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83300 ,授工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城乡规划理论与知识,具有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能全面从事城乡规划研究、规划编制、规划设计及规划管理,并向相关领域拓展的高素质城乡规划专业人才。二、主要研究方向1城乡与区域规划理论和方法; 2城乡规划与设计;3城乡规划技术科学; 4社区与住房规划;5城乡历史遗产保护规划; 6城乡规划管理;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 3 年。四、学分要求与分配总学分要求42 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7 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5 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 42 学分校级公共必
2、修课程5 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 2 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 1 学分;硕士一外 2 学分;跨一级学科选修课,可以选修城市规划设计课程2 学分(任选)修课学分27 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 10 学分,其中城市规划设计课必选一门 3 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 7 学分(限定选修)硕士专业选修课 3 学分(任选)补修课程不计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 1 学分(必修)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第二作者)身份在专业期刊或会议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1 学分(必修)学术报告与讲座 1 学分(必修)参 加 设 计 竞 赛 ( 或 社 会 实 践 、 中 外 联 合 教 学 、 中 外 联 合 设 计 )
3、 1 学 分 ( 必 修 )教学实践(课程助教)1 学分(必修)研究环节15 学分毕业设计与设计论文 10 学分(必修)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408.6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春/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408.6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春/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必修课程411.500 第一外国语(英语) 32 2 秋、 春 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阶段必修5 学分220.534 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国际一流课程) 32 2 春 建规学院220.533 中西方城市设计比较研究(全英语课程) 24 1.5 秋 建
4、规学院220.529a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国际一流课程) 32 2 秋 建规学院学位课程一级学科基础课220.585 规划设计学科学研究方法(全英语课程) 16 1 春 建规学院必修10 学分,其中城市规划设计课必选一门3 学分220.625a城市规划设计 I区域与城市总体规划研究48 3 秋 建规学院220.625b城市规划设计 II城乡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研究48 3 秋 建规学院220.625c城市规划设计 III城市设计研究48 3 春 建规学院220.625d城市规划设 IV小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研究48 3 春 建规学院220.549a 城市规划设计与实践 16 1 春、 秋 导师
5、220.588 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与更新 24 1.5 秋 建规学院220.591 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国际一流课程) 24 1.5 秋 建规学院220.542a 城市规划政策与法规 24 1.5 春 建规学院220.590 住区规划与社区发展 24 1.5 秋 建规学院二级学科基础课220.564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全英语课程)24 1.5 春 建规学院限定选修7 学分220.536 景观文化概论 24 1.5 春 建规学院220.546a 城市规划案例评析 16 1 春 建规学院220.545 城市土地与城市开发 16 1 春 建规学院220.641 城乡规划技术与应用 24 1.5 秋
6、 建规学院硕士专业选修课程220.603a 生态学专题 I景观生态规划 16 1 秋 建规学院3 学分自选课程(可以选修本学院科硕和专硕开设的任何课程) 全校 2 学分非学位课补修课程1. 非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的学生需补修我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主干课程 3 门;2. 四年本科毕业的城市规划专业学生需补修城市规划专业课4 学分;3. 未通过专业评估的五年制本科毕业的城市规划专业学生需补修城市规划专业课 2 学分。建规学院 部分学生必修650.501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 1 建规学院 必修650.713 学术报告与讲座 1 建规学院 必须650.511 教学实践 1 建规学院 必修220.508 联合
7、设计或者联合教学或者设计竞赛 1 建规学院 必修650.504 发表论文 1 建规学院 必修研究环节15 学分650.503 学位论文(硕) 10 建规学院 必修注:本培养计划课程面向全院开放,设计课程选课采取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1对课程教学及存档的相关要求(1)理论课程考核校级公共课程采用考试方式;学科专业课程采用考试或考查方式,具体方式由任课教师确定。(2)补修本科课程补修课程须在入学一年内完成,根据任课老师要求,参照本科课程结业形式。课程存档:按照研究生课程作业相关要求,自入学起,第三学期结束之前完成存档。(3) “城市规划设计”课程要求城市规划设计课程分四个研究方向(区域与城市总体规划
8、研究、历史保护与城市更新研究、城市设计研究、小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研究) ,由指定教师授课,可自由选题,也可由授课教师组织参与相关设计竞赛和实践规划项目。每个学生必须选择 1 门城市规划设计课程。个人工作量要求为:本人作为学生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参加课题;理论研究和规划文字部分不少于 10000 字,图纸不少于 6 张规划图纸(或分析研究图纸) 。2城市规划设计与实践课程(导师自上)城市规划设计与实践课程由研究生的导师自行安排上课时间和考试方式,最终成绩只计通过与不通过。本课程任课教师为该研究生指导教师,以研究生参与导师指导的规划设计课题成果完成情况为依据进行评分。课题由导师根据学生研究方向选定,
9、可以是各类城乡规划研究与规划设计类型。个人工作量要求为:本人作为该项目主要规划设计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完成该项目主要规划研究与设计成果;理论研究和规划文字部分不少于10000 字,图纸不少于 15 张规划图纸(或分析研究图纸) 。课程存档要求:研究生认真填写研究生“规划设计与实践”课程完成情况登记表 ,由导师评分并签名。本人成果的文字和图纸用 A3 规格软装存档附后。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1研究环节研究环节包括 6 个必修环节,具体要求见下表。城乡规划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环节要求性质 代码 内容 学分 要求650.501 文献阅读与选题 报告(硕) 1文献阅读提交不少于 5000 字是我文
10、献阅读综述报告一份或不少于 50 篇的文献阅读卡(其中不少于 10 篇外文文献)。650.806 学术报告与讲座 1 讲座报告心得不少于 8 篇,每篇不少于 800 字650.511 教学实践 1研究生论文答辩前,学生参与本科生专业课程助教(80 课时)或 1 次中外联合教学、联合设计助教,由任课考教师评分,提交建规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情况登记表 (见规硕附件 2)存档。研究环节220.508 设计实践(协调老师:赵1 内容要求:(1)省市级以上规划设计竞赛、院系组织社会实践、中外联合教学或中外联合规划设计;(2)各类守谅,李蓉,彭翀)活动如提交共同成果,则同组人不超过 5 人。存档要求:(1)
11、论文答辩前,研究生需提交存档文件。(2 )设计竞赛:设计竞赛题目(任务书) 、设计成果、设计说明、作品收录(或邮寄)证明或参赛证明、获奖证书复印件 A4 规格软装存档。 (3 )中外联合教学:同专业课程存档;(4)中外联合设计及院系组织社会实践:个人完成部分 A4 规格软装存档。650.804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第二作者)身份在专业期刊或会议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前,学生需提交发表论文的复印件1 份(详见学院相关规定及期刊目录)。650.503 学位论文(硕) 10 见下文“学位论文”中的要求。2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前须完成课程选修与研究环节各项要求并提交存
12、档文件。(1)开题报告及考核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开题原则上第三学期(不晚于第四学期)完成,同时应由导师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论文开题应由导师组织 3 位以上相关老师进行答辩,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2)论文预审在学校规定的论文答辩时间前一个半月按学院论文预审规定进行论文预审。所有学位论文至少由 2 位专家(一位校外一位校内)进行评阅。所有的论文实行全院统一的“盲审评阅” ,盲审结果依据学院规定决定是否具有答辩资格。(3)论文修改通过论文预审的硕士研究生应对照论文预审评阅意见认真修改论文。填写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论文预审修改报告书 ,即将评阅意见进行综合整理、分述,并说明论文的修改工作( 或解释说明不修改的理由 )。该报告书在硕士论文正式答辩前填写完整,连同论文评阅书提交答辩委员会,并作为论文工作的评定依据之一。(4)论文答辩硕士学位论文由各系组织专家组进行答辩,论文答辩后须按照答辩委员会提出的修改意见将论文及时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重新打印的论文与论文答辩修改报告书 、论文概要等一起存档。其它方面按学校有关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相关规定执行。