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ultural childhood,隋曈 徐帆 亓瑞 陆萍,Contents,sentence,1、Looking further back I can see vast differences between contemporary and historical childhoods. Today, children have few responsibilities, their lives are characterized by play not work, school not paid labour, family rather than public life and con
2、sumption instead of production. Yet this is all relatively recent. A hundred years ago, a 12 year old working in a factory would have been perfectly acceptable. Now, it would cause social services intervention and the prosecution of both parents and factory owner.(p2)回顾更久远的岁月,我可以看到现在和古代童年生活的巨大差别。如今的
3、儿童责任很少,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是玩耍而非工作,上学而非劳动,在家里呆着而不是和外界交往,消费而非生产。这种变化也是最近才显现出来的。一百年前,12 岁的孩子在工厂打工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事情,而现在,这会招来社会服务机构的介入,其父母和工厂主会被起诉。,sentence,2、These changing ideas about children have led many social scientists to claim that childhood is a “social construction”. They use this term to mean that understandi
4、ngs of childhood are not the same everywhere and that while all societies acknowledge that children are different from adults, how they are different and what expectations are placed on them,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society in which they live. (p4)A social construction refers to the process or resul
5、t of creating an idea or system of behaviour in social contexts, i.e. it is created and developed between people and is not something natural or genetic.对儿童的看法不断变化着,这使得许多社会科学家宣称童年是一种“社会建构”。他们用这个术语来说明不同的地区对童年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虽然所有社会都承认儿童与成年人有区别,至于他们之间有何不同,人们对儿童又有何期待,不同的社会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sentence,3、Young children d
6、ont possess these qualities and are easily angered, cry frequently and are incapable of understanding the external difficulties facing the community, such as shortages of food. Because they cant be reasoned with, and dont understand, parents treat them with a great deal of tolerance and leniency. It
7、s only when they are older and begin to acquire thought that parents attempt to teach them or discipline them. (p5)小孩子不具备这些素质,所有才容易生气,常常会哭,无法理解群落所面临的诸如食物短缺之类的外在困难。由于无法跟他们讲理,即便讲了他们也不明白,父母对他们很宽容、很温和。一直要等到他们年龄大一点,并开始有自己的思想时,父母才会尝试着去管教他们,约束他们。,content: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hood,American colonial:
8、expected to be good and industrious Inuit: develop a process of acquiring thought, reason and understanding Tonga: regular beaten and told off by parents and older siblings, seen as being very naughty, until they develop social competence Beng: treated with great care and reverence, believed that th
9、ey are in contact with the spirit world Western world today: seen as incompetent and irresponsible; playing not working, consumption instead of production Fulani: competent and responsible; expected to work Yanamamo: competent and responsible; girls expected to work from a young age, be married and
10、have a children at 12 or 13;boys have fewer responsibilities and getting married later,background,1、L. P.哈特利,background,The Go-Between送信人,background,2、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Eskimo)北极地区的土著民族。自称因纽特人 (Inuit),爱斯基摩人的祖先来自中国北方,现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分别居住在格陵兰、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属蒙古人种北极类型。属于黄种人,和印第安人是亲戚。都是万年以前从亚洲踏过白令海峡的冰桥到美洲
11、的,因为当时 是世纪冰河时期,海峡封冻,可以直接走过去到北美洲。先后创制了用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拼写的文字。多信万物有灵和萨满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住房有石屋、木屋和雪屋。房屋一半陷入地下,门道极低。一般养狗,用以拉雪橇。主要从事陆地或海上狩猎,辅以捕鱼和驯鹿。以猎物为主要生活来源:以肉为食,毛皮做衣物,油脂用于照明和烹饪,骨牙作工具和武器。 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下,养育后代的条件也十分恶劣,为了提高婴儿的存活率,因纽特人很早就依靠集体的力量养育婴儿:不管你喜欢谁家的孩子,只要你真心想领养,主家很可能就会同意你把他的孩子带走,如果他想养孩子,就到别家去看看,喜欢哪个就把哪个带回家来养,因此
12、因纽特人家的孩子往往要周转很多家后才能长大。,background,3、孟加拉族,孟加拉族是南亚次大陆古老民族之一,人口大约2.2亿,孟加拉国的孟加拉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他多信印度教,主要敬奉迦利女神、地神、龙神、村神、家神等。孟加拉人纯朴且好客,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和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有一颗爱好和平、向往生活美好和充满快乐的心。主要分布在孟加拉国和印度,另有少数分布在尼泊尔等国。讲孟加拉语。在孟加拉国的信伊斯兰教,在印度的信印度教。实行种姓制度。该民族喜爱音乐舞蹈,其音乐别具特色,伴奏的乐器多为当地独有的手鼓“托普拉”和一种类似手风琴的“哈姆尼姆”。,background,4、富拉尼族,back
13、ground,5、汤加,汤加,全名汤加王国(The Kingdom of Tonga),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赤道附近、由172个大小不等的岛屿组成岛屿国家,大部分为珊瑚岛,西距斐济650公里,西南距新西兰1770公里,面积约有699平方公里,人口为100673人(2011年),人口密度相当高。1845年,汤加王国由多个岛屿联合而成,在1875年行君主立宪制至今,1900年开始成为英国的保护地,最后于1970年6月4日独立,为联合国第188个成员国。,background,6、Ben Okri 本奥克瑞,伦敦皇家学会会员,尼日利亚诗人、小说家。本奥克瑞1959年生于非洲西部国家尼日利亚。他幼年在
14、伦敦度过,并就读于当地小学,七岁随父回到尼日利亚。中学毕业后,奥克瑞在一家涂料店做店员,十八岁移居英格兰,在艾赛克斯大学研修比较文学。十九岁时即已写出第一部长篇小说鲜花与阴影。由于生活窘迫,他未能读完大学。但他自幼深受非洲民间叙事传统的熏陶,阅读面十分广泛,并通过小说创作向世人展示了杰出的文学才华。他的代表作包括饥饿的路(1991年)、非洲挽歌(1992年)、迷魂之歌(1993年)、神灵为之惊异(1995年)、危险的爱(1996年)等。其中饥饿的路于1991年获英国最具权威的文学奖布克奖。此外,奥克瑞还撰写了许多文论和大量短篇小说。他荣膺多个文学奖项,近年来在世界文坛备受瞩目。被认为是一个重要
15、的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传统的非洲作家。,background,The Famished Road 饥饿之路,以一个虚构的城市贫民窟为背景,并以第一人称“我”(即小说主人公阿扎罗)展开叙述。“我”是一个鬼孩,像众多其他鬼孩一样,本不愿意降生到人世间。但“我”厌倦了生与死的循环,也厌倦了介乎生与死之间的、温良却又无趣的存在状态。从此,“我”跻身于充满痛苦和不幸的生者世界,而鬼魂们则不时出现,竭力把“我”诱回到百忧皆消的梦幻世界。深爱“我”的父母拼命留住“我”的生命,致使他们自己一贫如洗。“我”的父亲与一个又一个对手进行了神秘的较量,母亲则以她的刚毅和坚忍维系着家庭的存在。“我”经常造访寇朵大婶的酒铺
16、;寇朵大婶是个邪恶的女巫,与政客们眉来眼去,互做交易,她本人因此堕落为一个可耻的政坛小丑。“我”亲眼目睹了富人党和穷人党之间的残酷而无聊的争斗,亲身领教了政客们的谎言、打手们的凶暴、普通民众的麻木和愚昧、有权有势者的肉欲和贪婪、穷人的辛酸和无奈、灾祸的无情、路的饥饿、森林的诡异、生存环境的恶劣、巫师的神通之广大、所存无多的真和善、梦想与希望的巨大能量。“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命运相抗争。,Extended Reading,法国:注重气质,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法国有浪漫之都的美誉,法国的家长从小就很注重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因为他们认为这个对孩子的未来的发展法国很多权威的数据显示,有大部分的家长认为
17、艺术启蒙和艺术训练是使孩子由失败转向成功的良方;同时认为艺术科目应该成为学校真正的教学科目;因为艺术科目对开发儿童的智力非常重要。正因为法国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所以长期以来法国在文化方面有着国际领袖的地位,使无数的企业在艺术和创意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这些艺术教育在孩子出生哪天起,家长就开始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孩子。 美国:释放潜能让孩子在游戏和体验中学习美国的早教观念在世界中占领先的地位,从知道怀孕的第一天起就有较强的教育观念,美国的教育最大特点在于“重视体验”多于“知识传授”,老师和家长认为教给孩子学习能力比教会做几道算术题更重要。在美国,很多知名的早教中心都是以“游戏+体验=学习”的教学方
18、式进行教育。老师们不会将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知识技能硬灌输给孩子,而是让孩子多动手、多体验,在各种益智、团队游戏中学会体验和探索的本领,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学习方法。这样教育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让孩子从小会养成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成为真正的探知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Extended Reading,日本 :培养独立人格,学会不给别人添麻烦在日本,家长在孩子小时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从家长到早教中心都会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孩子上课或全家人外出游玩时,孩子都要自己背一个自己的物品小背包,很多事情年幼的孩子都要自己去做,家长和老师在一旁略加指导。这个在西方的亲子互动的早教理念上有些差别,但日本人的独立性也确实摆在眼前,上学后,很多学生课余时间都要兼职挣钱。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做营业员等,为自己挣学费,这些勤劳的习惯都是从早教开始培养的。 加拿大:动手为上,不提前教写字和计数在加拿大,孩子大一点时稍大一点就送去学美术、劳作、音乐以及唱游等活动,而不是学写字和计数,早教中心不会设置写字和计数等课程。因为该国的早教专家认为,幼儿时期是动作能力均衡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培养动手能力比学写字更为重要,如果让孩子过早认字、写字会消耗孩子的体力和脑力,会阻碍孩子动作的正常发育。,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