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税大企业风险管理总结篇一:关于加强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作者:李钊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X 年第 12 期 摘要:与一般企业相比,大企业面临更大的税务风险。大企业要加强税务管理,对税务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避免由于税务违法行为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前景。本文对大企业税务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大企业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企业如何加强风险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纳税服务 由于大企业的自身特点,其比一般企业承担着更大的税务风险。为了及时的规避税务风险,大企业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税务风险管理水平。本文对大企业
2、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及其原因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提高税务风险管理能力对大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为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切实提高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力。 1大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及其原因 1.1大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 大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具有跨地域经营、机构较大、生产经营比较复杂、经营范围较广的特点,一些大企业甚至需要跨国经营。因此与一般企业相比,大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更为复杂、涉税问题更广、适用税种更多、适用的税收政策更为复杂。 大企业面临的常态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税务经济风险和税收法律风险1。税务经济风险就是对于自己经营范围内的税收政策没有准确的把握,特别是
3、没有把握住税收优惠政策,使大企业承担了更多的税收负担,给企业发展造成经济压力;税收法律风险就是企业的纳税行为违反了税收法律的规定,例如少纳税、未纳税,受到经济处罚和法律处罚,不仅造成经济压力,更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影响企业的发展前景。 1.2造成大企业税务风险的原因 1.2.1主观因素 大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纳税意识和税务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内部对于研发、销售、生产等环节都比较重视,但对于管理和控制税务风险的认识程度还有所欠缺。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决策过程中,没有贯穿必要的税务风险意识。一些大企业虽然有着越来越大的生产经营范围,却没有设立税务管理,或者重视财务报表目标的管理而 不重视
4、涉税目标的管理。这些都会造成整个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纳税意识,企业的管理者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较低。 一些大企业的税务风险是由于人为操纵利润而造成的 一些上市企业会有意识的对公司的各期利润进行调整,使用会计手段和关联交易,来对利润进行操纵。这主要是为了对退市风险进行规避、实现资产重组、对年报业绩进行粉饰、融资配股、发行新股、炒作市场等等2。这种行为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税务风险,往往涉及违规的会计处理。 1.2.2 客观因素 大企业涉及更为复杂的涉税问题 与一般企业相比,大企业从客观上面临着更大的税务风险。由于复杂多样的涉税问题,大企业往往需要更为复杂的财务会计处理和数量更多的会计人员。一旦会计人员的
5、专业素质或工作责任心出现问题,则非常容易出现涉税问题,大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比一般企业更容易出现违反税法的情况。大企业也面临更为复杂的税收政策,如果企业财务人员没有全面的了解税收政策,或错误的理解税收政策,都可能会导致税务风险。 税收政策的变动造成大企业的税务风险 大企业涉及到较多、较为复杂的税收政策,而税收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手段,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国家对税收政策的调整也比较频繁3。这从客观上提高了大企业的税务风险。很多大企业由于没有把握住税收政策的调整而产生税务风险。 没有恰当的进行税收筹划 大企业为了降低税负负担,往往都要进行税收筹划。合理的税收筹划和税务管理能够帮助
6、企业在税收政策范围内进行合理避税,然而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如果错误理解了相关的税收政策,或者出现操作不当的行为,就会增大企业的税务风险。我国的税收法律对于偷逃税和避税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大企业的一些避税行为本身就存在着被认定为偷逃税的风险。 2 加强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1 确保国家的税务收入 大企业往往是国家重要的税源。加强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够对国家的税收收入进行保障。大企业的规模大、社会影响力大,对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加强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够更好的保障国家的税收收入。大企业还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加强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够对中小企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净化社
7、会风气4。 2.2对税收征管效率进行提高 要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就必须加强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加强,就可以在税前对税务风险进行预防,实现税务管理重点的前移。大企业的税务风险降低,税务风险的自控能力提高,也促进了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 2.3 对投资者的利益予以保障,稳定市场 绝大部分大企业都属于上市公司,大企业运行的稳定关系到证券市场的稳定,更关系到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一旦大企业出现税务风险,不仅会严重挫伤投资者的信心,更会对该企业的股票价格造成大的波动,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使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甚至使证券市场出现动荡。 2.4 保障国家的税收利益不受侵害 加强大企
8、业的税务风险对于保障国家的税收利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多大企业都属于跨国企业,一旦发生税务风险,将会冲击我国的内资企业,更造成了我国大量税收收入的流失 5。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还将迎来更多的外资企业,其税务风险管理不容忽视。而我国的大企业也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境外重组、并购和投资行为,如果不加强税务风险管理,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会损害国家的利益。 3 如何加强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 3.1大企业要重视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 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管理机制有利于大企业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大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大、经营范围较广,涉及到的税收政策也比较多,这就需要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来协调高层
9、与管理部门,提高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专业性。 当前很多大企业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或者还存在税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的情况。国家税务机关也要根据大企业的特点,设立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对大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专业管理。税务机关要对大企业提供帮助和指导,辅助大企业尽快建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 3.2税收部门要重视大企业的税务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和健全 为了加强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税收部门要重视大企业的税收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和健全,通过大企业税收风险评估机制,对大企业的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税收部门可以综合评定大企业涉税事项的合法性与真实性。这样一来
10、,税收部门对大企业税务风险的整体控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提高了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力。 大企业税务风险评估机制首先需要建立健全一支专业性强、责任心强的税务风险评估队伍,对大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及时的、专业的评估。其次,要提高收集、存储和整理大企业税务信息的能力,确保税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大企业税务风险评估机制要掌握大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纳税申报资料、征管资料及其他信息,还要建立和健全信息沟通机制,与财政部门、银行、海关、工商、证券管理机构、审计等部门加强沟通与联系,拓宽信息来源。第三,要建立相关的税务风险预警指标和税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最后,要与大企业进行沟通协商,引导大企业进行定期的税
11、务风险评估,并开发相关的税务风险评估软件。 3.3提高税收风险管理服务的专业性 与一般企业相比,大企业承担着重要的税收责任,也具有更多的税收诉求和税务风险。为了加强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税务机关要提高税收风险管理服务的专业性,为其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税务风险管理服务。对于大企业可能会出现的税务风险,税务部门提前对其进行控制,对大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人员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相关的税收政策。不同的经营范围的大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也是不同的,这也需要税务机关能够对其进行税务风险的差别管理。其根本目的在于在大企业发生税务风险之前就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4在大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建立良
12、好的沟通机制 由于大企业涉及到的税务政策较多,而税务政策又经常发生变化,大企业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税务风险,这也极大地增加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难度。如果能够建立大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机制,让二者之间能够进行畅通的信息交流,则有利于大企业随时掌握税务政策的变动信息,并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整,降低税务风险。税务机关要定期为大企业讲解和培训相关的税收政策,当税收政策发生变动时要及时告知企业。机关与企业之间应该实行互信制度,税务机关的目的并不在于在企业出现涉税问题后对其进行处罚,而是要帮助企业统一认识,提高企业的自查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管理税务风险。 3.5 适当引进税务中介机构 税务
13、中介机构在我国的应用程度还不是很广泛,适当的引进税务中介机构能够帮助大企业对税收政策进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税务中介机构对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比较熟悉,具有更高的专业水平,能够切实提高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力。特别是当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税务风险也随之增大的情况下,适量的引进税务中介机构,可以降低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成本,提高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规范性。 4结语 大企业面临着比中小企业更大、更复杂的税务风险,一旦发生涉税问题,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更会严重的影响大企业的社会声誉,同时也损害了国家和投 资者的利益。因此,大企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力,税务机关也要为大企
14、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提供必要的指导,使我国的税收事业进一步发展,也促进大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1陈安.浅议我国企业税收风险的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X(26). 2李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税务风险及防范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X(05). 3张军.浅谈我国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J.科技资讯,201X(11). 4李皓.浅谈企业税务风险及其有效的防范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X(15). 5计红.企业税务筹划与会计政策选择探讨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X(02). 作者简介:李钊(1970-),男,河南叶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税务。篇二:4、江苏地税
15、大企业专业化管理试点方案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文件 苏地税发?201X?95 号 关于印发大企业专业化管理试点方案的通知 各省辖市及苏州工业园区地方税务局,张家港保税区地方税务局,省局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提升大企业管理与服务水平,根据总局关于实施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和江苏省地税局关于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现就江苏地税系统推进大企业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制定本方案。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大企业税法遵从度为目标,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实施信息管税为依托,积极探索“集中风险评估、分级风险应对”的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模式。 1 (二)基本
16、原则 1、属地入库、统一管理。坚持“三不变”(税款入库地不变、入库级次不变和日常基础事项管理机关不变)原则,针对大企业跨区经营、信息分散、核算集中等特点,统一数据分析利用,提升信息管税能力。 2、明确任务,分级负责。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强化大企业风险战略规划、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处理,提升大企业风险识别层级,统筹风险分级应对,明确各级地税机关大企业风险管理具体职责分工。 3、上下协作、统筹互动。充分发挥各级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和属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优势,实现各级地税机关上下联动、机关各部门横向互动的有机结合。 二、主要内容 (一)确定省级大企业管理范围 1、省级大企业认定标准:总部在江苏的大型企业
17、集团,注册资本金达到一定规模;集团内部组织架构和核算体系复杂,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特征明显;集团核心企业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是重要的地方税源。 2、省级大企业范围:首批省局定点联系企业控制在 10 户左右。 (二)建立专业化管理组织架构 省及省辖市局由征管科技部门牵头负责大企业管理与服务工作,风险评估机构或数据管理部门负责大企业的风险评估,稽查局 2 负责大企业的高风险任务应对,其他业务处室根据职责范围参与大企业风险识别模型建设及其他相关工作。 1、省局主要职责:(1)制定江苏地税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基本制度,明确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的基本思路、工作要求,指导全系统开展大企业税收管理
18、与服务工作; (2)制定省级大企业认定标准,确定省局定点联系企业名单。协调解决省局定点联系企业的重大涉税诉求,并提供针对性税收服务。统一组织实施对省级大企业的整体税源监控、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以及绩效评估等工作; (3)确定省级大企业监控事项及监控指标,汇总、分析、发布省局定点联系企业税源监控相关信息。 (4)完成总局布置的各项任务,做好总局定点联系企业在本省成员单位的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协助其他省(市)税务机关做好跨省(市)大企业的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 2、省辖市局(含苏州工业园区、张家港保税区局,以下同)主要职责:(1)贯彻落实总局和省局对大企业税收管理和服务的工作要求; (2)建立健全各项
19、工作机制,组织、协调和指导辖区内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 (3)组织实施省辖市级大企业的风险评估、排序、推送、应 3 对等工作,组织落实省局推送的大企业中、低等风险应对工作; (4)协调解决辖区内大企业的重大涉税诉求,并提供针对性税收服务。 3、县级基层税务机关设立的重点税源管理分局,负责对辖区范围内总局及省局定点联系企业的成员单位、按当地标准认定的大企业进行集中管理。重点税源管理分局负责大企业的基础管理和中等风险应对处理;纳税服务局负责大企业的申报纳税、低风险应对处理及相关服务;风险评估分局负责除省局定点联系企业、跨省辖市经营企业、省直属税务局管辖企业以外的大企业的风险识别、排序、推送和风
20、险应对结果评价。 (三)建立个性化的税收遵从引导机制 1、引导大企业建立风险内控机制。按照总局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对企业税务风险内控体系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税务风险内控体系。选择2-3 家公司治理结构好、内控机制健全、税务风险小、遵从意愿强的企业签订税收遵从协议,帮助企业完善涉税风险内控体系。2、建立重大政策制度大企业参与机制。税务机关出台涉及纳税人的重大税收政策和管理制度之前,征求相关企业的意见。 3、建立大企业涉税诉求的扎口受理和回复机制。税务机关建立大企业涉税事项协调会议制度,研究解决重大涉税事项以及企业反映的带有普遍性的涉税问题。 4 (四)建立立体化的税收遵从管控机制 1、强化横向统筹。省及省辖市级局税收风险管理领导小组承担大企业管理协调工作,通过一体化工作机制实现对大企业的协作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