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文体知识,散曲:元代新诗体,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是为配乐所写的歌词,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主要分为小令、套数两大类。源于宋金之际,元代大盛。天净沙 秋思就是一首散曲,是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作者介绍,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大都(今北京)人。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著名散曲家。一生写了120多首散曲,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其中秋思堪称“叹世”之作中的代表。被称为“秋思之祖”。更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热衷过进取功名。然而他仕途并不
2、显达,晚年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齐读课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请同学们解读一下这首小令的意思。,课文解读,枯藤缠绕着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荒凉古道上,萧瑟秋风里走着一匹瘦马。夕阳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游子还漂泊在天涯。,1.这首散曲哪些词语可以表现作者的伤心之情?,枯藤、老树、 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 瘦马、夕阳、 断肠人、天涯,课文研习,第一层:写景作者用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第二层:抒情“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
3、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悲寂愁苦的思乡之情!,2.请按文章的层次作简要分析。,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此作铺垫。,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对比手法,哀景-死气(静),乐景-活气(动),形成鲜明对比,反衬下文断肠人的思乡愁绪。,诗的写作手法,描写 抒情,借景抒情,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3、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抒情的语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天净沙 秋思是咏景名篇。这首曲最大特色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作者借秋天苍凉迟暮的自然景物,巧妙地传送出天涯游子寂寞愁苦的思乡之情。这首曲的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课堂小结,你能把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人”此时的形象描绘一下吗?,拓 展 训 练,扩展延伸 天净沙 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共同特点: 体裁相同(小令),描写的都是秋景,头两句每两个字都是一种独立事物,表现的情感相同(悲凉,萧瑟) 不同点: 马致远的“秋思”不仅写景还写人,突出了“思”,在末尾两句时白朴写的较为平淡。 突出显现了游子之悲。,布置作业:,1.背诵天净沙秋思。 2.完成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