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机器人记者 案例分析(政治经济学).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511856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器人记者 案例分析(政治经济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机器人记者 案例分析(政治经济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机器人记者 案例分析21 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机器人也刮起了一股风潮。我将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就机器人这个话题,分析以下的三个问题:一、 机器人能否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在我看来,机器人不能创造价值。原因如下:第一,从马克思对价值的定义来看。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首先,机器人不是人类。其次,机器人在生产产品时不会消耗它的所谓的体力与脑力,也就是所谓的“无差异劳动” 。第二,从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的定义来看。机器人只是一种机器,不是劳动者。在劳动的过程中它没有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它所进行的劳动只是生产商品过程中的具体劳动,而具体劳动产生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并非价值。再者,机器人也不能

2、创造剩余价值。马克思所谓的“剩余价值” ,指的是雇佣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余额。而对于机器人来说,它们不需要工资,因为它们的劳动力无法用金钱来衡量。除此之外,机器人归根到底是一种生产设备,就是一种机器,它的劳动与人类进行的劳动有本质上的不同。二、 机器人在价值创造中的前景作用机器人在未来会有很大的前景。机器人的制造主要是用来为人类服务的,单凭这一点就注定它会有很大的存在价值。机器人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设备,降低了人类的劳动强度,解放了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进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三、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类对于这个问题,不管是普通群众还是科学家们,

3、都存在不同的意见。但就我而言,我认为机器人永远不会取代人类。拿机器人记者做个例子,目前,机器人记者碰到了一个问题:所有的新闻和评论都只会针对胜利者。比如当一支队伍被意料之外的对手打败后,所有的以结果数据为出发点的评论都会瞬间变得非常刻薄并充满羞辱。身为现实生活中的记者应该很清楚,在队伍失利的情况下也要写出赞扬队员们表现的文章,但是显然机器人们写不出“虽败犹荣”这样的话。或许是基于这样类似的原因,机器人记者将不会替代现实生活中的记者的工作,当然,研发机器人记者这款软件系统的公司也并不是想要夺取任何人的饭碗。相反的,他们希望通过电脑,开采出更多信息宝矿,并生产出非常廉价、但却完全可读的针对时事、潮流等领域的报道,来帮助人类记者完善他们的稿子。在某些方面,人类和电脑运算可以天衣无缝的充分合作,比如机器人利用其完美的记忆系统成为人类新闻工作者的完美采编助手。或者反过来,人类记者可以负责采访主题并挑选随意的细节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发给电脑让他们来完成最后的成稿任务。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必将刮起一股风潮,但是它永远不会代替人类,它只会是协助人类的一种工具。因为即使是智能机器人,它的智能依然有限,无法真的像人类一样思考。再者,人类的潜力无限,机器人再有潜力也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它只能按照人类的指令完成相对应的任务,无法像人类一样独立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