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常见肿瘤 TNM 分期食管癌原发肿瘤(T)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T1 侵及固有层或粘膜下层T2 侵及肌层T3 侵及外肌T4 侵及邻近结构区域淋巴结(N)NX 区域淋巴结转移无法评估N0 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N1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 没有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下胸段肿瘤:M1a 腹腔淋巴结转移M1b 其他远处转移中胸段转移:M1a 不适用M1b 非区域淋巴结和/或其他远处转移2上胸段肿瘤:M1a 颈淋巴结转移M1b 其他远处转移分期0 期 Tis N0 M0期 T1 N0 M0A 期 T2 N0 M0T3 N0 M0B
2、期 T1 N1 M0T2 N1 M0期 T3 N1 M0T4 任何 N M0期 任何 T 任何 N M1A 期 任何 T 任何 N M1aB 期 任何 T 任何 N M1b3胃癌原发肿瘤(T)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上皮内癌未浸润固有膜T1 肿瘤侵及固有层或粘膜下层T2 肿瘤侵及肌层或浆膜下层*T2a 肿瘤侵及肌层T2b 肿瘤侵及浆膜下层T3 肿瘤穿透浆膜(脏层腹膜) ,未侵及邻近结构 *,*T4 肿瘤侵及邻近结构*,*注:*肿瘤穿透肌层,进入胃结肠或肝胃韧带,或进入大网膜、小网膜,但未穿透覆盖这些结构的脏层腹膜,这种情况肿瘤就为 T2,如果穿透了这些结构的脏
3、层腹膜肿瘤就为 T3。*胃的邻近结构包括脾、横结肠、肝、膈肌、胰腺、腹壁、肾上腺、肾、小肠和后腹膜。*肿瘤由胃壁延伸到十二指肠或食管,由包括胃在内的浸润最严重处的深度决定 T。区域淋巴结(N)NX 区域淋巴结转移无法评估N0 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N1 有 16 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2 有 715 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3 大于 15 个区域淋巴结转移注:*不论切除及检查的淋巴结总数,若所有的淋巴结都没有转移,定为pN0。4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 没有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分期0 期 Tis N0 M0A 期 T1 N0 M0B 期 T1 N1 M0T2a/b N0 M0期 T1
4、 N2 M0T2a/b N1 M0T3 N0 M0A 期 T2a/b N2 M0T3 N1 M0T4 N0 M0B 期 T3 N2 M0期 T4 N13 M0T13 N3 M0任何 T 任何 N M15结肠和直肠原发肿瘤(T)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0 无原发肿瘤存在的证据Tis 原位癌:癌位于上皮内或侵犯固有层*T1 侵及粘膜下层T2 侵及肌层T3 侵透肌层到达浆膜下或穿透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周组织T4 直接侵犯其他器官和组织或穿透脏层腹膜*, *注:*Tis 包括局限于腺体基底膜或固有层而没有侵透黏膜肌层到达黏膜下层的癌。*T4 包括侵透浆膜到达其他器官,如盲肠癌侵犯乙状结肠。*肉眼看到肿瘤
5、侵犯其他器官组织,亦为 T4,但是没有肿瘤侵犯邻近的组织,定位 T3,V 和 L 代表有无血管或淋巴的侵犯。区域淋巴结(N)NX 淋巴结转移无法评估N0 没有局部淋巴结侵犯N1 13 个淋巴结转移N2 4 个以上淋巴结转移注:*结直肠周围脂肪组织内的瘤结节具有淋巴结样光滑形态,即使不具有淋巴组织,也定为 pN 范畴,如果结节具有不规则的外形可定为 T 范畴、V1(镜下血管侵犯)或 V2(肉眼血管侵犯) ,因为它极有可能代表血行转移。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6M0 没有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Duck B 期分两类,与预后有关,T3、N0、M0 较好,而 T4、N0 、M0 较差,
6、如同 Duck C 期(任何 TN1、M0 和任何 TN2、M0) 。MAC 是修订的AstlerColler 分期注:y 前缀表示术前进行过治疗,r 前缀表示复发的癌。分期期 T N M Dukes* MAC*0 期 Tis N0 M0 期 T1 N0 M0 A AT2 N0 M0 A B1A 期 T3 N0 M0 B B2B 期 T4 N0 M0 B B3A 期 T1T2 N1 M0 C C1B 期 T3T4 N1 M0 C C2/C3C 期 任何 T N2 M0 C C2/C3/C3期 任何 T 任何 N M1 D7肺癌原发肿瘤(T)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或痰细胞学检查或支气管灌洗夜中
7、发现瘤细胞,但影像学检查及支气管镜检查均未发现原发瘤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T1 肿瘤最大径3.0cm,被肺组织或脏层胸膜包绕,支气管镜检查时未发现肿瘤侵及叶支气管近端的证据*(即未侵犯主支气管)T2 包括以下特点的任何大小和范围的肿瘤:肿瘤最大径3.0cm肿瘤累及主支气管,但距离隆突2cm肿瘤累及脏层胸膜肿瘤合并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其范围达肺门区,但未累及全肺T3 任何大小的肿瘤侵犯以下结构者:胸壁(包括肺上沟瘤) 、膈肌、纵隔胸膜、壁层心包;肿瘤位于主支气管内,且距离隆突0.1cm ,但0.5cmT1b 肿瘤的最大径0.5cm ,但1cmT1c 肿瘤的最大径1cm,但2cmT2
8、肿瘤的最大径2cm,但5cmT3 肿瘤的最大径5cmT4 无论肿瘤大小,只要直接侵及胸壁(a)或皮肤(b),细分级如下T4a 侵及胸壁,但不包括胸大肌、胸小肌T4b 水肿(包括橘皮样变)或乳腺皮肤溃疡,或同一乳腺内出现皮肤卫星结节10T4c T4a 加 T4bT4d 炎性乳癌区域淋巴结(N)NX 不能确定是否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如:曾行手术切除)N0 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N1 腋窝淋巴结转移但可活动N2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融合固定,或临床提示明显的*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移,但无腋窝淋巴结转移N2a 同侧腋窝淋巴结相互融合或与其他结构固定N2b 仅临床提示明显的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移但无腋窝淋巴结转移
9、N3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不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提示明显的*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移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胸骨旁淋巴结转移N3a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N3b 同侧胸骨旁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转移N3c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注:“临床上明显的”是指影像学检查发现(但不包括淋巴管闪烁造影术) 、临床检查或大体病理标本可见。病理(pN) apNX 不能确定是否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以前被切除或切除后未做病理)pN0 组织学检查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未检查是否有孤立的肿瘤细胞团 (ITC)注:孤立肿瘤细胞是指单个癌细胞团或直径不超过 0.2mm 的小细胞簇,通常只有免疫组
10、化(IHC) 或分子生物学技术能检测到,有时也可能被 HE 染色证实。孤立肿瘤细胞(ITCs) 并不显示恶性行为特征,如增殖或基质反应。11pN0(i-) 组织学检查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检测(IHC)阴性pN0(i+) 组织学检查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检测(IHC) 阳性,但 IHC 检测的肿瘤细胞团0.2mmpN0(mol-) 组织学检查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分子生物学检查(RT-PCR) b 阴性pN0(mol+) 组织学检查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分子生物学检查(RT-PCR) b 阳性注: a 分级要以腋窝淋巴结解剖为基础,可做也可不做前哨淋巴结切片,如分级仅靠前哨淋巴结切片,用(sn
11、)表示“前哨淋巴结” ,如 pN0(i+)(sn)。bRT-PCR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N1 有 13 个腋窝淋巴结转移,和/或前哨淋巴结切片检查镜下发现胸骨旁淋巴结病灶,但临床检查*阴性*pN1mi 微转移(0.2mm,但2mm)pN1a 有 13 个腋窝淋巴结转移pN1b 胸骨旁前哨淋巴结切片检查镜下发现胸骨旁淋巴结转移,但临床检查阴性*pN1c pN1a 和 pN1b (如腋窝淋巴结受累数目超过 3 个,胸骨旁淋巴结的定级应为 pN3b,以反应肿瘤负荷增加)pN2 有 49 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明显的*胸骨旁淋巴结转移,但无腋窝淋巴结转移pN2a 有 49 个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中至
12、少有一个肿瘤2cm )pN2b 有临床明显的*胸骨旁淋巴结转移,但无腋窝淋巴结转移pN3 有 10 个或 10 个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临床明显的*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移伴 1 个或多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 3 个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同时通过前哨淋巴结切片检查发现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移,但临床不明显;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pN3a 10 个或 10 个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至少一个肿瘤2cm)或锁骨下淋12巴结转移pN3b 有临床明显的*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移,伴 1 个或多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 3 个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同时通过前哨淋巴结切片检查发现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移,但临床不明
13、显*pN3c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注:*“临床明显”是指影像学检查发现(不包括淋巴管闪烁造影术)或临床体检发现。*“临床不明显”是指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不包括淋巴管闪烁造影术)或不能通过临床体检发现。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 没有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13宫颈癌TNM 分期法与 FIGO 分期相对应,为便于比较,本书包括两种分期原发肿瘤(T)TNM 分期 FIGO 分期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0 原位癌T1 I 肿瘤局限于子宫(不论是否累及子宫体)*T1a IA 镜下浸润癌,上皮基地下间质浸润深度5mm,水平扩散7mm,脉管(静脉管或淋巴管)内浸润
14、不影像分期T1a1 IA1 间质浸润深度3mm,水平扩散7mmT1a2 IA2 间质浸润深度3mm,但不超过 5mm,水平扩散7mmT1b IB 镜下浸润超过 T1a/IA2 范围,但病灶局限在子宫颈T1b1 IB1 临床病灶最大直径4cmT1b2 IB2 临床病灶最大直径4cmT2 癌灶浸润超过子宫,但未达到盆壁或阴道下 1/3T2a A 无宫旁浸润T2b B 有宫旁浸润分期0 期 Tis N0 M0期 T1* N0 M0A 期 T0 N1 M0T1* N1 M0T2 N0 M0B 期 T2 N1 M0T3 N0 M0A 期 T0 N2 M0T1* N2 M0T2 N2 M0T3 N1 M0
15、T3 N2 M0B 期 T4 N0 M0T4 N1 M0T4 N2 M0C 期 任何 T N3 M0期 任何 T 任何 N M1期 任何 T 任何 N M1A 期 任何 T 任何 N M1aB 期 任何 T 任何 N M1b14T3 肿瘤达盆壁和(或)或阴道下 1/3 和(或)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者T3a A 肿瘤侵犯阴道下 1/3,但未达盆壁T3b B 肿瘤达盆壁和(或)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者T4 A 肿瘤累及膀胱或直肠粘膜和(或)超出真骨盆(泡状水肿不足以分为 T4)注:*肉眼可见的病灶,即使仅有表层浸润,也属于 T1b/IB 期。区域淋巴结(N)NX 区域淋巴结转移无法评估N0 没有
16、区域淋巴结转移N1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 没有远处转移M1 IVB 有远处转移分期0 期 Tis N0 M0期 T1 N0 M0A 期 T1a N0 M0A1 期 T1a1 N0 M0A2 期 T1a2 N0 M0B 期 T1b N0 M0B1 期 T1b1 N0 M0期 T2 N0 M0A 期 T2a N0 M0B 期 T2b N0 M0期 T3 N0 M0A 期 T3a N0 M0B 期 T3b N0 M0T1 N1 M0T2 N1 M0A 期 T3a N1 M0B 期 T3b 任何 N M0T4 任何 N M0任何 T 任何 N M115卵巢癌TNM
17、 分期法与 FIGO 分期相对应,两种分期的对比如下原发肿瘤(T)TNM 分期 FIGO 分期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1 肿瘤局限于卵巢(单侧或双侧)T1a IA 肿瘤局限于一侧卵巢,包膜完整,表面无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无癌细胞*T1b IB 肿瘤局限于两侧卵巢,包膜完整,表面无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无癌细胞*T1c IC 肿瘤局限于一侧或两侧卵巢并具备下列任何一种:包膜破裂,表面有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找到癌细胞T2 肿瘤累及一侧或两侧卵巢,并伴盆腔内转移和/或扩散T2a A 肿瘤扩散和/或转移至子宫和/或输卵管,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无癌细胞T2b B 肿瘤扩散和/或转移至
18、其他盆腔组织,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无癌细胞16T2c C 盆腔内扩散和/或转移(T2a 或 T2b),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找到癌细胞T3 肿瘤累及一侧或两侧卵巢,组织学证实腹膜表面有镜下种植T3a A 腹膜表面有镜下种植(无肉眼可见肿瘤)T3b B 腹腔种植结节直径2cmT3c C 腹腔种植结节直径2cm 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注:*非恶性腹水的出现未归类,除非腹水中找到癌细胞,腹水并不影像分期。肝表面转移属于 T3/期,肝实质转移属 M1/期,胸水细胞学阳性属 M1/期 区域淋巴结(N)NX 区域淋巴结转移无法评估N0 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N1 C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19、M0 没有远处转移M1 IV 有远处转移(不包括腹腔内转移)pTNM 病理学分级 pT、pN 和 pM 分期与 T、N 、M 分期一致。分期期 T1 N0 M0A 期 T1a N0 M0B 期 T1b N0 M0C 期 T1c N0 M0期 T2 N0 M0A 期 T2a N0 M0B 期 T2b N0 M0C 期 T2c N0 M0期 T3 N0 M0A 期 T3a N0 M0B 期 T3b N0 M0C 期 T3c N0 M0任何 T N1 M0期 任何 T 任何 N M117鼻咽癌1992 年福州分期T 原发灶T1 局限于鼻咽腔内T2 局部浸润至鼻腔、口咽、茎突前间隙、软腭、颈椎前软组织、颈动脉鞘区部分侵犯T3 颈动脉鞘区被肿瘤占据,单一前组颅神经损害,颅底、翼突区、翼腭窝、海绵窦侵犯T4 前后组颅神经均受损害,鼻窦、眼眶、颞下窝侵犯,颈椎 12 直接受侵N 淋巴结转移N0 未触及肿大淋巴结N1 上颈淋巴结直径7cm,固定及皮肤浸润18M 远处转移M0 没有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分期:I T1N0M0 T2N01M0,T 02N1M0 T3N02M0,T 03N2M0a T4N03M0,T 04N3M0b 任何 T,任何 N,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