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永阳镇中心小学 胡淑芬,前言,性别平等教育,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实施妇女发展纲要规划的重点目标,也是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是培养中小学生性别平等观念和行动能力,促进其个人成长、和谐相处并参与建设社会公义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性别平等人人有责。(政府首责,传媒有责,教育有责),一、培育完整的人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价值,2.性别平等的教育反思。 教育课程与内容的反思(中小学教材所描绘的社会是由男性主导动作的,女性角色和活动常常被忽略) 教师观念和行为的反思(男
2、生逻辑能力强,女生更善于机载记忆之类的性别刻板化印象) 学校组织与文化(男女生所报社团),3.男孩女孩共同成人 何为性别平等教育:是指培养性别平等的观念和行动能力的教育(狭义) 性别平等教育的目标,性别平等教育目标,消除性别偏见歧视,自尊并尊重他人。,发展情感处理能力,营造性别和谐关系。,突破刻板化印象,自信并完善自我。,共建文明环境,进行性别平等互动。,培养性别多元意识,涵养关怀包容的胸襟。,善用社会资源,参与性别权益的维护。,性别的自我认识,性别的人际关系,性别的共同发展,性别与身心健康。 性别认同。 性别与生涯规划。,性别角色 性别互动 性别与感情 性别与权利责任 家庭与婚姻 性别政策法
3、律,性别与资源运用 性别与社会参与 性别与文化反思,二、不仅仅是性别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内容,二、不仅仅是性别,1.小学1、2年级学习任务 认识两性身心的异同 尊重不同性别者的气质 辨别性别角色的刻板化印象 学习与不同性别者平等互动 不受性别限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 知道保护自己的身体隐私,二、不仅仅是性别,二、不仅仅是性别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内容,二、不仅仅是性别,2.小学3、4年级学习任务 知道身体意像对两性身心的影响 了解性别气质的刻板化印象 欣赏不同性别者的创意表现 了解不同性别者在团体中都扮演重要角色 尊重不同性别者做决定的自主权 了解两性表达情感都有权采取适宜的方式 认识性骚扰和性
4、侵害的类型 认识家庭暴力及其求助的渠道 发现校园中资源运用与分配的性别差异,二、不仅仅是性别,二、不仅仅是性别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内容,二、不仅仅是性别,3.小学5、6年级学习任务 认识两性青春期的身体发育和保健 理解性别气质的多样化 认识不同性别者的成就与贡献 了解家庭与学校中的分工应不受性别限制 学习在性别互动中展示自我特色 辨别不同类型的情感关系 消除性萌动的困惑 了解性骚扰与性侵害的危害 认识家庭暴力对身心发展的影响 了解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不受性别的限制 运用科技和媒体资源,不因性别而有差异 调查社会中的性别歧视,二、不仅仅是性别,二、不仅仅是性别,二、不仅仅是性别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
5、的内容,专门进行性别教育的独立课程。可安排在健康、品德之类的课程中进行。,性别平等教育内容与学科 课程中相关内容加以统整,互相融合所形成的课程。可以与语文美术品德音乐体育科学等多学科相互融合.是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有机结合。,组织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进行性别平等教育实践活动的课程。不仅仅是一节课,内容比较复杂。,专题课程,融合课程,实践课程,三、一起走才能走得更远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途径,构建性别平等教育课程体系,准确定位的课堂活动(目标定位在准确,不要太广泛) 贴近实际的课堂活动(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反映社会上的真实情况) 学生自主的课堂活动(切忌单向灌输性别平等观念,活动要以学生为主) 男女
6、协同的课堂活动(注重男女生共同参与,教师要增加性别敏感,课堂设计要有不同的性别视角),四、课堂上采摘阳光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三类课程的设计与教育,选择适当的融合点 教学目标合二为一 教学环节一举两得,四、课堂上采摘阳光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三类课程的设计与教育,放开眼光,放开手脚 做一个有用的项目,四、课堂上采摘阳光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三类课程的设计与教育,社会性别:是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包括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 ,以及男女不同的角色分工、社会期望和行为规范等。区分于生理性别。如“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五、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观念,性别刻板化印象:是指针对不同性别
7、群体的简单而固定的看法。,社会性别主流化:就是奖性别观点纳入政府工作和社会发展决策的主流。,性别气质:是以两性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为基础、一整套固化的、强调两性对立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举止。如男性气质认为是阳刚性的,女性气质认为是阴柔的。我们应让学生尊重两性各种各样的气质,进而理解性别气质多样化,打破性别气质的局限。,五、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观念,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划分的社会角色,是指每种性别在所属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所规定及希望的特定的行为模式。,身体意像: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相貌、体格、体能等认知和评价,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部分,也受社会文化的支配和重要他人的评价
8、的影响。(如现在女孩追求以瘦为美),性别分工:是指社会依据性别不同而分配劳动的方法。(如男主外,女主内),五、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观念,性别认同: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性别上的认定。个人的性别气质不符合传统社会的期待,就可能面临性别认同的困扰和痛苦。,小结,社会性别是平等的理论内核。长期以来,人们将性别气质、性别角色和性别分工的差异,仅仅归结为生理性别的差异,主张男阳刚,女阴柔,导致生理性别决定论以及性别的刻板化印象。而社会性别在正视性别生理差异的同时,更强调社会、文化的建构,主张性别气质的多样性,性别角色的丰富性,性别权利的平等性。中小学是性别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努力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合理的性别自我认识,学习处理性别的人际关,促进性别的共同发展。,成为你想在世界上看到的改变 甘地,在孩子心田播下性别平等的精神种子,是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历史使命,我们正在路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