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xx 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论文题目:当代大学生对见义勇为的看法调查学院(系、部):xxx专业/班级:xx学生姓名/学号:xx小组/组员:xx评阅人:2016 年 x 月 xx 日 当代大学生对见义勇为的看法调查一、调查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见义勇为的想法,作出一些改善的方法,让社会风气更加和谐友爱。二、调查形式:1.网络调查(50 个学生) ;2.随机提问(50 个学生)三、调查提问内容:1、您是否亲身经历或看见犯罪分子进行抢劫、行凶等犯罪行为?A、是 B、否22、 在您的印象中,当犯罪分子对群众行凶时,周围群众的反应是?A、团结一心,与犯罪行为作斗争 B、个别人见义勇为,
2、大多数人只作旁观C、所有人都冷眼旁观或起哄D、大家都在等待第一个挺身而出者,如果无人挺身而出,自己也不会站出来3、在您亲身经历过的犯罪行为中,周围群众做出了什么反应? A、有个别人挺身而出,帮助您对抗犯罪分子 B、周围群众齐心协力,共斗歹徒C、围观者不少,但无人伸出援助之手4、当你看见小偷正在偷东西或是持刀抢夺别人财物时是否愿意进行语言或行为的阻止?A、愿意 B、看情况 C、其它 5、您认为很多人都不愿见义勇为的主要是因为? A、别人事情与自己无关,不愿因他人之事致使自己面临危险B、其他群众都没有见义勇为,若自己一个人挺身而出会很孤单、有危险时也无人相助C、从媒体上看到见义勇为的人都没有得到相
3、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D、从小家庭就教育要少管闲事,别惹事上身6、如果您今后有了孩子,在见义勇为这个问题上,您会怎样教育您的孩子?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事情能躲则躲B、视情况而定,能帮则帮,不能帮也不勉强C、无论犯罪势力多么强大,都要挺身而出、以正压邪7、当您从媒体上看到见义勇为的英雄在与犯罪分子斗争时得不到周围群众的帮助时,您的感受是?(可多选) A、替英雄感到难过B、认为周围群众不出手相助多少也会有些道理C、下次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时,也会见义勇为D、下次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时,为了避免伤害到自己,更不会参与了 8、您认为许多人“见义不为”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道德沦丧,甘于冒着牺牲自己
4、帮助他人的思想在人们心中已经没有市场B、社会对见义勇为者的鼓励还不够,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C、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旁观,自己一个人跳出来得不到大多数人的帮助,容易受到伤害9、你是否知道全国各地有见义勇为基金会及其电话号码?A、知道 B、不知道 C、其它10、如果把爱心、好人好事、见义勇为统一到一起进行伤残、死亡等由专业机构进行鉴定和赔偿,不再进行区分,这个机构将延伸到国家的每个角落,你认为是否更适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更能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A、更适合 B、不好说 C、其它11、如果我国有一专业的爱心、见义勇为的网站,主要服务于需要求助和愿意帮助别人的人们,为其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你
5、个人认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安定团结是否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A、会 B、不会 C、不好说 D、其它12、有关资料显示,全国有三分之一的见义勇为人员,牺牲或受伤后,家庭生活从此陷入困境,你愿3意为他们的生活捐献十元或二十元?A、愿意 B、不愿意 C、其它四、调查结果题号 1 2 3 4 5 6答案A(10)B(95)A(13)B(35)C(18)D(32)A(41)B(21)C(38)A(38)B(42)C(20)A(22)B(39)C(10)D(29A(41)B(48)C(11)题号 7 8 9 10 11 12答案A(51)B(30C(21)D(10A(28)B(30)C(42)A(11
6、)B(59)C(30)A(31)B(50)C(19)A(32)B(24C(26)D(18A(67)B(10)C(23)(一)结果分析1.在调查的 100 份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是有见义勇为的意愿,但是由于某些愿意不敢或没有办法见义勇为。学生的见义勇为行为绝大多数是受了小时候的家庭教育影响,还有社会风气的影响。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曾经经历过或者亲眼看见过犯罪分子犯法的同学有更强烈的意愿帮助别人。2.统计大约 64%的大学生认为见义勇为是一个人责任心的体现,一个责任心大的人会愿意在危急时刻挺深而出,也许他或则她会被诽谤或伤害,但是帮助他人脱离危机是他们的一种使命。这种大学身一般都是家庭和
7、睦,父母常教导要学会帮助他们的学生。3.在遇见有歹徒犯罪的情况下,有极少数的学生会站出来,因为自身年龄和实战经验来说,他们是不合格的,当然实际情况一般也不允许他们挺身而出。4.少数部分的大学生认为,见义勇为是不值得的,其实,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论语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孟子也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作为正在成长的大学生,确立一种正确的思想意识是起码的要求,也许由于阅历有限,还不能理解见义勇为的价值所在,但如果首先在思想上就不承认这样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那么这对于大学生心智的培养是很不利的。(二)结果总结大部分同学对
8、见义勇为行为持赞扬态度。然而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在思想上是积极的,在行动上却是迟疑的。他们都认为见义勇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但是在面临实际情形时人们往往不能相应的做出举动。同时,在对大学生为见义勇为而献出生命是否值得的问题上的看法很不统一,而且显得没有主见。也就是说,在面临需要见义勇为的情况时,他们很难决定自己该怎么做。是我们还存在少许中国人麻木的看客心理吗?我们认为不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我们所缺乏的是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一种集体的强烈意识。就是在危急时刻面前,每个人都希望有人能第一个站出来,然后自己紧随其后。这反映出他们的心里是在犹豫的,而这种犹豫是源于思想的不坚定,也就是我们的价值取向不明确。
9、我们的价值观还不成熟。五、调查总结1.我们大学生对见义勇为的看法绝大多数是赞成的,但是当自己身处需要自己现身的时候往往是犹豫的,因为自己对犯罪分子的一种害怕和自身的胆怯。2。调查中大学生对于自己的阐述对见义勇为的价值观时,认为见义勇为是一个可以帮助建设和谐社会,让更多的人知道社会是需要大家的帮助,不是个人而是群体。3.大学身们认为见义勇为和自身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密切相关。44. 我们大学生正值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时期,价值取向尚未明确。作为学校应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培养和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作为大学生自己,应积极的塑造自己的价值取向,在日常生活中应关注社会了解事实,加强同学朋友之间的思想交流。努力建立科学健康的人生观。5.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速,我们大学生的素质也应该渐渐提高,我们应该拥有自己的奉献精神,乐于奉献自己的爱心、力量或钱财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慢慢的需要大学生自己去体会理解,帮助他人的本质其实是在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当然并不是在鼓励学生去见义勇为一些自己不能完成的事情,而是力所能及帮助他人度过难关。六、想法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做的并不定是在别人遇到危险情况下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在平时定期献血、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传承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可,这也是提升自身修养和价值的渠道。让我们一起从不成熟到成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