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改教育叙事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的地理第一课刘玲作为一名非师范专业的新教师,我的教育理念大部分受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时期的授课老师影响。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小学教育是简单粗暴的,没有现在所谓的“乐学” ;初中教育是呆板的,没有所谓的“巧学” ;高中教育就更枯燥了。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前,我觉得老师上课时很少会考虑到他上课的方式是否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至于能不能有利于我们的全面发展或者是终身发展,就更不必说了。上了大学,我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大学老师上课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也是不胜枚举的,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感受很愉快,学习兴趣大大的提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哦,原来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2、。初入教学岗位,手里拿着初一地理教材课本,我在思考:我要怎么做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要怎么做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我要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爱上学习地理?我要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爱上地理呢?为了上好第一节地理课,我把初中地理的四本教材全部看完并对所有知识进行了梳理:地球、地图、海洋与陆地、天气与气候、世界上的居民、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通过梳理教材,再结合以往学习的地理知识和我的亲身经历,我给我的地理第一课设计了一个方法,那就是:把书上具体的地理知识结合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列举与他们生活环境相关的一些地理现象来吸引他们的兴趣,激发对地理的好奇心。首先,我需要学生喜欢上我这位地理老师。
3、于是,面对 19 名性格迥异的学生,我先面带笑容的进行了自我介绍,介绍了我的老家在哪里,当我说道我的老家离这儿很远时,同学们都发出了惊叹“这么远!” ;接着我又介绍了我现在的家在哪里,他们又开始发出疑问“为什么?” ;接着我又介绍我在哪里上的大学,说着我的大学是多么的美,他们又开始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最后我介绍了我的兴趣爱好,我说“我爱笑” ,听到这里,他们都笑了。第二步,看着同学们的激情都调动起来了,我开始切入正题:在本学期,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地理”这门学科。那么,什么是地理呢?通俗的讲,地理就是关于“地”的“理” 。 “地”是指我们所在的地球, “理”是指地球上事物的存在与变化规律。我
4、们生活在地球上,一切的衣食住行都和地理息息相关,有没有同学能够列举出一些相关事实呢?这个时候就有同学开始举手发言了,我们平时吃的食物就是依赖土地种植出来的。我说,对。又有同学说,我们的桌子和凳子就是依靠树木制作出来的。我说,对。这些列子都是围绕“理”是地球上事物的存在这一个点而进行的阐述。那么,关于“理”是地球上事物的变化规律有没有同学能够举列说明呢?思考了一会,开始有同学说道:白天和夜晚的交替;春夏秋冬的变化;下雨、下雪、出太阳。我说,很对,这些都是围绕着地球上事物的变化规律而阐述的。第三步:刚刚同学们举出的所有列子都说明了一个事实,什么事实呢?那就是地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知道了世界
5、上、我们身边有这些地理现象,但是同学们知道这些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吗?比如:白天和黑夜的交替,是因为地球自己在不停在自转;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变化,那是因为地球在围着太阳公转。第四步:学习地理对我们又有什么帮助呢?学习地理的帮助之一:学习地理,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懂得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比如说,同学们应该有感受到,现在的夏天越来越热,冬天越来越冷?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时有同学说,因为全球变暖)那么全球为什么会变暖呢?我们针对全球变暖可以采取哪些解决或缓解措施呢?(这个时候,没有同学能回答)这就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知识;学习地理的帮助之二:学习
6、地理,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为什么此地不同于彼地,从而知道如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比如说,我们这儿属于山地地形,你们觉得山地地区最适合发展什么农业?种植什么植物?是栽种树木,还是种植粮食,还是养殖小牲畜?为什么?(这个问题也没有同学能够回答)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会了解到,我们这儿并不适合在山坡上开荒种植粮食,最适合发展种植树木,发展经济林,蓄养一些小型家畜,这些就和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理论相关了。学习地理对我们的帮助不胜枚举,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通过了解以上 2 个列子,同学们觉得学习地理,对我们的帮助大不大?(大!)第五步: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学好地理呢?(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说起来) ,最后,我对他们的讨论做出了总结:要能够从地理的视角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要能够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用地理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地理,我们要学会读图、用图;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善于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到实践中去发现、去领悟。这就是我的地理第一课,在第一节课中,我结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充分挖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现象,结合课本外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建立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帮助学生树立了学好地理的信心,课堂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