( )A. 国家所得税 B. 企业公积金 C. 工人福利费 D. 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服务与红利) E. 企业的利润18.三大改造时,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表现为( )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购 C.统购包销 D.经销代销 E.公私合营19.下列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社会阶段 B.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C.具有两种社会形态的因素 D.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20.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我国实现了新民
13、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21.1952 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 “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原因和条件是( ) 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 B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C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D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 22.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
14、私营经济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C.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 三、简答题1.党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答案要点:一化三改造。(1)“一化”,指社会主义工业化;(2)“三改造”,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2.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是什么?答案要点:(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
15、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已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指定正确的阶级政策;(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3.为什么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造道路?答案要点:(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实行三个步骤;(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4.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步骤是什么?答案要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1)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2)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3)建立
16、手工业生产合作社。5.什么是“四马分肥”?答案要点: 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各占四分之一。6.什么是“和平赎买”?答案要点:(1)和平,就是不用暴力;(2)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7.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现实可能性是什么?答案要点:(1) 我国已经拥有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2) 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3)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
17、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定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4) 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8.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答案要点:(1)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9. 为什么说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答案要点:(1)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2) 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
18、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3) 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的社会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4) 在社会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同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5)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四辨析题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答:错误。(1)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三种主要经济成份: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其中社会
19、主义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地位,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新民主主义要继续向前发展,必须不断扩大国营经济,逐步将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3)随着土改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所以,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
20、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2. 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答:错误。前者是因为其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所以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后者无论是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资本主义的因素,但因为社会主义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所以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 3.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完全借鉴前苏联的历史经验而设计的。答:错误。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把农民引导到社会主义的
21、道路上来。中国农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革命的主力军。对农民不能采取剥夺的办法,只能引导、说明和教育,使农民自愿地走合作化的道路。第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过了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和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几个阶段。第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定息”赎买的政策,采取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司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第四,正确掌握农村的阶级政策。第五,区别对待中国的资产阶级,把对民族资本家的改造和对企业的改造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资本家的个人专长,使之为社会主义服务。
22、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前后递进的。答:错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离开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孤立地进行,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践证明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而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就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只
23、有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加快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才能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5.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答:错误。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1953 年起,我国才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6.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答:错误。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24、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五论述题请下载第四章思考题参考答案,联系实际展开学习六.材料分析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分析题 1材料 1 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内社外都有矛盾。现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还是半社会主义的,社外的个体农民是完全的私有制 (个体农民在供销社入了股,他这一部分股金的所有制也有了变化,他也有一点社会主义) ,这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互助组跟农业生产合作社不同,互
25、助组只是集体劳动,并没有触及到所有制。现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还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个人所有的土地、大牲口、大农具入了股,在社内社会主义因素和私有制也是有矛盾的,这个矛盾要逐步解决。到将来,由现在这种半公半私进到集体所有制,这个矛盾就解决了。我们所采取的步骤是稳的,由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进到半社会主义的合作社,再进到完全社会主义的合作社(将来也叫农业生产合作社,不要叫集体农庄 )。一般讲,互助组还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 摘自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 ( 1953 年 11 月) 材料 2 合作社大发展一批以后,区乡干部感到问题很多,担子很重,难于解决,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其实,这是
26、不难解决的。其办法,就是在每一个乡里,抓住一个至两个问题最多的合作社,深入进去,加以研究,找出解决的办法,就可以引导该乡一切合作社迅速地仿照办理。在一个区里,只要整好几个合作社,就可以引导全区各乡的合作社迅速地仿照办理。在这里,建立乡、区和县的合作网的组织,是很有用的。这一点,请你们向县、区、乡干部加以强调。至于按照计划大发展一批合作社以后,及时地宣告停止发展,使运动转到整顿阶段,这是完全必要的。按照上述的季节规划,一年只有一季是发展的时间,其余各季都是整顿和准备发展的时间。其余各季也可以有一些零星的个别的发展,但是主要的发展时间只有一季,并且还只需一季中的两个月,这样就可以基本上避免由于漫无
27、限制而引起的 “ 左 ” 倾错误。因为有了这样的有计划的发展和整顿,合作化的总的进展是好的,有一些县、一些区和一些乡,由于种种原因,合作社发展少一些,也就不要紧了,在以后几年中逐步地跟上去就好了,不要怕被批评为右倾机会主义。从现在起,全国各地的要求,主要是合作社的质量问题,而不是数量问题。 摘自毛泽东农业合作社要有计划地发展和整顿 ( 1955 年 11 月) 材料 3 农业合作化的进度,一九五六年下半年基本上完成初级形式的建社工作,省、市、自治区 (除新疆外)一级的指标以要求完成百分之七十五的农户入社为宜,让下面超过一点,达到百分之八十至八十五左右。合作化的高级形式,争取于一九六年基本上完成
28、,是否可以缩短一年,争取于一九五九年基本上完成。为此,需要于一九五六年由县最好由区直接掌握每县或者每区办一个至几个大型(一百户以上的)高级社,再于一九五七年办一批,这两批应占农户百分之二十五左右,以为榜样。这样是否可能。又由小社变大社,规模如何。一乡几社,一乡一社,数乡一社,三者是否都可行。全国总社数三十万个,或者四十万个,或者五十万个,究以何者为宜。苏联是十万个社,我国是否以三十几万个社或者四十万个社为适宜。又先并社后升级为好,还是并社升级同时进行为好,还是先升级后并社为好。以上各点请你们一并加以研究。 摘自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 1955 年 12 月) 材料 4 我们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9、方面采取了逐步前进的办法。第一步,在农村中,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号召农民组织仅仅带有某些社会主义萌芽的、几户为一起或者十几户为一起的农业生产互助组。然后,第二步,在这些互助组的基础上,仍然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号召农民组织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小型的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然后,第三步,才在这些小型的半社会主义的合作社的基础上,按照同样的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号召农民进一步地联合起来,组织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些步骤,可以使农民从自己的经验中逐步地提高社会主义的觉悟程度,逐步地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因而可以使他们较少地感到他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好像是突然地到来的
30、。 摘自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1955 年 7 月) 请回答: ( 1 )概括材料 1 中的主要观点。 ( 2 )对比材料 2 和材料 3 ,指出两段文字所反映的基本精神的异同。 ( 3 )阅读材料 4 ,结合相关理论分析第一句话中采取的 “ 办法 ” 的合理性。 ( 4 )阅读材料 1 、 2 、 3 、 4 ,说明党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针政策及其成果。 参考答案:( 1 )材料 1 中的理论观点在党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这些观点是:当前的农业仍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存在着完全私有制性质的个体农业,也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因此需要对现在的农业进
31、一步进行改造,以转变为社会主义主义性质的农业。农业生产组织中的矛盾还比较复杂,既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合作社内部农民与私有性质的个体农民之间的矛盾,又有生产合作社内的农民之间的矛盾,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矛盾,它们互相交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产生重大的影响,必须加以解决。解决这些矛盾的必要途径就是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即由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进入到半社会主义的合作社,再进入到完全社会主义的合作社。走这条道路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贯彻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 2 )这两段材料反映的基本精神的共同点有:第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32、。第二,党的领导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自愿互利、循序渐进。对于具备了条件的农民,要及时鼓励他们加入更高层次的农业生产组织;对于思想落后的农民,主要是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觉悟,让他们在循序渐进中自愿加入不同层次的合作社组织,而不是利用简单的行政命令强制他们瞬间抛弃旧的意识而被迫接受新的意识。第三,强调合作化运动中数量上和质量上齐头并进,并以此作为干部工作和政治素质考查的重要标准。这两段材料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对待合作化运动的速度方面,两者的基本精神是不同的,第一段文字要求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要制定计划,不能出现漫无限制地发展的 “ 左 ” 倾错误,也不能出现怕批评而停滞不前的右倾机会
33、主义错误,必须在积极、稳妥的基础上保证发展速度。第二段文字,明显抛开了可能出现的客观制约因素,而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提出了具体的发展速度,有急于求成的主观愿望,这与第一段文字反映的基本精神不一致。 ( 3 )材料提出的办法是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完全正确的办法,其合理性在于:首先,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规律办事。对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关键是对农民的思想观念的改造,为此党把握思想观念改造的基本规律,采取了有步骤、分阶段地用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去改造他们固有的小农私有观念,从而在不损害农民基本利益的前提下完成了这项艰巨的改造任务。其次,体现了党的工作方式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原则性是
34、必须号召和组织农民走社会主义的合作化道路,这是中国农民摆脱封建主义的根本出路,也是中国走向富强和繁荣的基础;灵活性是因人而异的教育和引导方法,制定三步走的改造模式,目标是将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民都引导到社会主义的轨道上来,最终共同进入社会主义的高级农业合作社。 ( 4 )党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针政策是:第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结合。第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并举。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与改造农村生产关系结合起来,以推动农业生产,巩固农业合作化的成果。第三,强调对农业生产关系的改造和对农民的思想观念的改造同时进行,以尽量减少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思想阻力。第四,采取积
35、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逐步把个体农民引导到互助合作的道路上来。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正确执行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对待富农经济,采取了由限制富农剥削到逐步消灭富农经济的政策,把消灭剥削阶级同改造剥削阶级结合起来。党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表现在: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孤立了城市资产阶级,五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由个体所有制向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我国经济结构和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促进了整个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材料分
36、析题 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请根据江泽民这段科学论述,分析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伟大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到 1956 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
37、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占绝对优势。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第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国以后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这是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是国际共运史上的伟大创举,以新经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宝库。第三,大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到 1957 年超额完成
38、了从 1953 年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使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工业的高速度发展,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以后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加强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与 1954 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起,共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材料分析题 3新中国成立前夕,朱德在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他们在经济上还没有获得完全解放,他们还受资本家的剥削,这种剥削在新民主主义 时期只能够受到限制,而不能够消灭”;为了工人阶
39、级根本的长远的利益,还必须在“现阶段自觉地忍受资本家之一定限度内的剥削”。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为什么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还要“忍受”资本家的剥削? (2)既然如此,为什么从 1953 年开始又要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参考答案:(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既确立了社会主义因素的领导地位,又允许非社会主义因素,包括资本主义因素的存在。允许资本家在一定程度内的剥削,对安排工人就业,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具有积极意义,符合工人阶级根本的长远利益。(2)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性和部分资本家破坏经济秩序、危害国家利益的不法行为,表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营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越来越不适应国家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迅速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