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2015 年语文中考真题(课内、课外文言文)2013 年(一)(12 分) 满井游记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欲出不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未百步辄返造饮辄尽,期在必醉C于时冰皮始解学而时习之 D麦田浅鬣寸许遂许先帝以驱驰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8第 段写城中的余寒景象,有什么作用 ?(3 分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本文通过对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的描写,以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的描绘,勾勒出一幅
3、满井春色图。B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复苏的特点,如“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的神韵。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等画面合为一组镜头,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D这篇游记,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最后一段则以议论作结,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2014(一) (10 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4、:“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
5、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 分) (1)孰视之( ) (2)臣之妻私臣( ) (3)时时而间进(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_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_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思考,由己及君,现身说法,劝说齐王除蔽纳谏。 B齐威王的可贵之处在于有自知之明,能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使齐国在内政治清明,在外“战胜于朝廷” 。 C讽喻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文章用邹忌与徐公比美设喻,
6、从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说服力强。 D本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开头详写比美,为下文做充分的铺垫,突出了进谏的作用和纳谏的效果。 2015(一) (10 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
7、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 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以其境过清( ) (3)不可久居(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蔓藤,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 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
8、游鱼的动态美。 C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 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D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 小石潭记 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之意。 2013(10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4 题。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日:“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日: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日:“善。
9、“乃止。(选自战国策)【注释】鹬(y):一种水鸟。箝(qin) :夹住。喙(hu):嘴。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 分)(1)赵且伐燕( ) (2)以敝大众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 分)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 分)2014(二) (9 分) 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
10、?”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善。 ”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 (节选自吕氏春秋 )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其谁可而为之/或异二者之为 B解孤非子之仇邪/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C国无尉/去国怀乡 D孔子闻之曰/不求闻达于诸侯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 分) 善 哉 祁 黄 羊 之 论 也 外 举 不 避 仇 内 举 不 避 子 11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 (3 分) 答:_ _2015 晋文
11、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 ”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原:原国 卫:卫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 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
12、3 分)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11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3 分) 2013、6、 B7、(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8、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1 分) 烘托出作者“欲出不得“的压抑烦闷之情;(1 分)反衬了满井春意盎然的景象。(1 分)9、C2014、6.(1)孰:仔细(2)私:偏爱(3)间:间或,偶然。 (每项 1 分,意思对即可。 ) 7.(1) (2 分) (邹忌)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 。关注点:“自视”(看看自己) 、 “弗如远甚” (远远比不上) 。 (2) (2 分)命令刚下达,群臣
13、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 。关注点:“初下” (刚发布) 、 “若市” (如同市场) 。 8.D“开头详写比美”不对,是详写邹忌与妻、妾、客的对话,以及邹忌比美后对这些对话的反思领悟。9.B 你( A任用/行为。C诸侯国,国家/国都。D 听说/ 出名。 ) 2015、6、 【每个 1 分。 (1)可:大约(表示估计数) (2)清:凄清、冷清(3)居:留、停留】 7、 【(1) (2 分)听到水声,像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 (我的)心情(因此)高兴起来。关注点:“闻水声” “如鸣珮环” “心乐之” ,每对一处给 1 分,最多给 2 分。 (2)(2 分) (溪水)像北斗星那
14、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关注点:“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每对一处给 1 分,最多给 2 分。 】 8、C【“潭中气氛小潭源流” “景随情迁”不对。 】 9、A【约定(B攻克/下达;C粮草/餐;D投降,投靠 /归宿) 】 10、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 ”,本题给 0 分。用了13 条“/” ,每对 1 处给 1 分。 ) 】 2013、1、(1)将要(2)使劳苦(贫困)2、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 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或:鹬蚌相争、鹬蚌相持)启示:面对矛盾(冲突) ,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
15、败俱伤。4.(1 )从苏代的角度看: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 (讽喻或类比的方式) ,使惠王易于接受。(1 分) 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1 分)(2)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1 分)参考译文:赵国将要进攻燕国,苏代为燕国去跟赵惠王说:“这次我来,路过易水,一只蚌刚好出来晒太阳,而一只鹬一下就叼住了蚌的肉,蚌立即合住壳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蚌也对鹬说: 你的嘴今天不拿出去,明天不拿出去,就会有死鹬。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 (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现在赵国马上要起兵进攻燕国,燕赵两国长期互相攻战,而使民众劳苦贫困,
16、我深恐强大的秦国会马上成为那个打鱼人。希望大王您再仔细考虑考虑。“惠王说:“好。“于是中止了这件事。2014、9.B 你( A任用/行为。C诸侯国,国家/国都。D 听说/ 出名。 ) 10.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用了 13 条“/ ”,每对 1 处给 1 分;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 ,本题给 0 分。 ) 11一是因为祁黄羊大公无私(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 ;(2 分) 二是因为晋平公从善如流,知人善任(或“听从祁黄羊的建议,任用解狐和(祁)午” ) 。 【参考译文】 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这个地方没有长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回答说:“解狐适合。”平公说
17、:“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任用,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 ”平公(称赞)说:“好。 ”就任用了解狐。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掌管军事的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回答说:“祁午适合。 ”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任用,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 ”晋平公(又称赞)说:“好。 ”就任用了祁午。 国人都称赞这件事。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建议真好啊!他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 2015、9、A【约定(B攻克/下达;C粮草/餐;D投
18、降,投靠 /归宿) 】 10、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 ”,本题给 0 分。用了13 条“/” ,每对 1 处给 1 分。 ) 】 11、 【(1)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 (2 分) 。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 “攻原”得卫(1 分) 。(2)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 (2 分) 。因为“原三日即下矣” (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 ) ,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1 分) 。(3)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1 分) 。利在讲信用, “攻原”得卫(1 分) ;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1 分) 。 (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1 分) ;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 (1 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