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刑事案件侦查1:刑事案件侦查,指侦查机关对犯罪案件立案过后,采取专门调查手段,收集犯罪证据,查明犯罪事实,揭露犯罪和查获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诉讼活动。公诉,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执行专门调查活动,:讯问,勘察,搜查,扣押,审讯强制措施,据传,拘留,逮捕2:刑事案件:指司法机关决定立案侦查或审理的犯罪案件。刑事案件的本质属性犯罪事件:刑事案件是纳入刑事诉讼程序的事件;刑事案件的管辖只能是司法机关。3:刑事案件的构成要素。犯罪主体,犯罪时间,作案空间,作案行为,作案对象,作案结果4 犯罪主体基本情况自然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体貌特征,人数,精神状态。社会情况:职业,文化程度,工作单位,社会简历,知识技能
2、。5 犯罪时间:指作案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具体时间。是犯罪活动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犯罪活动持续性的表现,亦是作案行为的顺延关系6 犯罪时间的侦查意义:有利于排查犯罪嫌疑人 a 作案事件内不在现场,嫌疑基本否定 b 作案时间去向不明,嫌疑上升 c 作案时间只有嫌疑人出现在现场,嫌疑基本肯定有利于刻画犯罪分子有利于采取紧急侦查措施7 犯罪目的: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希望达到的结果犯罪动机:指推动或促使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8 犯罪过程和手段方式:犯罪预备;犯罪实施行为;犯罪的后续行为(毁灭证据,串供,逃避抓捕,干扰侦查)9 作案对象: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所指向的具体人或物,即作案侵害对象10
3、赃款赃物侦查意义:赃物的情况是判断案情的依据,通过它的控制来发现线索12 刑事案件侦查的任务:首要任务:侦查破案,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最终任务:查明和辑捕犯罪嫌疑人12 按危害程度分类:一般案件,重大案件,特别重大案件13 由案到人:发现犯罪事实,寻找犯罪人,证实犯罪由人到案:发现犯罪嫌疑人,证实犯罪证据和犯罪后果,证实犯罪。14 并案侦查:指把同一人或同一伙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实施的一系列刑事案件并起来,实施同一的侦查的侦查组织形式15 并案侦查的条件:痕迹物证的相同性,手段方式的相同性,犯罪主体情况的相同性,其他情况的相同性16 侦查机构;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监狱
4、,军队保卫部门,林业公安,铁路公安,民航公安,水运公安,海关缉私局17 指定管辖:对案件有争议的特殊案件,有共同的上级侦查机关指定下级侦查机关管辖级别管辖:同一类型不同级别的侦查机关之立案侦查权分工地域管辖:同一类型不同地区的侦查机关的立案侦查权分工立案管辖:不同类型的侦查机关的侦查权分工18 检察机关的管辖范围: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案件,国家机关人员利用职务实施的侵害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经省级以上检察机关决定,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犯罪案件19 监狱管辖权:服刑作案人员,在监狱管区作案的20 审查内容:1 是否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保护
5、现场,排除险情。制止犯罪,追击堵截)2 是否有管辖权 3 有无犯罪事实发生 4 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21 立案 是指侦查机关对犯罪线索进行审查后,决定立为刑事阿年进行侦查活动的一种诉讼活动22 立案的条件 1 犯罪事条件间 2 刑事责任条件 3 管辖条件23 分析犯罪时间的主要依据 1 根据调查访问情况 2 根据现场反映的时间信息的痕迹,物品状态推断 3 根据尸体现象及其他的法医学知识推断 4 根据被害人及周围群众平时工作,生活规律推断24 判断是主体现场的依据 1 现场的反常现象 2 现场痕迹物品的分布状态 3 尸体及附近的异常物质 4 现场有无其他移动尸体迹象25 分析判断犯罪过程的方法
6、1 现场进出口的破坏情况 2 中心现场痕迹物证的形成顺序 3 现场周围遗留情况26 侦查方向 是侦查工作的方向,即侦查侦查工作应当在具备哪些条件的人员中去寻找发现犯罪嫌疑人。侦查范围 根据犯罪分子居住地或藏身匿迹的活动范围,确定开展侦查工作的地区范围和作业范围27 侦查途径 指案件侦查工作步骤,即侦查工作人员从哪里入手,怎样去发现犯罪嫌疑人,获取证据,揭露和揭发犯罪嫌疑人的工作步骤28 摸底排队的条件 1 作案时间条件 2 具备作案空间条件 3 犯罪工具条件 4 体貌条件 5 赃物条件29 普遍排查 1 公布案情 2 依靠基层组织 3 利用情报资料 4 利用特情30 对重点嫌疑人的侦查方法 1
7、 密搜密取 2 秘密辨认 3 跟踪守候 4 电讯侦控 5 特情侦查 6 测谎审查31 审查重点嫌疑人的主要内容方法 1 审查有无作案时 2 审查有无作案因素 3 审查有无具体犯罪证据32 破案 指侦查机关对立案的案件在查明主要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依法传讯犯罪嫌疑人或者采取其他强制措施,将犯罪嫌疑人拘捕归案的活动33 破案的条件 1 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案件 2 有证据证明应该追究刑事责任 3 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34 破案的方式 1 采取公开的强制措施 2 秘密逮捕 3 抓获现行 4 对于犯罪嫌疑人在逃的采取通缉的方式抓捕,不宜通缉的,采取跟踪守候的方式抓捕35 侦查
8、终结 指侦查机关对于立案侦查的刑事案件,经过侦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已经无继续侦查的必要。依法移送人民检察院起诉,从而结束侦查的诉讼活动36 侦查终结的条件 1 犯罪事实情节清楚 2 证据确实充分 3 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准确 4 法律手续完备37 杀人案件 指非法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案件38 杀人案件按动机来划分 1 谋财型杀人 2 复仇型杀人 3 情欲型杀人 439 杀人案件案情分析要点 1 从死亡机制为依据,判明事件性质 2 分子因果关系,判明案件性质 3 以死亡时间为依据,判明作案时间 4 以死亡原因为依据,判明作案工具和手段 5 分析作案条件,刻画作案人 a 现场勘察
9、结果 b 痕迹物证检验结果 c 证人证言40 报复杀人案件的侦查啊哟点 1 以发现利害中途为主线,开展调查 2 从各种来往关系中排查嫌疑人 3 注意反常现象的收集 4 注重犯罪分子心理特征及性格的分析 5 注意偶然因素又发的报复关系 6 注意分析报复的主要目标41 侵财杀人案件的侦查要点 1 从控制赃款赃物入手,以物找人 2 加强并按侦查的研究 3 注意现场痕迹的检验比对 4 加强重点人口的排查 5 从被害人的交往关系入手42 两抢案件侦查途径的选择 1 从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入手,结合作案条件,进行排查 2 从控制赃物入手 3 伏击守候 4 检索犯罪情报档案 5 开展追击堵截 6 并案侦查43
10、盗窃案 指犯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务,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公私财务的案件44 内盗案件的特点 1 熟悉现场环境特点 2 盗窃目标准确 3 准确充分,实际恰当 4 伪装现场 5财务种类单一 6 偶犯触犯较多45 内盗 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本单位财务的案件46 外盗指机关团体其实也单位外部人员不数序内部情况的人实施的盗窃47 外盗案件的特点 1 内情不熟悉,盗窃目标不准确 2 暴力入侵明显,方法手段较小伪装 3 盗窃种类复杂多样 4 惯犯流串犯居多,手段习惯熟悉48 强奸案的侦查途径和选择要点 1 从犯罪工具物品入手,由物找人 2 从惯犯体貌特征入手进行
11、排查 3 在有流氓劣迹和犯罪前科的人员中进行排查 4 伏击守候,抓获现行 5 从控制赃物入手 6 开展并案侦查49 零星贩毒案件的侦查要点 1 从吸毒人员入手,顺藤摸瓜,逆向查明贩毒人员 2 搞好阵地控制 3 加强重点人口的控制 4 适时开展清查工作50 走私的具体行为 1 通关走私 2 饶关走私 3 后续走私 4 准走私51 爆炸案 指犯罪人以爆炸方式杀人,破坏公共财务和公共安全的案件52 爆炸案件侦查途径的选择要点 1 从爆炸物来源入手 2 从因果关系入手 3 从被炸伤炸死的人入手 4 并案侦查后可疑人员入手53 投毒案 指故意投放毒物,致使人毒伤亡,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案件54 投毒案侦查
12、途径的选择要点 1 从因果关系入手 2 从作案时间地点入手 3 从毒物来源入手 4从投毒的特殊方式入手 5 从现场痕迹物证入手55 受案程序 1 全部接受,不得推诿 2 问明情况,做好登记,制作笔录 3 依法填写 ,报领导侦查讯问名词解释1 侦查讯问:是指国家法律授权的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件真是情况,收集证据,依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一种侦查行为。2 讯问计划,方法,对象。讯问计划:是侦查讯问人员在熟悉,研究案件材料和初步分析犯罪嫌疑人心里的基础上制定的指导讯问工作的具体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安排讯问方法:是侦查人员为了实现侦查讯问目的,对犯罪嫌疑人直接实施的,能够促使其如实
13、交代罪行的各种讯问手段。讯问对象,是指在刑事诉讼侦查阶段处于被讯问的拥有相应的诉讼权利和义务的犯罪嫌疑人。3 证据审查:是指在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对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研究,鉴别真伪,找出证据材料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有无证明力,并就案件事实做出结论的一种证明活动。4 讯问的策略,言语是指侦查人员为了实现一定的讯问目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具体的讯问条件,运用有关科学原理和实验经验制定的最科学,最有效的讯问方式。5 讯问的言语:是指侦查人员在讯问活动中,为了向犯罪嫌疑人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施加影响,运用语言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活动。6 防御心里 犯罪人为了克服 和减轻由于实施犯罪活动
14、所造成的不 安的心理状态而有意、无意地进行消 极的自我心理调节的方式。7 讯问笔录讯问 笔录是公安机关侦查人员、预审人员在侦查活动中,为了证实犯罪、查明犯罪事实,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如实记载讯问情况的文字记录8 避实击虚 是指利用犯罪嫌疑人防御的薄弱环节,造成疏忽大意,不知所措或自相矛盾,进而使犯罪嫌疑人防御体系崩溃,不得不如实供诉罪行的一种讯问方式9 社会规劝 是侦查部门根据讯问的需要和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况,约请犯罪嫌疑人的亲属,朋友,所在单位的领导和社会致命人士,采取会见,通信等形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劝导和开导,以改变他的对立情绪,尽快供诉真实案情的一种说服教育的方法。10 畏罪心里:指犯
15、罪嫌疑人害怕罪行被纰漏而受到刑法处罚的一种心里,是有罪犯罪嫌疑人普遍存在的的最基本心理障碍。11 侦查讯问突破口:指在侦查讯问中,能够用来查清犯罪事实而乐观存在的或犯罪嫌疑人自身暴露的容易攻破犯罪嫌疑人口供的薄弱环节。12 攻心夺气:侦查人员根据案件情况,针对犯罪嫌疑人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思想教育,政策,法律形式和前途,纠正其错误的认识,启迪正确的情感,促使其转化错误认识和不良态度,如实攻述犯罪行为的一种讯问方法。简答1 讯问主体如何分工在讯问的过程中,侦查人员的人数在 2 人以上,主要有:讯问指挥人员;主审人员,助申人员,记录人员。2 迂回围歼策略应注意的问题一是要把迂回的
16、问题选择好,要有目的的提问,切实隐瞒讯问的意图和目标,使犯罪嫌疑人处于麻痹状态,认为所回答的问题是与案件无关大局的细节末枝,如实回答问题。二是要发问具体,逻辑性要强,讯问的次序要形成一个有机链条。3 如何利用共同犯罪嫌疑人他们之间的利害关系的矛盾因争权夺利引起的矛盾因派系纷争引起的矛盾因分赃不均引起的矛盾因争风吃醋引起的矛盾因互相猜疑引起的矛盾因推卸责任引起的矛盾。4 侦查讯问中如何使用证据直接使用证据,间接使用证据,暗示使用证据,点滴使用证据,连续使用证据,分解使用证据,包围使用证据,补充使用证据。5 审查证据的步骤(一)个别审查(二)综合审查6 情感影响的方法情绪调控法;激励法;心理同情法
17、;身教法;关心法;7 攻心夺气的讯问策略意义不仅避免案件事实进行每件事,每个情节的追讯,能省时省力,保证讯问质量,而且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思想改造8 如何作用说服教育的方法疏导法;例证法,利害选择法,晓之以理法,规劝法,9 为什么要严禁逼供信它会导致犯罪嫌疑人虚构事实,随意乱供,甚至污蔑他人,把案件搞的真假乱分,造成冤假错案,伤害无辜。这种行为与依法文明办案的精神背道而驰,严重侵害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同时也损失了国家利益和人民警察形象。10 学问笔录的制作要求 1 内容准确,完整,不失原意 2 文理通顺,字迹清晰 3 讯问比例应与讯问过程一致 4 手续完备,便于保存11 讯问主体的素质要求
18、1 政治素质(对党忠诚,秉公执法,团结协作,严守纪律,文明办案)2 业务素质(熟悉刑事政策,法律法规,精通讯问策略方法,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掌握一定的刑事科学技术。善于使用证据。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文字概括能力)心理素质(要有明锐的观察力,要有敏捷的观察力,要有控制情绪的能力,要有鉴定的意志信念,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12 如何选择讯问场所 1 根据案情和侦查工作的需要 2 有理于犯罪嫌疑人产生供诉心理 3 占据时间上的优势,把握讯问时机 4 有利于营造讯问气氛,渲染讯问气氛13 选择讯问突破口的步骤和方法 1 全面熟悉,研究案情,确定要查清的事实和情节 2 列出可供选择的利
19、用的侦查讯问突破口 3 筛选侦查讯问突破口,进行可行性分析 4 选择最佳讯问突破口方案 5 调整活更换侦查询问突破口方案14 第一次讯问中应注意的问题 1 问题集中,指向明确 2 除了宣讲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尽量少讲多听,促使犯罪嫌疑人暴露矛盾,获得跟多信息 3 尽量少使用证据,如果需要使用证据,必须把握时机和技巧,切不可盲目使用 4 对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的辩解,都应该让其说完,再进行提问,15 侦查讯问人员应注意的问题16 怎样从犯罪嫌疑人的体征识别犯罪嫌疑人的心理17 选择侦查讯问突破口的途径和条件 1 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和情节上选择 2 从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上选择 3 从犯罪嫌疑人的
20、自身特点选择 4 从共同犯罪嫌疑人中选择18 怎样用环境对犯罪嫌疑人开展有效讯问 1 在法定场所进行询问 22 完全密闭的讯问活动可以促使犯罪分子认罪,但也给逼供带来了便利 3 律师在场制度可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又避免翻供,保护讯问人员19 盗窃案讯问对策 1 弄清讯问欲查清的问题 2 计算经济收支,揭露犯罪 3 核对遗留物证,认定犯罪 4 追查赃款赃物,整死犯罪 5 研究作案手段,查破积案 6 查明流串盗窃,深挖余罪 7分化瓦解团伙,各个击破20 杀人案的讯问对策 1 做好讯问前的准备工作 2 弄清讯问要查清的问题 3 选择好突破口,把握好第一次讯问 4 进行政策法律教育,促使犯罪嫌疑人坦白求生 5 适时列出证据,进行深追细问21 抢劫案讯问对策 1 分析案件材料 2 讯问重要搞清的问题 3 讯问中要注意策略问题22 严重暴力案件讯问对策 1 认真研究犯罪人心理特征 2 合理选配优势讯问力量 3 积极疏导沟通其心理 4 加强针对性教育,端正其思想23 有组织犯罪案件 1 做好细致从分的准备工作 2 选择最薄弱的环节重点突破 3 充分利用矛盾4 认真做好对嫌疑人口供的认定24 经济犯罪案件讯问对策 1 做好讯问前的准备工作 2 妥善运用询问呢策略 3 巧妙使用证据 4做好思想政策法律工作 5 精心运用讯问语言 6 加强追赃和查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