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城市管理 提升城市品位摘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城市创建理念,创新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注重加强对城市的综合治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市场环境和治安环境,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开展城市创建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城市;管理;品位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1)07-06-02 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 。 城市是区域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管理好了,可以为城市经济发展拓展新的空间,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
2、城市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加和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进城市化进程。据有关资料,城市化人口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社会消费的零售总额将增长 1. 4%;城市化水平平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仅新增住宅消费就可带动增加投资 650 亿元。因此,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环境,把环境效益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完全符合先进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的。 一、创新城市管理 1、转变观念, 坚持建管并重的方针 城市管理是一项事关市民切身利益的社会工程,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市民满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是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以创新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城市发展
3、“三分建设,七分管理” 。只有管理跟上了,城市的品位和内涵才能得到提升,功能才能充分发挥。要从先发展,再治理, 重建设 , 轻管理的传统发展观转向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 发展与管理相互促进的现代发展观, 将管理提到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 洪泽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观念,创新管理,注重加强对城市的综合治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街道容貌整治,解决占道经营等影响市容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行物业管理制度,提高住宅小区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管理职能,加强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打工人员的动态管理;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市场环境和治安环境。 该县在
4、“十二五”期间城市创建的总体目标是创建国家“五个城” ,即: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2、深化改革, 理顺城市管理体制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度还不够高,多停留在经验型管理的阶段,造成城市管理权责关系不明确、执法效果难界定、工作效率不稳定等现象。因此,急需在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上着眼,在规范化、标准化上下功夫。在理顺管理体制中, 要本着有利于强化城市管理的目的, 不能在机构调整时削弱或撤并、取消城市管理部门。 该县加快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城市管理的精简、高效、便捷的管理体制,理顺关系,
5、明确执法主体职责,实现由多头执法向相对集中执法转变。实行“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的基层综合执法管理体制, 以避免管理部门职权交叉、一个违法行为多支队伍查处,执法效率不高、对老百姓不方便等问题。 3、强化培养,建设高素质城市管理队伍 管理好城市,关键在人才。要意识到当前城市管理人才的匮乏,注意加强对城市管理干部、执法人员进行法律培训,使城市管理人员熟悉国际法、国内法,特别是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提高执法水平。要更新城市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学习科技、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学习外语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城市管理部门尤其要注重培养、引进废弃物处理、环境工程等方
6、面的科技人才,同时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专业人才的积极性。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进步思想道德,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以权谋私等不道德行为,努力塑造城市管理队伍的良好形象。 洪泽县为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军事合格,业务精湛,行为规范”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今年先后举办各类政策法规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班 6 期,邀请省委党校教授、市相关专家为一线执法队员进行集中培训。在今年上半年全市业务比赛中,该县代表队荣获二等奖;前不久,又通过全省住建系统城管执法星级队伍创建考核验收;环卫站在全市机械化清扫和环卫保洁比赛中分获
7、一等奖、三等奖;有三人被市授予“城市美容师”称号。为实现执法公开,阳光操作,该县将法规条款、自由裁量权、执法依据、工作流程、办结时限、处罚结果等在政府信息网站、相关审批窗口公开,全面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同时,还将各项制度和适用法律法规汇编成册,下发至全体执法人员,促其文明执法、依法行政。 二、提升城市品位 1、大规模培育产业,支撑持续发展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必须加快发展重点产业,整合提升优势产业,扶持发展新兴产业,构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支撑城市持续快速发展。 洪泽县把发展工业经济,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作为发展的第一方略,通过工业化、城镇化来带动包括旅游业等方方面面的快速发
8、展,特别是以项目为抓手,狠抓招商引资,大规模培育产业。 “十一五”期间,该县共实施固定资产投资 3000 万元以上项目 114 个,其中 10 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 8 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66 个,这些重大项目支撑了“十一五”倍增发展,也为建设湖滨名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县大力发展旅游优势产业,加快湖滨名城建设。全力推进以“古八景” (古堰首、古水街、古帆船、古楼阁、古寺庙、古船坞、古鱼市、古船闸)为主体的湖滨风景区,开工建设洪泽湖健康养生园一期工程,打造沿洪泽湖大堤旅游开发的破题工程和精品力作。策应全市加快开发白马湖的战略定位,扎实做好环白马湖大道洪泽段工程和沿路绿化景观,完成退围还湖任
9、务。 2、多渠道集聚人口,增强发展活力 人口集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活力。随着工业、旅游、商贸等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城市对各类劳动力的需求也会增加。要努力从三方面创造集聚人口的条件。一是从政策上,按照加快推进城市化的要求,对农村进城和外来打工人员落实各项城市居民待遇,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方面与同城居民一视同仁。二是从措施上,通过实施户籍改革,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打造区域高中教育品牌和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吸引更多的外地人口、周边待业青年和务工人员来洪泽学习创业。三是从环境上,积极营造良好的生态、创业和居住环境,吸引县外各类人员在洪泽
10、投资置业、购房定居。 该县依据县域面积小、人口少的情况,在全省率先实行“让农村学生全部进城的办学思想” ,并做好相应的安全和减负工作,该县还积极扶持建筑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人口集聚效应,增强了城市发展活力。 3、加快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层次及文化内涵 城市文化是城市人文的重要标志。洪泽县作为 09 年和10 年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 ,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及文化层次尤为迫切。要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整合文化资源,发展具有特点的文化事业,精心打造文化品牌,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增强城市文化底蕴。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出精品的要求,在县城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布局
11、合理的重要文化设施,以及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文化景观。 该县通过洪泽湖文化广场大学堂等载体形式,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采取培训教育、活动引导、典型示范等措施,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倡导现代、文明、清洁、安全的市风民风,培育环境优美、秩序优良和服务优质的城市内涵。 4、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洪泽 洪泽县坚持“环境立县、生态富民”战略,全力推进国家级生态县的创建工作,确保 2013 年建成国家级生态县,打造倍加幸福、令人向往的湖滨园林城市。到 2015 年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让全县人民共享“一波碧水、一片蓝天、一地绿色” 。 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该县着力推进三项
12、工作:一是严格执行环保前置审查制度,对新上项目进行充分的环境论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二是进一步推进淮河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按照年度目标要求,落实责任,倒排进度,集中精力抓好治污工程建设。三是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障城乡饮用水源安全,对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该迁则迁,该关则关,绝不迁就。 5、统筹城乡发展,调优三产结构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同样,调优三产结构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十一五”期间,洪泽县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转型跨越,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十五”末的 27.2:38.2:34.6 调整到 17.3:45.5:37.
13、2,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了 9.9 个百分点。该县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促进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为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将环境污染大的企业搬迁出城区,或实行关闭、转产,并要求污染大户,采取措施,切实减少污染。低效、污染大的企业明显减少,在优化环境、优化工业产业结构的同时,为城市的服务业腾出了发展空间。 环保工程的启动,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面貌、环境,使该县逐步朝向最适宜居住和创业的城市发展目标迈进,洪泽县作为“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的幅射力、吸引力明显增强,推动了该县交通、贸易、餐饮、旅游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 一产结构转高。高效种植面积 19 万亩,占比达39
14、.6%,其中芡实种植面积突破 2 万亩,居全省第一;高效渔业面积 7.83 万亩,占比达 58%。成为全省首家无公害农产品和水产品产地整体认定县,通过认定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28 个、水产品 30 个、畜产品 7 个, “洪泽湖大闸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定。尤须关注的是:总投资 56 亿元的洪泽湖健康养生园等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三农”发展模式的变革创新。 二产结构转优。今年实现工业增加值 41 亿元,是“十五”末的 3 倍;工业用电在全市首家超过 10 亿度,达到 11亿度。亿元企业、列统企业总数分别达到 34 家和 239 家,列统企业销售收入 218 亿元、利税 20
15、亿元,分别是“十五”末的 6.1 倍和 4.8 倍,分别占全部工业的 89%和 87%。省级经济开发区成为“百亿园区” ,综合考评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一。尤为关键的是:高新技术产业洼地崛起,产值占比达到 16.8%,安芯软件产业园被批准为省级软件园,并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苏北首家在 H 股上市的软件企业。建成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5 家、院士工作站 2 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14 个,安芯软件、密胺和航天新材料、压能发电新能源等一批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将进一步带动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加速转变。 三产结构转新。为满足工业化快速推进的市场需求,积极发展物流业、金融业等服务业,不断做大规模,提高档次,形成优势。以经济开发区、水产批发大市场为中心,大力发展以粮食、水产、建材、岩盐、机械等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业。加快金融生态县建设,推进金融服务业发展,努力为企业、为经营户提供更多、更便捷的金融产品。以高新技术产业园、省级软件园为中心,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服务企业,大力发展与其配套的研发设计、科技服务、展示交易、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积极发展商贸服务、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社区物业、文化娱乐、养老健身等生活性服务业。 作者简介: 朱文剑,中共洪泽县委党校; 熊健,中共洪泽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