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机考复习题单选题:1、大学之所以称为大学,是因为( ) 。A、其有许多大楼B、其有很多学生C、其有很多大师D、其有很多教授【答案:C】2、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 ) 。A、实现其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转变B、培养其熟练的技巧C、认识大师D、享受大学教育【答案:A】3、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大都在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竞争能力,因为( ) 。A、他们有名牌效应B、他们有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思维方式C、他们有较好的教育条件D、他们有天才【答案:B】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B、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C、马克思创立的理论体系
2、D、一种具有科学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答案:D】5、大师是指( ) 。A、有知识的人B、有高级职称的人C、有教养的人D、有新思想的人【答案:D】6、研究哲学的性质,目的是( ) 。2A、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哲学在人生中的意义B、为了掌握一门生产知识C、为了认识科学之科学D、使人们一劳永逸【答案:A】7、智慧是( ) 。A、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度统一B、一门生产知识C、很玄的知识D、不变的知识【答案:A】8、世界观是( ) 。A、关于世界的观点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世界上的所有观点D、世界大观的简称【答案:B】9、方法论是( ) 。A、关于方法的理论体系B、一种方法C、方法和理论的对
3、立统一D、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答案:D】10、反思是( ) 。A、反过来思考B、人们通过对自身实践和认识的结果进行反复思考,形成更深刻思想的过程。C、反向思维D、反复无常,思潮起伏【答案:B】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答案:D】312、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答案:C】:1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 。A、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 世界是运动、变化
4、、发展的C、 世界是物质的D、 世界是统一的【答案:C】14、火是万物本原的观点是属于( ) 。A、 唯心主义的观点B、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C、 自发的或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D、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答案:C】15、 “世界的唯一本原是物质”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观点C、旧唯物主义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答案:B】16、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 ) 。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答案:D】17、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4D、实践
5、本质问题【答案:C】18、 国语郑语写道:“先主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这是( )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近代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观唯心主义观点【B】19、哲学上的本体论是指(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一种观点C、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认识论问题D、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理论【答案:D】20、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 。A、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B、可知与不可知有无同一性C、先知与后知有无同一性D、矛盾有无同一性【答案:A】21、当今世界上四大思想家的共同点是:( ) 。A、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
6、代价值B、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C、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过时了D、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答案:A】22、包含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著作是( ) 。A、 资本论B、 矛盾论C、 实践论D、 共产党宣言【答案:D】23、 “虽然不再时髦,但我仍看重马克思” ,表示这种态度的是( ) 。5A、吉登斯B、哈贝马斯C、詹姆逊D、德里达【答案:A】24、英美中学联盟列出了 20 本必读书,其中一本就是( ) 。A、 共产党宣言B、 论联合政府C、 国家与革命D、 德意志意识形态【答案:A】25、二十世纪初以来流行美国的、以杜威、詹姆士为代表的一个哲学流派是( ) 。A、人本主义B、实用主义C
7、、科学主义D、历史主义【答案:B】2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可表述为:( ) 。A、学习学习再学习B、传播运用 发展C、学习运用 传播D、实践认识实践【答案:B】2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是:( ) 。A、物质B、认知C、科学D、实践【答案:D】2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 。A、唯物史观B、辩证统一C、对立统一D、人类中心论【答案:C】629、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 ) 。A、阶级矛盾和阶层矛盾B、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C、生产矛盾和生活矛盾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答案:B】30、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是:( ) 。A、自力更生,奋发图强B、发展生
8、产,改善生活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答案:C】31、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或思想基础是:( ) 。A、自力更生B、发展生产C、唯物史观D、实事求是【答案:D】32、社会主义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 。A、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B、GDP 的增长速度C、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D、吸引外资的多少【答案:A】33、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最高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标准是:( ) 。A、GDPB、实践C、生产力D、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答案:D】3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A、发展B、实践C、增长7D、人本【答案:A】3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科学发展B、
9、以人为本C、协调发展D、统筹兼顾【答案:B】36、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答案:C】37、把物质等同于原子的观点是( ) 。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答案:B】38、对哲学的物质范畴作了明确规定和深刻阐述的是( )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答案:C】39、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 ) 。A、客观存在的物体B、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结构和层性C、一切自然现象D、客观实在性【答案:D】4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或本质是( )
10、。8A、原子B、物质C、精神D、运动【答案:B】4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性B、规律性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答案:D】4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 。A、运动B、静止C、规律性D、可知性【答案:A】4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质和量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答案:D】44、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诡辩论【答案:B】45、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 ) 。A、主观唯心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不可知主义【答案:C】946、承认相对静止是( ) 。
11、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D、诡辩论【答案:A】47、静止是指( ) 。A、同运动对立的事物存在状态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C、绝对的不运动D、静止是无条件的【答案:B】48、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其含义是( ) 。A、运动是变化的,静止是稳定的B、运动是客观的,静止是主观的C、运动是重要的,静止是次要的D、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答案:D】49、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在于( ) 。A、无论何时何地运动无条件存在B、物质运动的存在是有条件的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D、物质运动的五种基本形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答案:A】50、 “动中有静
12、,静中有动” ,说的是( ) 。A、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物质和运动的统一D、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答案:B】51、形而上学认为静止( ) 。A、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存在运动之中C、不包含运动于其中10D、是寓于运动之中的【答案:B】52、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 ) 。A、相对主义B、唯心主义C、诡辩论D、形而上学【答案:D】53、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是( ) 。A、相对主义和诡辩论B、客观唯心主义的运动观C、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答案:A】5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 ) 。A、运动着的物质
13、的唯一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主观工具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答案:A】55、主张时间和空间可以脱离物质运动而存在的观点是( ) 。A、唯心主义B、不可知主义C、相对主义D、形而上学【答案:A】56、认为时间是同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均匀流逝的持续性,空间是和物质运动相脱离的绝对空虚的框框这种观点是( ) 。A、朴素唯物主义时空观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C、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D、唯心主义时空观【答案:B】57、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分歧表现在( ) 。11A、统一于实践还是统一于认识B、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统一于社会存在还是统一于社会意识D、统一于
14、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答案:D】58、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 。A、它的矛盾性B、它的可知性C、它的物质性D、它的存在性【答案:C】59、物质世界是( ) 。A、单一的B、多样的C、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辨证统一D、各种孤立现象的总和【答案:C】60、世界的物质性是指( ) 。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B、世界是可知的C、世界是运动的D、世界统一于存在【答案:A】61、意识是( ) 。A、人类独有的特殊现象B、动物所具有的现象C、生物所具有的现象D、人类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答案:A】62、反应特性是( ) 。A、一切物质都具有的B、人类所特有的C、动物所特有的D、无机物所特有的【答案:A】1263、物质
15、从其自身的发展中,产生出意识,是( ) 。A、意识是任何物质都固有的属性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是物质的分泌物D、意识内藏于物质之中【答案:B】64、感觉是( ) 。A、人类所特有的B、高级动物和人所共有的C、一切生物都具有的D、一切事物普遍具有的【答案:B】65、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大体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 ) 。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D、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动物的刺激反应性;从刺激反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答案:D】66、在意识起源问题上,正确的观点是( ) 。A、意识是人脑的产物B、意识是自然
16、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C、人脑的神经活动是意识产生的根源D、只要在生理上具备人的特征,无须结成社会关系,就能产生意识【答案:B】67、意识的本质是( ) 。A、人脑分泌的一种物质B、客观事物C、一种特殊的物质D、人脑的机能,人脑对物质的反映【答案:D】68、科学证明人脑是( ) 。A、思维的源泉13B、思维的产物C、意识的加工厂D、思维的对象【答案:C】69、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这是( ) 。A、诡辩论的观点B、唯心论的观点C、不可知论的观点D、唯物论的观点【答案:D】70、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 。A、物质和意识相互起决定作用B、
17、意识决定物质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物质不能决定意识,意识也不能决定物质【答案:C】71、 “实事求是”中的“是”指的是( ) 。A、客观规律性B、客观事物的要素C、客观存在的事物D、事物内部的结构【答案:A】72、 “实事求是”中的“实事”指的是( ) 。A、客观规律性B、客观事物C、客观要素D、事物内部的结构【答案:B】73、 “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是( ) 。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B、实在性原理C、实物性原理D、事物的内部结构原理【答案:A】1474、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 ) 。A、实事求是B、与时俱进C、解放思想D、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答案:A】75、
18、 “反物质”的发现,证明列宁的物质定义( ) 。A、过时了B、是正确的C、是不完整的D、是绝对不变的【答案:B】7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否定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答案:A】77、一切以条件为转移,这是( ) 。A、否认主观能动性的观点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C、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D、形而上学绝对主义的观点【答案:C】78、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答案:A】79、发展的实质是(
19、) 。A、事物的一般变化B、运动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量变15【答案:C】8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歧的焦点是( ) 。A、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结构性B、是否承认事物的量变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在的矛盾性D、是否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答案:C】8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答案:A】82、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指( ) 。A、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一切都是“亦此亦彼”B、每一事物和现象都同其他事物和现象相区别C、相互区别的事物和现象彼此都是孤立的D、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
20、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之中【答案:D】83、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片面观点D、不可知论观点【答案:C】判断题:1、物质是不灭的,因此,人们对“物质”范畴的认识也是不变的。 ( )【错】2、矛盾只是人们思考问题时一种方法,现时生活中并不存在矛盾。 ( )【错】3、在工作当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其哲学依据就是基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关系的原理。( )【错】164、社会历史是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的。 ( )【错】5、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同一个内容的不同说法。 ( )【错】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论
21、和辩证法统一的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对】7、历史上所有的唯心主义哲学都不能给人任何智慧。【错】8、矛盾关系就是“针锋相对”的关系。【错】9、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对】10、 “自由王国”就是没有任何约束的社会状态。【错】1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认识论和本体论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对】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包括邓小平哲学思想。【错】13、 “吃梨子”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对】14、唯物辩证法认为,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关键,量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没有意义的。【错】15、原因和结果关系的特点就是“前后相继” 。【错】16、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对】1717、 “陶知行
22、”与“陶行知”这两个名字没有任何区别。【错】18、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因此,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错】19、哲学是一种不实用的知识,因此,它是无用的。【错】20、马克思主义哲学无所不能,它能为我们提供一切具体工作方法。【错】21、在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中,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外因则是无关紧要的。【错】22、 “人多力量大” , “人口影响人均 GDP”,这充分说明“人口”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状况。【错】23、为了反对形式主义,唯物辩证法主张取消任何形式。【错】24、国家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对】25、哲学是一种不追求任何功利的学问。【错】26、人
23、脑是意识的“加工厂” ,人的意识可以像“泉水”一样从人脑中“冒出来” 。【错】27、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在历史观上都形而上学的观点。【错】2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实践” 。【错】29、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特征。【对】30、大师之所以被称为大师,是因为其有教授、院士等头衔。18【错】31、只要学习好专业课,就是一个优秀的大学生。【错】32、我们说哲学无用,是因为它不实用。【错】33、真正的哲学就是真正反映了客观世界普遍规律的哲学。【对】34、哲学能够给我们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3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在社会历史领域,唯心史观占据着统治地位。 ( ) 。【对】36、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 ( )【对】37、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错】38、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它强调精神的作用。 ( )【错】39、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请判断:( )【对】40、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 (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